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新版

时间:2024-08-20 16:40:5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新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新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新版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新版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想像的作用,并试着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想像

  2、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感悟“爱”的博大。

  具体课型:自主,协作,探究学习

  课前准备:

  1、把你以前读过的童话故事找来,再读童话,感悟童话的特点

  2、开展一次以收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阅读活动,每人至少收集一则

  故事

  推荐资料:图书资源:《爱的教育》《安徒生童话故事集》《格林童话》

  《王尔德童话》

  影视资源:《哈里波特》《妈妈再爱我一次》

  网络资源:

  教学过程:

  1、导语:同学们仔细看,专注听,然后谈谈你的感受。(用课件“七颗钻石插入”《爱的奉献》音乐)

  2、朗读课文,并试着读出感情

  说说你喜欢这样的故事吗?为什么?

  结合以前读过的童话故事,能否说说童话有什么特点?

  (接着,就从童话富有想像并能阐述一定道理入手进行深入研究)

  3、想像创作:

  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倒在地上睡着”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什么梦呢?发挥你的想像说说梦中的情景。

  4、探究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圣诞节前夕。天气真冷,还下着雪,刮着北风。有位失去母亲的小女孩,为了养活生病的爸爸,冒着风雪去卖火柴。

  “火柴,谁要火柴。”

  她没有棉衣,穿着一条旧裙子,头上围着一条破头巾,脚上穿着一双拖鞋。她沿街叫卖,可是没有一个人理她。人们都在准备圣诞礼物,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小姑娘多可怜啊!她有许多火柴,全部都包在一个旧围裙里,手里拿着几根。

  已经中午了,她一根火柴也没卖掉。她又饿又冻地向前走,雪花落在金黄的长发上。她走到一幢楼房的窗前,朝里张望。啊!屋里那棵圣诞树多漂亮啊,一位母亲正和两个孩子在玩耍,那孩子该多幸福啊,桌子上还点着许多彩色的蜡烛,有红的`、黄的、绿的、白的,她最喜欢那些红色的蜡烛,在桌上格外显眼。

  看到这里,小女孩想起了她的祖母和妈妈,她们最疼爱她,可是,她们都去世了,想着想着,小女孩哭了。

  哭着哭着,她又走上了大街,突然,“轰隆”一声,一辆马车经过,差一点将她撞倒。马车飞一样跑过去了,小女孩的身上沾满了泥水,而且拖鞋也丢了,她只好赤着脚,在雪地里喊着:

  “火柴,谁要火柴。”

  夜幕已经降临,小女孩的脚已冻得发红发青。大街上到处都是烤鹅肉的香味。

  “啊,有钱的人家准备过节了。”

  她实在走不动了,疲乏地缩在一个墙角里。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家里而且也很冷,风可以从许多地方刮进屋子里来。她冻得发抖,她需要温暖,哪怕有一根火柴的光和热也好。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太冷了。她决定划着一根火柴,让它燃烧。

  “哧!”

  火柴燃烧了,象一杂温暖、光明的火焰,小女孩觉得象坐在火炉旁一样。火烧得那么欢,那么暖,那么美!这是怎么回事呢?当小女孩刚刚伸出她一双脚,打算暖和一下时,火焰忽然熄灭了。火炉也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中只有烧过的火柴。

  她又划了一根火柴,火柴燃烧起来,发出了光。墙上有亮光照着的那块地方突然变得透明,象一片薄纱,她可以看到房间里的东西,有馅饼,有烤鹅,更有趣是的,这只烤鹅从盘子里跳出来了,它的背上插着刀叉,正在地上走着呢,一直向小女孩走过来。她伸出手去,火柴又熄灭了,她摸到的是冰冷的墙壁。

  她又划了一根火柴,火柴燃烧起来,变成一朵粉红色的光焰。她发现自己坐在一棵美丽的圣诞树下,比中午见到的那棵圣诞树还要大,还要美丽。它的树枝上有几千只蜡烛。小女孩把双手伸过去,火柴又熄灭了。几千只蜡烛都变成了明亮的星星。这些星星中有一颗落下来,在天空中划出一条长长的亮光。

  她又划了一根火柴。啊,火光中出现了她日日夜夜思念的老祖母,她扑进老祖母的怀抱。

  “祖母!”小女孩叫起来。“请把我带走吧!带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地方。我知道,这根火柴一熄灭,你就会不见了。就象那温暖的火炉,那美丽的烤鹅,那幸福的圣诞树一样,我什么也看不见了。"

  于是,小女孩把剩下的火柴全划着了,因为她非常想把祖母留住。

  火柴发出更加强烈的光芒,照得周围比白天还要明亮,祖母是那样慈祥,她把小女孩抱起来了,她们在光明和幸福中飞走了。越飞越高,真的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地方。

  新年的早晨,人们看到小女孩仍坐在墙角里,她双颊通红,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可是,她已经死了,冻死在圣诞节的夜晚,她手里仍握着一把烧过的火柴梗。

  探究:两篇文章的结尾给你什么启示,如果安徒生生活在今天,他还会这么写吗?

  5、语文活动,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下列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写出你的设计方案,小组交流后推选出代表作全班交流。

  一、关爱每个伙伴

  假设在你的伙伴中,有人或者因学习方法不当而考试分数偏低,或者因家庭环境不好而内心痛苦,或者因外形不佳而自惭形秽……请你与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针对这些伙伴的具体情况,给予切实的帮助?怎样使每个人都感到集体的温暖,与大家一起快乐地成长?

  二、同在一片蓝天下

  报刊上,不时有关于伟人、英雄、成功者业绩的报道;荧屏上,经常闪现各种明星的身影。你能否把目光从报刊、荧屏转向街头墙角,看看那些摆小摊的、扫大街的、捡破烂的……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建议与他们交谈,甚至有一些交往,让彼此心灵沟通。然后全班或分组交流,每人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与感受。

  三、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请关心最近媒体的报道:某地有个孩子因天灾人祸而失学,某人因意外事故而落下终身残疾,某人突然患上重病却缺少医疗费用……全班分组讨论一下,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行动?应该怎样帮助他们?然后大家行动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6、小结:让同学在纸片上写一句话(和爱有关的),表达自己上完这节课的感悟和体会。

  7、拓展作业:

  (1)让学生以“爱”为主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和联想,创作一则童话。

  (2)阅读童话,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经过加工,讲给你的弟弟和妹妹听。

  指导思想:

  《七颗钻石》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童话,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在如何渗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上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1、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收集处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应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本文的内容较为简单,一读就懂,所以就鼓励学生在阅读时作出有个性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于是设计了想像创作题

  2、

  语文又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并受到熏陶和感染,这样学生对所描写的景物、人物、情节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设计了《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3、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改的核心,课上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充分发展。

  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其设计思路是:

  (1)以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大语文观为基本理念;

  (2)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

  (3)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为目标;

  (4)以引导学生感悟“爱”这种博大的感情,陶冶自己的情操为契机。

  本课教学特点:

  (1)以读为本,感悟朗读,体现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

  (2)培养新一代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

  (3)想像创作旨在强化个性体验,感受性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能力。

  (4)探究阅读试图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领悟“爱”的内涵。

  (5)语文活动设计体现语文学习的活动性、开放性、体验性、创造性,并渗透了人文因素。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新版2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过程揭示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七颗钻石》这篇课文,知道了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干旱到什么程度呢?谁能用课文中的话告诉大家。(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

  二、读课文,了解内容

  师:就在这样干旱的情况下,一个小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美丽而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让我们迅速地读读课文,找出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课件)

  适时板书。

  三、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第二自然段

  1、师:是啊,一个普通的水罐发生了那么多变化,真神奇啊,可是一个空空的水罐怎么会突然装满水了呢?快读读相应的段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体会,说的同时指导读。抓住“喜出望外”理解小姑娘找水的累和对母亲的爱。(次重点)

  3、读到这里,你们知道水罐变化的原因了吗?

  4、师:让我们用朗读来体会小姑娘对母亲的爱。学生齐读。

  (二)第三、四自然段

  1、师:水罐后来又变成了银的、变成了金的,是什么原因呢?读读课文,说说你的体会。

  2、学生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朗读感悟小姑娘对小动物的爱和母亲对孩子的关爱。

  (三)第五自然段

  1、师:在大旱之年,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了,小姑娘渴吗?(渴)你从哪看出来的?(再也忍不住了、咽了一口唾沫)

  2、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咽了一口唾沫”(肚子饿了,看着别人在吃着香喷喷的食物,你会怎么样?)从这里你了解到了什么?(小姑娘口渴难忍,但她还是克制着自己)

  指导朗读。

  3、师:小姑娘在那样口渴的情况下,还是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这时,又一个奇迹发生了。

  指名读最后一句。指导读。

  师:在旱灾之年,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出来,人们的心情会如何?

  4、师:是什么原因让水罐又发生了变化呢?

  (四)第六自然段

  1、引读: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课件出示星座图)

  2、师:可是,钻石为什么会升上天空变成星星呢?(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四、拓展延伸

  师:这个罐子之所以这么神奇,是因为它周围的`人们都充满了——爱心,是“爱”让这个罐子变得神奇起来。(板书)

  同学们,你的身边肯定也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和事,请你把和“爱”有关的故事讲给我们大家听,好吗?

  五、总结

  是啊,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有了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正如歌词唱得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看短片)愿我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拥有神奇的力量。愿我们的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六、爱心作业

  制作爱心贺卡,送给你周围有爱心的人。

  板书:空水罐——装满水——银——金——七颗钻石——大熊星座

  神奇

  小狗女孩陌生人

  爱心母亲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新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学习文中体现的爱心。

  2、运用想像进行说和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说你看过的童话,从中你得到的认识。

  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2、指名说说文中难懂的词语的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

  (三)探究课文内容

  1、边读文章边填表。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尽量用简洁的语言。

  水罐的神奇变化人物什么行动后水罐变化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2、全班讨论、交流。

  水罐的神奇变化人物什么行动后水罐变化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3、重点句解读。

  ①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很久很久以前”这是人们讲故事时常用的开头。“所有”和两个“都”说明了旱情之严重,告诉人们:水,已经成了生存之水,生命之水。

  ②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这一句是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这一结尾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4、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拓展延伸

  1、在作者笔下,水罐变得如此神奇,这是随着作者在丰富的想像而发生一次又一次变化的。(板书:想像)文中小姑娘找水时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请你联系上下文,充分发挥想象力。

  (难点引导:可想到美梦,也可想到噩梦。)

  2、我们经常看到街头行乞的`人,面对他们的“可怜相”,也许你曾有过同情他的举动。可是,有人说,那些人很多是为获取钱财而装出来的骗子,你帮了他,就是傻瓜,就是受骗上当。请大家讨论:我们能不能因为有这种丑恶的现象或自己受过骗,就收起了自己的爱心,永远拒绝对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七颗钻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旱灾,谁能来说一说当时的情形?

  指名学生说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出旱灾的严重。

  师:那么,在这种情形下,我们都能体会到什么很重要?(水,)

  二、读中领悟水罐的神奇变化。

  过渡:是的,如果没有水,每个人都将无法生存下去,在一天夜里,有一个小姑娘,为了生病的妈妈出门去找水,她拿的那只水罐发生了许多神奇的变化。打开书本80页,自己读读课文的2、3、4自然段。然后把直接描写水罐神奇变化的句子划出来。

  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水罐神奇变化的句子。

  师:现在,让我们看大屏幕,自己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读。你感觉到了什么?(水罐很神奇)

  师:是呀,真的很神奇,我们来读读第一句。

  1、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jìng)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齐读。

  师:你发现了吗,句子中有一个字最能说明水罐的神奇变化,哪个字。

  “竟”是什么意思?(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没想到。)

  师:那你能试着再来读读看,读出水罐的神奇吗?

  指名读。

  师:多不可思议呀,现在你能用上这个“竟”来说一说水罐的其他神奇变化吗?自己先准备一下。

  指名说。

  三、透过神奇,感悟“爱心”

  师:水罐是如此的神奇,那么到底是什么事让它这么神奇呢,从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再一次默读2-4自然段,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从哪里感受到的?

  1、感受到小姑娘很爱妈妈。板书:爱妈妈

  (1)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你从句子的哪里体会到她的爱呢?

  谁能来读读看。 评价:你体会到她的爱了吗?

  师:那她出门会到哪儿去找水呢,看到的又是什么情形?你能来说说看吗?(出示句式)“小姑娘走啊,走啊,来到_______,但是_______________。

  指名想象说。

  师:小姑娘翻山越岭,历尽千辛万苦为妈妈去找水,她的这份爱,这份孝心终于感动了上天,所以(出示,齐读“当她醒来的时候……)

  师:小姑娘对妈妈的爱,还能从哪里体会到呢?

  (3)“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喝还不够呢,久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你能体会到当时小姑娘的心情吗?是什么?

  高兴:体现在哪个词语上?(喜出望外)

  想喝水:体现在(真想喝个够)还可以怎么说?(喝个饱,一口气喝完)

  是呀,但是她怎么样?——(给妈妈喝了)

  你能再来读读看吗?评价:你觉得她哪里读得特别好?

  一起读

  2、感受到母亲爱小姑娘

  过渡:小姑娘是那么的爱着自己的母亲,那么母亲呢?(爱女儿)板书:女儿

  从哪里感受到的?

  “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为什么你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呢?

  小结:是啊,女儿是那么的爱着母亲,母亲也是那么的爱着女儿,这份深深的、浓浓的母女深情感动了天地,(出示齐读,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过渡:同学们,你还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里感受到的?

  3、感受到小姑娘很善良,很爱小动物。

  (1)“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小狗一开始是怎样的?(哀哀地尖叫)它怎么了?(很渴,快死了)

  现在呢?

  你能再来读读看吗?

  如果这只小狗会说话,它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

  想象说话

  是呀,真善良,对小动物都那么有爱心。板书:动物

  她的善良,爱心,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

  (2)“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师:咦,小姑娘自己不渴了吗?(渴)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了。(再也忍不住,凑上去,咽了一口唾沫)

  是呀,既然这么渴了,为什么不喝呢?(给过路人喝了)

  如果是你,在水就意味着生命的时候,你会怎么做?(谈谈)

  谁能再来读读这句话。 评价:我仿佛看见了小姑娘是那么的想喝水。

  师:小姑娘的爱真无私呀,能够做到爱他人真不容易啊。板书他人

  我们一起来看插图,你看就在这时,水罐怎么样了——齐读(从水罐里跳出……)

  四、总结,升华

  同学们,小姑娘和母亲之间这深深的、浓浓的爱,以及她对小动物、过路人这无私广博的爱融合在一起,汇成了一股浓浓的爱心,(板书:画心),是爱心创造了这个奇迹,地球上终于有了新鲜的水流。

  让我们带着这份爱心,带着这份感动,再去读读这个故事。

  小结:“七颗钻石“这是一个神话故事,整篇文章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告诉了我们爱可以创造奇迹,今天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好吗?

  附资料袋:《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点。

  课后反思:

本课在开始和最后揭示课题均可,让学生了解钻石和大熊座的内容在本文的作用所在,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一边体验不同时间和内容的读,一边自己画出最感动的语句,并思考为什么比喻成钻石、大熊座而不是其他物什?联系上下文感受小姑娘对母亲以及他人的爱;抓住文句和拓展活动,以此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的人间真情。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新版4

  一、教学目标:

  1爱心的神奇力量。

  2丰富的想象。

  二、课时: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夏天的夜晚,当你仰望天空,你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星星、外星人、宇宙飞船……)

  看来,同学们的想象力都非常的丰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遥远的大熊星座,跟随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一起走进《七颗钻石》。

  (二)作者简介

  同学们,你了解托尔斯泰吗?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东方语文系和法律系学习,接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1847年退学。1851年参军,参加过克里木战争。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1969年)、《安娜卡列尼娜》(1877年)、《复活》(1899年)等。晚年放弃贵族特权和财产,过着平民生活。

  (三)整体感知

  看来,同学们对列夫·托尔斯泰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这位伟大的作家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首先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

  1、声音要洪亮,有感情。

  2、思考: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师生齐读课文

  老师作适当的点评。

  明确:文章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小女孩因为充满了爱心而得到了生活对她的巨大的回报。

  (四)深入探究

  《七颗钻石》让你觉得最有兴趣的是什么?

  罐子为什么会一直变化?

  那么这个神奇的罐子发生了几次变化呢?是怎样变得呢?(同学们讨论)

  体现出罐子由无水最后变成金的,继而飞出七颗钻石这一神奇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文字:无水——有水——满满的——银——金——七颗钻石一一一大熊星座,(以斜行排列的形式,用箭头显示变化的过程:空的木头水罐→有水的木头水罐→重新变得满满的木头水罐→银水罐→金水罐→冒出七颗钻石的金水罐→七颗钻石升上天变成的大熊星座)通过形象的图形让学生体会蕴含的道理。

  3、是什么让这罐子变得这么神奇呢?

  女孩→母亲(孝心)

  女孩→小狗(善心)

  母亲→女孩(母爱)

  女孩→陌生人(爱心)

  而其中所有涉及的最重要的就是:爱。

  (五)拓展延伸课文内容:

  正是小姑娘的爱心使一切发生了奇迹,不仅救了她的妈妈,还救了其他人,而这也是我们同学们最需要学习的,把自己变成一个有爱心的人。

  我们说能从水罐变出了钻石飞到了天上,那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会出现吗?

  不会。这只是作者的想象和美好的愿望。而这种包含了作者美好愿望,充满了想象与幻想的文学体裁,我们称之为童话。

  童话:是文学中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在童话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尽情地发挥我们的想象和幻想,创造出一个美妙的世界。

  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童话呢?

  安徒生的《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格林童话……

  从中我们感悟最深的就童话中所赋予的真善美的精神,他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了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六)拓展延伸

  学习了如此美妙的童话,从童话中我们学到了真善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放飞想象的翅膀,写出我们心中的童话。

  给出三个题目,一共四组同学,其中三组分别选定题目,还有一组自由发挥。

  a、文中介绍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请发挥你的想象,具体形象的描绘大旱灾的情景。

  b、文中小姑娘找水曾累得睡着了,你认为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姑娘会梦到什么呢?如果你是她会梦到什么?

  c、文中最后小姑娘非常口渴,想要喝的时候,来了个陌生的过路人,请想象一下当时小姑娘的心理是如何?

  要求:(1)展开想像的翅膀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

  (2)与下文联系也要紧密。

  (3)要基于童话的真善美的原则。

  同学们交流,老师作出适当点评。

  (七)课堂小结:

  有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用爱心乘着想像的翅膀把我们的生活点缀的更加美妙。

  (八)布置作业:

  把小姑娘梦中的情景再修改补充使其完整、合理,并且与下文联系紧密,整理成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七颗钻石》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七颗钻石》。在晴朗的夜空,我们会发现北方有七颗排列成勺子形的星星,像七颗钻石闪闪发光,它为我们指引着方向,它就是大熊星座。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课文是讲大熊星座的一个故事。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这位同学在讲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地听,她所说的故事中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

  生:叙述故事

  师:这个故事这么长,她说得这么清楚,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罐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

  生:空水罐——装满水——银的——金罐——跳出钻石。(学生,教师相机板书,并指导“银”字的写法。)

  师:多么动人的故事啊!这个故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请同学们打开书81页,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教师强调读书姿势。)

  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

  师:读完了,知道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这个故事吗?

  生:是在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

  师:从哪些词语看出那次旱灾非常严重?同学们找一找。

  生1:所有的。

  生2:干涸、干枯、焦渴而死。

  生3:都。

  师:多细心的孩子啊!大家请看大屏幕,想想该怎样读才能显示出那次旱灾的严重,你们自己读吧!

  生:自由练习读第一自然段。

  师:哪位同学愿意读呢?注意读出那次旱灾的严重。指名读。读后教师:好,读得真不错,声音响亮,而且非常有感情。听了她的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么一幅情景:火红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帝,大地干裂了,河里没有一滴水,许多人和动物都因为缺水而渴死了,所有活着的人都眼巴巴地望着天空,嘴里喊着同一个字:水。在这样的情况下,《七颗钻石》这个动人的故事发生了。哪位同学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请你来读。

  生:指名读。

  师:强调“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重读“哪儿、累得”。你再把这句话读一遍。

  生:按照老师的指导再读这句话。

  师:有进步,谁还想来读读这句话?请你来。

  生:另一生读。

  师:真有进步。同学们想读这句话吗?我们一齐来读。

  生:齐读这句话。

  师:谁接着往下读。

  生:接着读。“当她醒来…………跑去。”

  师:你读得真正确,你的声音真好听。同学们,小姑娘一觉醒来,她惊喜地发现罐子里装满了水,她的心情怎样?你来说。

  生1:高兴。

  生2:激动。

  生3:惊喜。因为她找到了水,就可以给妈妈治病,妈妈喝了水,身体就会好起来的。

  师:你理解得真好,体会体会小姑娘的心情,读读第二自然段的后两句话吧,老师听听谁读得最棒?

  生:自由练读后两句话。

  师:哪位同学能把前两个自然段连起来读一次?

  生:一生连读1、2自然段。

  师:孩子,让我说什么呢,读得这么好,我们俩握握手吧,我太佩服你了,你比我读得好,请坐。我相信咱们班每一位同学都能和她一样,把文章读好。你们看,她刚才读“赶紧往家跑去,”读出另外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正是因为小姑娘对母亲的孝心,才使空水罐里装满了水。咦,木水罐怎么会变成银的呢?同学们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生:自由练习读第3自然段。

  师:读完了,知道为什么木水罐变成银的了呢?请你来回答。

  生:因为小姑娘很关心小动物,她就倒了一点水喂小狗喝。

  师:请你来读一读小姑娘给小狗喂水的那句话。

  生:“小姑娘把水…………欢喜起来。”

  师:读得不错,谁还想读?

  生1:生2:读。

  师:“都舔净了,”小狗多渴呀。同学们,很久很久以前发生了一场大旱灾,小姑娘辛辛苦苦找来的水,自己没有喝一口,看到生命垂危的小狗,就把水倒一点给它。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大屏幕上的话。

  生:读“很久很久以前…………都焦渴而死。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师:正是小姑娘对小狗的关爱,使木水罐变成银的了。那第三次水罐变化是什么原因呢?听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小姑娘抱着一罐清水,翻山越岭,终于回到了家,母亲已经奄奄一息。小姑娘一进家门便喊:“妈妈!妈妈!我回来了!你看,我找到了清清的水,妈妈快张开嘴吧,让女儿喂你一口水吧!”听到了女儿的呼唤,母亲勉强地睁开沉重的双眼,露出一副慈爱的笑容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金的。孩子们,水罐为什么会变成金的?

  生:是因为小姑娘的妈妈对小姑娘的关爱,使水罐变成了金的。

  师:说得太好了。是母爱使水罐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正想凑上水罐去喝水,突然发生了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第五自然段。

  生: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师:是什么使水罐里跳出了钻石?

  生:是小姑娘关心别人,使金水罐里跳出了几颗钻石。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她关心别人的?哪句话?找一找。

  生:“突然…………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师:小姑娘把水给了别人,她自己不渴吗?

  生:渴。

  师:你从哪句话中感受到小姑娘很渴?

  生:“小姑娘咽了…………过路人。”

  师:你读得很认真。谁还想读读这句话?怎样才能读出小姑娘很渴?

  生:练习读。

  师:声音很清脆,“咽了一口唾沫”,她多渴呀。谁还想读读这句话?

  生:再读。

  师:学着她的样子大家一齐来读读。

  生:齐读。

  师:我们把声音放出来好吗?

  生:再读。

  师:你还从哪句话中看出小姑娘特别渴?

  生:小姑娘再也…………要讨水喝。

  师:你找得很准确,我发现你读得很好,可惜被我打断了,再读一遍。

  生:再读。

  师:读得太好了,将来肯定能当个播音员。同学们,都读读这句话吧。“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你想着怎样读才能显示出小姑娘很渴的样子,你就怎样读?

  生:练习感情朗读。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小姑娘在自己口渴难忍的情况下,将自己历尽千辛万苦找来的一罐清清的水,递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她给过路人的仅仅是水吗?不,这是生命啊。同学们,将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吧。”

  生:配乐朗读1、5自然段。

  师: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同学们,(板书:爱)爱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小姑娘和母亲的心像金子般美好,如钻石般珍贵,一颗又一颗代表着爱的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照耀人类,使普天下的人都沐浴在爱的暖流中,那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出示:大熊星座)同学们,课文学完了,我想,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你写一句你最想说的话,拿出本子,注意写字姿势,可以给自己说,也可以给小姑娘说。

  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自己写的?

  生:小姑娘和她的妈妈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这样才使这股生命之水从水罐里涌了出来。

  小姑娘找到水,把水给妈妈,妈妈又还给小姑娘,小姑娘给素不相识的过路人,爱就是这样在他们心中循环着,传递着。

  小姑娘将生命之水给了小狗和过路人,自己却忍着渴。

  爱是多么重要啊,正是因为爱,才有了这个动人的故事,正是因为爱,才让有了这么多个奇异的变幻呢。

  世界上不管发生了多大的灾难,只要人们有爱心,就会被解决。……

  师:同学们,你们真的把课文读懂了,你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诗啊。这节课我们虽然学完了,但是我想同学们以后看到大熊星座的时候,一定会想到这个善良的姑娘,这位慈爱的母亲,这个动人的故事。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新版5

  学习目标

  1、认识“竟、匆”等几个生字,会写“渴、罐”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钻石、水罐,喜出望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1、能够表现课文第一段内容的课件。

  2、课文插图和生词卡片。

  3、随文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自读课文

  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设计方式,保证每个组员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个人默读,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想一想为什么。

  3、小组讨论故事中的神奇之处及原因。

  全班交流

  1、请各小组自选方式,你们学习的第一题,即是否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可以派出代表拿生词卡片当小老师教读全班同学,或组员接读课文,或请老师和其他同学指定一生读某个自然段)

  2、小组汇报课文中神奇的地方及神奇的原因,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更正。

  学生认为神奇的地方可能有以下几点,关于神奇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展开想象,体会到爱的力量,如:

  a、“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从第1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特大干旱,到处都没有水,而现在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多神奇啊!我想小姑娘一个人在深夜里勇敢地出来为母亲找水,一定找了很多地方,大河边、小溪旁、山泉下,可哪儿都没有水,她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上天被她的孝心感动了,给了她一罐水。

  (教师板书:孝心感天)

  b、“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水罐掉在地上应该是洒水或摔坏罐子,可现在罐子和水都好好的,真是神奇。小姑娘得到这罐水时,她自己渴极了也累极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呀。可她一心想着妈妈,在往回跑时被小狗绊倒。还是她的孝心使上天又给了她一个奇迹。

  c、“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水罐由木头变成银的,实在是神奇!在那样干渴的情况下,母亲急需水,小姑娘也渴得要命,可她仍然把水分给了小狗一点儿,救了小狗一条命。小姑娘真的把动物当作了朋友,她的爱心又一次感动了上天,才有神奇的事发生。

  (教师板书:爱心如银)

  d、“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水罐由木做的变成银的,又变成金做的,神奇极了。母亲又渴又生着病,她多么需要这罐生命之水,可为了孩子,她放弃了水,也就放弃了生命,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使上天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教师板书:母爱似金)

  e、“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水罐里能跳出钻石,能涌出救活万物的生命之水,七颗钻石能变成星星,真是神奇极了!小姑娘已经干渴到了极点,当她也忍不住要喝母亲让给自己的水时,却又强忍住渴,把水让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这种对陌生人的同情与爱,使天地为之动容,他们获得了水,还拥有了七颗星星。

  (教师板书:爱心感动天地)

  有感情朗读

  1、自己选读认为这个故事最为神奇的段落。

  2、我们来进行神奇故事接龙:老师读第1自然段,然后同学们自愿接读后面的段落。

  第二课时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

  读读写写

  焦渴而死清澈新鲜劳累竟然哀伤舔水反正

  涌出喜出望外匆匆忙忙递给忍住凑上去咽唾沫

  续编故事

  1、(出示插图)同学们,《七颗钻石》这个故事太神奇了,仅一夜之间,这个木头水罐就在孝心、爱心、慈母心、同情心的'感动下,变成了银的、金的,又跳出七颗钻石,变成星星,涌出生命之水。让我们认真观察图画,来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让它更美好,好吗?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也可以共同合作编故事。

  3、指名学生说自己编的故事,教师注意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点拨。

  (如,七颗星星在空中闪闪发光,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辉。小姑娘把水罐轻轻地放在地上,清澈新鲜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很快成了一条小溪。溪水流进了大河,干裂的土地得到了滋润,裂开的口子愈合了,旱倒的草木庄稼又站了起来,树木重新长出绿叶,各种动物有了水有了食物,又活跃起来了。世界重新变得生机勃勃。人们走出家门,痛快地在小溪里取水喝,人们望着小女孩、母亲、过路人和那条在他们身边蹦来跳去的小狗明白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随文阅读

  比较一下这篇文章和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星星银元

  从前有个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她无依无靠,四处流浪。除了身上的衣服和好心人送的面包外,一无所有,但她非常虔诚和善良。

  一次,她在野外遇到一个乞讨的穷人,就把手中的面包全部给了他。穷人感激地说:“你是个好心人,一定会有好报的!”往前走了没多久,又遇到一个小男孩光着头在哭。风呼呼地刮着,小女孩取下自己的帽子给了他。小男孩戴上帽子后,立刻不哭了。小女孩又往前走了一会儿,她看见一个小孩子没穿外套,在风中冻得直发抖,她又脱下自己的外套给他穿上。小孩子说:“姐姐,你真是一个好人。”再走一会儿,小女孩又看到一个没穿上衣的穷苦人蜷缩在一块石头后面,冻得发紫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小女孩心想:这人太可怜了,反正我还有一条裙子,就把衬衫给他吧。于是毫不犹豫地把衬衫给了他。

  天渐渐地黑了,她来到一片森林。这时又有一个小孩子请求小女孩把裙子给他。小女孩为难了,但她又一想:反正天已经黑了,谁也看不到我没穿衣服。于是,她又把裙子给了小孩。

  当她一无所有地站在森林里时,突然天上的星星哭了,它们纷纷落下来,一些落在小女孩的身上,小女孩马上有了一套缀着金线的裙子。而落在地上的变成了亮晶晶的银币。小女孩把银币分给了穷苦人。

  引导学生阅读“综合性学习提示”内容,小组交流开展活动情况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新版】相关文章:

《观潮》教学设计新版02-26

钻石婚祝福语10-22

礁盘教学设计|礁盘教学设计资料|03-25

化学教学教学设计02-10

《风》教学设计12-27

草的教学设计01-03

《白鹅》教学设计06-03

《北京》教学设计06-05

《海燕》教学设计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