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卫填海》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4、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都和神话有关。谁来说说你对神话的了解?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精卫填海》,这篇课文和另外三篇不同,是一则文言文。
二、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练习写字。
(出示自学提示)
1、师:请大家读自读提示,按要求学习。
提示: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
2、师:课文读的这么熟练,把单字挑出来你还能读准么?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生字“曰”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日”和“曰”的'区别,“曰”字要写得扁平一些,中间的短横起笔靠着左边的竖,右边不能靠着折笔画。
4、引导学生读出课文恰当的停顿。
(1)师:文言文要读好停顿,才能读出韵味来。仔细听桑老师读,你再试着模仿读一读。
(2)师:在你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些句子比较难读?重点强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停顿。
(3)再来练习读文,指名读,男女赛读。
(4)学生齐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1、课文读得有滋有味,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先来回忆一下读懂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
2、用你喜欢的方式来理解这个故事。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4、结合刚才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么?
5、朗读并背诵课文。
(1)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再读课文。练习背诵。
(2)自由背诵课文、
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1、师:孩子们,我们都知道神话具有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这篇文言文中,你觉得哪些地方很神奇?
2、师讲述: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玩,却不料发生意外,溺水而亡。但她不屈服与命运,化为了一只精卫鸟。我们再来看插图。
3、指导看插图:观察精卫的外形、动作、神态,说说此刻精卫眼中的东海是怎样的?(波浪滔天、十分凶险等)
4、面对波浪滔天,凶险的环境,精卫是怎么做的?精卫在填海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对这些困难,它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式:
面对狂风巨浪,精卫________。
面对他人的不解和质疑,精卫________。
面对________,精卫________。
学生根据句式汇报想象。
师:文中的精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结合文中具体语句来谈一谈。
出示: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引导:“衔西山之木石”只坚持了一天吗?(抓住“常衔”,想象精卫填海的时间漫长、意志坚定、毅力顽强......)。板书:不屈不挠
五、拓展阅读(《学习巩固》13课《夸父逐日》)
1、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特征才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打开《学习巩固》42页,结合注释理解这篇文言文。思考:
1、你觉得哪些地方神奇?
2、夸父是个什么样的人?
2、推荐阅读《山海经》。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精卫填海》是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以学生相对熟悉的故事内容,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写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葬身东海,化为精卫鸟,每天口衔树枝和石块填海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精卫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极富传奇色彩。
【设计理念】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做到读正确、流利,获得初步的文言语感;在自主探究、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下,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故事,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展开想象感受神话的神奇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喜欢文言文,热爱文言文。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少”。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与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重难点】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过程】
(一)温旧识,引课题
1、我们学过哪些文言文?
2、这些文言文有什么特点?你们是运用什么方法学习文言文的?
3、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的方式再一次勾起孩子们的文言文的认识,回顾文言文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温故知新,为下面的教学做准备。】
(二)扫字词,读流利
1、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表示人物称谓的词:少女、女娃、精卫。强调“少”字多音字的读音,弄清三个词语之间的关系。
(2)出示表示精卫行为的词,交流识字方法。
(3)生字“曰和衔”教学,指导书写。
(4)引导学生读好长句“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协助正音。
4、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5、师生配合读。
6、全班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歌,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环节朗读,先学生自读正音,后由老师示范读,学生画出节奏后不断尝试朗读,指名读,全班配乐读,多种形式的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语感,读出“文言之味”。】
(三)说故事,品人物
1、 小组合作学习:现在请同学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精卫填海》这个故事。
2、 小组分享交流。
(1) 结合注释把故事说清楚。
(2) 引导孩子抓住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说故事。
(3) 展开想象再说故事。
3、 引导孩子展开想象说故事。
4、 播放视频,品人物形象:精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5、再读课文,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让孩子理解课文并结合注释说故事。说故事的过程中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进一步品精卫之形象。】
(四)扩展延伸,作业布置
1、学法迁移,再读《夸父逐日》
2、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课外延伸,学以致用,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方法自主学习。】
(五)板书设计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写“帝、曰”等5个生字,读准“少”这个多音字。
2.读顺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读通课文。
3.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5.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讲故事。
教学重点:
1.读顺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感受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2.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讲故事。
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
(1)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认读、理解生字。
(2)借助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熟。
(3)查阅资料书或上网搜集有关《山海经》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下面就请两位同学来展示一下,看谁读得好。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2.上节课我们读熟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篇简短的古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内容
1.请同学们读课文,划出表示人物称谓的词语,随机介绍“炎帝、精卫”;找出表示地名的词语“西山、东海”,并告知学生这是神话故事中的地名,与今天所指的地名有区别。
课件出示:炎帝女娃精卫西山东海
2.生读课文,并疏通文义。
教师引导:在疏通文义的时候,要注意特殊句式。
课件出示:女娃游于东海,以堙于东海。
老师指导:在疏通文义的时候,这样的句式会让我们觉得有些难以理解。这是因为这些句子的顺序和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句子的顺序不一样。“女娃游于东海”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女娃于东海游”;“以堙于东海”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以于东海堙”。把语序调整过来后,疏通文义就简单多了。
3.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概括课文大意,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或补充。
4.课文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少女”二字古今异义,这也是古文与今天现代文的区别,这种语言现象叫“古今异义”。女娃到东海游玩,在海里溺水而未能回来,因此变为精卫鸟,(它)常常衔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填塞东海。
三、体会精卫的精神
1.我们疏通了文意,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精卫填海》的.故事。学生再读课文,讲故事,关注课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切不可遗漏信息。老师及时进行评价。
2.炎帝的小女儿变成精卫鸟之后,做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一连串的动作中可以看出她的什么精神?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3.感悟升华:文中还有一个字和这些动作词相互映衬,生动表现了精卫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去填海的精神。你能找到吗?课件出示: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老师引导:“常”是“经常”的意思。通过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常”字,我们可以了解到精卫怎样的品质?预设:精卫经常衔着西山的木石去填海。从中可以看出精卫锲而不舍、不服输的精神。(板书:锲而不舍、不服输)
4.是啊,精卫面对大海不屈不挠,始终坚持努力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她的锲而不舍让人敬畏。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精卫会面临怎样的困难,在哪些恶劣的条件下依旧坚持“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学生交流,并做汇报。预设:当初升的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探出,人们还处于甜美的梦乡时,精卫已经“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烈日当空,大地像被烤焦了一样,精卫还在“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夜幕降临,大地一片清冷,北风呼啸着跑过,精卫依旧“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大海巨浪滔天,狂风席卷着海面,精卫仍然“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锲而不舍的毅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读到这里,你想对精卫说些什么?(我们非常佩服你锲而不舍的精神)
5.不错,古代有很多文人墨客也和你们一样,对精卫不屈不挠的精神赞叹不已,他们也在作品中流露了这种敬佩之情。
6.尝试背诵全文,说一说故事中哪些情节让你觉得神奇?游于东海、死而不灭、人鸟之变、衔石填海
四、布置作业
1.把精卫填海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2.收集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记下来,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4
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我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中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积累带有生字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3、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敢的行为。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大海和精卫的头饰
一、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说说你喜欢看什么动画片?(我喜欢看七龙珠)(我喜欢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节课,支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好看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课件: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 这茫茫的大海上,一只小鸟弃而不舍地向大海投石子,扔树枝。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课题:精卫填海] 教学评析:为了能够自然地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景中,通过课件演示,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很快地走进课文情境中去,教学效果较好。大家齐读课题(生:精卫填海)读过课题之后,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我想知道精卫是谁呀?精卫是和我们一样大的小学生吗?精卫从哪里来呀?精卫要填哪里的海呀?它把大海填平了吗?精卫用什么填海呀?……)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真好,真聪明!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吧!边读边圈画不认识的生字、新词。(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平时我们是怎样学习生字的?(有不会的生字我们可以问问老师或者同学我有不会的生字就我们小组的学习组长学习好,有不会的生字我就问他不会的生字还可以到书后的查字表中查……)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呀!选择你最喜欢、最熟悉的识字、记字的方法,以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一会汇报,看哪一小组汇报的生字最多。(生以组为单位自学生字)教学评析:通过分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发现难认字小组同学一起想办法解决,这样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又扩大了学习的参与面。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把你认识的生字朋友介绍给大家吧!(生汇报:我学会了精字,请大家跟我一起读精精精精卫 我学会了*字,请大家跟我一起读*** ……)生字都汇报完了,支老师想请一位小老师到前边领大家读一读这些生字,谁愿意来试试?(一名小老师到前边领读)现在我们做好。看看大屏幕中田字格里的这些生字。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记呢?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它们的?(课件:屏幕流动示范夜与字,学生在下面练习写两了)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生字都学会了,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刚才提了那么多的问题,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看看你能不能解答这些问题?(小组学习)你们都解答了哪些问题?(生汇报:我知道精卫是一只小鸟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变成的一只小鸟精卫原先是炎帝的小女儿,它爱在海边游玩,有一天它游玩时不幸被海水淹死了。)我们一起学习第二自然段,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天哪!大海真的有这么凶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洪水泛滥淹没村庄、冲毁房屋] 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大马都被淹死了我看到许多房屋都被冲毁了,人们失去了家园我还看到……)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大海生气发怒了真是波涛汹涌。
如果你是精卫,你会对大海说些什么?(大海,大海,你也太残忍了,淹没了我们的房屋,让我们住哪里呀?大海,大海,你太坏了,你破坏了我们美好的世界大海,大海,请你以后不要这么做了,如果换做是你,你不伤心吗?……)大海如此凶猛,精卫害怕了吗?我们看看课文中精卫是怎么做的?(生读评)正是因为精卫被大海淹死了,所以精卫下定决心要把大海填平。精卫天天西山衔来小石子和小树枝扔进大海里。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吗?我们接着往下读。你都读懂了什么?(生读评)刚才这一段大家读得都不错,现在可以找你最好的朋友再读读这一段,读的时候要把大海愤怒的语气以及精卫填海坚定的心情表达出来!还可以把自己的表情、动作加进去。最好还能有一些自己的想象在里面。赶快行动吧!(生找伙伴表演读)先找一组同学分角色读一读,再到前边表演读。教学评析:让学生佩带大海、精卫的头饰,以表演的形式继续加深对角色的理解,学生对精卫填海坚定的信念就会理解的更为透彻。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四)反思课文,拓展延伸
同学们表演的都很好,大海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到底能不能把大海填平呀?(我认为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因为精卫有毅力我认为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因为即使精卫填不平,还有它的子子孙孙,它的`子子孙孙也能把大海填平。我认为精卫不能把大海填平,精卫那么小,大海那么广阔,它不会把大海填平的我认为精卫不能把大海填平,我们以前学过乌鸦喝水,乌鸦把小石子扔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涨高了,精卫把小石子扔进大海里,大海的水不会没有还会越来越高。……)课文中的精卫和大海你更喜欢谁?(我喜欢精卫,因为它善良、勇敢我喜欢大海,因为大海宽广、美丽我喜欢精卫,喜欢它那种永不放弃的那种毅力我喜欢大海,因为我喜欢听海浪声……)同学们既有喜欢精卫的勇敢、善良,又有喜欢大海的宽广、美丽。大海的景色确实令人着迷,但海水一旦泛滥就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难。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减少洪水的发生?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看看谁的办法好?教学评析:此环节的目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创造性学习的空间。学生可以结合生活,联系科学,展开想象,各抒己见。这是开放求异后的归纳、整合、评价和提升,也是思维和语言互为表里的训练,真正达到人文浸润,语言积累的目的。
(五)总结
同学们为精卫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精卫一定会非常感谢大家的。老师这也有一首小儿歌送给精卫。你们想听吗?你是一只小小鸟/本为炎帝女娇娇/立志填海不动摇/恒心惊天地/意志冲九霄/感化多少人/激励几代朝/我唱只歌儿献给你/你精神长在永不老/ 老师希望你们不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也都能像精卫一样勇敢、坚定。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精卫填海》是统编教材后的新选课文,是一篇讲述神话故事的文言文,课文选自《山海经》,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课文是文言文,寥寥数语,仅用35个字,就将这个传奇的神话传说写得非常清楚。它与单元中的其他几篇课文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学习神话故事提供了语言范本。学生通过这一单元学习,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鲜明的神话人物的形象,大胆想象神话故事的情节,又为“习作”我和——过一天,“语文园地”神话内容,“快乐读书吧”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做了铺垫。
针对课后练习第一题:“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是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在以读为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课后第二题: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精卫填海的故事,要求学生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想象,进行语言实践,讲述神话故事。
第三题:“说一说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这题需要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感受精卫的形象,感悟人物的精神,并联系实际说一说现实生活中,像精卫一样的人和事。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三篇文言文,学生通过三年级文言文《司某某》《守株待兔》的学习,再加上已经学习了相当数量的古诗以及古代的名人名言,他们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词义与现代语言的异同有所了解,这是教学要充分利用的有利条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帝”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溺”等5个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通过借助注释、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做到词句间的停顿,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插图,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精卫填海的故事,把故事说生动说具体,并感受精卫的人物形象。
4.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体会“精卫精神”及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展开想象,把故事讲生动讲具体,感受精卫形象。
难点:体会“精卫精神”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直接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知道叫什么吗?没错,就是《精卫填海》。
2、看图猜神话,引出《山海经》。
大家读过神话故事吗?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你看图,猜一猜:这是中国古代的哪个神话故事?(夸父追日,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所有的神话故事都出自一本书,名字叫《山海经》。《山海经》是古代的一本奇书,里面有很多神魔鬼怪,记录了很多山川河流的地理知识,是保存中国神话故事最多,最原始的古籍。它是由古代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古籍。今天我们学习的《精卫填海》也出自《山海经》。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含有拼音的'课文)
2.指名读课文中含有多音字的句子。其他学生跟读。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3.随文讲解“溺”字。
(1)教师板书“溺”字,学生书空。
(2)学生在笔记本上书写“溺”字。教师巡视指导。
(3)讲解“溺”字含义,并教授学生通过查注释的方法来解释词义。
4.有节奏地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句子节奏。
(2)教师给出停顿性建议,指名学生朗读。
(3)有节奏地齐读课文。
(4)去掉标点符号读课文。
(5)将字体变为繁体读课文。
(6)将字体变为小篆读课文。
(7)齐背课文。
三、品读课文,理解文意
1.指导学生通过查注释、看插图的方法翻译课文。
2.学生自由翻译课文。
3.(1)出示“因何而溺”问题,询问学生,并引导学生回答“因游而溺”。教师板书“游”字。讲解“游”字含义为“游玩”。
(2)出示“溺后如何”问题,询问学生,并引导学生回答“故为精卫”,教师板书“为”
(3)询问学生变成精卫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并板书“衔”、“堙”。
(4)随文教学“衔”字,解释其含义为“用嘴叼,含着”,并让学生跟随教师书空。
4、配合板书,梳理文章脉络。
文章的起因:根据板书的“游”字,引导学生回答“游于东海”。
文章的经过:根据板书的“溺”和“为”字,引导学生回答“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文章的结果:根据板书的“衔”和“堙”字,引导学生回答“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5.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说文言文,学生翻译。
(2)教师说课文文意,学生说课文原文。
此处考察学生对“少”字的理解。
师:炎帝有一个女儿,名字叫女娃。
生:炎帝之女,名曰女娃。
师: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生: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6.润色课文,故事分享
1.询问学生怎样才能把《精卫填海》讲得生动、有趣。指名学生回答,
2.归纳讲故事“技巧”,加入语言、动作、细节、心理描写等。
3.指名学生讲故事。
四、体会“精卫填海”精神
1.询问学生对精卫的印象。
2.从《山海经》的四篇神话故事(课堂导入环节)体会精卫填海的精神。
3.从孔子、雷锋、袁隆平的事迹中体悟精卫填海精神。
4.明确精卫填海的精神内核是“坚持不懈”。
5.齐读课文,感悟精卫填海精神。
作业设计:
思考还有哪些人的身上存在“精卫填海”精神。
板书设计:
13.精卫填海
游、溺、为、衔、堙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会认“堙”等6个生字,会写“帝”等5个生字。能够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意。
2、读通、读顺课文,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
3、联系其他上古神话故事和生活实际,体会精卫不惧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理解古代劳动人民渴望征服自然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疏通文意,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受精卫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上古人民征服自然的渴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走近《山海经》
1、故事引入。引导语:上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这是一则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除此之外,大家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中国的、外国的都可以说。我听到有的同学提到了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潘多拉魔盒》,还有的同学提到了北欧神话故事,电影《雷神》的主人公,其原型正是北欧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今天呢,我们要接着学习一则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2、幻灯片简介《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正是出自于《山海经》,比如“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文中注音、借助工具书,把句子读通顺。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堙”等生字,讲解“衔”等生字的笔画笔顺和记忆方法,重点分析“少”的不同读音和含义,“曰”和“日”在字形方面的区别。
2、教师配乐范读,多媒体出示停顿的地方,要读出节奏。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3、“开火车”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出古文的韵味。
4、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故事内容。
炎帝的女儿女娃在东海游玩溺水而亡,化为精卫鸟。常年衔树枝和石子填塞东海。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播放精卫填海的动画短片,小组讨论问题:东海和精卫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东海和精卫的力量悬殊,仅仅靠树枝和石子精卫很难将大海填平,需要漫长的时间才有可能实现。东海——无边无际、波涛汹涌、深不可测、巨浪滔天。精卫——弱小但意志坚定、不畏艰险、持之以恒、勇往直前、百折不挠。
2、和同桌交流:人们通常会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
明确:
(1)一个人对待一件事坚持不懈,不放弃的时候。
(2)一件事情很难办成,却依然坚持下去的情况下。
3、再一次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精卫填海的故事如果发生在今天,会怎么样?
如果精卫填海的故事发生在今天,人们可能会嘲讽精卫不自量力或者认为精卫更应该做的是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师追问:那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褒奖和学习精卫精神呢?
明确:评价一个人、一件事必须结合时代背景。精卫填海是上古神话故事,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处于食物链底端,生活在自然灾害的威胁之下,对于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其发生的原因。所以,我们的`祖先非常渴望能够征服自然,能够保护自己,进而产生了填平大海这样在现在看来有点荒诞的想法。因此,我们应该尝试站在古代劳动人民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故事,去理解先人。
(四)拓展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勇敢的、坚定的、顽强的、不畏艰险的精卫。想一想具有精卫填海精神的人还有哪些?
预设:愚公移山、夸父逐日、苏秦刺股、孙敬悬梁、孙康囊萤映雪、匡衡凿壁偷光等。
(五)小结作业
1、小结:再一次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情感。
2、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给家人讲一讲精卫填海这个故事。
(3)找一找中国神话故事书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
略
六、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意,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课文,体会精卫不畏艰险、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篇课文虽然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指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精神美,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激发学生产生对精卫的钦佩之情,养成做事情持之以恒的习惯。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会认“帝、少”等5个生字,会规范书写“帝、曰”等5个生字。正确理解“炎帝、曰”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4.用自己的话将故事复述出来。
5.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全文,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精卫填海精神的内涵。
6.体会精卫英勇顽强、矢志不渝、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全文,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精卫填海精神的内涵。
【教学难点】
1.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体会精卫英勇顽强、矢志不渝、锲而不舍的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各种鸟的图片:
黄鹂、鹦鹉、喜鹊、火烈鸟、白鹭、啄木鸟、画眉鸟
2.有这样一只鸟,他外形像乌鸦,白色的嘴,红色的爪子,这只小小的鸟却有一个大愿望——他想把大海填平。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只精卫鸟为什么想把大海填平呢。
3.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文章划分停顿。
2.朗读停顿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dì shào yuē nì fǎn
帝 少 曰 溺 返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
(4)图片认读生字
皇帝 溺水
(5)古文识字
帝,甲骨文是指事字,字形在“木”(树)的上端加一横指事符号,写成,上端的“才”(房柱房梁)表示以树为柱、以树为梁,即在树杈上构筑巢居;圆圈指事符号表示系束,即在树杈的框架上大量系束枝条,以构成树上栖居空间遮风挡雨的顶面、四个立面、底面。造字本义:动词,在树杈上系扎捆绑,缔枝为巢,开创巢居时代。
少,甲骨文在指事字“小”(沙子)字上再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小”的相关特征。
造字本义:形容词,规模小的,数量不多的。
曰,甲骨文是指事字,在“口”的上方加一短横指事符号,表示嘴巴的动作。造字本义:动词,开口说话。
溺,甲骨文(人)(水,河水),造字本义:动词,落水淹死。
(6)学习多音字
少 shào(少女)(少年)
shǎo(多少)(少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了解出处及人物。
《山海经》书名。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书中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
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
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4.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1)《精卫填海》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
这篇课文写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玩时被淹死了,化为精卫鸟,立志要将大海填平的故事。
表现了精卫的英勇顽强、矢志不渝、锲而不舍的精神。
(2)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四部分内容,分别是:游东海、溺不返、衔木石、堙东海。
(三)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
dì yuē nì fǎn xián
帝 曰 溺 返 衔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生字归类
游戏:送字宝宝回家
左右结构:溺
左中右结构:衔
上下结构:帝
半包围结构:返
独体字结构:曰
(2)减一减:
溺-氵=弱 衔-钅=行
(3)换一换:熟字换偏旁
返- 辶+贝=贩 衔- 钅+氵=衍
2.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帝、曰、溺、返、衔”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出示生字:帝:“冖”稍宽,上部的点和最后一笔竖居中对正。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曰:内横要写在横中线上,不要写成“日”。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溺:左窄右宽,右部写紧凑。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返:“反”最后一笔变捺为点。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衔:从左到右均匀分布,写紧凑。
组词、造句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课堂练习
1.根据拼音写词语。
yán dì nì shuǐ fǎn huí xián jiē
(炎帝) (溺水) (返回) (衔接)
2.比一比,组词语。
帝(炎帝)溺(溺水)返(返回)衔(衔接)
旁(旁边)弱(微弱)反(反对)街(街道)
三、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写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玩时被淹死了,化为精卫鸟,立志要将大海填平的故事。表现了精卫的英勇顽强、矢志不渝、锲而不舍的精神。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下来。
2.继续预习课文,试着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五、板书设计
13、精卫填海
《山海经》
dì shào yuē nì fǎn
帝 少 曰 溺 返
帝 曰 溺 返 衔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复习检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精卫填海》,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
认读并造句。
炎帝 少女 溺水 返回
衔接 精卫 堙 曰
2.回顾内容:
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四部分内容,分别是:游东海、溺不返、衔木石、堙东海。
3.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感受人物的精神吧。
板书:
13、精卫填海
二、品读感悟
(一)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
1.出示课文: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小组讨论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反馈:
(1)出示句子: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词意:
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之:的。
少女:小女儿。
曰:叫。
句意: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2)出示句子: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词意:
游:游玩。
溺:溺水,淹没。
返:回来。
故:因此。
为:化成。
句意:
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身为精卫鸟。
(3)出示句子: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词意:
衔:叼。
以:用来。
堙:填塞。
句意: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二)品读感悟
1.自由读文言文,结合注释及句子意思,思考:从这个故事中,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
2.出示课文: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精卫是谁。炎帝的小女儿。
(2)精卫的原名是什么。
女娃。
3.女娃是怎么化为精卫鸟的。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4.精卫是怎么填海的。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5.“常”字表现了精卫坚持不懈、勇敢的精神。
6.交流讨论:
A.精卫为什么要填海。
女娃去东海游玩时,被淹死。
她不甘于被海水淹死的命运,精魂化鸟,誓将东海填平报仇,同时也是替人类除害造福,不让大海再夺去其他人的生命。
B.你认为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吗。
精卫不能把大海填平,因为:
(1)东海那么浩瀚,而精卫那么渺小,并且填海的木石也很小。
(2)神话反映的是上古人民美好的愿望,虽然精卫填海的精神可嘉,但是人类无法战胜自然,只能将愿望付诸神话之中。
C.你从精卫身上感受到了她的什么精神。
意志坚定、不屈不挠、锲而不舍、自强不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伟大精神。
7.想象说话:
大海广阔无垠,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吗。大海会怎么说。
精卫又会怎么回答呢。
出示: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亿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的。”
8.在这个故事中,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
持之以恒,不畏艰难
精卫填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来人们常用来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按既定的目标坚毅不拔地奋斗到底。
9.思考: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呢。
预设:
一个人对待一件事情坚持不懈、不放弃的时候。
一件事情很难办成,却依然坚持去办的情况下。
(根据精卫填海你想起了什么生活中的事例。 )
(三)写法借鉴
通过事件表现人物精神,指的是通过叙事的方式来呈现人物的意志或精神。这篇古文借描写女娃淹死在大海里化作精卫鸟复仇的故事。
抒发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洪水的决心和毅力。
(四)知识梳理
精卫填海
身份:炎帝之少女
名字:女娃
遭遇:在东海游玩溺亡
结局:衔木石填东海
英勇顽强、矢志不渝、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拓展阅读
1.课件出示:
精卫本来是太阳神“炎帝”的女儿,是个没成年的小姑娘。中原人把孩子叫做“娃”,这个小姑娘,大伙儿都叫她“女娃”。
炎帝不但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因此,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叫“神农”。有时候,人们把他的两个名字连起来,叫他“神农炎帝”。神农炎帝的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他就要到东海去指挥太阳升起,一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家。
女娃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爸爸不在家,她就自己玩。她常常穿着一双小红鞋跑到田野里,把很多花插在自己头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在田野里看着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高高兴兴地沐浴着阳光,欣赏着周围的一片生机。
万物在阳光下生长,鸟兽在阳光下欢腾,她感到很自豪,因为大地的光明和温暖是她爸爸带来的。
有时候,她跑到东海边上去看日出,当她看到霞光万道、光芒四射,一轮红日从海面上跳出来的时候,她喜欢极了。
因此很想去看看东海以外太阳升起的地方。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会写“帝、曰”等5个生字,读准“少”这个多音字。
2、读顺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读通课文。
3、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5、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讲故事。
重点
1、读顺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
1、感受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2、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讲故事。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的生字词较少,而且识记起来较为容易。要求会写的生字有5个,在识字教学中,注意提示生字的写法,如“帝”中间的部分是“冖”,不是“宀”;“曰”和“日”相仿,但是“曰”要扁而宽。
2、阅读理解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古文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可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自读、指名读等方式,让学生能读通句子,并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意。
3、学会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外,还要锻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意思。学会用“这个故事讲的是……”这样的句式进行表达。
【学前准备】
1、课前预习
(1)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认读、理解生字。
(2)借助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熟。
(3)查阅资料书或上网搜集有关《山海经》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帝、曰”等5个生字,读准“少”这个多音字。
2、读顺句子,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把课文读通、读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请看一下这幅图(课件出示精卫鸟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鸟吗?
你们想知道这只鸟儿的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一下吧。
课件出示:
(板书:精卫填海)
2、课件出示《山海经》的相关信息,并与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课件出示: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现存18篇,保存了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还是我国第一部描绘山川与物产、风俗与民情的大部头地理著作,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其中有关矿物的记录,更是世界上这一类文献中最古老的类设计意图:用生动的图片、动画片及其他相关资料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神话故事
1、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学生初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词。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自主识记,并与同桌交流这些生字书写上的易错点。教师相机点拨。
课件出示:
帝曰溺返衔
预设:“帝”,中间的部分是“冖”,不是“宀”;“曰”和“日”相仿,但是“曰”要扁而宽。写的时候要注意看清字形。学生当堂识记生字。同桌互相听写,互相纠错。
2、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断句,并把握节奏感。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顺,在读顺句子的基础上读通文章。
(3)教师指导朗读难读的句子,教学生正确断句并让学生多读几遍,直至熟练。
课件出示:
炎帝之/少女 溺/而不返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指名读,看谁读得通顺。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5)大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设计意图:
四年级的学生读古文,有些难度。可通过老师的范读让学生对读古文有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得以读通句子、读熟课文,为理解课文内容
做准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下面就请两位同学来展示一下,看谁读得好。指名学生读课文,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2、上节课我们读熟了课文,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篇简短的古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开门见山,明确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二、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内容
1、请同学们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课件出示:
炎帝名曰溺水返回衔接
生读课文,并疏通文义。
教师引导:在疏通文义的时候,要注意特殊句式。
课件出示:
女娃游于东海以堙于东海
老师指导:在疏通文义的时候,这样的句式会让我们觉得有些难以理解。这是因为这些句子的顺序和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句子的顺序不一样。“女娃游于东海”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女娃于东海游”;“以堙于东海”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以于东海堙”。把语序调整过来后,疏通文义就简单多了。
2、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概括课文大意,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或补充。
课文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游玩,在海里溺水而未能回来,因此变为精卫鸟,(它)常常衔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填塞东海。
设计意图:
在理解重难点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疏通文义,为下个环节体会精卫的精神打下基础。
三、体会精卫的精神
1、我们疏通了文意,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学生再读课文,讲故事。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讲故事。老师及时进行评价。
2、炎帝的小女儿变成精卫鸟之后,做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她的什么精神?
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课件出示: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老师引导:“常”是“经常”的意思,“西山之木石”意为“西山的树枝和石头”,“堙”是“填塞”的意思。通过这些词语、短语,我们可以了解到怎样的信息?
学生读句子,理解句子,并交流前面提出的问题。
预设:精卫经常衔着西山的木石去填海。
从中可以看出精卫锲而不舍、不服输的精神。
(板书:锲而不舍、不服输)
3、从《精卫填海》中,你获得了什么启发?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和同学交流。
学生交流,并做汇报。
预设:人们通常用精卫填海来形容那些不畏艰难,努力奋斗的人。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锲而不舍的毅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设计意图: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解析重难点句子,引导学生疏通文义,使学生能复述故事情节,把握精卫的形象,体会精卫的精神,从而受到启发。
四、布置作业
1、把精卫填海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2、收集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记下来,讲给同学或家长听。
设计意图:
给家长讲神话故事,除了能夯实课上所学之外,还能扩大学生的积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热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很重视对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时时刻刻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尝试自己学、自己发现、自己体验。具体表现如下:
一、激发兴趣。
针对中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我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呈现传统文化,营造和谐、富有童趣的学习气氛,如以图激趣,以看动画片引入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本篇课文的学习。这样一改学古文枯燥无味的状况,调动起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积极性,让学生能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注重阅读。
学生认读古典神话文本的难度较大,我结合学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古文。先扫清字词障碍,让学生读顺句子、读通文章,再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古文的学习化难为易。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深入感悟。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详解重难点语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精卫的形象,深刻理解精卫填海的精神,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畅谈启发和感悟。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中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积累带有生字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3、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敢的行为。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中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体会精卫与大海的对话情景,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头饰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画着什么吧!(出示挂图: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
2、师:谁能来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呢?(生:一只小鸟嘴里叼着树枝,准备把它扔到海里)
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课题:精卫填海]
3、齐读课题。(生:精卫填海)
师:读过课题之后,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我想知道精卫是谁呀?精卫是和我们一样大的小学生吗?精卫从哪里来呀?精卫要填哪里的海呀?它把大海填平了吗?精卫用什么填海呀?)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真好,真聪明!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吧!边读边圈画不认识的生字、新词。(生自读课文)
2、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平时我们是怎样学习生字的.?(有不会的生字我们可以问问老师或者同学我有不会的生字就我们小组的学习组长学习好,有不会的生字我就问他不会的生字还可以到书后的查字表中查……)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呀!
3、选择你最喜欢、最熟悉的识字、记字的方法,以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一会汇报,看哪一小组汇报的生字最多。(生以组为单位自学生字)
4、把你认识的生字朋友介绍给大家吧!(生汇报:我学会了精字,请大家跟我一起读精精精精卫 我学会了卫字,请大家跟我一起读*** ……)生字都汇报完了,老师想请一位小老师到前边领大家读一读这些生字,谁愿意来试试?(一名小老师到前边领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过渡:生字都学会了,我们再回到课文中。看看文中都写了什么?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你认为哪段写得最精彩。(生自由发言)
2、师:很多同学都喜欢第四自然段,那么喜欢这段的同学愿意读一读吗?
3、师:喜欢其他段的同学,把你们认为精彩的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生评价)
4、提问:看你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有很多的问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帮我?只有认真看书、勇敢的孩子才能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答案。问答方式导读,不添字不漏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是谁到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后来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名字叫做--(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什么和什么,投进大海里?(小石子和小树枝)
你们真勇敢,这么多的问题都难不倒你们,从刚才你们的回答,(指板书)我们知道了炎帝的小女儿去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变成了一直美丽的小鸟,名叫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和……投进大海里?(石子和树枝)。那么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你可以从大海和精卫的对话中去找答案。
5、小黑板出示第四自然段。
(1)大海和精卫分别说了些什么呢?请大家用--勾出大海说的话。用~~~勾出精卫说的话。谁愿意上来试试?其他同学在你们的书上勾画,画好了自己读一读。
上面这个同学已经勾画好了,下面的同学呢?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同学勾画得怎样。范读。大海说……是大海说的,同意吗?精卫说……这是精卫说的,同意吗?评上来勾画的同学:真是既能干又勇敢,奖励一朵红花。一样的请举手,正确,夸夸自己。
(2)师:我们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试一试吧。(生四人小组分角色读,师指导)
(3)师:刚才大家把大海、精卫的语气读得很精彩,我想如果再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情和想像,肯定更能够表现出大海和精卫,你们愿意来试一试吗?(生上台表演,师分发头饰)
6、师:从同学们的表演来看,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出现了精卫和大海这两个角色,你欣赏谁呢?(生自由发言)
7、师结: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善良勇敢,又欣赏大海的美丽,如果你是勇敢的精卫,运用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减少洪水的发生呢?(生发言)
8、全班齐读课文。
师:大家为精卫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精卫一定很感谢大家,让我们学习精卫的勇敢善良,一起来保护地球,减少灾害的发生。最后,让我们再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遍。
四、自主习字,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检查认字情况。
2、小组内自主识记字形,分析字形,交流记字方法。
3、师范写,学生书写。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本文是关于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经典之作。故事讲述了精卫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地填海的壮举,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精卫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学情分析:
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在学习时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朗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可以首先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接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跟着朗读,直到他们能够熟练地读通为止。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朗读技巧。
教学建议:
教学文言文,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下的注释,先了解相关字词的含义,然后将它们连接起来来理解句子的意思。接下来,学生可以逐步过渡到整个故事的讲述,确保讲解清楚、易于理解。在讲述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词汇,以使句子更清晰、流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这个故事。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过程与方法】
1、范读教学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
2、设疑引导法:通过设疑引导,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究短文的寓意。
诵读法:短文生动活波,想象丰富,意蕴深刻,宜于诵读体味。
讨论法:针对教师提问展开讨论。
讲述法:通过讲故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这则神话赞美了精卫鸟坚韧不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并读出韵味。
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精卫与《山海经》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走近《山海经》
1、同学们,你都读了哪些神话故事?生说。
你们知道的神话故事真多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就直接告诉他们。
2、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著作,它详细描述了我国境内山川、物产以及各民族的特点。此书也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首次集结呈现。
3、联系自己读的神话故事,说说神话的特点。
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读过的神话故事吧!这些故事充满了神奇和想象力,带给我们无尽的乐趣和启发。与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相比,它们可能存在一些不同之处,请听我细细道来。首先,神话故事往往涉及到超自然的元素和角色。在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神明、半人半兽的生物以及其他非凡的存在。这些角色的能力和形象迥异,有些可以操纵天气,有些拥有无穷的智慧,还有些被赋予了超凡的力量。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遇到这样奇特的存在。其次,神话故事往往带有深刻的寓意和教育意义。它们常常通过讲述英雄的冒险和战胜困难的故事,传递给我们勇气、毅力和智慧等重要品质。这些故事也教导我们关于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我们辨别善恶、正确行事。此外,神话故事通常发生在遥远的时代和地方。它们描述了一个与现实世界有所差异的神秘环境,创造出一个充满神奇和不可思议的场景。这使得我们可以逃离平凡的现实,进入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冒险的世界。然而,尽管神话故事与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存在一些不同,但它们却是人类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些故事传承了古人智慧和经验,给予我们灵感和启示。无论我们走到哪里,神话故事都是我们的精神寄托和心灵乐园。让我们保持对神话故事的热爱,同时也要珍惜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通过阅读和体验,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培养想象力,并学会从故事中汲取智慧,为自己的成长之路添上一抹色彩!
小结: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感受故事语言的韵味。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读准确。
(1)打开课本,借助文中注音自由读一读这段话,把句子读通顺,感觉难读的地方就反复多读几遍。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解决生僻字的读音。
(2)同学们,读完了吗?这些文字都是几千年前的语言,那时的语言显然不同于现在,谁来说说你在读这段文字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生硬,难读,生字多)
(3)我们都感到了它的生硬、艰涩,难读,这么难读的古文,谁来试一试?
指名读,引导大家注意倾听并纠正读音。
2、教读难读的句子。
同学们,老师发现读这些句子时我们应该适当停顿,读出节奏。下面,老师读一遍,大家感受一下。
师配乐范读,生注意倾听。教师领读两遍。
3、借助停顿,读出节奏感。
同学们,现在,你可以尝试模仿老师的方式来朗读。在朗读时,需留意停顿和节奏的把握,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感受到古文的韵味。
学生自由练习, 评价 鼓励。
4、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内容。
对照文中的注释,粗知这段话的大意,再去读的时候,就会能读出古文的意思了。同学们借助注释,默读思考: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玩时被淹死了,化为精卫鸟,立志要将大海填平)
三、研读课文,理解感悟
1、了解故事的内容,复述故事。
(1)请再次阅读课文,并结合注释或字典的帮助,逐句在小组中讲述这则故事的意义。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词语来使句子更流畅。
(2)分句出示课文,交流句子的意思。
(3)同桌轮流逐句讲译文与古文。指名互讲。
(4)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
2、感受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
(1)出示句子: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指名读,齐读。(板书:溺而不返堙于东海)
(3)想象对话:A:大地广袤无垠,一望无际,小小的燕子能够覆盖整个大地吗?大地会作何回应呢?B:大地沉默片刻后说道:“凭借燕子那蓬勃的精力,或许可以给大地增添一抹色彩。”A:燕子聆听大地的声音后微笑道:“虽然我渺小,但我愿意为大地贡献一份努力和美丽。”
出示: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____________________。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师小结: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春天,还是炎热酷夏、寒冷严冬,精卫鸟每一天都不辞辛劳地捡起西山上的小树枝、小石块,投入大海中。这只小鸟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来填平浩渺的大海。这种决心和毅力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它坚持不懈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敬佩。(板书:坚持不懈)。
(5)感情朗读句子。
3、齐读全文。
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精卫是一只勇敢而坚韧的小鸟,它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深敬佩。中国的神话故事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它们表达了古代人民的梦想和希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珍贵之宝。
2、中国神话传说浩如烟海,除了《精卫填海》,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交流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
除了中国古代神话之外,世界上还存在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神话故事,例如希腊神话、北欧神话等。对于有兴趣的同学来说,可以尝试阅读相关的书籍来了解这些神话故事的精彩内涵。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1
1、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的是炎帝的女儿溺亡东海后变为精卫鸟,立志填平东海的故事。从精卫的行为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它对大海的恨以及不畏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文中塑造的这只精卫鸟的形象,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后人。本文颇有难度,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学生接触得比较少。因此在教学时,除了让学生体会精卫的形象,还要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给出的注释,用现代语言翻译句子,了解故事内容,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进一步感受神话的特点。
2、学习目标
1、认识“帝、曰”等四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指导书写“曰”和“衔”。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尝试背诵课文。
3、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感受精卫不畏困难、意志坚定的品质,体会精卫填海的精神;进一步感知神话的特点。
3、教学重点
1、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读出韵味。
2、了解精卫的事迹,感受精卫的品质。
4、教学难点
1、翻译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
2、结合实际,体会精卫填海的精神。
5、课时安排
1课时
6、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目标定向
1、神话是人民对未知事物的幻想,是人民对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
2、结合生回答,小结:普罗米修斯是西方神话里的光明之神,盘古是东方神话里的混沌之神,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文言文,去感受上古神话《精卫填海》的神奇魅力。(师板书课题)
课前布置了预习,所以本课我预设了以下学习目标,有信心完成吗?出示目标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习指导: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互相检查,帮助学习生字词。
(3)组间分享你的预习成果。
板块二、初读识字指导写字
1、组内检查预习成果
2、学生汇报领读生字。组词(组词补充)。多音字。(练习)
3、教师随机指导多音字“少”
4、指导“曰”“衔”两个字。“曰”与“日”做对比。“衔”的演变过程。教师书写指导,学生每字书写三遍。易错提示:
[曰]字形较扁,在书写时注意与“日”的区别。
[衔]中间部分是“钅”,不要写成“圭”,注意与“街”的区别。学生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相机纠正书写错误、坐姿等。
展示学生作品,教师点评。
5、小结过渡:
中国字方方正正,中国人堂堂正正,所以堂堂正正的小学生方方正正地写中国字!
板块三、读出句读(dou)读得流利
出示目标二:读出句读(dou)读得流利
挑战目标二开始!
1、读正确,个人读,评价:做到不丢字、不落字、不重复字。
2、读出节奏,读好停顿:个人读、比赛读、快速读。
小结:当你读得越熟练,你的口齿也就会越灵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意思你懂了吗?请大家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板块四、读通文意个性讲述
1、借助注释,逐句梳理文意
2、小组内成员交流评议补充
3、小组汇报
师生对话:文章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
谁能结合起因经过结果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适时点拨评价引领学生个性化读书)
板块五、研读重点感悟升华
那精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教师适时引导:
1、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一古迹,叫作“精卫誓水处”。读——全文
2、精卫小鸟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悲壮战斗精神精卫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读——全文
3、难怪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热情赞美精卫!所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同学们,我们一起读——全文
4、尝试背诵:出示:(镂空词语——镂空句子——组图无文字)
板块六、拓展阅读推荐书目
1、小结过渡:读正确,读流利,读明白,会背诵。试着用用这些方法,学习<夸父追日》,講述故事,说一说夸父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还没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丢弃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2、小结过渡:夸父失败了,但他的这种精神、这种毅力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并且激励着许多有志之士不断进取。再读全文!
3、推荐书目《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激情结课:神话通过以神为主人公,以为变化、神力和法术为情节,表达了人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美好愿望。走进神话,我们知道每一个神话都是人来书写的,走出神话,请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 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识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词语。
3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精卫这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 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2 你们想知道精卫是怎样填海的吗?
3 板书课题:精卫填海(读题,认读“精”“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鼓励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2 听读。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故事内容。
三、自主互动、认读生字。
1 出示本课生字词
你认识哪些词语,找出来读一读。(学生自读词语)
谁喜欢当小老师带读,请你来教教大家吧!(学生当小老师带读)
2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读不认识的字,然后交流识字方法。
3 生字全认识了吗?请小组长把生字卡片分给小组的同学,请你们来教教同学或考考别人。
4 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比一比谁是班里的识字大王。
5 组词游戏并选择词语说一句话。
四、多种形式,读通课文。
1 师带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听读不认识的字)
2 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并进行评议)
3 开火车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读。
开火车读。
二、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 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读一读,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九个字?
让学生当小老师说说记字的方法。
2师重点指导“与”、“仍”、“夜”的书写。
3 观察其他几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与同桌交流。
4 生练习书写生字。
三、感情朗读、感知感悟。
1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找出来再读一读。
2 指名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自然段?
3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四、课外延伸、拓展想象。
1 学了这个神话故事,你将如何评价精卫呢?想对她说些什么呢?
2 小结。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
2、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敢的行为。
教学重点:
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教学难点:
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
教具准备:
挂图、头饰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画着什么吧!(出示挂图: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
2、师:谁能来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呢?(生:一只小鸟嘴里叼着树枝,准备把它扔到海里)
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课题:精卫填海] 二、学习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看你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有很多的问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帮我?只有认真看书、勇敢的孩子才能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答案。问答方式导读,不添字不漏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是谁到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后来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名字叫做--(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什么和什么,投进大海里?(小石子和小树枝)
你们真勇敢,这么多的问题都难不倒你们,从刚才你们的回答,(指板书)我们知道了炎帝的小女儿去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变成了一直美丽的小鸟,名叫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和……投进大海里?(石子和树枝)。
5、师结: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善良勇敢,又欣赏大海的美丽,如果你是勇敢的精卫,运用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减少洪水的发生呢?(生发言)
三、总结:
大家为精卫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精卫一定很感谢大家,让我们学习精卫的勇敢善良,一起来保护地球,减少灾害的发生。最后,让我们再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遍。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4
教学设想:
在课堂教学中我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针对低年级儿童年龄特点,营造和谐、富有童趣的学习气氛;引导学生多读,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
师:说说你喜欢看什么动画片?
生:我喜欢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生:……
师:这节课,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好看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课件: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这茫茫的大海上,一只小鸟弃而不舍地向大海投石子,扔树枝。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精卫填海)(设计意图:为了能够自然地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景中,通过课件演示,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很快地走进课文情境中去,教学效果较好。)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
(1)精卫是谁?(板书:炎帝之女)
(2)她为什么要填海?(板书:起因:东海淹死炎帝之女)
(3)她是怎能样填海的?(板书:发展:精卫日日执着填海(坚持不懈决不放弃))
2.围绕三个问题讨论学习这篇课文。
3.再读课文说一说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些什么?
4.编成课本剧来演一演。
生找伙伴扮演读。先找一组同学分角色读一读,再到前边扮演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佩戴大海、精卫的头饰,以扮演的形式继续加深对角色的理解,学生对精卫填海坚定的信念就会理解的更为透彻。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三、反思课文,拓展延伸
同学们扮演得都很好,大海无边无际,小小的精卫到底能不能把大海填平呀?(我认为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因为精卫有毅力我认为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因为即使精卫填不平,还有它的`子子孙孙,它的子子孙孙也能把大海填平。……)
同学们,是盘古,使混沌的世界有了光明;是盘古,使万物生灵生存繁衍;是盘古,使我们看到了花开的灿烂、日出的辉煌……这一切。(板书:结局:子子孙孙奋斗到底)
四、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同学们,真的有精卫这个人吗?这是个神话,精卫这个人是不存在的,美丽的宇宙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以前,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候,有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人民就创造了很多有趣的神话,在我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还有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他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
老师这也有一首小儿歌送给精卫。你们想听吗?
你是一只小小鸟/本为炎帝女娇娇/立志填海不动摇/恒心惊天地/意志冲九霄/感化多少人/激励几代朝/我唱只歌儿献给你/你精神长在永不老/老师希望你们不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也都能像精卫一样勇敢、坚定。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识记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4、感受精卫填海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猜图导入,初步讲述
1、中国古代有很多神话故事,老师带来了几幅图,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话故事。谁愿意猜一猜?(出示“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图片)
2、生猜图。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神话故事就是精卫填海。(板书课题)
4、谁能讲一讲你所知道的精卫填海的故事?
5、生讲述,师相机板贴:游泳、溺水、化鸟、衔石、填海。并根据板贴梳理故事。
6、这则神话故事记录在《山海经》中,今天我们就看一看《山海经》中记载的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猜图引出故事,再讲一讲自己所知道的故事,相机将故事的脉络贴在黑板上,不仅有助于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还能了解学生的语言品质,为后面的学习与提升做了铺垫。)
二、初读文言,读准读通
1、《山海经》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录的,先来跟老师读一读,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指名读,师正音,重点是“少”“溺”“堙”。
3、指名领读。
4、生齐读。
(设计意图:教师的领读作用非常大,在领读的过程中,不仅教会学生读正确的字音,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文言文的语感。语感,并不是仅仅画停顿符号所能解决的,教师正确的范读是很有必要的。在此基础上,确保每一个学生都会读,且要发动学生领读,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
三、理解大意,再次讲述
1、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先找一找不理解的字词,再通过结合注释、同伴交流,看看最终不理解的有哪些。
2、小组合作。
3、交流反馈,重点解决“少女”“故”“堙”的含义。
4、理解:刚才同学们讲的故事就是从这篇文言文变化而来的,同学们能不能把“游泳、溺水、化鸟、衔石、填海”这五个环节,贴到对应的句子下面呢?
5、请学生到黑板前贴,交流点评。
6、那你能不能根据这篇古文再来讲一讲《精卫填海》的故事?(生讲述,师点评。)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学习还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交流不理解的地方,通过结合注释、同伴互助来解决其中的部分问题,在交流实践中让学习真正发生。同时,把“游泳、溺水、化鸟、衔石、填海”贴到相应的语句下面,能构建起文言文与学生已知情节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大意。再一次讲述是建立在理解文言大意基础上的,是比第一次讲述更有品质的。)
四、研读神话,生动讲述
《精卫填海》这则神话非常感人,要想讲好这个故事,我们不妨发挥合理的`想象。
1、请大家看第一句,一起读——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文言文呢?(生讲述)
3、老师教你一招,后面加上类似“女娃特别可爱”这样的句子,会让故事更加生动。你来试试看。(生再次讲述)
4、同学们看,我们在原文的基础上,发挥合理的想象,编进一些恰当情节,就会让故事更加生动。这样的方法叫“添枝加叶”法。
5、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选择课文中你喜欢的一处,运用“添枝加叶”法讲一讲。稍后我们一起交流。
预设: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①学生讲述,可以围绕“游”的动作、“溺”的语言来展开。
②练习:这个时候,精卫心想:
③朗读。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①学生讲述,可以围绕“衔”“堙”来进行。
②书写“衔”。
③从西山衔来木石,来填东海,你想问精卫什么问题?
④如果你是精卫,你要怎样回答这些问题?
⑤说一说:这是的精卫。
⑥朗读。
6、小结:
①齐读课文。
②运用“添枝加叶”法把课文完整地讲一遍。(请学生到讲台前講述,其他学生点评。)
(设计意图:先以第一句作示范,学习“添枝加叶”法讲故事,再迁移运用“添枝加叶”法,将课文剩下的句子生动地讲述出来。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方法,不断提升学生表达的生动性。同时,句子练习、提出问题、角色互换、练习说话等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精卫的鲜明形象,感受文言文学习的乐趣。)
五、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1、《精卫填海》表现出的是古代先民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这样的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
2、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做正确的事情时,也要具有精卫填海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要像精卫一样坚持、勇敢。能说一说在哪些事情中要发扬精卫填海的精神吗?
3、总结。
(设计意图:揭示精卫勇于抗争的精神,并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将课文与生活联系,将语文与育人相结合。)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礁盘教学设计|礁盘教学设计资料|03-25
化学教学教学设计10-05
社戏教学设计05-27
iuv的教学设计06-16
长城教学设计10-19
《掌声》教学设计07-23
《猫》教学设计08-02
《氓》教学设计08-17
《咏柳》教学设计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