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0 16:51:0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1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概念 教学设计 改革措施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课程中十分关键的内容,对探究物质反应原理、理解生产生活实例、改进化学实验等内容有极其重要作用。这一知识板块在高一化学必修教材中,属于基础性知识,但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个板块成为很多学生的恐惧,经常性犯错,失去化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由此可见,展开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体系

  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过氧化还原反应,对这种反应类型有不同的认识,甚至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这是关于“氧”的反应。高中阶段,教材从电子本质转移的角度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很多教师认为氧化还原的本质过于简单,忽略向学生传授的细节,导致很多学生在今后学习中产生困惑,甚至怀疑自己的正确认知。

  教材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分散到不同章节,贯穿整个化学教学过程。面对抽象的化学概念,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由表及里,通过交流和总结的方式探索相关知识。问题的研究遵循从特殊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的规律。教师应该从学生了解的部分入手分析,利用教材不断深化,将尽可能多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做出螺旋式的内容升级,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框架。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具有迁移价值,帮助学生理解其他类型的化学规律和知识。从反应类型看,给学生开设新视角,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反应;从能量转化看,反应中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了热能、电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让学生对能量本质有新的了解;从物质性质看,帮助学生理解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了解物质的价态变化,预测物质的特性。

  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对化学课程的教学具有极强的启发性。这部分知识体现高中化学学科内容的特点,具有化学学科的研究特性,值得教师们深入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按照概念、电子转移、化学分类的顺序进行了解。每部分内容都要按照外在、共性、本质特征的顺序进行讲解,让学生认清本质和类别。本节根据个人教学经验对氧化还原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

  1.电子转移部分教学设计

  无论怎么说,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是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开展的,需要让学生从概念理解开始,逐步接近电子转移核心知识。这部分内容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最根本的内容,也是帮助学生在练习中排除干扰的根本依据。根据教材的安排,课堂以“Fe2O3+3CO=2Fe+3CO2”为例进行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反应方程式中化合价的变化。在学生对本方程式有充分了解后,将氧化还原反应与其他三种反应类型进行比较,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共性:反应前后发生了电子转移。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问题。在课堂引导下学生会自动思考采用怎样的方式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各个要点信息标明,以便更好地利用物质的性质。课程内容自然而然地进行“双线桥法分析电子转移”和“电子转移守恒定理”.每个学生都要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双线桥法分析电子转移,在方程式上明确标出各个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双线桥法和电子守恒定理是氧化还原反应分析中最关键的方法和依据,教师应该将课程的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化学方程式中各个物质的升降变化,使得学生不仅理解这种方法,更利用这种方法和定律分析问题,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2.氧化剂、还原剂部分教学设计

  氧化剂、还原剂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直接应用。虽然氧化剂、还原剂是在概念章节接触到的知识,但这部分知识如同桥梁,将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进行归纳,帮助学习者思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规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梳理清楚思路,按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串联和讲解。

  这一部分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向学生讲解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从最简单的反应方程式(如:2Cu+O2=2Cuo)入手分析,利用电子转移和化合价进行定义,让知识前后相连,思维相接。第二阶段:在此基础上研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做出对氧化剂、还原剂的初步利用探索,并在大量化学反应案例中分析氧化剂、还原剂存在的规律;第三步:以氧化性和还原性为跳板,进行知识迁移,将其延伸到其他章节,主要包括原电池、电解池两方面内容,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价值。如此便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电解池的原理和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对后面的内容有所期待。

  经过两个阶段的教学课程,学生从概念、电子转移本质、方程式判断方法和原则、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等具体角度了解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价值,对氧化还原反应在其他章节的利用不感到陌生。如此师生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体系盘活,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变为解题能力。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内容并不只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思维,将各部分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断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看到化学知识的特点,按照化学学科的规律展开教学活动,带领学生理智性、层次性地学习化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宋伟定.不同教学设计对高一学生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理解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2]汪宁.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教科书中位置的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xx(09).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本章以分类为中心,介绍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从有无离子参加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第一课时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并从电离的角度深化酸、碱、盐的定义,水到渠成的转入离子反应的讨论。第二课时从概念出发,结合探究实验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本节内容在中学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的概念、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等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知道酸、碱、盐的溶解性。但是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初步接触,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正处在15、16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

  根据以上分析及《化学新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如下: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3、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发言、实验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实验,体验了实验是学习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善于观察,敢于实践。

  3、通过讨论与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反思的习惯。发扬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分享实验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与取得成功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难点:实验现象的分析、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计算机辅助教学

  难点突破:

  1、精心设计实验:将教材实验设计为4个学生为一组的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参与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能分享实验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与取得成功的关系。

  2、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动画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观察,理解微观本质,使抽象知识变得更形象,便于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突破难点。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突破该难点,我做如下设计:初学时让学生按书写步骤进行训练。第二步是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关键和难点。学生的主要错误是不熟悉,不知道也不熟悉哪些能改写成离子,哪些不能改写离子,要指导学生复习酸、碱、盐的溶解性(课本第110页)。采用自学、反馈练习、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同学们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得到及时的纠正。并且要将书写难点分散到其他教学环节,在学习离子反应的意义时,设计练习4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在得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时,设计练习3个书写。

  五、学习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

  六、、教学准备

  1、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毛刷。

  2、实验药品:05mol/LCuSO4溶液、05mol/LKCl溶液、酚酞溶液、05mol/LBaCl2溶液、1mol/LNaOH溶液、1mol/LHCl溶液、05mol/LNa2CO3溶液。

  3、学生准备:4人一组进行实验。

  七、教学过程

  总体构思:

  教学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实验研究→引导分析→引导归纳→巩固练习

  学习序:明确问题→实验研究→分析现象→形成概念→理解应用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3

  一、设计思想

  新化学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强烈的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的人才。

  化学平衡属于化学热力学知识范畴,是中学化学教材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化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要求、学生的发展和认知水平,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重视学生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教材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通过类比、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教材以固体溶质溶解为例,分析溶质溶解过程中结晶与溶解速率的变化,并指出在饱和溶液中,当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以此顺势引入化学平衡状态概念,并强调在可逆

  反应中,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这样层层引导,通过熟悉的例子类比帮助学生理解,借此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教学难点。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的延伸,也是以后学习有关化学平衡的移动等知识的理论基础,是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与核心,因此《化学平衡》是一节承前启后的关键课。化学平衡概念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特征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接触化学平衡前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可逆反应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要接受和理解化学平衡这一抽象概念并非易事。因此在学习中应集中注意力,采用自主学习,积极想象等学习方式提高自己观察、理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有效教学。

  四、教学目标、重难点、方法和手段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

  (3)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能力目标:(1)通过回忆比较已学知识,掌握新的知识

  (2)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习惯

  (2)结合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等特点,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2. 教学重点、难点

  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其特征

  3. 教学方法和手段

  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引导探究、比较发现、推理论证等方法,通过复习联系旧知识,架设探究桥梁,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在引导探究、启发讨论中让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掌握知识。

  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引发冲突”“引导探究”“讨论交流”“ 答疑点拨强化拓展”“变式探讨体验归纳”“ 联系实际讨论应用”

  五、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讨论

  教师有目的地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各种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产生质疑和提出各种假设,并寻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

  【引入】 大家都喜欢喝糖水,你们知道一块糖投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吗?糖在水里面能无限度溶解吗?为什么会饱和?饱和的实质是什么?

  【探究】实验一:以蔗糖溶解为例(结合flash动画),探究溶解平衡的建立及特征, 微观过程,宏观再现

  [意图:通过简单的实验演示,借助浅近的类比关系,作知识的填补,以取得学生知识基础与认知水平之间的同步,获得化学平衡的最初认识。]

  【问题】①蔗糖晶体溶解时存在哪两个过程?

  ②随时间推延,两种过程速率如何变化?

  ③当两种过程速率相等时,溶液有何特征?溶液浓度是否发生变化?

  ④用何种实验可以证明饱和溶液两种过程仍然存在?

  ⑤将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是加入溶剂,原状态有何影响?

  [意图:以蔗糖溶解平衡为例,设计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2)答疑点拨,强化知识拓展

  教师引导、组织好前述探究活动的讨论交流工作,并进行必要的答疑点拨;学生回忆,讨论,归纳得出溶解平衡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引申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做好知识的强化与拓展。

  【探究讨论】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探究讨论,形成如下共识: ①蔗糖晶体溶解时存在溶解和结晶两个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 ②随着溶解进行,溶解速率逐渐减小,结晶速率逐渐增大,最后达到相等。

  ③两种过程速率相等时,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在“外观”上晶体不再溶解也不再析出,溶质的浓度不变,即达到了溶解平衡状态。

  ④(提示:初中CuSO4晶体的制备实验)向饱和溶液中加入一颗不规则形状的晶体,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的形状变成规则,但质量不变,由此可以说明,溶解平衡时,溶解和结晶并未停止,仍在进行,只是速率相等。因此,溶解平衡不是静止的,是一个动态平衡。

  【flash动画】再现溶解平衡时,V溶解=V结晶≠0

  ⑤将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解速率增大,继续溶解;在饱和溶液中加入溶剂,继续有固体溶解。所以,外界条件改变时,溶解平衡会被破坏。

  [意图:以溶解平衡为例,探究溶解平衡的特征;多媒体动画演示晶体的溶解、饱和溶液中晶体形变质不变、晶体溶解微观解释等,使学直观形象的探究、分析问题,并得出溶解平衡特征]

  【板书】化学平衡

  一、 溶解平衡的建立

  1、 溶解 ——结晶—— 可逆过程

  2、 V溶解=V结晶≠0 →溶解平衡

  (动态平衡、 浓度不变、条件改变,平衡破坏)

  【探究】实验二:对比溶解平衡,探究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投影】下表是CO+H2O(g) CO2+H2反应中起始和反应不同时间时各物质的浓度的变化(催化剂1200℃)。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4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从海水中获取溴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溴碘的性质,知道氯溴碘的性质差异;

  3.了解检验溴离子、碘离子的常用方法;

  4.认识溴、碘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海水中提取溴、碘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氯溴碘在氧化性上的递变规律以及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之处。

  三、 教具

  实验仪器(氯水、溴化钾溶液、碘化钾溶液),教学用PPT

  四、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五、 教学进程

  【课堂导入】阅读PPT上南岐之人的小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学生对于这些南岐人各个得大脖子病比较好奇,向他们介绍大脖子病是由于缺碘引起的。

  碘的摄取:包括海带、紫菜等海产品;但我们每天最常见的摄取碘的方法通过加碘盐的摄取。

  溴的应用:溴的应用也有很多,比如红药水就是溴的有机物。溴还有海洋元素的美称。

  【情境一、溴碘的物理性质】讲解:溴在拉丁文中有恶臭的含义,而碘在拉丁文中是紫色的含义,由此你能不能得出什么信息?

  回答:碘的颜色是紫色的,溴具有难闻的刺激性气味。

  展示:溴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发现溴的一些物理性质:深红棕色液体,易挥发。

  补充:溴的物理性质还有具有强的腐蚀性,会严重灼伤皮肤,橡胶;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易溶于乙醇、CCl4、苯等;ρBr2 >ρH2O

  展示:碘的图片,同样挖掘碘具有哪些物理性质:紫黑色晶体 ,有金属光泽 ;易升华,蒸气为紫红色刺激性(蒸气)

  补充:在水中溶解度比溴还小,易溶于乙醇、CCl4、苯等;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提问:加碘食盐由于碘具有挥发性,是不是开袋放置一段时间以后,碘的含量就会减少?

  回答:不会,因为加碘食盐中的碘不是单质碘,是化合态的碘。

  PPT展示:溴、碘的溶解性实验

  讲解:

  由于碘在水中,四氯化碳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的不同,就会导致他们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溴在水中是橙黄色的,但是它的四氯化碳溶液是橙红色的。

  碘在水中是棕褐色的,但是它的四氯化碳溶液是紫色的。

  【情境二、溴碘的化学性质】观察:溴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溴碘的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非常容易得到电子,呈现的是什么性质?溴碘的性质与之前学过的哪一种元素非常像?

  回答:溴碘的性质与氯的性质非常像。

  比较:氯溴碘三者的氧化性强弱(提示通过在一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最强来进行比较)

  实验:展示书本上P46页的观察与思考实验内容

  讨论:结合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回答,这个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涉及了什么方程式,通过方程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现象1:在氯水加入碘化钾溶液中,并加入四氯化碳溶液,下层变为紫色,可以得出反应为:

  Cl2+2KBr=2KCl+Br2

  现象2:在氯水中加入溴化钾溶液中,同样加入四氯化碳那溶液,下层变为橙色,说明发生了反应:

  Cl2+2KI=2KCl+I2

  结论:综合以上方程,我们可以得出他们在氧化性之间的关系式:

  Cl2>Br2>I2;相对应的它们在还原性上也有一个递变的规律:I->Br->Cl-

  引导:前面我们介绍了氯气的化学性质和溴碘非常的相似,那么氯气有的性质是不是溴碘也有呢?

  讲解:溴碘的化学性质1.能和金属反应2.能和非金属反应3.能和水反应4.能和碱反应

  强调:虽然溴碘在化学性质上与氯气非常相近,但是它们还是有特殊的地方,具体表现在:

  与金属反应时,溴能够氧化到最高价,但碘不能。

  与非金属反应时,氯溴碘的反应条件越来越难。

  与水反应时,溴碘都是可逆反应

  与碱反应时,发生类似的反应:X2 + 2NaOH = NaX +NaXO + H2O

  【情境三、溴碘的提取】溴的提取

  在溴的提取的过程,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

  提问:

  1.溴在海水中的浓度低?

  2.海水中的溴以什么形式存在?

  3.如何把化合态的溴转化为单质溴?

  讲解:由于海水中溴的浓度比较低,因此采取浓缩的方法,而浓缩液就是我们在提取粗盐的过程中得到的母液

  展示提取流程图:教学设计--《溴、碘的提取》学生版

  提问:在最后,为什么要鼓入热的空气?

  回答:使溴以蒸汽的形式跑出来。

  碘的提取

  在提取碘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海水中碘的含量更低,如何来提高碘的提取?如何把海带中的'碘提取出来?

  讲解:海带等藻类植物具有富集碘的能力,因此在这些植物的体内含有碘的量要比海洋中大十几万倍。再通过灼烧、浸取使碘离子提取出来。

  展示:从海带中提取得到碘的流程图教学设计--《溴、碘的提取》学生版

  提问:

  步骤①灼烧海带时,用什么仪器?(三脚架、泥三角、坩埚、酒精灯)

  步骤③的操作名称是什么? (过滤)

  步骤④中加入试剂的作用是什么?(使碘离子以单质形式得到)

  步骤⑤中,应选择什么试剂来提取碘?选择的理由(有机溶剂且不溶于水,萃取剂的要求)

  步骤⑥的操作名称是什么?原理是什么?(蒸馏,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情境四、溴碘的检验】如何检验溴离子和碘离子

  溴离子的检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有淡黄色的沉淀生成)

  碘离子的检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有黄色的沉淀生成)

  拓展另外的检验方法:

  可以用氯的四氯化碳溶液来检验溴单质和碘单质的存在:

  溴:下层溶液变为橙红色;碘:下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情境五、拓展与应用】溴的应用:抗爆剂、杀虫剂、粮食熏蒸剂、制药碘的应用:加碘食盐、华素片、海带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5

  一、教学背景

  (一)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知识;并不特别要求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迁移。

  (二)教材分析

  《甲烷》内容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它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就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为学好本节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以甲烷为代表的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和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好甲烷这一节的知识,能为学生学习烃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甲烷的存在、物理性质、用途。

  2、掌握甲烷分子的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

  3、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稳定、取代反应、氧化反应、高温分解)。

  4、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模型、观看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多媒体模拟反应历程,增强学生对甲烷分子空间构型这类抽象的知识的理解,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2、在重点掌握甲烷化学性质的过程中,逐渐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并学会迁移运用。

  3、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初步学会化学中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通过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总结实验结论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化学微观世界分子结构的立体美。

  2、通过学生合作进行模型制作明确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欣赏天然气应用的图片,观赏甲烷和氯气反应机理的动画以及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等设计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求形成长久稳定的化学学习动机以及探究新知的欲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形成严谨、有序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

  4、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了解甲烷对于人类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形成环保意识及关心能源、社会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燃烧反应和取代反应);

  (二)教学难点:甲烷分子的空间立体结构、取代反应的概念和实质。

  四、教学策略和手段:

  (一)教学策略:以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模拟实验和学生讨论为主,教师串联讲解为辅的启发式教学。

  1、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层层推进;

  2、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有意注意;

  3、通过展示模拟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对比、分析、讨论、归纳。

  (二)教学手段:PPT等多媒体课件、黑板。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讨论、讲解、练习

  六、教学过程:

  【引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化学的一大模块——无机化学,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化学另一个模块——有机化学的学习。

  【讲述】有机化学主要是研究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与制备的学科,那么什么又是有机化合物呢?其实,有机化合物就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有机化合物有两个基本特点:数量众多,分布极广。但由于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及其盐等与无机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相似,所以把他们归入了无机化合物之列。

  【提问】有机化合物中是否只含有碳元素吗?

  【讲述】答案是否定的,顾名思义,化合物自然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有机化合物不只是含有碳元素,它还含有氢、氧、氮、硫、磷、卤素等。其中仅含有碳、氢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烃。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最简单的烃,也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板书】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板书】一、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其分子结构

  【引入】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正在实施一项重大的能源工程——“西气东输”工程。

  【提问】大家知道“西气东输”工程里面的气指的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天然气

  【讲述】很好,这项工程主要是将新疆、甘肃等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通过管道东输到长江三角洲,最终到达上海的一项巨大工程。由于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清洁能源,所以我们国家才不惜重金把它从新疆那么遥远的地方引过来。天然气它的主要成分了就是甲烷,其实自然界中甲烷不只单单存在于天然气中,在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中甲烷也是他们的主要成分。

  【PPT展示】【板书】1、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板书】2、分子结构

  【过渡】通过我们在初中的学习,我们知道甲烷的分子式为CH4,根据我们第一章所学化学键的知识写出甲烷的电子式。

  【PPT展示】【板书】

  (1)、甲烷的电子式

  如果我们将电子式中的一对共用电子用一条短线表示,得到的式子叫结构式。

  【板书】结构式:将电子式中的一对共用电子用一条短线表示,得到的式子。

  那么甲烷用结构式来表示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它表示成这个样子

  【PPT展示】【板书】

  (2)、甲烷的结构式

  【提问】我们知道了甲烷的分子式和结构式,那么甲烷分子的结构到底是不是和它的结构式一样呢?

  【实践】下面我们就动起手来,利用我们手上的橡皮泥和牙签,搭建出你想象中的甲烷的空间结构。

  搭建出来后想一下以下两个问题:

  【PPT展示】

  1、如果我们用一个X原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一个氢原子,有几种可能?

  2、如果我们用两个X原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两个氢原子,又有几种可能?

  找几个同学问一下他们做出来的模型的空间几何结构。

  【讲述】通过我们科学家精确的实验测定发现,如果我们用两个X原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两个氢原子,其结果只有一种空间结构,那现在甲烷它的空间结构该是那一种呢?你们动手做一下,用两个X原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两个氢原子,其结构只有一种,看看应该是哪一种结构。

  【学生回答】正四面体

  【PPT展示】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球棍模型及比例模型。

  【讲述】很好,如果我们用两个X原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两个氢原子,其结果只有一种空间结构的话,那么甲烷的空间结构肯定就是正四面体了;如果它是一个平面正方形或者四棱锥的空间结构,那么用两个X原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两个氢原子相邻和相对肯定是两种不同的结构,如果我们用两个X原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两个氢原子,其结果只有一种空间结构的话,那么甲烷的空间结构肯定就是正四面体。在这种结构中,每个C—H与C—H都是等价的,且他们之间的夹角也就是键角为109°28’。

  【过渡】好,看完了甲烷的结构,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甲烷的性质。

  【板书】

  二、甲烷的性质

  1、物理性质

  【讲述】【PPT展示】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为0.717g/L(标准状况),极难溶于水。

  【过渡】这些就是甲烷的一些物理性质,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化学性质。

  我们常说结构决定性质,那么甲烷稳定的正四面体结构决定了它有那些化学性质呢?

  【板书】

  2、化学性质

  (1)、稳定性

  甲烷稳定的正四面体结构决定了甲烷通常情况下是比较稳定的,如与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

  【板书】【PPT展示】与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

  【讲述】甲烷的稳定性是由它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稳定结构决定的。

  【过渡】但任何物质的稳定性都是相对的,而它的变化是绝对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一旦外部条件发生变化,甲烷也能发生反应。比如在特定条件下甲烷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可以燃烧和发生取代反应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甲烷的燃烧反应。

  【板书】

  (2)、甲烷的氧化反应——燃烧反应

  【讲述】甲烷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燃料,通常情况下1mol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CO2,放出890kJ的热量,火焰呈淡蓝色。

  【板书】CH4(g)+2O2(g)CO2(g)+2H2O(l)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1资料卡片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怎么检验甲烷燃烧生成的产物?

  甲烷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将干燥烧杯罩在甲烷的火焰上,之后倒转烧杯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来检验。

  (2)点燃甲烷前应有什么操作?

  【总结归纳】点燃甲烷前应该验纯,这就提醒我们,在使用任何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进行验纯,否则他们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比例的时候就会发生爆炸。

  【提问】如果你发现你家里面使用的煤气或天然气发生泄漏的话,你将怎么进行查漏呢?

  【讲述】我们应该先打开门窗,让可燃性气体在室内的浓度,同时关闭煤气或天然气的总阀门,并且要到户外去打电话进行求救,切勿触动任何电器开关(如开、关灯)、在室內使用电话或手机、使用火柴或打火机、按动邻居的门铃、开启任何煤气用具,直至漏气情况得到控制。

  那么我们该怎么来检验这两种物质呢?

  【过渡】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甲烷的另一个重要的化学性质

  【板书】

  (3)、甲烷的取代反应(特征反应)

  【讲述】甲烷在通常情况下不与强氧化剂反应,但在特定的条件下甲烷是可以与一些氧化剂发生反应的。如在光照的条件下就可以与氯气发生反应。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甲烷与氯气反应的视屏。

  【提问】在这个实验视屏你看到了些什么现象?

  【总结】色变浅、水上升、出油滴。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这是因为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了能溶于水的氯化氢与不溶于水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等油状液体。其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为:

  【板书】

  【讲述】在上述反应中生成的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不是直接一次性完成的,而它们是一个连锁的反应,反应中生成的一氯甲烷又可与氯气进一步反应,依次生成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甲烷(四氯化碳——是一种很好的灭火剂),注意:有机反应方程式用“→”,不用“=”。

  【讲述】仿照生成一氯甲烷化学方程式,尝试写出一氯甲烷与氯气进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讲述】在常温下,一氯甲烷是气体,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是液体。

  【讲述】在上述反应中甲烷分子中的4个H原子逐一被Cl原子所代替生成了4种四种不同的取代物,像这种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板书】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讲述】甲烷在光照下除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以外,还能与其它气态卤素单质发生反应,它与氟气的反应更容易,与溴蒸气的反应更困难,与碘蒸气几乎不反应。但甲烷不能与氯水、溴水等反应,使氯水、溴水等褪色。

  【提问与思考】

  1、在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中那种生成物最多?

  2、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有何区别?

  【PPT展示】【小结】

  1、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说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最基本的实验事实是什么?

  2、甲烷主要存在于那些物质中,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

  3、甲烷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4、什么是取代反应?它与置换反应有什么区别?

  [课堂小结]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燃烧反应、取代反应。它主要取决于甲烷稳定的正四面体结构。取代反应是甲烷的特征反应。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P65课后习题1、2、3、5、6

  2、查阅资料,从反应形式、反应条件、反应的方向和可逆性等几个方面比较取代反应和我们学习过的置换反应有什么区别?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一、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其分子结构

  1、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2、分子结构

  二、甲烷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稳定性

  (2)甲烷的氧化反应——燃烧反应

  CH4(g)+2O2(g)CO2(g)+2H2O(l)

  (3)甲烷的取代反应(特征反应)

  取代反应的概念: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氯气与甲烷的取代反应方程式: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6

  一、课程目标

  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2、会应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原电池。

  二、教材分析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三、学情分析

  中学生对“电”的内容的认识不仅来源于生活经验,而且来源于学科学习。在生活经验方面,不仅接触了火力发电(或水利发电),而且接触了干电池等化学电源;在学科学习方面,学生不仅接触了摩擦起电,而且还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了电能,此外还学习了关于电的初步知识(如电源的正负极、电压和电流等内容),因此对电并不陌生。此外,高中《化学1》已较为系统的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也学习了钠、镁、铝、铁等有关的金属知识,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内容。这些经验基础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为本节的`学习做了知识、能力上的准备。

  同时原电池是高中化学学科体系的核心知识之一,它的教学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延伸与应用,也是后续电化学知识的基础。原电池的教学是体现学科交叉,科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学生在第一节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关系,本节课则学习化学能转化为另外一种能量即电能,由于电化学知识是学生首次接触的新领域,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陌生感,因此一个好的开端十分重要。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时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2)通过学生设计完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实验,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分析,提出实现新思路的各种推测和猜想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对比、归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2)通过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体会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7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知识分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部分,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知识,因此,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②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

  ②、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认识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教学方法:

  1、分组活动探究、猜想、讨论、归纳

  学情分析:

  在氧气、氢气后学习二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实验仪器及药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展示:1、“二氧化碳在大自然中自由地翱翔”,拉开了本课的序幕。讨论与交流,归纳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二、创设情境,学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展示:1、教师出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学生思考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可告知我们哪些信息?

  讨论与交流:由学生通过感知得到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气味。

  提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举例说明。

  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如果将温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气体二氧化碳就变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外形似冰,熔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小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三、实验探究,学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演示:在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倒入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

  现象:两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且下面的火焰先灭。

  提问:由此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进一步解释上述事故的发生及蜡烛熄灭的原因)

  结论: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讲解: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等处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

  提问:怎样测试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学生讨论后归纳)

  讲解:在菜窖里做一个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人不要进去。

  演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观察现象。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颜色变红,加热后红色褪去,又恢复紫色。

  结论:能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讲解: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演示:二氧化碳气体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实验,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能二氧化碳气体和澄清石灰发生水反应。

  本节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的同时,我们以从中获得什么新的知识?

  课堂练习:利用多媒体展示。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色

  味

  态

  密度

  溶解性

  熔沸点

  无色

  无味

  气体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无色液体、雪状固体“干冰”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不供给呼吸。

  3.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水=碳酸

  CO2+H2O===H2CO3

  H2CO3====CO2+H2O

  4.能与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CO2+Ca(OH)2===CaCO3+H2O(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8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

  二、学习过程

  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

  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

  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

  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

  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

  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

  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

  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

  3、基本概念

  1)什么是有效碰撞。

  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

  2)什么是活化分子。

  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

  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

  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

  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

  课堂思考题

  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9

  第三章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一 学习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必修模块要求选修模块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

  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1、能列举铝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1、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2、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合金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对教材和教师给出的合金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信息加工。

  (3)体验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互相影响的过程。

  (4)通过完成小论文,体验科学研究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并通过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活动,增进感情,培养合作的精神。

  (2)通过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材料发展的历史从生产力的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使,鉴于金属材料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所以本节主要学习合金的性能、常见合金的组成和重要用途、如何正确选用金属材料等。此外金属材料自身还在不断发展,传统的钢铁工业在冶炼、浇铸、加工和热处理等方面不断出现新工艺。新型的金属材料如高温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储氢合金、永磁合金、非晶态合金等相继问世,大大扩展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所以介绍金属材料面临的挑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基于以上观点确立教学重点为

  (1)生活中铁合金及铜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定为本节的知识重点;

  (2)培养学生的获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点;

  (3)解决怎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是教学重点

  难点为: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介绍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提高。金属种类选了“钠、铝、铁、铜”,具有代表性:除钠外,其他三种金属都是常见金属,学生有感性的认识,能与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应用相结合。鉴于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编写一节金属材料的内容,以体现教科书内容的时代性,反应教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1第三章第三节教学内容,是金属知识的应用,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教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实物、图片、录象等展示,让学生对金属材料形成一个初步概念再学习

  合金的性能、常见合金的组成和重要用途。

  第二部分:再通过金属材料及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义。

  合金以及金属材料的内容学生在初三已有一定知识基础,课标要求也仅为“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故不应过多介绍各种合金材料组成、性质、用途,以致过多使用课堂资源。应该着力开展实践活动(小论文要延伸至课外,做好动员和指导即可),组织好关于选用材料的讨论。这些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理应获得相应的重视和教学资源。

  (三)学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利用大量的图片信息和视频材料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的教学中,可展示常见铁和铜金属材料的实物,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展示多种金属材料的图片或视频,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合金等金属材料的认识。

  (二)引用大量的生活中的事例

  (三)可充分利用相关网站

  五、教学方法、学习指导策略

  这节课在“知识与技能”上要求不高,教学的重点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落实“过程与方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建议灵活地应用多种学习方式,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1.独立思考

  2.交流讨论

  3.展示交流

  4.学生小结

  六、教学资源建议

  (一)上网查阅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史

  (二)可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就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交流讨论

  (三)任选你感兴趣的关于合金的课题进行调查,完成一篇关于合金的小论文。

  七、课堂评价建议

  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度,可以通过活动表现评价表的方式进行。

  小组成员:

  小组分工:

  评价的内容评价细目结果备注

  ABC

  主题选择1、为什么选择此设计思路?

  2、对能否完成好此设计思路是否进行论证?

  活动过程评价1、学生的参与意识

  2、分析问题的思路是否清晰?

  3、收集资料对所学知识的学习、理解是否有恰当的帮助?

  资料收集与整理1、小组成员能否分工?通过多种手段收集相关资料?

  2、能否对收集资料进行有序的分类整理?

  3、收集的资料是否充分并能围绕设计思路?

  交流与表达1、能否对所选设计思路作准确、有条理的表达?

  2、能否对他人观点做准确、恰当的补充?

  3、能否对他人的观点提出合理的质疑并能正确回答他人质疑?

  整体评价1、参与意识

  2、合作意识

  3、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交流表达能力

  5、查阅和整理资料能力

  6、处理现场提问的应变能力

  整体表现评价结果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10

  一、教材依据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一章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

  二、设计思想

  本节的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本节课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基本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比较抽象,应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及概念。在学生深入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知识后,很自然的引出了化学键的概念,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化学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2)、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四、教学重点

  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概念,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的应用。

  五、教学难点

  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认识化学键的涵义和氢键的应用。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氯化钠固体,液态水和酒精。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氯化钠固体和水的样品。

  [设问]1.食盐是由哪几个元素组成的?水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

  2.氯原子和钠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成氯化钠?氢原子和氧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成水分子?

  思考、讨论、回答

  问题导思,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人在地球上生活而不能自动脱离地球,是因为地球对人有吸引力。同样的原子之间能自动结合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强烈的相互作用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化学键,由于有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

  [板书]第二节 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

  下面我们就以NaCl和HCl 为例,研究存在于它们中的相互作用力。

  阅读教材,思考:钠原子和氯原子是以怎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作用力?

  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来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

  Na+

  课件演示: 形成过程

  观看,倾听,思考。

  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离子键

  1、概念

  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提问:定义中的静电仅指阴阳离子之间的吸引力吗?离子可以无限接近吗?

  思考,回答

  引导学生对概念深入理解

  2、实质

  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

  记录

  提问: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那么HCl 的形成和NaCl一样吗?

  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件演示:HCl的形成过程

  +

  观看,倾听,思考。

  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来思考问题。

  板书:

  二、共价键:

  1、概念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共用电子对就像双面胶一样将两原子联系在一起。

  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提问: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是否都正好处于两原子正中间,不偏不倚?

  思考,回答:不是,成键两原子如果相同,两者吸引电子能力相同,则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如果成键原子不同则吸引电子能力也不同,电子对将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小结:共用电子对不偏移的共价键称为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称为极性键。

  板书:2、类型:

  1极性键:电子对偏向于成键原子其中一方;(X--Y)

  2非极性键:电子对处于在成键原子中间。(X--X)

  理解、记忆总结:

  NaCl和HCl是通过两种不同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们把这种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倾听、体会、正确认识

  归纳抽象出概念。

  板书:

  三、化学键: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称为化学键。

  练习:下列物质中哪些含有离子键?哪些含有共价键?哪些是极性键?哪些是非极性键?

  KCl、NH4Cl、H2、N2、Na2S、MgBr2、KOH、CO2、CH4、NH3、CaO、Na2O2

  运用刚才的抽象概念,从电子式角度判断、比较、回答:(1)只含有离子键的式KCl、Na2S、MgBr2、CaO。

  (2)只含有共价键的是:H2、N2、CO2、CH4、NH3

  (3)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NH4Cl、KOH、Na2O2

  (4)含有极性键的是:CO2、CH4、NH3、NH4Cl、KOH。

  (5)含非极性键的是:H2、N2、Na2O2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如何判断物质中含有离子键还是共价键?

  讨论、思考、归纳:

  从成键的元素判断:一般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培养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1、离子键的成键条件:

  活泼的金属元素(IA,IIA)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VIA,VIIA)

  (1)活泼金属元素:Na、K、Ca、Mg……

  活泼非金属元素:O、S、F、Cl……

  (2)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酸根阴离子(SO42-,NO3-)及OH-

  (3)铵根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或活泼非金属元素)

  (4)很活泼的金属与氢气反应生成的氢化物如 Na、K、Ca与H。

  2、非金属元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1)非金属单质:H2、X2 、N2等(稀有气体除外)

  (2)共价化合物:H2O、 CO2 、SiO2、 H2S

  (3)复杂离子化合物:强碱、铵盐、含氧酸盐

  理解、记忆

  巩固概念,加深理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初中我们学过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物质,从化学键的角度应该如何解释呢?以H2和Cl2反应为例,思考。

  思考并回答:H2分子中H-H键和Cl2分子中Cl-Cl键断裂成H原子和Cl原子结合成HCl,形成了化学键H-Cl键,所以,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板书:四、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存在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第二课时)

  了解、预习

  本节课解决内容:

  1、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和非极性)的形成过程。

  2、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判断。

  3、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之间的区别。

  五、作业布置:

  1、有下列物质:1Na2O、2Na2O2、3NaOH、4NH4Cl、5CH4、6H2O、7CO2、8N2、9H2SO4、10Ar。

  其中只存在离子键的是 ,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存在非极性键的是 ,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只存在共价键的是

  2、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物质的化学式

  (1)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2)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是

  (3)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具体的例子——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进行对比,找出它们成键的差异,让学生自己发现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评价、补充,由学生归纳出离子键、共价键、化学键的概念,从微观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宏观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盐类水解的规律,知道盐类水解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小组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提前做导学案,小组探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

  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实质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实质

二、教材的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盐类的水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知道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盐类水解是后续电化学学习的必备基础。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弱酸、弱碱及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1)感知情境,导入主题,研究探索,指导学法。

  (2)教师导学,学生合作讨论,探讨实验设计及评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现。(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对比、归纳及类推、练习训练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4)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

  (1)学生分组讨论,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学会合作。

  (2)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迁移发展的方法展开探索,对比归纳及类推总结,练习训练,获得对比、归纳和类推的学习思维能力。

  (3)积极思考,善于应用对比、归纳总结及类推思维方法,提升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讨论交流,提高人际交流能力。

  四、教学过程(附课件)

  1、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纯碱和小苏打入手

  [幻灯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使学生的学习从低起点、易接受的环境开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过渡到

  A级问题的六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回答

  A级问题一:水的电离方程式是,若在水中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平衡移动方向是向移动,理由是。

  A级问题二:溶液呈酸碱性的根本原因是,溶液呈中性是因为,呈酸性

  是,呈碱性是。

  A级问题三:写出下列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盐酸与NaOH溶液:,②盐酸与氨水:,A级问题四:写出下列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醋酸与NaOH溶液:,④醋酸与氨水:。

  A级问题五:上述反应物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级问题六:若按酸、碱强弱不同,上述反应生成的四种盐可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分别为

  NaCl,NH4Cl,CH3COONa CH3COONH4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盐类水解的实质,引导学生思考,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A级问题完成之后进入B级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将不同的'题分给不同的

  小组。让六个小组的学生同时上黑板演示。 B级问题一:

  盐CH3COONa溶液酸碱性盐类型Na2CO3 NH4Cl Al2(SO4)3 NaCl KNO3设计意图:学生上黑板画图,指出优点和不足,教师能够知道学生差在哪。

  B级问题二:CH3COONa溶液为什么呈碱性?

  电离方程式

  设计意图: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

  B级问题三:NH4Cl溶液为什么呈酸性?

  c(H+)和c(OH–)相对大小盐溶液的酸碱性盐溶液中的粒子有无弱电解质生成相关方程式电离方程式c(H+)和c(OH–)相对大小盐溶液的酸碱性盐溶液中的粒子有无弱电解质生成相关方程式B级问题四:NaCl溶液为什么呈中性?

  B级问题五:1.盐类水解的定义:水溶液中盐电离出的跟水电离出的生成的反应。

  2.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电离出的与水电离出的结合成,水的电离。

  3、盐类水解的条件:①盐必须溶于中。

  ②盐中必须含有离子或离子

  B级问题六:盐类水解规律

  ⑴有就水解;无不水解;⑵越越水解;都双水解;⑶谁显谁性;同显中性。

  例:酸性:乙酸碳酸次氯酸

  水解程度:乙酸钠碳酸钠次氯酸钠溶液碱性: CH3COONa Na2CO3 NaClO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分析,总结类推,让学生强化基础知识,关注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不同水解类型的理解和记忆。 4、课堂练习课后作业

  见课件

  设计意图:提供反馈教学的信息,培养强化学生的对比归纳类推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

  反思一:课堂还可以更高效

  提前给学生发了导学案,然后收上来批阅,也就是在讲课之前,对学生已非常了解,能够有针对性的上课。在学生分组答题的过程中,一个小组答一道,存在忽略其他同学的情况,同时也存在一个小组同学只关注自己的问题,而不去探讨其他问题。此外,视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适当的链接高考题,这是我在本节课做的不足的地方,也是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反思二:加强课后练习,能够让学生掌握的更好

  课后练习,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该让学生多说,然后让学生总结,隔段时间复习。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12

  【课程目标】

  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2、会应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原电池。

  【教材分析】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学情分析】

  中学生对“电”的内容的认识不仅来源于生活经验,而且来源于学科学习。在生活经验方面,不仅接触了火力发电(或水利发电),而且接触了干电池等化学电源;在学科学习方面,学生不仅接触了摩擦起电,而且还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了电能,此外还学习了关于电的初步知识(如电源的正负极、电压和电流等内容),因此对电并不陌生。此外,高中《化学1》已较为系统的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也学习了钠、镁、铝、铁等有关的金属知识,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内容。这些经验基础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为本节的学习做了知识、能力上的准备。

  同时原电池是高中化学学科体系的核心知识之一,它的教学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延伸与应用,也是后续电化学知识的基础。原电池的教学是体现学科交叉,科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学生在第一节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关系,本节课则学习化学能转化为另外一种能量即电能,由于电化学知识是学生首次接触的新领域,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陌生感,因此一个好的开端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时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2)通过学生设计完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实验,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通过对氧

  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分析,提出实现新思路的各种推测和猜想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对比、归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2)通过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体会实验在化学

  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

  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

  生:(思考)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

  生:形成闭合电路;自发氧化还原反应。

  二、新课讲授

  师:[投影显示]如下图所示。大家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电流表指针的变化。碳棒上有什么变化?在两极发生了什么反应?

  (生观察现象)

  生:1.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移;

  生:2.碳棒上有红色物质生成。

  师:请大家是这写出电极反应。

  生:铁为负极,碳棒为正极。

  生:Fe:Fe—2e=Fe2+氧化反应;C:Cu2++2e=Cu还原反应;总反应方程式:Fe+Cu2+=Fe2++Cu

  师:这里设计了三个实验,请大家分组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果。

  [投影显示]1.将两根碳棒分别插入装有CuCl2溶液的小烧杯中,浸一会,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现象(图1);2.用导线连接碳棒后,再浸入CuCl2溶液一会儿,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变化(图2);3.浸入CuCl2溶液中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接通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极上的现象并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所生成的气体(图3)。

  师:在此过程中请大家一定要操作规范,注意安全。

  生:前两个实验碳棒上没有明显变化;

  生:第三个实验通电一会儿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的碳棒上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

  生: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碳棒上有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全部生:分析整理作出判断。红色物质为铜,黄绿色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氯气。

  阳极产物—氯气(Cl2);阴极产物—铜(Cu)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提示]讨论提纲

  [投影显示]

  1.通电前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是如何运动的?

  2.接通直流电后,原来的离子运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有关离子在两极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生:(讨论分析)

  1.通电前溶液中Cu2+、Cl—、H+、OH—自由移动。

  2.通电后带正电的Cu2+、H+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Cl—、OH—向阳极移动。

  3.Cu2+在阴极得电子变成了单质Cu,Cl—在阳极失电子变成了Cl2。

  师:[总结板书]

  通电前:CuCl2=Cu2++2Cl—;H2OH++OH—自由移动

  通电后: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CuCl2=Cu+Cl2↑

  [概括]通俗记法,利用谐音。阳(极)—氧(化反应)

  师:在电解过程中,电子是如何形成闭合回路的?大家请看看课本第64页,归纳电子流动

  方向。

  生: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质溶液→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师:非常正确,我们一来总结一下。

  师生:电子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从电源负极流出,流向电解池的阴极,阴极附近的Cu2+

  在阴极得电子被还原为铜,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定向移动,阳极附近的Cl—在阳极失电子被氧

  化为氯原子。氯原子结合形成氯气分子,失去的电子从阳极流回电源的正极,从而形成了闭

  合电路。

  师:电解质溶液的导电与溶液的电离有什么关系?

  生:先有电离,后有电解。电离不需要通电,电解建立在电离的基础上。

  师:现在大家一起来完成投影显示的表格。

  生:(每位学生完成一项,共同填好此表。)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能力目标: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格式,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思想教育:

  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地利用资源。

  教学重点: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情况分析:

  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对化学方程式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关键,教师应紧紧结合化学方程式意义,引导学生对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这一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分析题意,理清解题思路,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计算问题的能力;通过解题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简明地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1、探究法:通过对问题的合理设计,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探究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2、边讲边练法:通过边讲边练,及时反馈信息,达到师生互动,争取在课堂40分钟解决本节课大部分问题。

  教学辅助设备:小黑板、学生课堂练习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提问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说明。

  请书写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并指明该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

  过渡: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量的意义,我们可以在已知化学方程式中某物质的质量的情况下,计算别的物质的质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现在用学过的知识试着去

  解决下面的问题。

  例题1:用足量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如果得到128Kg的铜,至少需要多少氧化铜?(同时需要多少克氢气?)

  让学生自己试着去解决该问题,教师作适当引导。并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算。

  引导提问:

  你们是以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会儿,然后让学生对解题思路进行总结。

  总结:

  解题思路:

  1、写出化学方程式

  2、找出已知量、未知量(设为x),并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已知量、未知量的质量比。分两行写在对应的化学式下面。

  3、列出比例式,求解x。

  巩固练习:

  现在我们就用刚才总结的解题思路再来解决一个问题,并请同学们按照你们认为正确的解题格式将解题过程书写出来。

  例题2:13g锌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制得多少克氢气?

  问题深化:解答计算题应该有正确的书写格式,那么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是怎样的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总结出解题格式,并请学生回答。

  解题格式:

  1、设未知量为x

  2、写出化学方程式

  3、找已知量、未知量,并计算其质量比

  4、列比例式,求解未知量

  5、简明地答

  点拨:对解题格式中的相关事项作进一步强调。

  现在我们就用刚学过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知识,完成下列两个练习题。

  巩固练习:

  1、电解1.8g水可得多少克氢气?

  2、在空气中燃烧多少克木炭可得22g二氧化碳?

  让两位学生到台上演算。

  引导:指导学生做课堂练习,随时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学习稍差的学生要进行个别的帮助。

  解题辨析:

  下题的两种计算的`结果都是错误的,请指出其中错误,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内容:略

  (如果时间不够,则将该部分内容移到下节课进行。)

  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中应注意的事项,请同学们总结一下。

  对学生的小结,教师作适当引导和补充。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下面几句韵语加以记忆。

  化学方程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关系量间成比例,解设比答需完整。

  课外练习:

  教材习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产生求知欲。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请一位学生上台书写,另请一位学生回答意义。

  学生对以小黑板出示的例题略作观察,稍加思考。

  可让一个学生上台来演算。

  让学生思考、讨论一、两分钟,请一、两位学生回答。

  学生仔细体会解题的思路过程。

  学生进行练习,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算,并写出解题过程。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使用正确的解题格式。

  学生分析总结出解题格式,一、两位学生代表作答。

  对照教师给出的解题格式,学生仔细体会,并和解题思路作比较。

  依照例题,严格按计算格式完成课堂练习。

  强化训练,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学生积极思考,并指出其中错误。

  学生总结解题注意事项,请一、两位学生作答。

  理解记忆。

  独立完成课外练习。

  问题导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加深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因为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对本节课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

  以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新知识情景。

  结合具体的实例教会学生分析题意,学会如何解计算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重点引导学生从思维的特点出发,养成正确地审题、解题习惯,找准解题的突破口。

  加深巩固,进一步强化用正确的思路去分析、解答计算题。

  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书写完整、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

  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加深巩固知识,强化计算技能。通过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辨析解题正误,发现典型错误,避免学生犯类似错误。

  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只作恰当及时点拨。

  在轻松、愉快中学会知识,会学知识。

  加深、巩固知识,反馈信息。

  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14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本节课与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等相关知识密切相关。它是电化学的基础,也是原电池知识的延伸,更是进一步研究其应用的基础。在中学化学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指导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理论依据。学习电解池之后学生将形成一个将氧化还原反应、能量转化、元素化合价知识、电解质溶液和原电池原理等知识联系起来的一个知识网络。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过了原电池的相关原理,对于氧化还原反应也很熟悉,并且掌握了能量之间的想换转化的方式和途径,为学习本节课内容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高二学生处于思维活跃期,有很强的好奇心理,同时具备了一定得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推导能力,为学习本节课奠定了能力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认识电解池组成,理解电解原理并初步掌握电解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2)学生学会利用对比总结的方法,比较学习离子放电顺序。

  (3)综合分析设计实验验证电解池两极产物。

  2、【过程与方法】

  (1)综合应用化学和物理知识动手实验,体验电能与化学能转化的探究过程;

  (2)应用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取信息,应用分析、推理、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分组实验与讨论,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2)通过探究实验的操作,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能力,感受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体验科学研究的严谨与艰辛。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电解原理;

  2、教学难点;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放电顺序判断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六、教具准备

  教师:电解池、CuCl2溶液、KI-淀粉试纸、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流程图

  八、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想一想: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

  问一问:原电池的电极如何判断?

  写一写: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联想质疑】:如下图所示:如果把两根石墨棒作电极插入CuCl2溶液中,外接直流电源,这还是原电池装置吗?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上述装置,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播放动画】:电解氯化铜溶液微观模拟

  【投影】:第三节: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学生小结】:

  1、电解: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2、电解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教师讲解】:放电:阴阳离子在阴阳两级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放电。

  【思考交流】:电解池的两极是怎样确定的?电极分几类?

  【学生小结】:

  3、两个电极及电极反应

  (1)两个电极的确定及电极反应: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电子流进——还原反应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电子流出——氧化反应

  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

  总反应式:

  (2)两个电极的类型:活性电极和惰性电极。

  惰性电极(铂、金、石墨)——仅仅导电,不参与反应

  活性电极(除铂、金外的金属)——既可以导电、又可以参与电极反应

  【提问】:根据电解氯化铜的装置,大家分析形成电解池的条件是什么?在电解过程中,电子是怎样流动的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回答

  【投影】:

  4、构成电解池的条件和电子流动方向

  (1)构成电解池的条件: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的电解质;形成闭合回路。

  (2)电子的流向:电子从外加电源的负极流出,流到电解池的阴极,再从阳极流回电源正极。(注意:电子只在外电路定向移动,不能从溶液中移动)

  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思考交流】:

  (1)电解后氯化铜的浓度如何变化?

  (2)若要使电解质溶液复原,怎么办?

  【学生回答】:(1)电解后氯化铜的浓度减小;

  (2)若要使电解质溶液复原,可以加入氯化铜固体。

  【设置疑问】:

  (1)请同学们思考,在CuCl2溶液中,不仅有CuCl2电离生成的Cu2+和Cl-,还有H2O电离出的H+和OH-,为什么Cu2+、Cl-放电,而不是H+和OH-?

  【分析】:H+和OH-的量少。

  【提示】:阳离子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而阴离子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想一想在阴和阳两级参加化学反应的离子可能与离子本身的那些性质有关系呢?

  【讲解】:由于各种离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因此电解时离子放电的难易程度也不同,顺序不同。

  【投影】:5、放电顺序

  (1)阳离子在阴极上放电顺序是:

  Ag+>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K+

  (2)阴离子在阳极上的放电顺序是:

  ①活性材料作电极时:金属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成阳离子进人溶液,阴离子不容易在电极上放电。

  ②用惰性电极(Pt、Au、石墨、钛等)时:溶液中阴离子的放电顺序是:S2->SO32->I->Br->Cl->OH->NO3->SO42-(等含氧酸根离子)>F-

  【讲述】:电解电解质溶液时,在阴阳两级上首先发生放电反应的离子分别是溶液里最容易放电的阴阳离子。

  课堂练习:在电解氯化铜溶液的装置中,若把电解质换成熔融氯化钠,其结果又如何呢?写出电极反应。

  【总结】:

  1、分析电解反应(用惰性电极时)的一般思路:

  明确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

  阴阳两极附近有哪些离子

  根据阳极氧化、阴极还原以及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反应的离子先后,最后分析得出产物

  2、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装置名称

  原电池

  电解池

  举例电极名称电极反应类型电子运动方向能量转变形式

  巩固练习:

  1、电极反应方程式及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惰性电极,溶液):

  H2SO4HClNaOHK2SO4

  CuCl2CuSO4NaClKMnO4

  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Cl2、NaCl的混合溶液时,阴极析出的物质是xxx;阳极产物是xxx。

  3、两极都用银片作电极电解AgNO3溶液时,阳极的产物是xxx;阴极的产物是xxx。

  【作业布置】:课本83页1、2、3题。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15

  一、教材分析

  钠是碱金属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中第三章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经介绍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高中钠元素的系统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学生感觉相对更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这将有利于今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刚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同时还学习过钠的某些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一些知识,他们也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钠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

  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及用途;

  3、掌握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

  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过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2、金属钠的氧化以及与水反应的原理。 【难点】

  1、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2、钠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的解释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

  实验仪器:小刀、镊子、滤纸、三角架、酒精灯、烧杯、火柴、坩埚、坩埚钳、盖玻片

  实验药品:钠单质、酚酞、稀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盐酸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九、课后作业

  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_________,熔点________(高、低),密度________(大、小),硬度________(大、小) 。

  2、把小块金属钠投入到饱和石灰水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物

  B、有金属钙被还原出来

  C、反应过程中钠浮在液面熔成小球

  D、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迅速游动

  十、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08-21

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总结04-29

礁盘教学设计|礁盘教学设计资料|03-25

化学教学教学设计02-10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的工作总结03-31

长城教学设计10-08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02-28

秋思教学设计05-14

生物教学设计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