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15 10:30:4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分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分数教学设计

分数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3页。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苹果、圆片、正方形纸、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苹果

  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板书:1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板书:一半

  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表示方法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

  1)、教师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

  3)、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并写上。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阴影部分是原图?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2、认识1/4

  (1)要得到一个苹果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2)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3)教师演示把一个苹果分成四块,每块是它四份之一。

  (4)小结:像1/2、1/4这样数都是分数。

  (三)认识其他分数

  1、你们还想认识其他分数(几分之一)吗?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纸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认识其他分数。

  (2)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说一说各自分数。

  2、完成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四)比较分子是1分数大小

  1、出示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独立探究,完成第二组图片,1/4和1/3比较,再跟小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

  3、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比较,你发现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分数比较大小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等2题。

  (五)作业

  完成第96页练习二十二第1~3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页~9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能比较分母相同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正方形纸,彩纸条

  教学过程:

  我们已经认识几分之一分数,大家还想再认识其他分数吗?

  揭示课题板书:几分之几。

  (一)教学例4

  1、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自己意愿涂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1/4,2份是它2/4,3份是它3/4,4份是它4/4。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份数不同。

  (二)教学例5

  1、让学生把1分米长彩纸平均分成10份;

  2、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几分之几?

  板书:1/10

  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分,2份是它几分之几?

  板书:2/10

  3份是它几分之几?

  让学生类推出十份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

  3、小结:像2/4、3/4、2/10、7/10…这样数,也是分数。

  4、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其他分数。

  5、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6、完成教科书第94页“做一做”第1题。

  (三)教学例6

  1、出示例6第一组图2/5和3/5;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让学生同桌一级,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2/5和3/5,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3)演示2/5和3/5比较重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出示例6第二组图

  让学生独立探究、完成6/6和5/5比较,再跟小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比较?

  3、小组讨论,通过上面两组数比较,你发现什么?师生共同小组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基本方法。

  4、完成教科书第95页“做一做”第2题。

分数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第十册(第23页)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百分数源于分数,又有别于一般分数,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而本节课从实例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把学生带入生活中学习百分数。

  三、学情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了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同本课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前可以让学生广泛的搜集整理百分数的信息,课上再说说这些百分数的意义,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又有利于学生感受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其次,教学时还要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类推、辨别,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辨别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在用百分数表达和交流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数感。

  五、教学要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六、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标有百分数的实物(商标、说明书、合格证、报刊信息……)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七、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百分数产生的必要

  1、情境出示:

  同学们,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组织一场投篮比赛,规定每班派一名选手参赛,不过五(1)班有三名同学报名,他们投篮的水平都不错,这是他们平时练习的情况:

  队员投中的个数

  1号队员22

  2号队员17

  3号队员43

  (1)同学们,如果你是五(1)班的班长,你会推荐第几号同学参赛?为什么?

  (2)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可能会有如下几种回答:

  会推荐3号队员参赛,因为他投中的个数最多。

  我觉得光比较投中个数不够公平,还需要看他们共投了多少个。

  2、师小结后,继续出示:

  队员投篮的个数投中的个数

  1号队员2522

  2号队员20xx

  3号队员5043

  (1)有了投篮总数,现在你准备推荐谁呢?(学生思考过后,会想到:直接算出投中个数是投篮总数的几分之几,再去比较。)

  (2)那谁来说说怎么算?(生交流,师板书:22÷25=17÷20=43÷50=,然后再通分===)

  (3)是呀,得出后仍不便于比较,进一步通分为分母是100的分数就便于比较了。现在谁能说说这三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呢?(学生回答出三个分数的意义)

  3、小结,引出百分数。

  (1)我们一起来看这三个分数,这三个分数比较特别,分母都是100,都表示某一个同学投中个数与投篮总数的一种关系,这些特殊的数数学上通常不把它们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写成88%。(板书:88%)读作:百分之八十八,也就是在原来分子的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一起再看一遍。(板书:85%)。你会了吗?拿出手指来,我们写写看。画个圈,画条斜线,再画个圈。(众生高举一手在空中书写)这就是百分数的写法。会不会写?像这一类的数就是百分数。(板书课题:百分数)

  (2)谁能说说这三个百分数所表示的意思。(学生分别说出这3个百分数的意思)。

  (3)现在你能确定几号队员投篮水平高些了吗?借助这三个百分数,很好地解决了选择哪个学生参加投篮比赛的问题了,看来百分数是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设置一个个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更深入地进行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角——百分数,这样的引入,使学生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同时在教学伊始就将百分数的读写法呈现给学生,也为后面的学习交流提供了方便。

  (二)联系生活,感悟意义

  1、从具体实例中,理解百分数意义。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百分数吗?各是在什么地方见到的?稍微留心一下,在我们生活周围到处可见百分数,这是一件衣服的合格证,(课件出示:合格证),在上面你能找到百分数吗?请你读出来。(学生读:棉75%涤25%)75%、25%表示什么意思呢?

  2、小组交流自己搜集的百分数的意义。

  同学们,课前老师也布置大家收集标有百分数的标签、合格证等,都带来了吗?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交流,互相说说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这些百分数又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展开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3、全班交流。下面想请几位同学带着你的收集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看一下。

  4、补充练习。

  (1)老师这儿还有几个百分数,一起来看,(课件出示课本中的情境图)从中能看到百分数吗?它们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交流)

  (2)一起再来看老师从网上搜索到的一条信息,(出示网络信息:20xx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金额比同期增长110。7%,预计全年汽车出口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自己轻声地读一遍。这儿的110。7%又表示什么意思呢?(板书:109。1%)从这段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通过学生自主交流收集到的各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使学生感悟百分数的意义,同时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又出示了几个百分数,看似随意,实则是别有用心,这几个百分数不只是与学生收集的百分数的简单重复,而正好是学生所收集的空白所在,它们的出示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趋完善。

  (三)分析比较,深化认识

  1、回顾整理。

  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这么多百分数,那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刚才在交流这些百分数的意义时,全都采用了怎样的说法呀?(引导学生交流出: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2、归纳小结。

  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3、观察分析。

  同学们,到目前为止,关于百分数的有关知识咱们也了解得很多了,但不知大家有没有疑问,百分数和分数一样吗?百分数有哪些特别之处呢?下面让我们仍以四人为小组,去研究研究,看看百分数有什么特别之处。

  4、学生谈发现,师引导整理。

  (1)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不同。(百分数的分母只有是100,而分数的分母是可以变动的;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小学教学设计网)

  (2)写法不一样。

  (3)读法不一样。

  (4)百分号前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5)百分号前面的数可以小于100,可以等于100,也可以大于100。(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意义不同、写法不同、读法不同、百分数的前面可以是小数……)

  5、实例中体会不同。

  同学们真善于观察,发现了百分数和分数是不同的,有很多特别之处,现在请你来看一看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哪几个不能?(课件出示:一堆煤吨,运走了它的。米相当于米的。)为什么?(引导学生明白:、这两个分数都表示一种关系,而其余几个分数都是一个具体的数量)那你能不能将这两句话读一读,让别人能听出其中的区别?

  设计意图: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往往把百分数仅仅“形象化”地理解为分母是100的分数,教材中又没有涉及百分数与分数区别这一内容,因而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并设计练习,让学生结合实际去辨析、去感知二者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拨开心中迷雾,认识“庐山”真面目。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出示:1%、18%、50%、89%、100%、125%、7。5%、0。05%、300%

  要求:喜欢读哪个就读哪个,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生读,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这一个练习中,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机械地读,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选择地读。学生在回答哪些百分数比较特别,以及这些百分数的分子为什么千姿百态时,其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通过问题包装、形式变化,枯燥的百分数的知识放射出迷人的色彩。每个学生都乐意读出自己感到特别的百分数,都乐意读出自己的思考,表述自己的发现,进入积极的求知状态,成为学习的主人。

  2、小游戏:让学生写出10个喜欢的百分数,学生动笔写了一小会,教师突然喊停笔。要求学生用今天学的百分数向全体同学汇报写了多少?

  设计意图:这个练习要求学生用含有百分数的句子,来说明已经写的百分号的个数,对于刚学习百分数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思维难度。但是通过这个练习,形成思维的阶梯,不仅让学生练习了写百分号,更重要的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用到了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续知识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3、读出下面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1)屏幕出示:“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我国人口约占世界的22%。”

  (2)学生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巩固了百分数的读法,而且从这两句话中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用仅占世界7%的土地却能够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从中足以看出我国的强大。让学生感到身为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感觉从珍惜土地的角度出发更好一些,强大?有点勉强)

  (五)总结提升,体现价值

  同学们,短短一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想在一节课时间里真正弄清百分数的所有知识那是不现实的,今天只是一个开始,希望大家以此为起点,不断去研究更多有关百分数的知识,好吗?最后老师还想给大家留个调查作业。这几年,我们烟台的变化可太大了,这一点咱们是有目共睹,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展开专题研究,向家长、亲戚了解了解,或者到报纸上、网络上去查找查找,收集收集有关我们烟台近几年各方面发展变化情况的百分数,相信当我们把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全班交流时,你一定会被我们烟台的变化之大以及变化之快所折服!

  设计意图:现实中丰富鲜活的素材,使学生从“单纯从书本中学数学”变为“密切联系生活做数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及价值,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探索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八、板书设计

  百88%、85%、9。3%、100%、110。7%,……

  分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数和分数区别:意义不同、读法不同、写法不同、百分数的前面可以是小数……

  九、创新特色

  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追求的是思维对话与碰撞。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本节课:

  (一)0把数学引向生活,引向学生身边实际。

  《新课标》强调了“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要学有用的数学”,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情趣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本节课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发动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然后让学生合作讨论,自主探索发现,自我感悟并初步得出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学得既轻松、快乐,又扎实、灵活。

  (二)把数学学习活动建立在认知的冲突处,思维的提升处。

  1、把数学学习活动建立在认知的冲突处。

  本节课伊始,围绕推荐几号学生参加篮球比赛,引发学生思考。在否定了学生知识结构中已有的各种比较方案后,无形中“逼迫”学生思考思考、创造出更趋完美的比较方案,百分数也就在这样特定的背景下应运而出了。

  2、把数学活动建立在思维的提升处。

  在学生自主交流收集的百分数,对百分数的意义有了初步的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深入的探讨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辨析与感知,使学生准确的把握住了百分数的本质,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

  十、评析

  本节课较好地的解决了数学与生活,数学学习过程与思维过程和谐统一的问题。

  (一)现实情境与数学问题的产生和谐统一。

  数学的魅力在现实,数学学习的魅力在现实问题。教学中,我们找到学生经历过、体验过的本真现实,也就找到了吸引学生的魅力。本节课,执教者追索到篮球比赛派谁上场这一现实。在学生的经历中,派谁上场就是一个简单的、指令性行为,其实不然,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悬念和设问中,抖露出一系列学生熟视无睹的内在的学向和发人深省的数学问题,数学价值、数学学习的价值昭然若揭,学生在派谁上场的研究中,获得的体验是真实的、具体的,思维必然由感而发。

  (二)问题解决与事实解读和谐统一。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数学问题发生碰撞,通过思维对话,寻求问题解决策略。本节课,执教者通过该派谁上场的确定过程,让学生算出答案——每人投中个数占投篮总数的几分之几。结果是表示三个人投中率的分母不同,不容易比较。此时,事实说明和呼唤新的表示方法,使大家容易比较的方法,至此,百分数在“呼唤”中闪亮登场,这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的。在百分数意义的解读过程中,执教者又再次运用已有的事实。

  (1)从投篮比赛结果生成的的百分数中去解释每个百分数的意思。

  (2)从日常生活中所见所用的百分数各自表示的具体含义去解读。

  这样把百分数的学习纳入到一个个具体的事实研讨与解读过程中,既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又为学生认识、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提供了足够的支持。

  (三)知识的学习与有效建构和谐统一。

  数学知识是延续的,数学学习与探究的空间永无止境。在数学知识中,探求其联系性,在数学学习中,把握知识的生成与联系,这是组织建立和谐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的认知结构的重要途径。本节课,为使学生形成结构,执教者组织学生去解析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异同,这是建构的得力举措。

  (四)教书和育人和谐统一。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向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解读本节课的设计,执教者既重视了通过百分数的引入与学习,使学生在经历百分数的产生过程,百分数意义的认知过程,获得了应有的体验和感悟,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更重要的是,执教者对教材、教学处理的人性化、教育化。从课的引入开始,教师就把教学活动设计成教给学生做人做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练习设计中,又透露出种种人文关怀:“你喜欢读哪个就读哪个,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我国人口约占世界的22%”,谈谈自己的体会。这些正是时代赋予教育者的责任。

分数教学设计3

  课题:分数乘法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感受分数乘法与分数加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增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整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观察情境图,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出示生日会分蛋糕情境图)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生日时一般都要吃蛋糕,如果每个人吃__个蛋糕,你知道这表示的意思吗?

  (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7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并且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这学期我们还要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

  二、探索新知

  1.投影出示例题1。____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____表示什么。____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2)求“3人一共吃多少个?”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先让学生思考,再指名回答。(实际上就是求3个是多少。)

  2.学生独立列加法算式解答。____++==(个)

  3.根据乘法的意义将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

  (1)提问:这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都相同。)

  (2)追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启发学生得出:3个相加,用乘法表示是×3或3×。)

  4.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提问:3个相加的和,也可以列成算式×3,那么×3样计算呢?

  (2)学生思考计算方法。

  学生思考,教师巡视观察。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进行必要的启发:是个,2个乘3就是6个,所以就是。

  (3)组织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报情况进行板书:×3=++====(个)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虚线框起来的思考过程可以不写;分数线要用直尺画。

  4)学习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中的分子和分母,分子用“2×3”得来,说明分子中含有因数3,而分母是“9”,也含有因数3,所以将“3”和“9”进行约分,即:____×3==____(个)

  观察上面的计算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结果相同。)

  (5)提问:如果把算式“×3”的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变成“3×__”

  应该怎样计算呢?学生尝试计算后组织交流。

  (6)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

  指名回答,多让学生参与交流。

  (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乘整数的(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5.练一练。

  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投影交流。

  教师强调:分数与整数相乘时,一定是整数与分母约分。

  三、反馈完善

  1.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

  这道题是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第三小题是整数乘分数,通过这道计算题,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师也可以借此来发现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

  这道题是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练习。通过练习进一步感受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之间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3.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这道题是分数乘整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kg的`衣物就需要5个洗衣粉。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疑问?

  课题:分数乘法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计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计算。×4=9××4=14×=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全班交流时,指名说说14×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乘法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1.投影出示例题2。

  (1)问题一:3桶水共多少升?指名列出算式:12×3。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想:求3个12L,就是求12L的()倍是多少。

分数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探究活动中,逐步理解一个整体,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练习纸

  设计意图: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前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引出分数后,短短的一句“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接着又借助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分数的由来,适时渗透了数学文化思想。使学生的思维开始了“起跑”。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力求引在核心处,拨在关键处,让学生自主探究、补充概括,借助于课堂这个思维“运动场”,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真正含义。从引导学生“起跑”到“加速”,最后“冲刺”,水道渠成,促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引出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3、提出要求:

  师:从刚才的表现可以看出六班的同学们都很棒。呆会儿合作时,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再动口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可以吗?

  二、分数的产生

  1、板书课题

  师:课前我们一起聊到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分数。

  师: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表示分数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理解分数的意义

  1.理解一个整体

  (1)、找出各种材料的1/4。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材料,你能分别找到它们的四分之一吗?

  师:那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分一分、涂一涂,找出它们的1/4。

  然后同桌之间说一说,你是如何找到它们的1/4的。听明白了吗?

  (2)、汇报交流

  教师进行规范:

  生:我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生:我是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条线段的1/4。

  突出整体:

  师:这里的1/4是如何得到的呢?

  生:我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师:这是他的想法,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师:说得不错。只要把这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进行知识迁移:

  生:我是把8个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3)小结:

  提问:刚才我们在不同的材料里找到了四分之一,找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或不同的地方。

  不同点:材料不同。

  跟进:但我们都把这些材料看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

  相同点:都是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了这样的一份,得到了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2、理解单位“1”。

  (1)深化理解一个整体

  学生自主创作:

  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小棒。同桌合作,任选一些小棒,分一分、找一找他们的1/4。开始吧。

  交流汇报:

  师:你用几根小棒表示1/4?你把几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你能说说这个1/4的含义吗?(多说几个)

  师:一根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两根也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三根、四根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也就是说把什么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可以用1/4进行表示呢?——一个整体

  学生说4根小棒、8根小棒,师:4根小棒、8根小棒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2)揭示单位“1”。

  师:说的真好。在数学中,通常把一个整体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1/4来表示。(板书单位1)

  师:刚才我们通过动手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深入理解了四分之一的含义。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猜数游戏,准备好了吗?

  师:如果一个菠萝用三分之一表示,他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呢?——果然如此。

  师:如果2个橘子用五分之一来表示,她的单位1,又是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已经能很快地找到单位1了。

  3.理解分子、分母的含义

  (1)、找其他分数

  师:刚才我们把4个苹果、8个三角形分别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找到了1/4。现在请你继续观察,还能发现其他的分数吗?

  那就请同学们动手涂一涂,用阴影表示出这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写在下方,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个分数的含义。

  (2)、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所找到的分数?

  生:把4个苹果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2/4。

  (3)比较:

  师:在刚才同学们动手涂一涂,写一写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找到了,这几个分数。(课件使用说明:点击课件出现:

  师:观察这些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分母都是4

  师:为什么分母都是4呢?

  生:因为都是平均分成了4份

  师:把什么平均分成4份?——单位“1”。

  师:要是单位“1”平均分成5份,分母是几呢?——5。平均分成6份——分母就是——6。

  师:分母其实就是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师:同学们的观察力可不一般呐。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分子各不相同,都差1

  师:分母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生:取的份数不同

  师:平均分成4份,取这样的一份就是1,两份就是——2,三份就是——3

  师:分子其实就是表示——取的份数

  师:同学们不仅观察能力强,分析、概括能力也很出色。

  4.揭示分数的意义。

  (1)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我们通过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等方法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分数。

  现在老师再写一个分数5/9,你能说说它的含义吗?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9份,这样的的5份,就是单位1的5/9。

  师:已经会用单位1来说了,真好。谁也愿意来试一试呢?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9份,这样的的5份,就是单位1的5/9。

  师:说的真好。如果不是平均分成9份,板书5/(),那么它的含义是什么呢?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很多份,取这样的5份,就是5/()。

  师:很多份可以是几份?——2份,3份……

  师: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板书:若干份)

  师:如果取的份数也不是5份了,板书()/(),那么这个分数的含义是什么呢?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若干份,就是()/()

  师:可以取这样的一份,也可以取这样的……几份。

  小结:像同学们所理解的.,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分数的意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理解分数单位

  师: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像这样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叫做分数单位。

  1/4,2/4,3/4,4/4的分数单位就是——1/4

  师:5/9的分数单位?

  生:1/9

  师:5/99

  生:1/99

  师:()/1000

  生:1/1000

  师:老师都还没说分子呢,你怎么就知道分数单位了?

  生:分数单位就是表示一份的数

  师:也就是说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师:那3/4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呢?5/9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呢?

  5.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合作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四、练习巩固。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少。请同学们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1.填一填

  (1)说说3/5的意义

  (2)同意吗?

  (3)3/8的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点击生活

  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分数的意义。

  (1)、我校五年级学生约占全校学生的1/6

  (2)、长江约3/5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师:还有几分之几的水体没受污染呢?

  师:受污染水体多还是没受污染的水体多?——怎么想的?

  师:有什么想说的?——要保护环境

  师:看来同学们很有环保意识。那你希望,长江受污染的水体占长江水体的几分之几呢?

  师:大家都有美好的希望,那就让我们拿出实际行动,共同来保护环境。

  (3)、姚明的头部高度约占他身高的1/8

  师:我们的身体中还蕴藏着很多分数,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一查资料。

  五、总结全课、质疑问难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分数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简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几何直观,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让学生任意说说想到的分数,师随机板书这些分数。

  2.根据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分数里分别包含几个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由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分数的知识引入新课,不仅进行了有效的复习,而且由问题引发学生猜测推想,渗透新课所要运用的知识,为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1.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分西瓜的情境图。

  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哥哥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2)从上面的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哥哥吃了西瓜的,弟弟吃了)

  (3)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问题1: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问题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

  问题3: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

  2.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1)教师有意识地选择第1个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同桌讨论:+等于多少?

  (3)操作验证答案。

  如果出现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询问:有不同的答案吗?

  如果出现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集体验证:

  (预设)方法1: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

  方法2:是2个,2个加1个是3个,也就是

  ……

  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用课件进行示范。

  (4)引导辨析:+的结果为什么不是?

  【设计意图】

  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时出现了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停留在直观感知层面,第二种思路是根据分数的意义从抽象的加法关系进行分析的。显然,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直观感知的层面是不合理的,这时,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比较,不要急于在此时的教学中就把学生的思路统一起来,可以在后面的练习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优化。

  2.探究同分母分数减法

  (1)观察课件: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

  (2)猜一猜:-等于多少?

  (3)小组讨论:-等于多少?

  (4)汇报算法,思路可能有:

  方法1;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2份比1份多1份,也就是;

  方法2:2个减掉1个还剩1个,也就是;

  ……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计算的过程。

  (5)讨论:爸爸吃了,同学们想想,他们一家人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可以用几种不同的结果表示?(1,)

  【设计意图】

  通过“他们一家人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这一问题的讨论,既巩固练习了前面的分数加法,又为后面学生自学1减几分之几这一环节中对于“1”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3.探究1减几分之几

  (1)自学第97页例3,把你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

  (2)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怎样想的.,是把“1”看作多少来减的?

  (3)“1”还可以看成分母是几的分数?请写出几个。

  (4)巩固练习(指名让学生板演)

  1-1-1-

  计算并思考,这几道题中的1分别应该看作多少来计算?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1在不同的算式中表示的分数不同,意义亦不同。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第97页“做一做”第1、2、3题。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2题。

  【设计意图】

  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组织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你是怎样计算的?

分数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发现百分数化分数、小数的规律和方法。

  2、在掌握百分数化分数、小数方法的基础上,利用逆向思维发现分数、小数化百分数的规律和方法,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3、理解、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4、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等数学学习活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探索、发现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可供研究的材料

  1、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谁能说一说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生:答略。

  师:你能说几个百分数吗?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几个百分数?

  生:地球上陆地面积约占29%,海洋面积约占71%;空气中氧气约占20%……(教师有针对性地板书)。

  2、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是呀,百分数在生活中运用得非常广泛,其实我们平时的语言中也经常用到百分数的知识,比如:我们评价一个人时会说“褒贬参半”,“褒贬参半”用百分数表示是多少?

  生:50%(板书)。

  师:老师批评学生学习不刻苦时会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谁能用百分数解释一下?

  生:学习的时间占60%,玩耍的时间占40%。

  师:形容一个人非常突出会说“百里挑一”,“百里挑一”用百分数表示是多少?

  生:1%(板书)

  师:一个人考虑问题非常全面,事情处理得很完美,领导会说“我十二分满意”,“十二分满意”用百分数怎么表示?

  生:120%(板书)

  设计意图:巧用生活中的语言引出百分数,既得到了可供研究的材料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亲切!

  二、探索新知,发现规律

  1、百分数化分数、小数的规律。

  (1)根据旧知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和小数。

  过渡:现在黑板上已经写出了很多百分数,看着这些百分数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生: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和小数。

  师:请你从黑板上任意选择一个百分数,把它化成分数和小数。

  生:我选50%,50%化成分数是,化成小数是0.5。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50%写成分数形成就是,约分化简后就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相当于50÷100,所以50%化成小数是0.5。

  师:你说的真好!还有谁想说?

  ……

  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板书如下:

  27% = 0.27 =

  50% = 0.5 =

  1% = 0.01 =

  53.8% = 0.538 = =

  120% = 1.2 =

  (2)总结过渡:想一想解答这类问题有没有规律?能不能总结出一个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和分数有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不仅给学生梳理、总结了知识,教给学习方法,而且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渗透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巧妙地过渡到下一环节,可谓一举三得。

  (3)探索百分数化分数、小数的规律。

  ①小组讨论(教师参与某小组一起活动)。

  ②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的发现?

  生1: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只要把百分数先写成分数形式,再约分化简。(板书)

  生2:我发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板书)

  师: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去掉百分号,这个数就扩大了100倍,要使数的大小不变就要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也就是缩小100倍。

  2、探究小数、分数化百分数的规律。

  (1)过渡。

  你还有什么发现?(生:一片茫然!)下面我们进行一个竞猜活动:在老师的提示下你能猜出下面我们要研究的内容的就请举手!

  师:这体现了一种思维方式,人们思考问题时往往从正面入手,逐步推理直至解决问题,我们称为顺向思维(已有个别学生举起了小手);但有时在顺向思维难以奏效的情况下或为使解题途径多样化而另辟溪径还会从反面入手(很多同学举手),我们称之为逆向思维(几乎全举起了手)。同学们,你们猜出了下面我们将要研究的内容了吗?

  生齐答:怎样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师:刚才我们从左往右观察,发现了百分数化分数、小数的规律。如果我们反过来,从右向左观察,你会有什么发现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竞猜活动巧妙地将两块知识联系起来,顺利过渡到下一环节,同时渗透了“逐步逼近”的思想方法。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生1: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板书)

  师: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1:如果在小数的后面直接添上百分号,这个数就缩小了100倍,为使数的大小不变,所以要把原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也就是扩大100倍。

  生2: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板书)

  生3:首先,我同意他的方法,但我想给他补充两个字——“通常”。

  师:能具体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3:因为除了这个方法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可以直接把分子分母同时乘4就可化成12%;也就是说,当一个分数的分母是100的约数时,可以把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直接化成百分数。

  生4:受这位同学的启发,如果一个分数的分母是100的 倍数可以直接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化成百分数。比如,把分子、分母同时除以3就得到了59%。

  设计意图:抓住“通常”二字作足文章,体现“算法多样化”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看书质疑

  1、揭示课题。

  师: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这就是今天这节课的研究内容。(板书课题)

  2、看书梳理。

  师:这部分内容在书上92~93页,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从例1看到例4。

  3、质疑问难。

  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或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

  生: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怎么处理?要注意些什么?

  师: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1: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生2:要注意“≈”的运用,如:≈0.167=16.7%,如果省略中间一步应写成≈16.7%。

  师:这样回答你满意吗?还有疑问吗?

  四、练习巩固,内化新知

  1、完成教材93页两个“练一练”。

  2、完成练习二十第3,4题。

  3、填表: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分 数

  小 数

  0.7

  0.36

  百分数

  70%

  7.5%

  五、总结回顾,梳理方法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获得这一知识的?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练习二十第1,2,5,6四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27% = 0.27 =

  50% = 0.5 =

  1% = 0.01 =

  53.8% = 0.538 = =

  120% = 1.2 =

分数教学设计7

  一、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本单元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相关问题,初步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会解决简单的百分数的问题,掌握了一些解决百分数的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P87~99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百分数的应用,进一步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问题。

  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以及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本单元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五、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正确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且在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谁比谁多(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如何用画图的方法体现出“谁比谁多(少)”的数量关系。而对于解答方法上学生也有类似的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经验,这些都会为他们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扫清障碍。

  第三课时百分数的应用(三)

  首案编写者:李xx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七单元第93-95页内容。

  【学情分析】

  五年级下册已学习了简单的百分数知识,本单元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能力目标: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策略】

  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百分数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给大家说一些生活中用到百分数的事例吗?(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二、家庭消费

  课件出示表格

  1、你能给大家说说表格所表示的意思吗?

  2、比较表中有关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3、教师提出问题:

  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吗?

  4、你准备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小组讨论)

  ※你觉得直接列式方便吗?为什么?

  让学生先尝试分析再进行解答

  5、展示解答过程。

  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X元。

  65%X-35%X=210

  30%X=210

  X=700

  让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义,说出等量关系式。

  6、如果xxxx年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50%,旅游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10%,两项支出一共是5400元,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评价

  三、试一试

  出示教科书第28页试一试第2题。

  1、“九五折”是什么意思?

  2、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班内交流

  解:设这本书的原价是X元。

  X-95%X=6

  5%X=6

  X=120

  答:这本书的原价是120元。

  四、练一练。

  1、教科书P29练一练第2题。

  “增产了二成”是什么意思?

  展示解答过程:

  解:设去年的产量是X万吨。

  X+20%X=3、6

  120%X=3、6

  X=3

  答:去年的产量是3万吨。

  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题意,寻找等量关系,然后列方程解答。

  2、教科书第29页练一练第4题。

  3、教科书第29页练一练第5题。

  学生可能提出许多问题,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学生还可能提出达到二级的比三级的多百分之几类似的问题注意与二级的比三级的多总数的百分之几的区别,这是一个难点,要引导学生加以理解。

  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会节俭。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百分数应用(三)

  食品支出比其它支出多210元

  食品支出—其它支出=210

  (占总支出的65%)

  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元

  65%x-35%x=210

  30%x=210

  X=700

分数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112一132页的分数应用题。

  教学目的:

  1、通过一些有联系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

  2、使学生会正确、熟练地解答分数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

  教学关键:找准单位"1",理清单位"1"的量、分率及分率对应量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使知识建成网状结构

  1、口答:(打开投影仪)

  (1)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类型有几种?哪三种?

  (2)解答这三种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找准单位"1",弄清单位"1"的量、分率及分率对应量。)

  (3)解答这三类分数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是什么?

  2、(l)简单的分数应用题

  ①某班有男生4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1/4,女生有多少人?

  ②某班有女生10人,男生4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③某班有女生10人,是男生人数的士,男生有多少人?

  (2)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①某班有男生4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1/4,女生有多少人?

  ②某班有男生40人,女生30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

  ③某班有女生30人,比男生人数少言,男生有多少人?

  以上这两组题把分数应用题全部展示出来,教学时可先出示第(1)题的3个小题(打幻灯),让学生口头列式并比较异同,生答师板书:

  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率对应量÷单位"1"的量=分率

  ③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分率对应量÷分率=单位"1"的量

  而后出示第(2)题的3个小题(打幻灯),让学生试做,再和第(1)题的三个小题比较异同,使学生进一步懂得,解答这三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三个小题比较异同,使学生进一步懂得,解答这三类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然后根据这三个基本关系式进行解答。

  [评析:根据以上复习,使学生对分数应用题从简单到复杂有了整体的认识,这样既梳理了知识,又沟通了联系,通过对知识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和梳理,使知识构成了网状结构,促使学生的思维条理化,进一步理清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二、抓住结构特征,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能力。

  (1)某用户三月份用电100度,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约用电1/10,?

  ①100×1/10?

  ②100×(1—1/10)?

  ③100×(1—1/10+1)?

  (2)某用户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约用电100度,正好节约了1/10,

  ①100÷1/10?

  ②100÷1/10×(1—1/10)?

  ③100÷1/10×2—100?

  (3)某用户四月份用电90度,比三月份节约用电1/10,?

  ①90÷(1—1/10)?

  ②90÷(1—1/10)×1/10______________?

  ③90÷(1—1/10)+90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口述,集体订正,比较异同)

  2、根据补充的条件或问题列式计算:(发散思维,提高能力)(用幻灯逐题打出)

  __________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___________?

  (1)某商店运来苹果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运来的桔子是苹果的几分之几?

  (2)某商店运来苹果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运来的苹果是桔子的几倍?

  (3)某商店运来苹果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多少吨?

  (4)某商店运来苹果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运来的苹果比桔子多多少吨?

  (5)某商店运来苹果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运来的桔子有多少吨?

  (6)某商店运来苹果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两种水果共运来多少吨?

  (7)某商店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苹果多少吨?

  (8)某商店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桔子多少吨?

  (9)某商店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两种水果共运来多少吨?

  (10)某商店运来的苹果比桔子多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苹果多少吨?

  (11)某商店运来的苹果比桔子多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桔子多少吨?

  (12)某商店运来的苹果比桔子多10吨,运来的桔于比苹果少,求两种水果共运来多少吨?

  (13)某商店运来桔子10吨,运来的桔了比苹果少,求运来的苹果有多少吨?

  (14)某商店运来桔子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多少吨?

  (15)某商店运来桔子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的平果比桔子多多少吨?

  (16)某商店运来桔子10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两种水果共运来多少吨?

  (17)某商店运来桔子和苹果共18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苹果有多少吨?

  (18)某商店运来桔子和苹果共18,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桔子有多少吨?

  (19)某商店运来桔子和苹果共18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多少吨?

  (20)某商店运来桔子和苹果共18吨,运来的桔子比苹果少,求运来的苹果比桔子多多少吨?

  以上各题采用先让学生试做,然后老师归纳总结解题思路:

  ①先找出单位"1"的量

  ②谁和单位"1"的量相比

  ③确定算法:a: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就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或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b: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就用除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④确定算法(或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3、发展题(用幻灯逐题打出)

  (1)要修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3/5多2千米,还剩了12千米没有修,求这条路有多少千米?

  (2)要修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3/5少2千米,还剩下12千米没有修,求这条路有多少千米?

  教师先出示第(1)小题,让学生试做,估计有一部分同学会列出错误算式:(12—2)÷(l—3/5),此时,老师不要急于纠正,而应再出示第(2)小题让学生比较异同,引导学生发现两题仅一字之差,列式却不同,然后教师帮助学生画图分析解答。

  通过以上两小题的讲解,使学生在找准单位"1"的基础上,通过图形,灵活掌握"量率对应"。

  三、课堂小结,再次构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师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甲生答: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类型。

  乙生答: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然后看谁跟单位"1"的量相比,它相当于单位"1"量的几分之几。

  丙生答:根据分数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式确定算法。

  丁生答:有些灵活题还要通过画图,找出"量率对应"再解答。

分数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位好朋友,相信你们一定认识他们,让我们看看他们是谁?

  课件出示唐僧、孙悟空、沙僧的图片

  师:那猪八戒呢?原来他去化缘了,他在路上边走边想:如果能化得8张饼就好了!那猪八戒问什么想要8张饼呢?

  引出平均分,让学生列式:8÷4=2(张)

  总量÷份数=每份数

  二、探究新知

  1、老猪化得一张饼,如何分给4人呢?

  师:这两道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用除法来解决的问题,计算的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道题。

  把1个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

  师:这道题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列式,师板书:1÷4)

  师:1÷4表示什么意思?

  生:1÷3表示把一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求一个人分得多少。

  师:好,这道题也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求一份是多少,也是平均分的问题,所以也要用除法来计算。那么,你知道每人分得多少个吗?

  生:1/4个。(师板书)

  师:大家都认为是这样吗?(是)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边说边演示:我们把这个圆看作这张饼,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一份,也就是这张饼的1/4。

  师:请大家看,每份都是1/4,每个人得到的是多少个蛋糕呢?

  生:1/4个。

  师:在分物时,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我们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所以每个人分得的饼就是1/4张。

  教师说明:1÷4表示把一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求每人得到多少个,而我们通过演示知道了每人得到1/3张。所以1÷3的结果就是1/3。(板书“=”)(齐读算式)

  (课件出示例2)

  指名读题

  师:谁能列出算式?

  生:3÷4(师板书)

  师:这道题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也是用除法来计算的。究竟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呢?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学具(3个圆片),现在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学具一起动手分一分,看看到底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

  小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都有了结论了,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小组的结论是什么?

  (小组边汇报,边演示)

  小组1汇报:我们小组是一个一个分的。我们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也就是1/4块。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一下吗?

  小组1:1÷4=1/4块。

  师:好。请接着汇报吧。

  小组1:接下来,我们按照同样的方法分其他两个圆。最后每个人分到的是3个1/4块,也就是3/4块。

  师:大家认为他们的'方法可以吗?(可以)我们再来一起回忆一下他们的方法。(教师边叙述方法,边进行课件演示)

  师:还有没有和这组方法不同的?

  小组2汇报:我们小组是把3个圆叠放在一起,把它们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拼在一起就得到了3/4块。

  师:(课件演示方法二)这种方法是把3块月饼放在一起,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了其中的一份,也就是3块月饼的1/4,拼在一起就是3/4块。

  师:通过大家操作我们知道了每人得到了3/4块月饼(板书3/4块)。有些同学是一块一块分的,有些同学是3块一起分的,但这两种不同的方法都得到了3/4块,也就是说3÷4的结果就是3/4。

  师:请大家看一看,今天这两道除法算式的结果都是什么数?(分数)请大家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小组讨论

  生:我们发现,被除数就是分子,除数就是分母。

  师:你能试着表示出来吗?

  生: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师板书)

  师:如果用a来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你能用字母来表示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吗?

  生1:a÷b=a/b(师板书)

  生2:老师,我认为还要写上b≠0。

  师:为什么b≠0?

  生:因为b表示除数,除数不能为0。

  生:分数的分母也不能等于0。

  师:好。通过观察思考,我们知道了分数与除法存在着这样的关系(齐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我们知道,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反过来看看,分数能不能表示两个整数相除呢?

  学生观察算式,思考

  生:可以。比如3/4=3÷4。

  课件出示,齐读: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反之,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师: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分数与除法的联系,那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区别呢?

  请学生观察黑板算式,和同学讨论。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除法和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一样,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同时分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相除。

  三、巩固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列算式的商

  (1)3÷2=()

  (2)2÷9=()

  (3)7÷8=()

  (4)5÷12=()

  (5)31÷5=()

  (6)m÷n=()n≠0

  2、试一试

  ()÷7=4/71÷()=1/37/9=()÷95/8=()÷()

  3、把1千克葡萄干平均装在2个袋子里,每袋重多少千克?平均装在3个袋子中呢?

  4、填空

  9厘米=()米59秒=()分

  13分=()时5时=()日

  5、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8段,每段长(5/8)米,每段绳子的长度是全长的(1/8)。

  四、全课总结

分数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苏教国标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8—99页例1和“试一试”“练一练”,第100页练习十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百分数的产生过程,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的练习与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能用百分数的知识描述、处理生活中的有关信息,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根据导学案预习,搜集百分数,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设境

  师:(出示课件)请看“新闻播报”,谁来读。指名读。

  (1).高邮市在邮文化节期间,与外商正式签约项目数量占投资项目总数的73.3%。

  (2).三垛镇今年的工业产值是去年的215%。

  2、引题

  师:同学们认识这些画横线的数吗?(认识)是什么数?(百分数)

  怎么读?指名读。

  师: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板书课题“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二、置身情境,探究意义。

  教学例1。(出示课件)

  1、探究

  (1)、请注意观察,如果只看投中数,你们认为谁投篮最准?为什么?

  (2)、这种方法公平吗?(不公平)为什么呢?指名说。那么,怎样找出投篮最准的人呢?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3)、根据学生回答在课件上出示:先求每人投中数占投球总数的__分之__。各是多少?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你们能直接看出谁投篮最准吗?(不能)有办法进行比较吗?(通分)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一做。

  那么,64/100表示的是的__________占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

  65/10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10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个数都表示投中数占投球总数的____________。

  (4)、求投中数占投球总数的百分之几,而不求几分之几,这样有什么好处?

  (5)、你们课前看到的百分数是像92/100这样写的吗?可以怎样写?试一试。

  (6)、(出示课件)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7)、指导写法:写百分数时,例86%,按从左往右的顺序先写分子86,再写%。在写百分号时,也要注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先写左上角的小圆,接着写斜杠,最后写右下角的小圆。这样一个百分数就写成了。

  让学生练写这三个百分数。

  2、交流

  (1)、师:刚才,我们借助了百分数选中了投篮最准的人;看来百分数真是个好帮手。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请同学说一说自己搜集的百分数。指名说。小组内交流。

  (2)、师:我们再来说说新闻播报中百分数的实际意义。指名说。

  3、概括:

  (1)刚才,同学们说出了一些具体百分数表示的.意义。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数叫做百分数呢?

  生交流汇报,出示意义,齐读。

  (2)小组讨论:

  1、百分数为什么又可以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2、百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表示什么?

  3、为什么百分数不能用来表示某个具体的数量?

  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4、对比

  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

  指名回答。

  小组讨论:a运用百分数时要注意哪些?

  b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小组交流、汇报。

  三、组织练习,巩固提高

  (一)、读读写写

  1.读出下面的百分数(导学案第5题)

  指名读,齐读。

  2.写出下面各数(导学案第6题,为了方便,可在加一二题,如百分之零点八)

  你写了几个百分数,同学们能用刚学的百分数说说他完成题数的情况,完成了___%,还剩____%没完成,希望你能达到100%。

  现在请写好的同学举手。好,同学们都完成了作业,可以说“这次作业我们班完成了____%。

  (二)会读、会写,更要会用,请看下题。

  3.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50%3.9%120%100%

  (1)武宁小学学生每月所用零花钱占学校买图书钱数的25%,开展节约活动后,明显减少,现在只占( )。

  (2)小汽车的速度是卡车速度的( )。

  (3)只要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个单元考试的及格率一定能达到( )

  (三)读出下面每一句话,你能体会句中百分数要表达的意思吗?你又能想到什么呢?

  一本书已看了40%。

  自行车厂上半年完成了全年生产计划的60%。

  (四)轻松一刻。生活中有许多成语也和数学有关,请看——————妙解成语。

分数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理解单位“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分子、分母表示的实际意义。

  3.使学生受到“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以前我们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分数

  你已经知道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2. 练习十三第3题。

  3. 动手操作

  老师提供了三样材料:正方形纸片一张、画有一分米长的线段的纸条一个、6个三角形。我们动手给它们平均分,看看你能找到哪些分数?

  配合讲解,实物展示。

  ① 动手折一折,涂上阴影并标出分数。

  你得到了什么分数?这个分数表示什么?

  ② 在线段上标出分数。

  “一分米长的线段”同①(顺势学习分子分母表示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分数的意义

  1.像这样,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板书: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了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还能用整数表示吗?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2.(紧接着上面两个操作)6个三角形,你能给它平均分成几份?又得到了什么分数?动手试试看。

  你还能给6个三角形怎样平均分,又找到了什么分数?大家动手再试试看。

  3.刚才我们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做第74页上面的两道题和练一练的第二题。(注意辨析)

  4.不管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平均分,也可以说成把__平均分。刚才的分数都把谁看作了单位“1”?

  生活中,你还想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举例)

  5.老师这里有一个分数-,你猜猜看,老师把谁看作了单位“1”,也就是把__平均分成了2份,取这样的1份?

  你能说得与别人不同吗?能说得更有新意吗?

  6.谁来说说 表示什么?〖根据板书,揭示意义。〗

  7.让某一小组站出来2名学生,老师也站进去,问:2名学生占我们3人的几分之几?你能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吗?

  为什么同样是2名学生,却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

  三、巩固拓展

  1. 说出下面各分数表示的意义。

  我国人口数约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耕地面积仅占全世界耕地总面积的。

  ①想:把__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__份,__表示这样的__份。

  ②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2. 分一分

  ① 动手分一分:有10根小棒,取出它的。怎么取?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呢?

  ② 智力大冲浪:老师口袋里有一些小棒,拿出它的正好是4根,口袋里原来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想的?

  3.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图略)

  ③ 为什么不平均分的也能用分数表示呢?

  ④ (板书=)我们继续探究这个等式,还可以揭开其它的数学奥秘呢。期待课后大家有精彩的发现!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认识了单位“1”;知道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分母分子表示的意义。)

分数教学设计12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的主要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34页《分数的再认识》。

  2、教材编写特点

  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及分母是1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教材通过创设“拿铅笔”、“看书”等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材编写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教材中创设了“拿铅笔”、“画图形”等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四、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五、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几个圆片,大部分学生每人4个圆片,小部分学生每人6个圆片,极小部分学生每人8个圆片。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分数的基本知识

  1、出示数,同学们,这读作什么?表示什么呢?(引:还可以怎么说?还可以表示一样的物体的一半)。

  2、出示,它的是多少?边说边贴:

  它的又是多少?

  它的呢?

  同学们,从这边(指着板书),大家能看出它们相同的地方吗?

  不同点呢?(同样是这些圆片的,但它们却都不一样)。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同为的分数,随着整体不同,所表示的`数量也不同。

  (二)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猜测

  师:我们每位同学手上都有一些圆片,你能拿出自己全部圆片的二分之一吗?请举起来给大家看看。(学生拿)

  师:你总的有几个圆片?(4个)板书:4 2

  你的是几个?(2个)为什么?

  跟他一样的同学请举起手来。

  刚才我发现你拿的圆片是3个,你总的有几个圆片(6个),那么你的就是3个,为什么?

  还有不同的吗?

  ……

  师:刚才,大家都拿出自己总圆片的,可是拿的对吗?这是分数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验证一下,大家拿的是否正确。(板书:分数的再认识)

  设计意图:本活动从拿圆片,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复习巩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从实际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再认识分数的探索欲望。

  (三)活动二:探究学习,验证猜测

  请大家翻开课本34页,看图1,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这幅图讲了什么?

  (2)你发现了什么数学知识?

  (3)你还有哪些问题?

  ①学生自主探索(看书自学)

  ②讨论交流:现在把你刚才自己发现到的,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③全班反馈。教师板书:8 4

  反馈时,教师及时进行信息收集、整理。

  引导讲出:原来他们的铅笔数不一样多,所以拿出的就不一样多,如果原来他们的铅笔数一样多,拿出的就一样多了。

  是不是这样呢?大家再通过我们手上的小圆片来验证一下,看看刚才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当总的有4个圆片时,所取出的是2;6个时,它的是3;8个时,它的是4)

  4、从板书中,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总数相同,它的就一样多,总数不同时,它的就不同,也就是说,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讨论——初步得出结论——验证——总结归纳结论”的一个体验数学的过程,从中体会“整体”不同造成相同分数(即“部分”)表示的大小多少不同。然后明确指出: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进一步认识)。

  (四)巩固练习

  1、口算基本练习

  出示两本厚度不同的书。

  师:昨晚,老师分别阅读了数学和语文这两本课本,每本都阅读了它的,现在我看到的两本书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你能知道我分别阅读到了第几页吗?

  2、动手操作(画一画)提高性练习

  师:今天大家学习得这么认真,老师有一道题想请大家帮助解决,愿意帮助我吗?(小黑板出示)

  一个圆形的是□,边长是3cm,画出这个图形。

  展示学生作品

  你觉得他们画得对吗?

  师:哦,原来这个图形只要是4个□就可以了,形状可以不同。你们还有其他画法吗?(再展示)

  设计意图:在加深学生对分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时,进行逆向思维练习,提高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的意识,又有利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开放性练习

  小明喝了一杯水的,小华喝了一杯水的,他们喝得一样多吗?为什么?

  课后反思:

  上完这节课,自我感觉较好的地方在于从实际生活中引入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化、趣味化,主要体现在“活动一”、“活动二”等几个环节中,但在对于课堂的突发事件,学生完成“画一画”时,出现能力检测偏高时,学生完成较不好时,本身的应对能力不够高,以及快速反应与快捷识别的能力有待提高,应大力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

  评课记录:

  1、本节课能体现数学的趣味性,注重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动手操作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师生交流融洽,课堂氛围和谐,总之本节课上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2、教学中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注重联系生活实践进行学习,夹生学生的学习印象。

  3、以分数教学为主,加深巩固分数的再认识,老师以始至终能根据教材要求和本节课重难点出发,本着对话形式原则与学生互相交流。

  4、本节课的最后一道题是练习“一个图形的是□,请画出这个图形”,如果教师先进一步点破,这样学生就会完成得较好,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就发挥得更好。

  5、是否应进行概括性的小结出概念。

分数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估一估一系列活动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难点: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呢?(赏月、吃月饼)(课件)同学们爱吃月饼吗?(爱)

  师:这里有4块月饼,怎样分给两个小朋友才公平呢?(课件)

  生:一人分2块,这样才公平。

  师:数学上把“公平、一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如果有两块月饼,又该怎么分呢?(课件)

  生:每人分一块。

  师:现在月饼只有一块(课件),还能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吗?

  生:能。(师板书: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师:每人分得多少呢?(半块);半块用哪个数表示呢?用我们学过的数能不能表示出来呢?(不能,学生猜测1/2)师:对!就是1/2,(课件出示1/2),谁知道1/2是个什么数?

  生:分数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初步认识这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经历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着眼一个“探”字,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知道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1、认识1/2

  师:谁能结合刚才分月饼的过程说一说1/2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板书: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指名学生再次说说1/2的意思

  师:(师指另一份月饼)那这一份呢?(让学生明白另一份也是这个月饼的1/2)师:现在同桌相互说说1/2的意思。

  师:1/2怎么写呢?(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先写一短横—,表示平均分;再写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两份;最后写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1/2怎么读呢?(生读一遍,再书空写一遍。)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初步感知分数“1/2”的含义,学会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2、理解1/2

  (1)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

  师:大家想想,半块月饼可以是1/2,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是这样分的'?

  生:一个苹果、一个蛋糕……(用生活实例完整地说一说1/2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动手折一折

  师:其实,我们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上也都藏着1/2,想不想把它找出来?

  请看要求(课件出示: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

  生:动手操作,动口说含义。

  师:(巡视指导),做完的同学同桌互相小声说说,你是怎样得到这张纸的1/2的?(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生1:我把这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生2:我把这张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生3:我把这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师:追问,这些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表示出1/2?

  生:都是把这些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1/2。

  师:对!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

  【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发展自己,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的表象。着眼一个“动”字。通过有意识的追问,使学生感受到: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

  3、判断1/2,引出1/4

  师:老师也折了几种图形,涂色部分是不是它们的1/2呢?请大家用手势判断“对”或“错”,看谁反应快!(课件出示:)生1:第一个对,因为它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

  生2:第二个错,因为它不是平均分。

  生3:第三个不是1/2,应该是1/4。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练习,进一步明白1/2的含义,同时巧妙的引出了】

  4、探索1/4

  (1)、认识1/4

  师:谁来说说1/4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把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是它的1/4。

  师:谁会写1/4?

  生:一生上台板演,全班书空。

  (2)、探索1/4

  小组活动: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1/4并涂一涂。

  师:小组先讨论一下不同的折法,然后再动手,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又多又好。

  小组合作,小组交流,小组自愿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和全班交流。

  同桌互相说说1/4表示什么意思?

  师:追问:这些图形都相同,折法不同,为什么每份都能用1/4来表示?

  生:都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都是它的1/4。

  师:很正确!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是它的1/4。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理解1/2的基础上,自然的掌握1/4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明白:相同的图形,虽然折法不同,但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用表示1/4,进一步明确分数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来!睁大双眼到生活中看一看。

  1、看: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课件)

  2、播放:多美滋1+1奶粉广告。

  东东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一看来了八人,刚解决这个问题,又来了第九个人。

  看广告让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

  生:能想到1/4。

  从哪个画面中联想到1/8?

  生:第一幅画面,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8

  从哪个面画中联想到的1/8?

  生:第三、四画面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2

  这里的1/2是整个蛋糕的1/2吗?

  生:不是,是小男孩手上蛋糕的1/2

  生:1/9

  如果开始就有9个人,平均分成9份,每人就得到这块蛋糕的?

  (四)回归生活、全课总结。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分数,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就能发现它们。下面就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内容吧!

分数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过程与方法: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身边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回答:

  (1)7米是10米的几分之几?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几分之几?

  2.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 米。

  (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 。

  (引导学生说出: 米表示0.81米,是一具体的数量; 表示把长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关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师举几个百分数的例子:这次半期考,全班同学的及格率为100%,优秀率超过了50%;体检的结果显示,我校的近视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64%。像100%、50%、64%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2、同学们能举出几个百分数的例子吗?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到百分数?

  3、举例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并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5、教学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如: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6、教学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P83“做一做”第二题:读出下面的分数。

  2、完成P83“做一做”第一题:直接在书上的横线上写出对应的百分数。

  3、P86练习十八第4题:读出或写出报栏中的百分数。

  4、“做一做”第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分数和百分数在意义上有何不同。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思考题:

  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

  六年级的三好学生的百分率各是多少?哪个年级的三好学生的百分率高?

  五、课后作业:

  练习十八第1~3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分数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一题折一折,涂一涂。让学生用折纸的方式再次验证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注意让学生体会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2题,注意让学生体验分数相乘的积于每一个乘数的关系。

  学生做第3题,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几分之几与占整体1之间的关系。

  学生做第4题,让学生能够学会比较的和占整体1的大小。

  学生做第5题,教师注意让学生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6题,让学生注意区分不同标准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学生做第7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第8题,学生根据学过的分数乘法知识,分辨一下唐僧分西瓜是否公平。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是整个操场1的,是整个操场1的。

  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分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04-05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5篇04-10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5篇)04-21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09-19

《分数乘分数》教学反思04-15

分数乘分数教学反思04-22

分数除法的教学反思04-11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0-25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