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吨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并建立1吨重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1吨重的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复习:
我们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哪些?(板书:千克克)
千克和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1千克=1000克)
2、同学们,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吗?今天,小马可不是一个人过河,它要和它的四位小伙伴一起过桥,我们一块儿去看看吧!(出示小熊、小马、小牛、小鹿过桥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小熊体重400千克,小马体重300千克,小牛体重500千克,小鹿体重100千克。)
师:“千克”这个质量单位我们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认识了,我们还认识了比千克更小的质量单位“克”。小熊最先看到桥上有块牌子,上面写的什么呢?指名说。“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谁来说说。小鹿在想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吨”表示什么?你知道有关吨的知识吗?)指名说说你已经知道哪些有关吨的知识。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二、参与实践,充分体验。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了解“1吨”的物品有多重。出示桶装矿泉水(实物)
①请几名学生亲自搬动矿泉水,体验1桶水的重量(20千克)(搬运很吃力)
②请你算一算5桶水的重量是多少?(板书:100千克)
如果用一个大口袋把这五桶水装起来,再让你来搬,你还搬得动吗?
师:这么重的东西,就是老师也搬不动它。可是,即便这么重的东西,它的重量也没达到1吨;得10个和它同样重的大袋子合在一起后,总重量为1吨。(板书“1吨)
(2)老师想了解以下我们同学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谁愿意来说说?指名说。
师:请我们班体重大约25 千克的同学上来,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25 千克到底有多重。其他同学也上来背一背,说一说背的感受。那么,40 个同学合在一起就是 吨重了,你能一次背起40 个同学吗?(学生露出惊讶的表情)
师:我们在上学期就认识了“千克”这个质量单位,那么它和“吨”有什么关系呢?
2、教学“千克”与“吨”的简单换算。
(1)(出示大米图)师:1袋大米是100千克,2袋呢?3袋呢?4袋呢???(课件动态演示)10袋呢?学生齐说。对了,10 袋大米就是1000 千克,而1000 千克就是1 吨,所以1 吨=1000 千克。教师板书:1 吨=1000 千克。在读的时候,1000 和千克之间要有 1个短暂的停顿,齐读1 吨=1000 千克,1000 千克=1 吨。
(2)(出示大象图)“一头大象重6 吨,合多少千克?”
指名口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多指名说。课件出示思考过程。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全班交流。
3、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或听说过哪些物体的重量是用“吨”做单位的?学生进行举例。
(结合举例,多媒体演示:轮船上的大宗物品、码头上的集装箱、大象、鲸、一堆黄沙的`重量、卡车的载重量)边演示边解释大宗物品的含义。
小结: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课件图)
指名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填空。
1头牛重500 千克,( )头牛重 1 吨。
1桶油重200 千克,( )桶油重1 吨。
1头猪重100 千克,( )头猪重1 吨。
1包水泥重50 千克,( )包水泥重1吨。
指名回答,说说为什么这样做,你是怎么想的,只要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80袋水泥重多少千克?是多少吨?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计算,回答。指名板演。
3、判断并改正。
一只粉笔重 13千克。()
一瓶牛奶重 250克。()
一个足球重1吨。()
一头蓝鲸约重5千克。()
1吨铁比1000 千克棉花重。()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说说理由。
4、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2)解决动物们过桥的问题(回到情境图)
师:现在你能说说小马它们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可以怎么过?
(3)修改日记
师:前不久,老师看到了三年级一位同学的日记,觉得挺有意思,我们一起来看。 三月二十一日周五晴
早晨,我从床上起来,刷牙、洗脸后,坐在餐桌前,喝了一杯150吨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吨重的书包,向学校跑去。在路上,一辆大货车满载7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把我吓了一跳!
师: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笑了,能说说为什么吗?应该怎样写?全班交流。看到日记最后,一辆大卡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把我吓了一跳,你想说什么?(要注意交通安全,要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四、小结评价,回归生活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质量单位:“吨”,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吨”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学生自由发言。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2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教材内容】
第一单元《吨的认识》(三上,第11、12页)
【设计理念】
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在本节教学过程中,力求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导入新知,层层相扣,注意课堂的生成性。对于1吨有多重学生是无法进行直接和亲身体验,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借助间接体验和想象帮助学生去理解。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吨的认识》是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千克、克,并知道1千克=1000克的数量关系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知道另外一个更大的质量单位。本节课通过主题图中的“限重1吨”导入新知,从通过什么是“限重1吨”到知道什么是“1吨”来认识吨,并通过学生可能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得到千克和吨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展开教学。本课是学生掌握大计量单位,理解计量单位之间进率的概念教学课,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用这些单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克、千克这两个计量单位,也初步感知他们之间的进率。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对其抽象的概念、数量关系的建立较为困难,但通过大量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间接感受和想象1吨有多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体会大数据,感受吨的质量单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估计物体的重量的能力、观察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1吨的概念,了解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难点:建立1吨的概念。
【教学材料】
准备20千克的桶装水一桶
【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抽象性较强,而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新知。教师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等,并使这些方法相互交融,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新课导入
引导: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请问4个小动物可以同时过桥吗?有几种过桥的方法?
①提问:限重是什么意思?
解释:限重的意思是最重不超过多少重量。
②那么“限重1吨”就是指?那么“吨”是什么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吨”,再来帮小动物们解决这个问题
二、“吨”的初步认识
1、引导:老师这里准备了大约是20千克的一桶水,请我们同学来提提这桶水,感受感受20千克的重量。
问:感觉重不重?(适当可增加至两桶水)
2、引导:同学们,我们觉得2桶水已经很重了,那我们想一想3桶水,4桶水??50桶水,我们还提得起来这样的50桶水吗?
请同学们来算算50桶20千克的水,一共多少千克?预设:50×20=1000(千克)
3、引导:那同学们知道1000千克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吨”之前有什么联系吗?预设:1000千克=1吨。
既然1000千克=1吨,1000千克又相当于50桶水的重量,那么通过刚才的感受,我们对1吨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呢?(很重)
三、“吨”的重量感受
1、引导:我们已经知道了1吨=1000千克,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重量是1吨的?(ppt展示)
①一头牛大约重500千克,两头牛就是1吨。②小汽车总重约1吨。
③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体重大约是25千克,多少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2、1吨的延伸
引导:已知鲸的'体重是4吨,那一共是()千克?
已知大象的体重是6吨,那一共是()千克?这里我们用到的知识点是什么呢?(1吨=1000千克)
3、总结:你发现“吨”一般用在什么地方?A、计量较重的或大件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举例)用地秤来称。Ppt展示称的器具。B、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
三、解决问题,应用新知
引导:现在这4只动物可以过桥了吗?已知熊老弟400千克,马大哥300千克,牛大伯500千克,鹿妹妹100千克。
问:能一起过去吗?你能为他们设计几种过桥方案?
四、回顾旧知,深化新知
1、引导: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呢?
预设:克、千克(他们之间存在哪种数量关系?)1千克=1000克
2、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叫—吨。你能来给他们从大到小排排队吗?预设:吨、千克、克
3、我们已经学过三个不同的质量单位,但是这三个单位的用途各不一样,都在自己的领域大显神通。
(1)一个苹果、一枚硬币等的重量,通常用“克”作单位。
(如:①一个苹果重120克;②一枚硬币约重6克;······)(2)小朋友体重、小型动物体重等,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如:①小诗体重是32千克;②一只鸡约重3千克;③熊猫体重约为70千克;······)(3)大型动物体重、大型交通工具重量、载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如:①大象体重约为4吨;②鲸鱼体重约为125吨;③一架飞机重约300吨;④卡车载重量约为8吨;······)
习题——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习题——简单单位转化(见ppt)小明体重35()一枚硬币大约重2()两头牛大约重1()四袋大米大约重100()
五、习题巩固,延伸新知
1、书本练习三第一题,做一做第二题。
2、请同学们来当当小小检查员。我是小小检查员:
谈话:简单介绍黄河大桥在两年内就修了两次的原因。黄河大桥上现在需要招聘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
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A、王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3、我是火眼金睛纠错员小明的日记: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我说:“这么大的象,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吧?”爸爸说:“不对,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的重量大约是150-200千克呢。”我想:那一头蓝鲸的重量就相当于二十几头大象的重量,二十几头大象挤在一块该有多大呀?蓝鲸可真大﹗
六、总结课堂
引导: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经常用到数学知识,所以我们只有把数学知识学得扎实了,才会减少像犯小明这样的错误。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质量单位
称比较重的或大件物品的重量
1吨=1000千克1000千克=1吨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3、学生能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1吨=1000千克,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
猜完后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蓝鲸是目前世界上体积最大的动物,成年蓝鲸体长可达33米,重可达190多吨,比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大象还重10-30倍或150头牛的重量。一只成年蓝鲸体形之大,嘴里可以容纳下一只大象!)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吨。
(1)教师用课件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师:谁知道1吨等于多少千克?
学生凭生活经验可以说出:1吨=1000千克。
师: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那可以怎样过桥呢?
2、感受吨。
(1)学生抬每袋重25千克的大米感受1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抱一抱一袋大米,感受25千克大米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可以两个人抬一抬。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自己推算:1袋大米重25千克,多少袋大米重1吨?(40袋)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每次呈现4袋大米(因为4袋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当40袋大米占满整个屏幕时,学生会感叹:哇!1吨有这么重呀!
(2)再次感受1吨。
师: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再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个同桌这样体重的小朋友质量才是1吨。
3、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例子,可以说“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也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还可以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更应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实例。(如: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
4、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练习题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5、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三、巩固提高
1、学生在教科书中独立完成练习三中的第1、2题。
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可以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练习三第3题。
此题答案不惟一。只要每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xxxx千克也就是2吨就可以。由于学生考虑的角度不同,所以装车的方法也就不同,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3、改错(小军的数学日记)。
早上起床后,我拿着100千克的牙刷开始刷牙,然后接了约2吨重的水洗脸。妈妈已为我准备了一盒250克的牛奶和一个150千克重的面包。我快速地吃完早饭,背上2克的书包上学去。在路上,碰上了我们班的“大块头”,他的体重有50多吨呢!校门口那两头约1千克的石狮子威武地站立着,好像在迎接我们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4
探究性学习活动是素质教育一种重要的课堂表现形式,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探究,需要我们每个教师在探究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不断丰富和探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以《吨的认识》为例,进行了以下的教学设计和分析。
设计理念
“吨”这个概念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吨”的有关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年级
小学三年级。
授课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例6、例7,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1、2、3题。
学情与教材分析
“吨”是一个常用的质量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关吨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坏,将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由于“吨”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吨”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千克,日常生活在也有买饼干、盐、白糖等生活经验,这就使得本节课很容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教材首先创设了生活中“过桥”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出各种问题,探究有关质量的知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通过背一背、看一看、算一算 想象、感悟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估测能力。
教学方式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计量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感受、理解“吨”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例6的情境图和教材情境图。
学生准备:
观察生活中用到吨作为计量单位的地方。
教学目标设计
1、认识吨,初步建立“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会进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
3、通过实践操作、猜测推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计量观念。
2、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
【教学难点】
认识和明确“吨”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故事,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有一天,熊老弟、牛大哥、马大叔和羊妹妹一起去猪大伯家里做客,他们走到了一座桥边(教师出示例6的情境图),同学们能说一说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吗?
生:踊跃讲述自己认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
2、提醒学生注意图中的“限重1吨”的木牌,并提问:1吨有多重呢?
生:积极思考后,给出不同答案。
3、引出“吨是比千克大的单位”,并告诉学生1吨=1000千克。
生:带着问题听教师讲解。
(教学意图: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入,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图中的小动物怎样过桥。
师:它们能一起过桥吗?同学们能帮助它们吗?
生: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意见。因为它们的体重大于1吨,所以不能过桥。
师:继续引导,怎样才能过桥呢?
生:积极思考并回答。
师:提问: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节省时间,又最安全呢?
生:交流后听代表发言。
师:评议学生的回答,告诉他们一个一个的过桥虽然最安全,但是花费的时间太多,但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在两个一起过桥的时候,最好还是搭配一下。
(教学意图:在故事中提出问题,请学生帮助小朋友们解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师:1吨究竟有多重呢?
生:集体研究得出结论。
师:多媒体演示:
1袋面粉重:25千克
2袋面粉重:50千克
4袋面粉重:100千克
20袋面粉重:500千克
40袋面粉重:1000千克(1吨)
(2)一个小朋友的体重约25千克,40个小朋友的体重约1000千克,也就是1吨。
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得出正确答案的过程。
师:(1)填空:()袋()质量是1吨。
(2)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物品大约是1吨。
生:积极思考回答。初步建立1吨的计量观念。
(教学意图: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吨的概念,知道1吨有多重,教学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如何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智慧。)
3、学习吨与千克的换算。
师:根据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1吨=1000千克
请学生试着计算:6吨=()千克
7000千克=()吨
生:独立计算后讨论交流,说一说填写思路。
师:板书学生的交流结果。(略)
(教学意图:由于学生基本上属于“教师不讲就会”的状态,所以对吨与千克单位之间的换算所花费的教学时间少。)
4、背一背:让学生相互告诉自己的体重,猜测一下多少个学生加起来才有1吨。
(教学意图: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2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价订证。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1、2题。
第1题:是关于动物质量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对动物的质量有一定的认识。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反馈。
第2题: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吨与千克间的换算。让学生独立完成。
3、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有6吨货物,每箱重800千克,一辆载重4吨的货车,一次最多能运走几箱货物,全部运走需要几趟?
(教学意图:学生通过做练习,进一步巩固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
四、课外拓展
1、出示教材13页练习三第3题的图。
改问题为:用载重分别为1吨和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已知租一辆载重为1吨的货车运费200元,租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费150元,应该怎么租车?
2、写一篇教学日记:《我心中的吨》。
(意图:教师落实了教材设定的教学目标后,课末布置了学生课后实践调查活动,把学生带向了研究性的行为中,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环境。)
设计意图
吨的认识这一课,看起来似乎内容不多,但要真正上好这节课很不容易。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改造和组织了教学过程。首先,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其次,在选择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围绕着教学重点“吨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感受“吨”、建构“吨”、应用“吨”。
自我评价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了解了1吨有多重。教材用了四个生活 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并感知,教师用课件加以呈现,使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
2、本节课就总体设计而言,层次分明、重难点突破,特别是对练习的设计 层次非常清楚,照顾了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拓展延伸环节中的数学小故事“曹冲称象”是教材提供给我们一个很好 的素材。这个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授课者: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淤泥彝族乡沙河小学李治台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
2.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3.能正确换算质量单位。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
发现生活中的吨,并能借助其它物体或质量单位描述吨的大小。
设计理念:
生活是这节课的载体。《课标》提倡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获得发展。因此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力图体现这一理念。
学习方法:
学生以生活为素材——用能感知的物体的重量,运用关联、迁移的方法推算1吨的重量。感知1吨是非常大的质量单位。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去发现学习。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20千克的纯净水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一起称了体重,你还记得你的体重是多少吗?
生答。
师:谁来说说你有多重?
生:……
二、教学“吨”
1.认识吨
师:在一次体检中,育红小学三年级⑴班的30名学生和我们一样,也测量了一次体重,并制成了统计表,请看(出示),在书上90页,也有一份一模一样的统计表,大家可以打开书看看。同学们最后的问题是什么呢?。
生:他们的体重一共是多少千克?
师:下面我们小组来算一算,可以一人算一半,再把结果加起来。大家想想办法,看看怎样才能算的又对又快。
生进行计算活动,师指导合作。
师提示:我发现有的同学已经找到了一个很巧妙、很简单的方法,所以他们进行的非常快,其他同学你也赶快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大家计算时一定要认真呀,可不能当小马虎。
师:好了已经有几组做完了,哪一小组愿意给大家说说你们的算法?
生交流算法,师出示学生答案,生讲解算法
师:刚才我们计算这30名同学的体重是1014千克,那1014千克大约是多少千克?
生:大约1000千克。
师:非常正确。
师板书1000千克,
师:其实1000千克还可以用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来表示,(板书吨)1000千克也叫1吨,1吨=1000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跟老师一起读一读,1吨等于1000千克。
生读:1吨=1000千克
师:“吨”可以用一个字母“t”来表示,所以也可以这样写。
师板书:1t=1000kg
2.感知“吨”
师:大家想一想育红小学这30名同学的总体重如果用吨做单位怎样说呢?
生:大约是1吨
师:说的非常好,那1吨到底有多重呢?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个小活动,体验一下,谁愿意参加?
(1)背一背
请几位同学到前边背一名体重在33千克左右的同学并说说感受。
师:下面我们就请这三名同学来背一背这名体重是33千克的同学,谁第一个来。
生活动,师问: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很重
……
师:刚才这三名同学背的只是一名33千克的同学,像这样的30名同学,他们的体重大约才是1吨呢,大家看看,今天我们是三十二名同学,再去掉两名,三十名如果都让你背怎么样?
(2)拎一拎
再看一桶矿泉水,谁能抱的起来,抱起来时感觉怎么样,如果一桶矿泉水重20千克,大家推算一下50桶矿泉水重多少呢?同学们非常聪明,大家可以体会一下。
(3)看一看
我们接着看,这只动物见过吗?个头大不大?(出示)你知道吗,1头犀牛大约就重1吨。
师:看来“吨”是比“千克”大的多的质量单位,所以在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通常要用“吨”做单位。
比如;一列火车,有这么多节车厢,每节车厢就可以装下50吨货物,再看,(出示轮船)这艘轮船它能装六千多吨货物呢。这个,(出示坦克)它的重量超过了30吨。还有呢,(出示)谁知道有关蓝鲸的知识?
生: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它的心脏就有……
师:你知道的真多,就象这位同学说的,蓝鲸很大,一条成年的蓝鲸体重能超过150吨。
(4)说一说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吨的知识,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互相说说。
生自由讨论
师:谁来说说
生举例
师:的确吨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除了同学们刚才说的,还有我们运煤、运沙、运水泥……就连我们生活中计量用水也用“吨”做单位。另外还有一些这样的标志,请看,(出示)谁知道这座桥边的标志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师:再看,这辆汽车上的“载重6吨”呢?
生:这辆汽车最多能装6吨的货物,多了就会出现危险。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知道的这么多。(师适时进行安全教育)
三、巩固练习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吨”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知识一起到趣味练习乐园去看看好吗?
1.图画里的数学
师:一天,大森林要召开大会,动物们都来参加,路上几只动物不约而同走到了一块,这时他们遇到一个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
师:他们哪几只动物可以一起通过呢?大家可以先和你周围的同学说说
生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
生:狮子和猪可以一起通过
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座桥限重1吨,狮子和猪加起来还不到一吨。
师:非常好,还有吗?
生:牛和马
师:可以吗?还有吗?
生:……
师:有没有三只动物可以通过?
生:……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方案,动物们高高兴兴的通过了。
2.快乐判断
师:下面凭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一下,哪些比1吨重,哪些比1吨轻。如果比一吨重你就站起来,如果比一吨轻你坐着不动,好吗?
学生练习
3.我是小小检查员
谈话:简单介绍黄河大桥在两年内就修了两次的原因。黄河大桥上现在需要招聘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
师: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A、王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1、一位小朋友在学习了吨的一课后,回家时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2月9日星期五晴
早晨我吃了2个100吨的肉包子,然后背起3克的书包上学去,路上看见一辆载满约4千克的卡车。
师:(学生修改后进行德育教育)生活中我们要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重量。
2、布置作业
师:学完了这节课后,老师留一个作业,同学们回家以后,就像小明一样认真观察生活,把你发现的含有质量单位吨的事物记下来,那就是一篇数学日记,你一定会比小明写得更棒!
板书设计:吨t
1吨=1000千克1t=1000kg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结合具体实例,经历和感受认识吨的过程,从而认识新的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并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三点
首先,能够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入手,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是让学生通过用不同方法算30名同学的体重来亲历认识“吨”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知的学习,从而初步感受和认识“吨”,其次,在感受1吨的过程中,通过一个活动和具体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再次感受1吨的实际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不光让学生用眼睛去看,还要亲身去体会,动脑去想象,如让学生来背一背这个环节,通过学生亲身去体验、感受33千克的重量,再想象一吨有多重,更容易理解1吨的实际含义,来加深对吨的认识。再次,在了解吨在生活中的应用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另外还让学生自己去找一找,说一说,丰富了学生对吨的感受和认识。
当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亲历认识“吨”的过程中,让学生计算30名同学的体重这一环节把握的不是太好,给学生的时间不是太充裕,学生的展示也不太充分,另外,教学1吨=1000千克的过程中,略显仓促,学生印象不深。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多学习、多完善,去适应新课标的需求。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1吨的认识。
教学准备
课前调查吨的有关信息,并摘录下来;搬一搬一袋水泥或一袋大米,并看一看它有多重。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目标确定
“吨的认识”是人教版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五册的教学内容,教学的对象是第一学段的三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然而“吨”这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远的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1吨”这个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拉近1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是我进行教学设计时思考的主要问题,也是这堂课的重点与难点。基于以上认识,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吨的观念,知道1吨是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化聚及学会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收集信息、课中汇报、提一提、算一算、估一估、理一理等方法来探索“吨”的有关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策略选择
本节课我力图让学生通过互动交流、自主体验的方法,逐步建立1吨的观念。为此,我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1、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通过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课中的体验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及举例等活动,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生活与吨的密切联系。即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注重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
根据课改精神,现在比较提倡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所以在本节课中,我打算让学生通过提一提、算一算的方式初步感受1吨。接着我又让学生通过估一估、算一算、说一说的方式进一步感受1吨的重量。最后通过理一理、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沟通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在各环节中,我将重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他们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
3、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构建“展示自我成就”的舞台
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整个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一、引入
(一)汇报收集到的信息
1、学生汇报;
2、教师补充:
800瓶大可乐重1吨
一只大象重7吨
一艘大货轮可以运货4800吨
火车车皮载重量是60吨
3、刚才我们汇报的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揭示: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的物体的'质量可以用吨作单位】(板书:吨)
(二)吨在国际上,我们用“t”来表示,比如(出示桥梁图片),问:在这幅图中,你能找到吨吗?如果这辆卡车加上货物一共重13吨,能开过去吗?
(三)关于吨,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展开
(一)试探学生的已有基础
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板书)
(二)提一提
1、让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提一大桶矿泉水。
2、完毕后,问:“你们觉得这桶水怎么样?”“再给你加一桶,怎么样?”“如果再加10桶呢?”“50桶呢?”
3、学生猜这桶水的重量(猜后,教师出示精确的重量:20千克)。
(三)算一算
1、50桶这样的水重多少千克?(板书:1000千克)
师:那也就是说这50桶水重1吨。
2、形成关系式1吨=1000千克
(1)读关系式;
(2)那也就是说:1000千克=1吨
(四)估一估:
1、师:下面请大家放松一下,我们一起做个游戏,这个游戏要小组合作,要求:
(1)问问你的同桌有多重;
(2)同桌之间互相背一背;
(3)估计一下几个同桌合起来大约重1吨?
①学生活动;②汇报;
2、师:昨天同学们回去之后,都称了体重,老师算了一下,你们的平均体重大约是25千克,几个同学合起来大约是1吨?我们班有多少个同学,再加几个同学大约重1吨?
(五)举一举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合起来大约是1吨呢?(学生举例)
假如学生有困难,教师出示下述材料让学生从中任选一题进行计算。
1、一袋水泥重50千克,()袋水泥的重量是1吨。
2、一头黄牛的重量是500千克,()头黄牛的重量是1吨。
3、2袋食盐重1千克,()袋食盐重1吨。
(1)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里交流,并校对。
(3)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4)回顾: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吨?
(六)理一理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吨,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哪些质量单位?请大家把这些学过的质量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理一理。
反馈之后,教师问:“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千克和克呢?”
2、师:通过刚才的整理,哪个单位最重?最轻的是____。
(七)填一填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卡车载重4()。
(2)小明体重35()。
(3)一块橡皮的质量是8()。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7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上册p11吨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学生:感受1千克物体的质量;了解自己的体重;了解在什么地方见过吨。
教师:5袋每袋10千克的大米;多媒体课件等。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的选择
(一)、目标确定
“吨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单位“千克”、“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质量已经有一定的体验与感受,然而“吨”是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抽象的“1吨”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根据以上的分析本课时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在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3)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兴趣。
(二)、教学策略选择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为了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质量单位“吨”,通过让学生“搬一搬”、“抱一抱”、“算一算”、“跳一跳”等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概念。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应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过桥”、“货车、电梯的载重量”等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中创设“小动物过桥”的情境,在“搬一搬”、“抱一抱”等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一、引人
1、创设情境(课件)
教师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一天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要去森林公园玩。路上有座桥,上面写着:限重1吨。(根据教师的描述逐步出示课件)。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吨”是什么?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小动物们能过桥吗?……
2、了解学习起点
师:关于“吨”的知识,同学们已经有哪些了解?
(根据几个班的教学实践,每班都有少数学生知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在货车的车门上、有的电梯上看到“吨”;还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
3、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对“吨”的知识有不少的了解,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吨与千克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
二、展开
(一)、亲身体验,建立“1吨”的概念
师:“1吨”到底有多重呢?
1、搬一搬
(1)师提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学生介绍。
(2)每组发给1袋10千克的大米,从前往后传一轮,并说说感受。
(有的学生说轻,有的说重)
(3)让学生选出一名“大力士”来搬大米。(学生站着,教师一袋一袋的递加,直到搬不动。要求其他学生喊“加油”,并认真观察“大力士”的表现。搬后请“大力士”说说感受。)
(4)想象推算。
(让学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觉如何引导推算100袋共重
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2、抱一抱。
(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体重和感受。
(2)想象:如一起抱2个人、3个人有什么感觉?
(3)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计算,小组4个人共重多少千克?“老师,老师,那我们全班同学加在一起有没有1吨重啊?”一位高个的男生喊道。这时我抓住时机,先引导推算出40位同学约1吨重,再请全班同学起立(全班只36人),还请一位听课的英语老师加上我自己(共约1吨),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吨物体落地的感觉)
3、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约1吨呢?介绍用字母“T”
来表示。
4、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要用“吨”作单位?为什么?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吨做单位呢?
(1)很多物体重量的总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
(2)很重的物体的重量;(如大象的体重,鲸的体重;坊门街的铜像,斗潭公园的石头等)
(3)交通工具的载重量;
师:猜一猜,什么叫载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
如:电梯的载重量大约是1吨;(大约20个大人)一辆卡车的载重量大约是10吨。如果超过这个重量,就是超载,极有可能出危险。汽车超载不仅毁坏地面,还威胁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杀
手”。因此我们平时坐车是要千万小心,不要挤车或电梯,万一超载很危险
5、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卡车载重5()(2)小明体重35()
(3)一块橡皮的重量是8()
(4)我国举重运动员丁美媛,在奥运会上三破世界记录以300()的总成绩获得冠军。
(5)温州港码头停泊的一艘货轮能载重30()
(二)、吨的单位换算
1、吨和千克的关系: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吨=1000千克,你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吗?(课件出示)
(1)一只河马约重那2吨,想一想:2吨=()千克?5吨呢?
你是怎么想的?
(2)一只大象重约6000千克=()吨你怎么想?
2、(课件出示)出示一幅有各种大型的动物,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引导先估计体重再进行“吨”与“千克”换算。
四、应用
1、把合适的体重与对应的动物连起来。(课件图出示)
大象小狗熊猫鲸鱼
50吨80千克4吨6千克
2、解决导入时主题画的问题
(出示画面并出示每只动物的体重)它们能同时过桥吗?为什么?你有什么方法让他们过桥吗?
3、课后延伸(数学日记)
回家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取哪些节水的方法?请写一篇数学日记。
五、总结
师:学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新的收获?
抓住孩子的“童心”,由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去森林公园玩的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确定教学的侧重点,做到有的放失。
“吨”对孩子们来说是抽象的,通过让学生搬10千克的大米,抱一抱同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推算、估计、想象。并通过“大力士搬大米”、“全班同学加老师跳一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借助“100袋10千克的大米”、“40位同学的体重”等具体实物帮助学生建立起“吨”的概念表象。
在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推理和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吨”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利用“吨”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单位的换算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在学习“千克”、“克”时学生已掌握换算的方法,在此只让学生在估计动物质量的活动的过程中渗透“吨”的单位换算。
通过解决“过桥”的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如何过桥是一个开放的问题,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日记”能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渗透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五、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体验“1吨”的重量(抱一抱、跳一跳)
师:谁能说说自己的体重?
生1:我的体重26千克
生2:我的体重35千克(一个胖胖的小男生)
“哇”(齐喊)
生3:我的体重24千克(一个小女生)
师:同桌交流自己的体重,然后互相抱一抱。
师:请说说刚才抱同桌的感受。
生1:他比较沉,抱他有点累。
生2:她很轻(是个小女孩),一下子就抱起来了。
生3:他太重了,抱他连气都透不过来,人都发热。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要你一起抱2个同学呢?
生:有的说没关系,有的说太重了。
师:如果要你一起抱4个同学有什么感觉?
生:“哇”(齐声喊)
生1:会被压扁的。
生2:太重了,根本抱不起来。
师:如按每位同学重25千克来计算,请算一算每小组4个人共重多少千克?
生:“老师,老师,那我们全班同学加在一起有没有1吨重啊?”一位高个的男生喊道。
这时我抓住时机,先引导推算出40位同学约1吨重,再请全班同学起立(全班只36人),还请一位听课的英语老师加上我自己(共约1吨),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大家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吨物体落地的感觉)
六、教学反思
“吨的认识”是第五册的教学内容,教学的对象是第一学段的三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然而“吨”这个非常大的质量单位,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何将“吨”这个抽象的概念,以具体、形象、可直接感知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如何让学生“体验”“1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吨”的概念比较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比较远,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获得充分的体验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建立数学概念,要尽量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过程中建立表象。虽然学生已学习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对质量单位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许见到过“吨”,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凭观察得到,再说像“吨”这么大的质量单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更谈不上有什么体验。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1吨”到底有多重,我先让每位学生轮流抱一抱一袋10千克的大米,说说感觉,再选一位班中的“大力士”来抱一抱一次能抱几袋大米,然后推算100袋这样的大米重1000千克既“1吨”;
再让学生做游戏,同桌互相抱一抱,说说感受,如抱两、三位同学又有什么感觉呢?按三年级学生每人25千克计算,全班36位同学在加上两位老师约重1吨,并让全班同学和两位老师起立、一起跳一跳,体验1吨物体落地的感觉;然后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重约1吨重?(如2头牛、10头猪、200只鸭、电梯的载重量等)。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借助100袋大米、全班同学总重量、2头牛等具体的实物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表象。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习。
2、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好的数学教学内容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有趣、生动,容易感受。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用所学“吨”的知识解决小动物的“过桥问题”、“货车、电梯的载重量”、“多少物体的重量约1吨”、“哪些物体的质量要用吨作单位”、“估计一些大动物的质量”等,使学生体验到“吨”的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学习“吨”的知识能解决许多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困惑:
(1)三年级的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较差,让学生推算多少个物体重约1吨比较难算。
(2)是否有更大、更直接的物体能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表现。
(3)虽让学生进行较充分的体验,但毕竟是三年级的学生,“吨”离他们的生活实际太远,有的学生对“千克”、“克”的质量的表象还不清晰,对以“吨”为单位的物体质量的估计就有些离谱。有一位学生说“一幢教学楼”的重约1吨。教学时要让学生在估计时与“1吨”重的表象,如“2头牛、40位同学”进行比较。
总之本节课,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体验、分析、推理、估计、想象,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以具体的实物建立“1吨”的表象,让学生确实感受到“1吨”是很重、很大、很多的。让吨的单位换算融在“动物体重”的估计与转换之中。能使学生在主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体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8
课题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P68的内容。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
能力训练点:
1.能正确运用吨表示物体的重量。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渗透点:
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并服务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形成表象。
学法引导
1.通过课前调查,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
2.指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建立质量观念。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参与
1.关于吨的知识你能知道些什么?
2.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吨作单位?举出几个例子。
可以看课本或课外书,可以问家长也可以在生活中找。
通过课前调查增加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二、激趣导入
1.故事激趣:
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这是什么意思?它们能过桥吗?该怎样过?
2.解释:“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释“限重1吨”的意思。
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借助直观形成表象
1.关于“吨”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整理:
A、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举例)用地秤来称。
B、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
C、1吨=1000千克。
2.感知1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激趣:1吨到底有多重,你想知道吗?
推算: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体重大约是25千克,多少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观察感知,形成表象:请40个同学站在讲台上,这些同学的体重合起来就大约是1吨。
学生依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来回答。
用自己的方法来推算,然后告诉同学们自己的算法。
观察感知,产生联想,形成表象。
展示课前的学习情况和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推算,然后观察感知,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四、解决问题
1.这4个动物能过桥吗?他们该怎么过?你还要知道那些条件才能知道?
出示:
马 300千克
牛 500千克
鹿200千克
熊 400千克
你们能为他们设计几种过桥方案?
2.老师们也想去运动场看看,你能告诉他们该怎样过桥吗?
3.我是小小检查员:
谈话:简单介绍黄河大桥在两年内就修了两次的原因。黄河大桥上现在需要招聘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
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A、王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告诉学生:在陕西省80%的车祸都是由于超载造成的。)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4.小明的日记: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我说:“这么大的象,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吧?”爸爸说:“不对,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的重量大约是150-200千克呢。”我想:那一头蓝鲸的重量就相当于二十几头大象的重量,二十几头大象挤在一块该有多大呀?蓝鲸可真大﹗
看了小明的日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你要向他学习什么?
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把自己组的设计方案记下来。然后在班内汇报。
说出设计理由。
独立思考后回答。
结合生活实
际说说。
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畅所欲言。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
让学生从小就懂得要爱护路桥。激发学生主人翁的情感。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单位的换算和比较大小,懂得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体现时代性,激起学生关心生活的热情。
结合生活事例,让学生要明白合理使用单位的重要性,并且让学生学习小明善于观察、喜欢动脑,能主动的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应用数学的习惯。
五、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会经常用到数学知识。
让学生学会及时反思,整理所学的知识。
六、课外延伸
就象小明一样认真观察生活,把你发现的含有质量单位吨的事写下来,那就是一篇数学日记,你一定会比小明写得更棒。
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质量单位
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
地秤
1吨=1000千克
教学反思
能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然后呈现给学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活跃,参与热情高,也培养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是小组讨论时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分工,注意纪律,使得小组讨论时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可实际上,有的同学积极参与,有的同学好象事不关己,在一边玩,没有做到使每一个同学都参与,每一个同学都得到发展提高,使得小组讨论流与形式。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组织学生有目的、纪律的讨论,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与伙伴协同合作的能力。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9
(一)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衡器称物体的质量。
2.学生能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增强估计能力。
能用适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质量,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
(二)学习内容
1、基础性学习包
(1)克、千克、吨的'认识。
2、开发性学习包
(1)实物称重。
(2)奇妙的动物世界。
(3)82页你知道吗?
3、拓展性学习包
(1)自己寻找生活中质量单位的广泛应用并做好统计。
(2)丰收园。
(三)整合点说明
1、学科单元内整合:本单元仅一个信息窗,由于千克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所以将千克的认识放在最前面学习,再者是克的认识,最后是吨的认识。
2、学科间整合:《科学》动物的学习,有关生物知识可以在本单元做铺垫引入。
3、学科与学校特色课程整合:体育课上铅球、垒球等的重量与本单元知识相结合。
4、体验式活动:在课堂中搞一次以质量做对等交换的“买卖”活动。
5、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 3课时。
注:学生针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类,教师借助这一情境积极引导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因千克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常见,所以先探究1千克有多重,再探究1克有多重,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知识框架,对于接下来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调换顺序,实现了千克和克学习的课程整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测
1000克=( )千克 5千克=( )克
说说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二、探究新知
1、 导入,引出课题。
回答:谁能告诉大家这个情景里告诉我们了一件什么事情?限重一吨是什么意思?引出课题,板书。
2、 认识“吨”:老师问“吨是个什么单位?你们知道1吨有多重吗?”1吨=1000千克,请同学们和教师一起读二次。我们知道了1吨=1000千克,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小动物能不能一起过桥?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将四个小动物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400+300+500+100=1300千克,1300千克比1000千克要重,也就是比一吨要重,所以这些小动物不能一起过桥。
3、 那它们应该怎么才能完全的'通过桥到达对岸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的讨论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最多。
4、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这些小动物终于顺利的过河了,再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见过用吨作计量单位的标志。
5、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1)引导学生看情境图,“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如两头牛大约重1吨,两只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等。
(2)同桌之间互相背一背说说自己的体重,互相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少。几个同学的体重加起来大约是1吨重。
(3)千克与吨的换算
出示例题: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让学生独立填写指名口答,你是怎样想的?(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
三、实践应用
1、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中的第1题,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还有哪些。
2、完成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口述想法。
3、练习三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连线,再全班交流,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1
教学设计吨的认识
宁江区新城小学肖冬雪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⒉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⒊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以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常见的一些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生答(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海洋里最大的动物是蓝鲸)
2.创设情境
播放课件:吨的认识
吨是什么意思?到底有多重?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一)初步认识“吨”
继续播放动画课件:吨的认识例1
逐渐点击展示大约重是1吨的物品,让学生从常见的物品重量比较中,对1吨的重量的初步认识。继续播放动画课件:吨的认识例1 1吨到底有多重呢?其实1吨=1000千克,吨用“t”表示。
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可以用“吨”做单位的物体,能简单的说一说吗?学生举例(拖拉机的车身重量、轮船载重量、火车载重量等)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与你所认识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讨论后得出:以吨为单位的物体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吨”来做单位。
初步认识了吨之后,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请你们为他们选择一种合适的单位。
多媒体出示:报纸、信封、河马、鲸、白菜、苹果等,学生进行判断。
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二)继续播放动画课件:吨的认识例2、3
(1)出示:4吨=()千克
5000千克=()吨
5、动物过桥(教材主题图)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马、熊猫、大象、狮子、野猪、牛相约到河对岸去玩耍,它们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瞧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师: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图中描写的。图中都有哪些信息?
⑴指出:小动物要过桥,看见限重1吨的牌子“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师:就是说这座桥最多只能承受1吨的货物,超过1吨,这座桥就会发生危险。师:现在大家想一想,马、熊猫、大象、狮子、野猪、牛,哪几只动物可以一起通过?为什么呢?(体重加起来不超过1000千克的,就能一起通过,超过了1000千克,也就是1吨,就不能同时过桥。)那么它们可以怎样过桥?(学生互相交流补充)
三、课堂练习
1.继续播放课件(练一练、比较大小)
2.(课件出示)用2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
四、拓展题:
四、拓展题:小明在学完吨的认识后,写了一篇可笑的数学日记我们一起看看吧(内容略)找到可笑后,希望你们回家也写篇数学日记,用上所学的重量单位,好吗?
五、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
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l吨= 1000千克,l千克= 1000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吨=克。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一吨= 1000千克1t= 1000kg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九年制人教版第五册《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聚的计算。
过程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 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聚的计算。
2. 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一套,CAI课件,学生自带实物若干。
学情分析:
“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助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具体感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学习;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同千米与米的换算推理过程相同,这部分知识主要由学生自己尝试完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清净,引入新课
1. 展示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吧?(媒体出示曹冲称象的照片)曹冲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可是他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之后却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媒体播放曹冲的问题:同学们,我是曹冲,我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后,发现二年级学过的重量单位用起来很麻烦,你能帮帮我吗?
生讨论应该使用什么来做单位。
师:看来吨与我们平常所使用的重量单位有所不同,它和我们以往学过的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吨。
2. 出示课题:吨的认识
二、 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共同认识重量单位“吨”
(一) 直观感知,使学生初步认识“吨”
师: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重量已知的物体,请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交流)
师:那有没有同学带来以“吨”做单位的物体呢?说明原因。
师: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可以用“吨”做单位的物体,能简单的说一说吗?学生举例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与你所认识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学生讨论后得出:以吨为单位的物体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
多媒体出示: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吨”来做单位。
师:初步认识了吨之后,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请你们为他们选择一种合适的单位。
多媒体出示:报纸、信封、河马、鲸、白菜、苹果等,学生进行判断。
(从学生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自然引入新课,并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体,初步感知:以吨为重量单位的物体都比较大,并且非常重。)
(二) 创设情境,充分感知“吨”
师:“吨”是我们新认识的重量单位,那么它究竟有多大呢?为了更好的了解它,老师特意制作了一把电子秤。
多媒体出示:一把电子秤,十袋100千克重的大米,每次称一袋大米,同时,在电子秤左面的屏幕上显示出绿灯,右面的屏幕显示100千克字样,每称一袋,相应递加,直到第十袋时,左面的屏幕上显示出红灯,同时在右面的屏幕显示出1吨的字样。
师:你看到了什么,请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来。
师:在你认识到1吨有1000千克后,你能告诉老师,现在你有办法将1吨的物体带进教室吗?
小组进行讨论
师:如果有一些体重为25千克的同学,要多少个同学才能达到1吨呢?
生经过计算后得出结论
师:现在每一位同学手中都有一件知道重量的物体,如果也将它放在电子秤中,那么一吨中究竟有多少个你这样的物体呢?
学生利用学过的除法估算知识进行估算,同时进行交流反馈。
(三) 以生活情境,加深对重量单位间关系的`认识。
师:用一些较轻的物体聚少成多,也能达到一吨的重量,因此,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对重量进行了限制,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生举例:大桥的载重量,卡车的载重量等。
师:现在老师想找你帮个忙。这里有一辆卡车和一堆货物,你能不能告诉老师,这堆货物能不能全部装上卡车。
多媒体出示图片,一辆卡车上标注限载重6吨,旁边有一堆货物,标注6000千克,学生进行讨论,得出这堆货物可以一次性的装上卡车。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在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吨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生动、直观地显示千克与吨的关系,并联系学生自身的重量,让学生估算,加深对吨的认识。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深切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 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互化的教学。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重量单位“吨”,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特制的天平,这个天平可以称十分重的物体。
媒体出示:一架天平,六个标有重量的砝码。
生可根据自己的喜爱,任意选择两个砝码放在天平的一端,天平便会向一方倾斜,例如,选择3吨与30千克。
师:要使这个天平平衡,应在天平的一端放上多重的物体呢?你是怎样思考的?
师:请你任选两个重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好吗?
生讨论并完成。
师:现在在天平的右边出现了2450千克这样的重量,你认为在天平的左边应该放上什么重量的砝码呢?
鼓励学生进行抢答
师:刚才老师并没有教你们方法,为什么你们能很快地知道答案呢?
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归纳总结,进行交流。
三、 练习
(一) 判断题
1. 粉笔长13克。 ( )
2. 一瓶牛奶重250千克。 ( )
3. 一个皮球重2吨。 ( )
4. 1吨铁比1吨棉花重。 ( )
(二) 拓展题
出示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照片,激励学生只要能解答出和电梯有关的问题,就可以登上塔顶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吨,十三个成人,出示问题:
1. 如果是孩子可以乘坐几人?
2. 如果全班同学都要乘电梯,至少要坐几次?
问题解答完之后,出示上海的风景、建筑物的图片,激发学生把我们的家乡也建设的这样美。
(数学学习必须有练习,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不但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感官。特别是联系了生活中乘电梯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充满许多数学问题,而且是丰富多彩的。)
四、 小结
师:在这节课中,你掌握了什么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教学反思:
吨是较大的重量单位,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授课中,我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和想象空间,并十分重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逐步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的化聚。教师不但扮演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是积极的参与者,使得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例6、例7,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三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
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设计意图:从猜老师的体重和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教师图片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一)初步认识吨。
(1)小组活动:第一小组提水,第二小组提米,第三小组背一背。
师:课前同学们都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
第一小组的提水,第二小组的提米,第三小组的背一背。同桌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戏,了解一袋米,一桶水,一个同学有多重。
(2)汇报
(3)师:如果按每个同学25千克计算,4个同学有多少千克?40个同学有多少千克?
(4)加深认识吨。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一袋大米25千克,每次呈现4袋大米(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让学生感受: 40个25千克就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
(2)教师用课件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师:谁知道1吨等于多少千克?
学生通过预习可以说出:1吨=1000千克。
师: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3、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例子,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也可以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 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还需要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其他实例。
4、师生交流:感受1吨水的质量。
(1)师:同学们看到水龙头滴水会怎样做呢?你认为水龙头滴水是一件大事还是小事呢?
一个水龙头每秒漏掉1滴水,一年大约浪费水1577千克。也就是1吨多了。
(2)生活小常识:每分钟放水5立方分米, 200秒就放掉 1 吨水了。
【设计意图: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建立起1吨的观念,对学生教学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同时一些环节的设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将数学知识的教学蕴涵其中,较好地整合了数学的三维目标。】
(二)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
例7: 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学生自主学习,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
【设计意图:进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学生独立完成 “做一做”。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块橡皮重约10( )
(2)1头猪重约120( )
(3)1袋水泥重约50( ),1拖拉机水泥约重2( )。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独立完成练习第1题。
这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可以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
2、做一做的第2题。
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只要这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XX千克也就是2吨就可以。
3、改错(小明的数学日记)。
今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
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香菜,2吨西红柿,3千克鸡蛋,1千克白菜和5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设计意图: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3吨=3000千克
6000千克=3吨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4
吨这个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不易直接感受,因此在本节课,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组织算一算、估一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质量单位吨。
1.创设情境,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
三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很少,接触这些质量单位的机会更少。针对这种情况,光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充分利用PPT课件,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接受信息,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
2.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利用各种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学生认识了吨,掌握了吨与千克的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例8,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各种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一猜同学或老师的体重。
2.讲故事。
张伯伯的农场今年获得了大丰收,收获了好多的大米,张伯伯要把这些大米装在袋子里,准备运到城里出售,他会选择什么样的车呢?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游戏和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师生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吨。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张伯伯要运送大米,选择集装箱和火车运送,你知道它们分别能装多少吨货物吗?(学生看车厢上的数,说出它们的载质量)
(2)1吨到底有多重呢?还是让这些大米告诉我们答案吧!
课件出示: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学生通过计算得出:10袋大米重1000千克。
(3)揭示课题:这10袋大米的质量就是1吨,吨是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板书:1吨=1000千克)
2.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1)在班级里找到一名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问:1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大约共重多少千克?
4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呢?(指出:40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大约共重1吨。然后让班级的40名同学到前面站成密集队形,体会1吨的视觉效果)
(2)让学生完成课堂活动卡,丰富对吨的感性认识。
(3)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质量是1吨的物体。
(4)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
(计量鲸、大象的体重,计量煤炭、建筑用的沙石的质量等)
3.反馈练习,完成教材32页上面“做一做”2题。
4.吨与千克的换算。
(1)课件出示教材32页例8,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完成后汇报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完成教材32页下面“做一做”。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出示情境图,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感知质量单位吨,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利用课件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34页1题。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34页2、3题。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3.反馈练习,完成教材32页上面“做一做”2题。
4.吨与千克的换算。
(1)课件出示教材32页例8,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完成后汇报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完成教材32页下面“做一做”。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出示情境图,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感知质量单位吨,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利用课件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34页1题。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34页2、3题。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
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
2.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3.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吗?谁知道?
2.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3.你们知道自己的体重吗?请你们根据自己的体重估计一下老师有多重。
老师的体重大约是50千克。你们算一算10个和我体重一样的人重多少千克?100个呢?5000千克,这么大的数啊!
4.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千克做单位
数字太大就不方便了,通常用较大的质量单位:吨。今天我们就学习吨的认识。(板书课题)你们知道一吨有多重吗?
1吨=1000千克(咱们齐读两遍一二)
通常人们用字母“t”来表示吨。板书1t=1000Kg
1吨等于1000千克还可以这样表示。
5.老师这有一桶水,我想请几个同学过来拎一拎,估计一下这桶水有多重?咱们班谁的力气最大?(找4个同学)
一桶水大约10千克,多少桶水大约1吨重?想象一下这些水放到教室里有多大一片啊?差不多要放满两个这样大的讲台。
1吨真得很重啊!
二、结合实践充分感知
1.老师来之前调查了我们学校三1班部分同学们的体重,你们看(CAI)。仔细观察这些同学的体重,你们能发现什么?(大多数同学的体重在30多千克)
那你能估算出30个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重吗?大约1000千克,也就是一吨。
你们和我们学校的学生年龄一样,体重也差不多。现在我就请30位同学站起来,大家一起感受1吨有多重。
30个同学的体重大约是一吨,一吨可真够重啊!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吨的知识?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吨作单位了?(家里每个月用水量)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看一看?(咱们一起读出片子上的话)
(1)一头犀牛的体重大约是1吨。
(2)一列货车每节车厢的载重是50吨。
(3)一辆中型货车的载重量是10吨。
(4)一条大鲸的体重能超过150吨。
(5)限重牌。
这幅图片你们谁看懂了?
限重50吨什么意思?如果超重会发生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出现过限重的情况?(电梯、车的载重量、桥、船……)如果有这些限重的'标志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定,否则会使自己受到伤害。
三、解决问题
1.你们知道吨的知识真不少。现在咱们一起做个游戏,看谁能当一名合格的邮递员。你们是优秀的邮递员,把信都送对了。现在请你们再帮四个小动物一个忙。
2.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是好朋友。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想一起过桥玩。它们能一起过桥吗?它们可以怎样过桥?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
方法:(1)一个一个的过
(2)两个一起过的
是不是任意两个小动物都能一起过呢?为什么?(最重的两个小动物体重合起来也没有超过1000千克即1吨)
(3)三个一起过。
还有哪三个动物可以一起过?是不是任意三个小动物都能一起过呢?为什么?(最重的三个动物体重合起来超过1吨)不能让熊、马、牛一起过)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知道了1吨=1000千克。并且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今后我们要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01-15
认识吨的教学反思12-01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04-16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04-16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04-16
《认识比》教学设计01-06
倍的认识的教学设计01-03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07-25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