美术说课稿

时间:2025-03-14 10:04:0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美术说课稿范文汇编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说课稿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美术说课稿范文汇编五篇

美术说课稿 篇1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废旧物造型——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说一说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处理,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教。

  一、说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美术下册第五章第三节。本节是在学习了第一、二节之后编排的。本节的学习既可以对废旧物造型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第六章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其它废旧物造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本着艺术源于生活,根据季节的变化,结合《其它废旧物造型》的知识,把春天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使学生在废旧物造型中体验艺术造型的乐趣,提高审美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由于废旧物造型极为灵活,又要创新把春天的元素加入进来,所以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造型能力,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X望。他们对废旧物造型的方法非常熟悉,多数学生能自主设计制作,少数的学生习惯于模仿,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二、说学习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对废旧物品大胆创作,回收利用。

  2、能力目标:通过各种材质的废旧物进行艺术造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巧用资源的良好习惯和利用废旧物的环保意识。 激发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复习运用学过的废旧物造型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创作以春天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力。

  突破重、难点:

  1、采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投影仪及幕布等教学用具,创设生活意境。

  2、在教学的环节中,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有序地启发引导学生探索、思考、提升。

  3、通过分小组合作,每位学生运用各种材质的废旧物进行艺术造型,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力。

  四、说教法与学法

  在教法学法中设计了:

  1、范例欣赏教学法:运用图片欣赏营造教学情境,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2、 举一反三教学法:教师针对一种材料进行分析它的用途,导出知识点,让学生顺利接受。并使学生开拓思维,举一反三。

  3、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地表达,锻炼合作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4、自主探究法: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给定条件,让学生去合作探索完成作品。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了“激趣引入——知识探究——课堂示范——设计制作——评价延展”五个环节。下面我将具体说明。

  1、创境激趣 寻找春天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将利用课件展示各地的'春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看春景图片猜校园地点的小游戏调动课堂气氛并启示学生要善于发现美。最后教师提问:“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把春天美好的印迹留下来?”通过这个问题回归课堂,巧妙的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把学生导入到情景中来。

  2、深入教学 思考春天

  通过欣赏春天,引出课题。接下来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探究环节。首先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废旧物图片,让学生观察。为后面用废旧物进行设计做好铺垫。接着我将让学生通过课件再自主学习废旧物的基本表现方法,理解“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艺术创作的方法,从而打开学生创作的思路。这样来突出本课重点,达到认知目标。然后我将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围绕完成表格的任务来拓展学生思维。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再分析欣赏示范作品以此给学生灵感。让学生在“猜-学-思-变”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制作方法的同时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同时拓展学生思维、开放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X望。

  3、设计制作 创作春天

  通过思考探究、分析比较的环节层层深入,学生的学习由知识向能力转化。在制作环节,我将放轻音乐和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团结合作,提醒剪刀等工具的安全使用。在良好的环境中,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地表达,锻炼合作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本节课的难点就在这突破。

  4、交流评价 欣赏春天

  为搭建一个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提供交流的机会,我设计了展示评价环节。我将用开放式的评价方式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①小组派代表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从作品的构思、有哪些收获、制作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等方面进行。②请学生互评,为同学的作品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③教师简评,教师的评价一鼓励为主。让学生学会评价美、分析美,教师鼓励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培养了学生想说、敢说,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5、课后延展 春暖花开

  以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材质的废旧物制作其他艺术品为契机,让学生关注生活,节约资源,用一双艺术的眼睛去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落实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上五个环节我遵循的思路是课堂赏图带领学生欣赏美;课堂讲解和讨论让学生理解美;动手实践让学生学会创造美;作业品评中让学生学会评价美;课后的延伸让学生学会探究美。教学重难点从中得到了体现和突破。

  六、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环节新颖,学习目标明确。活动效果好,教学环节采用让学生眼、耳、手、脑全身心参与活动的方式,循序渐进的突破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三维目标。使美术教学水到渠成。整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用小游戏开场,活跃气氛,在分组操作时放轻音乐,建立安静的学习氛围。整节课动静相宜,师生实现了良好的互动,教育效果显著。

  当然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具体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让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美术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认识抽象画》,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向学生开启了一个完全不周年审美世界,抽象绘画是对传统绘画的一种升华,其表现方式抛弃了客观情景再现的羁绊,表达的内涵更加广阔、自由。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和理解绘画作品,欣赏不同美术元素释放出的魅力,用身心感受抽象绘画中的节奏、韵律等各种关系带来的整体美感。

  二、学生情况

  从学习基础上看,学生在前期的美术课中曾不习过点、线、面、色彩的基本知识,并运用这些美术语言进行过创作,能够感受其美感。学生也曾欣赏、接触过一些野兽派、立体派画家的作品,具有初步的感受。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分析、思考和质疑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美术形式语言、画面组织、画家情感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学会欣赏评述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抽象绘画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风格的代表画家,简单了解抽象画产生的相关历史背景。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尊重、热爱多元文化艺术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学会从美术语言、画面组织、画家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与理解抽象画作品。

  能够运用美术术语大胆表达自己对抽象绘画作品中情感的理解与真实的感受。

  四、教法与学法

  通过搜集资料对比观察,聆听讨论等过程和方法,任导学生了解抽象绘画的概念及其历史背景等相关知识,学会用美术语言多角度分析,欣赏抽象画作品,通过交流评价,动手操作语言叙述,和文字写作等方式,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一)、导入新课

  互动导入:我想用几条线来表现轻松愉快的心情,你觉得适合画什么线条?现加上点色彩,你觉得用什么颜色能表现出轻松愉快的情绪?我想再添加些形状,哪种形状适合?

  根据学生的发言添加。

  这是一幅抽象风格的作品。

  出示课题:认识抽象画

  (二)、感知与体验

  1、出示《昼夜平分点》《元题》提出问题:在这些抽象画中运用了哪些美术元素?你有什么感受?(运用了点、线、面、色彩、等)

  三幅有什么特点:分别是以涂抹色块、用几何形、以粗放的线条和色彩构成画面的。

  2、体验创作抽象画

  播放几段不同特点的音乐,请学生根据不同旋律,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语言,进行创作体验。

  提问:这样的创作体验给你什么新的感受。

  (兴奋、尽兴、自由、可以表现更多的内容)

  (三)、欣赏、分析与评述

  学生根据作品及相关资料,结合问题进行小组欣赏与讨论。小组汇报:《光之间》作品中点、面丰富,相互呼应;色彩柔和、愉快,使人感受到宁静、浪漫的美感和情绪。

  《有红、黄、蓝、黑色块的构图》

  小组汇报:作品的画面组织和分割均衡理性,造型简洁,富于节奏,秩序和庄重的美感。

  《沧桑之变》《坐着的妇人第一号》两幅各有什么特点,表现怎么的情感。

  (四)、思考与总结

  1、抽象画有什么艺术特点?

  2、出示作品请学生挑一挑如些作品是冷抽象,哪些作品是热抽象。

  (五)、小结:同一幅抽象绘画作品,在每个人心中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当你和画家产生了共鸣,你就会感受到抽象绘画的独特魅力,进而走进画家的内心世界。

美术说课稿 篇3

  中班美术活动《画朋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

  《画朋友》选材自《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班上册,是主题教学活动《我和朋友在一起》中的一节美术活动。经过一年的集体什么生活,中班儿童与同伴建立了日益密切的同伴关系。每个小朋友对自己的好朋友都具有独特的情感,但大部分幼儿都不能会向好朋友表达自己的情感,《纲要》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于是我通过这种绘画的方式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活动选材源于生活,贴切幼儿的日常生活,符合《纲要》提出的“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

  (二) 活动目标

  《纲要指出》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三条目标:

  (1)认知目标:会用从整体到局部有序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能用描述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

  (2)能力目标:,通过拼摆、绘画来表现好朋友不同的表情。。

  (3)情感目标:通过绘画,增强热爱好朋友的情感。

  (三)活动重点与难点

  活动重点:会用从整体到局部有序的观察方法观察好朋友的表情,并通过拼摆、绘画来表现好朋友不同的表情。

  活动难点:拼摆、绘画来表现好朋友不同的表情

  二、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 游戏法: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猜猜他是谁”游戏中大胆地表现自己。

  2、 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

  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适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活动中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表情其五官的变化特征。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水平比较差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像总结、归纳性的问题请能力最强的幼儿来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操作法: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供物质材料,引导幼儿在操作物质材料的活动中充分动手、动脑、动口,从而获得经验的方法。操作法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操作法是幼儿喜欢的形式,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材料充分表现出来,既可以活动,又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

  4、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提供大量的直接经验让幼儿观察探索,让幼儿通过观察表情图来发现,不同表情的五官特征,从而获得具体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表情的概念。

  5、评价展示法:每个幼儿都有展示自我的需要,操作后的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及展示

  ,既是对幼儿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又是对幼儿劳动成果的一种肯定,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就感,使之更乐于参与这一系列的活动。

  三、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画一画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幼儿对表情的变化产生兴趣。

  2.交流讨论法:讨论包括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分享。在这个活动中,讨论贯穿了整个过程,不仅达到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分享,而且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四、说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音乐磁带《哈罗哈罗》或CD。

  2.作画工具,画有脸型轮廓的画纸人手1张(可略多备些)。

  3.各种各样能体现不同表情的眉毛、眼睛、嘴巴的图片(可以是幼儿自己画的、也可以由教师提供)。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游戏“猜猜他是谁”,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好朋友,并学学好朋友的某个表情。 ------请幼儿模仿好朋友的样子,并说“我学的是xx高兴(生气、难过)的样子”。

  (二)认识不同的表情图

  1、观察不同的表情图。出示代表各种表情的图片,引导幼儿从眉毛、眼睛、嘴巴观察得出哪些是快乐的,哪些是生气的。

  2、与幼儿一起讨论、拼摆眉毛、眼睛、嘴巴等图片,表现各种生气的样子。 ------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表现难过的样子。如眉毛、眼睛、嘴巴都挂下来;非常难过时,张大嘴巴哇哇大哭。

  (三)有趣的表情画下来

  1、请幼儿和好朋友面对面坐在一起,互相观察对方的表情,并画下来。

  -----在音乐声中,引导幼儿观察好朋友的表情变化,并在纸上画下好朋友的一种表情,可鼓励幼儿边观察边绘画。如果幼儿在表现时遇到困难,可请好朋友再现那种表情。

  2、教师评价作品。

  3、幼儿互赠画像。(高兴地接受朋友送给自己的画像,并表示感谢。)

  (四)朋友表情大集合

  1、将幼儿完成的作品展示在墙面上,相互欣赏作品,激发幼儿进一步与朋友互相画像的愿望。

  2、和同伴一起模仿作品中有趣的脸部表情,感受模仿表现的快乐。

美术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本节活动是在小班主题“过年啦’中的,结合主题目标:感知春节、元旦的热闹景象。对于幼儿来说,过年最有标志性的景象就是看烟花。将《放烟花》这节课放在这一主题的中间段上,因为他可以承载着梳理、提升、分享他幼儿在主题探索中收获的关于过年看烟花的这一关键经验。

  二、说目标:

  1、欣赏烟花的形状和颜色、尝试用吹画的形式表现烟花的线条

  这是一条技能目标,烟花本身形状就是无规律的,小班幼儿小肌肉的发育情况对于用蜡笔表现烟花的线条会过于生硬,通过吹画这一表现形式,从一个点散发出去的线条如同大自然中的优美线条一样,自然,更贴近烟花本省的形状特点。

  2、感受放烟花的美和快乐。

  这里的放烟花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通过吹画的形式绽放出美丽的烟花,一层是指最后环节放礼炮过新年的快乐。

  三、说重难点

  重点:尝试用吹画的形式表现烟花的线条

  难点:感受放烟花时的美丽与快乐。

  四、说准备:

  1、经验准备:本活动是在过新年的时候开展,幼儿已有看烟花的相关经验。用吸管吹泡泡的前期经验)

  2、材料准备:

  根据实际的生活经验,烟花是在夜空中才会展现他的魅力,所以我选用的是黑色的卡纸让幼儿操作,尽可能达到一种视觉上逼真的效果。

  人手一份:吸管、颜料、黑卡纸

  对于小年龄幼儿,美术活动的清洁工作也很注重,所以我准备了报纸铺在桌子上,每组准备一块抹布,方便幼儿擦手。

  五、说教法

  我这节活动的重点是用吸管表现烟花的线条。解决它的'关键就是先要引导幼儿感知烟花的特点。我才用了以下一些教学手段:一、情境导入法。创设了过新年的环境,吸引幼儿的注意,投入到探索新年会放烟花这件高兴的事情中,近一步引导幼儿关注烟花的线条与颜色的美丽。二、讲解示范法。一共有老师示范、幼儿示范两次。三、、集合游戏化的情景和语言。在操作吹画的过程中,为了让幼儿记住操作要领,我还设计了儿歌话的语言,帮助幼儿小结吹画的步骤。

  六、说环节

  第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视觉感知烟花的颜色与线条,语言上的描述感受烟花的线条。用4分钟左右完成。

  通过关键提问:刚才你看到了哪些烟花?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红的,黄的,大的,晓得)帮助幼儿整理归纳烟花的形状特点。主要落实目标1 ,欣赏烟花的形状和颜色。

  第二环节操作过程,用时9——10分钟左右,主要落实目标1 ,尝试用吹画的形式表现烟花的线条。

  通过关键提问:

  吸管有什么本领?帮助幼儿探索吸管的本领。

  吹出一条烟花够了吗,为什么?通过示误法,引导幼儿说出吹画烟花时要多吹几条的形状特点。

  在教师示范时,一边以儿歌画的语言帮助幼儿掌握操作要领。

  第三环节:烟花展,用时3——4分钟。落实目标2,将幼儿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让幼儿自己介绍,也是体现幼儿的自身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最后的放礼花环节,也是让幼儿在身临其境的感受烟花绽放的美,也达到本场活动的高潮。落实目标2感受放烟花时的美丽与快乐。

美术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本课来源于人民美术出版社18册第一课。

  2.属于第四学段 综合~应用 领域

  3.本科的课业类型是 欣赏~评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我国与西方优秀建筑·雕塑·绘画的艺术风格,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运用语言阐述自己对中国优秀民族艺术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深对美术艺术的理解,逐步形成珍惜优秀民族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通过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讨论,使学生了解各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艺术独特的风格和审美特征。

  (三)教学难点

  中外美术作品的形式艺术风格的对比,初步理解传统与多元并存的关系。

  (四)准备工具

  1.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单

  2.学具:相关资料 教材

  板书设置:

  一:建筑 二:雕塑

  三:人物 四:风景

  二.说教法

  讨论法

  讲述法

  问题发现与探究法

  合作学习指导法

  三.说学生

  初三学生处于叛逆期,自尊心强·要求平等·易冲动,希望得到认同,脾气暴躁。厌恶书教师教育,发散思维能力不强。课业压力增大,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会有破罐破摔情况。成绩优秀的,也会因为美术是副科而不认真对待。上课会出现吃零食·传纸条·玩手机·看课外书·和写其他作业等情况。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 要求从中找出影片中有哪些美术遗存?

  这些遗存中又有哪些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他们为什么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引出课题。

  (二)新课:

  1建筑 播放图片 以小组为单位将中西方的'建筑作品从材料、布局、色彩三方面进行对比。

  总结出:中国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西方以石材为主。中国多四合院,地面平铺为主,西方朝纵深发展。中国宫殿用金黄色琉璃瓦,朱红的木质廊柱,门窗,宽敞洁白的汉白玉台基,西方色彩单一。

  2.雕塑

  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与其他同学交流,并向师生介绍云冈石窟与美神维纳斯。

  从造型 、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三方面比较中西雕塑的不同。

  总结:中方雕塑注重写意,西方重视写实。中国雕塑多强调集体之美,古希腊罗马的强调个人所展示出的美。中:强调委婉、内敛、保守。西:强调直白、奔放、明晰。

  3.绘画

  观看图片

  从形式、材料、比例三方面比较中西人物画的不同。

  总结: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的刻画的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

  工具:笔墨纸砚

  中国画造型准与不准,要依靠对意的表达程度而定。

  4.风景画

  欣赏 这幅《道路》, 体会西方风景特点。

  得出:西方风景重 光的运用,重色彩的配合,重透视的应用。

  欣赏《千里江山图》请学生利用手中的学习单,对这幅中国山水进行分析。

  从中体会到哪些化元素?

  (1)“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法。山水画构图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人文理想,追求和深邃得意境;“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意境和品位。

  (2).中国山水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自然理想。

  (回顾建筑、雕塑、绘画上的不同。)

  和同学们讨论,在中西方美术的比较中你能看到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中和 平易 深沉 含蓄

  用语言阐述自己对中华民族艺术的认识。

  5.作业

  题目自拟

  以“继承和发扬中国美术的艺术传统”为话题写一篇论文

《有关美术说课稿范文汇编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美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美术说课稿05-06

小学美术说课稿06-10

高中美术说课稿07-15

大班美术活动说课稿06-22

初中美术说课稿06-20

幼儿园美术说课稿06-06

《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说课稿02-14

高中美术说课稿【优秀15篇】07-23

有关美术说课稿范文合集九篇02-25

【精华】美术说课稿锦集七篇03-06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有关美术说课稿范文汇编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说课稿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美术说课稿范文汇编五篇

美术说课稿 篇1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废旧物造型——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说一说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处理,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教。

  一、说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美术下册第五章第三节。本节是在学习了第一、二节之后编排的。本节的学习既可以对废旧物造型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第六章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其它废旧物造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本着艺术源于生活,根据季节的变化,结合《其它废旧物造型》的知识,把春天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使学生在废旧物造型中体验艺术造型的乐趣,提高审美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由于废旧物造型极为灵活,又要创新把春天的元素加入进来,所以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造型能力,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X望。他们对废旧物造型的方法非常熟悉,多数学生能自主设计制作,少数的学生习惯于模仿,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二、说学习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对废旧物品大胆创作,回收利用。

  2、能力目标:通过各种材质的废旧物进行艺术造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巧用资源的良好习惯和利用废旧物的环保意识。 激发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复习运用学过的废旧物造型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创作以春天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力。

  突破重、难点:

  1、采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投影仪及幕布等教学用具,创设生活意境。

  2、在教学的环节中,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有序地启发引导学生探索、思考、提升。

  3、通过分小组合作,每位学生运用各种材质的废旧物进行艺术造型,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力。

  四、说教法与学法

  在教法学法中设计了:

  1、范例欣赏教学法:运用图片欣赏营造教学情境,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2、 举一反三教学法:教师针对一种材料进行分析它的用途,导出知识点,让学生顺利接受。并使学生开拓思维,举一反三。

  3、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地表达,锻炼合作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4、自主探究法: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给定条件,让学生去合作探索完成作品。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了“激趣引入——知识探究——课堂示范——设计制作——评价延展”五个环节。下面我将具体说明。

  1、创境激趣 寻找春天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将利用课件展示各地的'春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看春景图片猜校园地点的小游戏调动课堂气氛并启示学生要善于发现美。最后教师提问:“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把春天美好的印迹留下来?”通过这个问题回归课堂,巧妙的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把学生导入到情景中来。

  2、深入教学 思考春天

  通过欣赏春天,引出课题。接下来引导学生进入知识探究环节。首先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废旧物图片,让学生观察。为后面用废旧物进行设计做好铺垫。接着我将让学生通过课件再自主学习废旧物的基本表现方法,理解“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艺术创作的方法,从而打开学生创作的思路。这样来突出本课重点,达到认知目标。然后我将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围绕完成表格的任务来拓展学生思维。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再分析欣赏示范作品以此给学生灵感。让学生在“猜-学-思-变”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制作方法的同时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同时拓展学生思维、开放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X望。

  3、设计制作 创作春天

  通过思考探究、分析比较的环节层层深入,学生的学习由知识向能力转化。在制作环节,我将放轻音乐和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团结合作,提醒剪刀等工具的安全使用。在良好的环境中,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地表达,锻炼合作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本节课的难点就在这突破。

  4、交流评价 欣赏春天

  为搭建一个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提供交流的机会,我设计了展示评价环节。我将用开放式的评价方式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①小组派代表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从作品的构思、有哪些收获、制作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等方面进行。②请学生互评,为同学的作品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③教师简评,教师的评价一鼓励为主。让学生学会评价美、分析美,教师鼓励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培养了学生想说、敢说,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5、课后延展 春暖花开

  以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材质的废旧物制作其他艺术品为契机,让学生关注生活,节约资源,用一双艺术的眼睛去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落实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上五个环节我遵循的思路是课堂赏图带领学生欣赏美;课堂讲解和讨论让学生理解美;动手实践让学生学会创造美;作业品评中让学生学会评价美;课后的延伸让学生学会探究美。教学重难点从中得到了体现和突破。

  六、说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环节新颖,学习目标明确。活动效果好,教学环节采用让学生眼、耳、手、脑全身心参与活动的方式,循序渐进的突破重点和难点。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三维目标。使美术教学水到渠成。整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用小游戏开场,活跃气氛,在分组操作时放轻音乐,建立安静的学习氛围。整节课动静相宜,师生实现了良好的互动,教育效果显著。

  当然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具体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让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美术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认识抽象画》,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向学生开启了一个完全不周年审美世界,抽象绘画是对传统绘画的一种升华,其表现方式抛弃了客观情景再现的羁绊,表达的内涵更加广阔、自由。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和理解绘画作品,欣赏不同美术元素释放出的魅力,用身心感受抽象绘画中的节奏、韵律等各种关系带来的整体美感。

  二、学生情况

  从学习基础上看,学生在前期的美术课中曾不习过点、线、面、色彩的基本知识,并运用这些美术语言进行过创作,能够感受其美感。学生也曾欣赏、接触过一些野兽派、立体派画家的作品,具有初步的感受。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分析、思考和质疑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美术形式语言、画面组织、画家情感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学会欣赏评述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抽象绘画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风格的代表画家,简单了解抽象画产生的相关历史背景。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尊重、热爱多元文化艺术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学会从美术语言、画面组织、画家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与理解抽象画作品。

  能够运用美术术语大胆表达自己对抽象绘画作品中情感的理解与真实的感受。

  四、教法与学法

  通过搜集资料对比观察,聆听讨论等过程和方法,任导学生了解抽象绘画的概念及其历史背景等相关知识,学会用美术语言多角度分析,欣赏抽象画作品,通过交流评价,动手操作语言叙述,和文字写作等方式,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一)、导入新课

  互动导入:我想用几条线来表现轻松愉快的心情,你觉得适合画什么线条?现加上点色彩,你觉得用什么颜色能表现出轻松愉快的情绪?我想再添加些形状,哪种形状适合?

  根据学生的发言添加。

  这是一幅抽象风格的作品。

  出示课题:认识抽象画

  (二)、感知与体验

  1、出示《昼夜平分点》《元题》提出问题:在这些抽象画中运用了哪些美术元素?你有什么感受?(运用了点、线、面、色彩、等)

  三幅有什么特点:分别是以涂抹色块、用几何形、以粗放的线条和色彩构成画面的。

  2、体验创作抽象画

  播放几段不同特点的音乐,请学生根据不同旋律,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语言,进行创作体验。

  提问:这样的创作体验给你什么新的感受。

  (兴奋、尽兴、自由、可以表现更多的内容)

  (三)、欣赏、分析与评述

  学生根据作品及相关资料,结合问题进行小组欣赏与讨论。小组汇报:《光之间》作品中点、面丰富,相互呼应;色彩柔和、愉快,使人感受到宁静、浪漫的美感和情绪。

  《有红、黄、蓝、黑色块的构图》

  小组汇报:作品的画面组织和分割均衡理性,造型简洁,富于节奏,秩序和庄重的美感。

  《沧桑之变》《坐着的妇人第一号》两幅各有什么特点,表现怎么的情感。

  (四)、思考与总结

  1、抽象画有什么艺术特点?

  2、出示作品请学生挑一挑如些作品是冷抽象,哪些作品是热抽象。

  (五)、小结:同一幅抽象绘画作品,在每个人心中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当你和画家产生了共鸣,你就会感受到抽象绘画的独特魅力,进而走进画家的内心世界。

美术说课稿 篇3

  中班美术活动《画朋友》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

  《画朋友》选材自《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班上册,是主题教学活动《我和朋友在一起》中的一节美术活动。经过一年的集体什么生活,中班儿童与同伴建立了日益密切的同伴关系。每个小朋友对自己的好朋友都具有独特的情感,但大部分幼儿都不能会向好朋友表达自己的情感,《纲要》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于是我通过这种绘画的方式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活动选材源于生活,贴切幼儿的日常生活,符合《纲要》提出的“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

  (二) 活动目标

  《纲要指出》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三条目标:

  (1)认知目标:会用从整体到局部有序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能用描述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

  (2)能力目标:,通过拼摆、绘画来表现好朋友不同的表情。。

  (3)情感目标:通过绘画,增强热爱好朋友的情感。

  (三)活动重点与难点

  活动重点:会用从整体到局部有序的观察方法观察好朋友的表情,并通过拼摆、绘画来表现好朋友不同的表情。

  活动难点:拼摆、绘画来表现好朋友不同的表情

  二、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 游戏法: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猜猜他是谁”游戏中大胆地表现自己。

  2、 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

  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适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活动中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表情其五官的变化特征。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水平比较差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像总结、归纳性的问题请能力最强的幼儿来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操作法: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供物质材料,引导幼儿在操作物质材料的活动中充分动手、动脑、动口,从而获得经验的方法。操作法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操作法是幼儿喜欢的形式,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材料充分表现出来,既可以活动,又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

  4、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提供大量的直接经验让幼儿观察探索,让幼儿通过观察表情图来发现,不同表情的五官特征,从而获得具体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表情的概念。

  5、评价展示法:每个幼儿都有展示自我的需要,操作后的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及展示

  ,既是对幼儿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又是对幼儿劳动成果的一种肯定,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就感,使之更乐于参与这一系列的活动。

  三、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画一画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幼儿对表情的变化产生兴趣。

  2.交流讨论法:讨论包括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分享。在这个活动中,讨论贯穿了整个过程,不仅达到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分享,而且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四、说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音乐磁带《哈罗哈罗》或CD。

  2.作画工具,画有脸型轮廓的画纸人手1张(可略多备些)。

  3.各种各样能体现不同表情的眉毛、眼睛、嘴巴的图片(可以是幼儿自己画的、也可以由教师提供)。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游戏“猜猜他是谁”,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好朋友,并学学好朋友的某个表情。 ------请幼儿模仿好朋友的样子,并说“我学的是xx高兴(生气、难过)的样子”。

  (二)认识不同的表情图

  1、观察不同的表情图。出示代表各种表情的图片,引导幼儿从眉毛、眼睛、嘴巴观察得出哪些是快乐的,哪些是生气的。

  2、与幼儿一起讨论、拼摆眉毛、眼睛、嘴巴等图片,表现各种生气的样子。 ------与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表现难过的样子。如眉毛、眼睛、嘴巴都挂下来;非常难过时,张大嘴巴哇哇大哭。

  (三)有趣的表情画下来

  1、请幼儿和好朋友面对面坐在一起,互相观察对方的表情,并画下来。

  -----在音乐声中,引导幼儿观察好朋友的表情变化,并在纸上画下好朋友的一种表情,可鼓励幼儿边观察边绘画。如果幼儿在表现时遇到困难,可请好朋友再现那种表情。

  2、教师评价作品。

  3、幼儿互赠画像。(高兴地接受朋友送给自己的画像,并表示感谢。)

  (四)朋友表情大集合

  1、将幼儿完成的作品展示在墙面上,相互欣赏作品,激发幼儿进一步与朋友互相画像的愿望。

  2、和同伴一起模仿作品中有趣的脸部表情,感受模仿表现的快乐。

美术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本节活动是在小班主题“过年啦’中的,结合主题目标:感知春节、元旦的热闹景象。对于幼儿来说,过年最有标志性的景象就是看烟花。将《放烟花》这节课放在这一主题的中间段上,因为他可以承载着梳理、提升、分享他幼儿在主题探索中收获的关于过年看烟花的这一关键经验。

  二、说目标:

  1、欣赏烟花的形状和颜色、尝试用吹画的形式表现烟花的线条

  这是一条技能目标,烟花本身形状就是无规律的,小班幼儿小肌肉的发育情况对于用蜡笔表现烟花的线条会过于生硬,通过吹画这一表现形式,从一个点散发出去的线条如同大自然中的优美线条一样,自然,更贴近烟花本省的形状特点。

  2、感受放烟花的美和快乐。

  这里的放烟花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通过吹画的形式绽放出美丽的烟花,一层是指最后环节放礼炮过新年的快乐。

  三、说重难点

  重点:尝试用吹画的形式表现烟花的线条

  难点:感受放烟花时的美丽与快乐。

  四、说准备:

  1、经验准备:本活动是在过新年的时候开展,幼儿已有看烟花的相关经验。用吸管吹泡泡的前期经验)

  2、材料准备:

  根据实际的生活经验,烟花是在夜空中才会展现他的魅力,所以我选用的是黑色的卡纸让幼儿操作,尽可能达到一种视觉上逼真的效果。

  人手一份:吸管、颜料、黑卡纸

  对于小年龄幼儿,美术活动的清洁工作也很注重,所以我准备了报纸铺在桌子上,每组准备一块抹布,方便幼儿擦手。

  五、说教法

  我这节活动的重点是用吸管表现烟花的线条。解决它的'关键就是先要引导幼儿感知烟花的特点。我才用了以下一些教学手段:一、情境导入法。创设了过新年的环境,吸引幼儿的注意,投入到探索新年会放烟花这件高兴的事情中,近一步引导幼儿关注烟花的线条与颜色的美丽。二、讲解示范法。一共有老师示范、幼儿示范两次。三、、集合游戏化的情景和语言。在操作吹画的过程中,为了让幼儿记住操作要领,我还设计了儿歌话的语言,帮助幼儿小结吹画的步骤。

  六、说环节

  第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视觉感知烟花的颜色与线条,语言上的描述感受烟花的线条。用4分钟左右完成。

  通过关键提问:刚才你看到了哪些烟花?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红的,黄的,大的,晓得)帮助幼儿整理归纳烟花的形状特点。主要落实目标1 ,欣赏烟花的形状和颜色。

  第二环节操作过程,用时9——10分钟左右,主要落实目标1 ,尝试用吹画的形式表现烟花的线条。

  通过关键提问:

  吸管有什么本领?帮助幼儿探索吸管的本领。

  吹出一条烟花够了吗,为什么?通过示误法,引导幼儿说出吹画烟花时要多吹几条的形状特点。

  在教师示范时,一边以儿歌画的语言帮助幼儿掌握操作要领。

  第三环节:烟花展,用时3——4分钟。落实目标2,将幼儿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让幼儿自己介绍,也是体现幼儿的自身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最后的放礼花环节,也是让幼儿在身临其境的感受烟花绽放的美,也达到本场活动的高潮。落实目标2感受放烟花时的美丽与快乐。

美术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本课来源于人民美术出版社18册第一课。

  2.属于第四学段 综合~应用 领域

  3.本科的课业类型是 欣赏~评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我国与西方优秀建筑·雕塑·绘画的艺术风格,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运用语言阐述自己对中国优秀民族艺术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深对美术艺术的理解,逐步形成珍惜优秀民族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通过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讨论,使学生了解各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艺术独特的风格和审美特征。

  (三)教学难点

  中外美术作品的形式艺术风格的对比,初步理解传统与多元并存的关系。

  (四)准备工具

  1.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单

  2.学具:相关资料 教材

  板书设置:

  一:建筑 二:雕塑

  三:人物 四:风景

  二.说教法

  讨论法

  讲述法

  问题发现与探究法

  合作学习指导法

  三.说学生

  初三学生处于叛逆期,自尊心强·要求平等·易冲动,希望得到认同,脾气暴躁。厌恶书教师教育,发散思维能力不强。课业压力增大,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会有破罐破摔情况。成绩优秀的,也会因为美术是副科而不认真对待。上课会出现吃零食·传纸条·玩手机·看课外书·和写其他作业等情况。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 要求从中找出影片中有哪些美术遗存?

  这些遗存中又有哪些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他们为什么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引出课题。

  (二)新课:

  1建筑 播放图片 以小组为单位将中西方的'建筑作品从材料、布局、色彩三方面进行对比。

  总结出:中国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西方以石材为主。中国多四合院,地面平铺为主,西方朝纵深发展。中国宫殿用金黄色琉璃瓦,朱红的木质廊柱,门窗,宽敞洁白的汉白玉台基,西方色彩单一。

  2.雕塑

  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与其他同学交流,并向师生介绍云冈石窟与美神维纳斯。

  从造型 、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三方面比较中西雕塑的不同。

  总结:中方雕塑注重写意,西方重视写实。中国雕塑多强调集体之美,古希腊罗马的强调个人所展示出的美。中:强调委婉、内敛、保守。西:强调直白、奔放、明晰。

  3.绘画

  观看图片

  从形式、材料、比例三方面比较中西人物画的不同。

  总结: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的刻画的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

  工具:笔墨纸砚

  中国画造型准与不准,要依靠对意的表达程度而定。

  4.风景画

  欣赏 这幅《道路》, 体会西方风景特点。

  得出:西方风景重 光的运用,重色彩的配合,重透视的应用。

  欣赏《千里江山图》请学生利用手中的学习单,对这幅中国山水进行分析。

  从中体会到哪些化元素?

  (1)“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法。山水画构图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人文理想,追求和深邃得意境;“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意境和品位。

  (2).中国山水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自然理想。

  (回顾建筑、雕塑、绘画上的不同。)

  和同学们讨论,在中西方美术的比较中你能看到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中和 平易 深沉 含蓄

  用语言阐述自己对中华民族艺术的认识。

  5.作业

  题目自拟

  以“继承和发扬中国美术的艺术传统”为话题写一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