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02 09:56:4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语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会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2、在反复吟诵中提升语言的感悟能力,体会文章的诗意美

  3、理解作品所表达主题,能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教学重点:

  在反复吟诵中品味文章的诗意美。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并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独到认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放出(1-4)桂林山水画,让学生观赏一遍。师:这就是画,这就是桂林的山水。世人公认它美。美在哪呢?美在奇峰重叠,山水相依。桂林的山,平地奇峰,清奇峭拔,一江流水千幅画,好似人间仙境。关于它的美,自古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说法,而作者却标新立异说成“画山绣水”。人们常说“真美!就像画上画的!”。可见作者说桂林山水美如画,美如绣是再恰当不过了。“画山绣水”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画出来和绣出来的山水.(出示幻灯片5)

  二、交流预习情况:

  1、走进桂林:(出示幻灯片6)

  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星罗棋布的突兀石峰,瑰丽的溶洞和碧澄的小湖,汇成了桂林“山清、水奇、洞奇、石美”的美丽景色。桂林山奇水秀,风景秀丽,一向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就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它的特点。

  2、了解(2)你能按你的理解读出语段的“美”吗?(请学生朗读,要求读出节奏、轻重、感情,同学间相互点评,师适当点拔。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二句说说你的理解和欣赏的理由。

  (4)、你还发现哪些“美”的语句、语段?(请学生各抒己见,继续赏读自己喜爱的语句、语段)(板书:语言准确生动)

  2、师:刚才作者带者我们一路欣赏桂林山水,大家不仅领悟到它的风光美,而且体会到文章的语言美,那么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作的呢?

  学生交流,明确:(出示幻灯片16)

  第一部分(1~3段):总写桂林山水,揭示它有异于其他名胜的地方。

  第二部分(4~15段):写桂林到阳朔江上的景色和船家口述的种种传说。

  第一层( 4 ~ 5段 ) :江上如诗如画的景色。

  第二层(6~16段):写关于山岩的名称和有关传说。

  第三部分(16~17段):启示人们面对极美的江山,牢记过去,畅想未来。(板书)

  四、品读传说,思考探究(出示幻灯17)

  通过品读我们领略到杨朔散文的语言魅力,更感受到了桂林山水之美。作者在山水的“美”的描述中,还穿插了一些传说故事。其中哪个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概述一个说说吗?(请学生讲述故事)

  1、这些传说故事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情感及美好的愿望,故事都很凄惨)

  2、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旧时代劳动人民艰难苦恨的生活)

  3、你认为这些传说对表现桂林山水的美有用吗?有人认为把眼前的美景和凄惨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很不协调,你是怎么看的呢?

  (1)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2)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文章引用传说的作用:

  a、传说增添了山的神韵,使桂林山水美的内涵更丰富。让人们在观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时,不要忘记旧社会的苦难,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b、间接材料丰富作品的内容(板书)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杨朔的《画山绣水》,桂林的水很美,她是那样的碧绿、醇静;桂林的山很美,她是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桂林的山水传说也很美,充满了神韵。这就是杨朔在《画山绣水》这篇文章中的独到之处。他不但描绘了桂林山水的形美,更刻画了桂林山水的神美,达到了散文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智慧。

  六、课堂训练:

  桂林山水美,美在————————————————————。

  七、课外延伸训练:(出示幻灯片18)

  1、收集有关家乡某处景物的传说,将写景与故事相结合写一篇短文。

  2、搜集古诗词中描写山水的诗句。

八、板书设计:

  四 画山绣水

  杨朔

  总写桂林山水 描写江上景色 点明写作意图

  清奇峭拔 介绍有关传说 牢记过去

  凝结着感情和想象 诗请画意 畅想未来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2

  【知识教学点】

  1、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2、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能力训练点】

  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2、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1、学生自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思考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完成学习“重点”,懂得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意义。

  2、教师设计启发性问题,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激发学生努力养成注重实践、注重探索精神的热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并由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从关注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关心祖国青年一代尤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一代的成长的高度,选择典型事例,特别是选取自己的生活经历,极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不光在研究学术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投影下列思考题,讨论理解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什么是“格物致知”?

  明确:“格物致知”即从探索物体而得致知识。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明确: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4、“格物致知”精神适用于哪些范围?

  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5、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与本文论点有什么关系?

  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所举事例:一是第四节,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物”失败告终。然后是第十二节,“我”初到美国学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经历。

  这两个事例,在文章都是作者为了阐明观点所借以的事实论据。王阳明的例证,很好地证明了,在我国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的观点,王阳明失败的结局,是由于他的“格物”并不是真正的实验,而是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是不理解“格物致知”真正意义的'必然结果。“我”的亲身经历,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在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观点。告诉人们“格物”即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两个事例,都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中心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四、总结、扩展

  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学完本文后,最重要的应在于积极培养这种精神。为此,可放手让学生结合“书后练习二”展开讨论,重点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五、布置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论点

  一、点题、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

  二、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层次清晰

  三、总结、发出号召 叙议结合

  【关于四书中的引段】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古时那些要想显明自己的清明的德行,并推广开去以惠及全天下人的贤者,是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的。要想先治理妥当自己的国家,就一定要先整齐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齐好自己的家庭,就一定要先从自身做起,使自己德行修洁;要想使自己德行修洁,就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地;要想端正自己的心地,就一定要先使自己的意志诚恳笃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志诚恳笃实,就一定先要广泛地获取各种有益的知识;要想获取各种有益的知识,就一定先要考究万事万物的道理。只有经过考究而先穷尽世间万事万物的道理所在,然后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各种知识;只有先获得尽量多的各种有益的知识,然后自己的意志才会诚恳笃实;只有当自己意志诚恳笃实了,然后自己的心地才能够端正而不邪僻;只有当自己的心地端正无邪了,然后自己的德行才会修洁;只有当自身德行修洁了,然后才会感召自己的家人,使得家庭也修洁整齐;然后才会感化国人,使得国家也得以大治;只有当国家大治了,才会使得其他国家也从而效仿,从而使全天下都达到大治的境地。

  明代的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1472~1529),世称阳明先生,对于“格致”就有个很著名的故事:他二十一岁时,侍父于京都,遍求朱熹(宋理学家)遗书读之,“一日,思先儒谓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二《年谱》)他想单刀直入探究朱学的内在理路,其诚可佳,其勇可喜,但其行动可笑:传说阳明的爷爷喜欢竹子,在“竹轩”前种了许多。阳明和姓钱的朋友每天从早到晚默默地面对竹子,竭心尽力地来格其中之理。朱子说一草一木皆含至理,他们便身体力行。到了第三天,姓钱的朋友劳神成疾,阳明笑他不中用,但到了第七天,他也因耗竭心力而病倒。这七天他怎样沉思其理,想了些什么,后人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他一无所获。其实,程(宋理学家程颐)朱也并不这样去格竹子,程朱之格物致知,是对于经验中的事物,──穷究其理;及至“穷”得多时,乃恍然有悟于万物共有之理。

  胡适也认为对“格致”“最有势力的一个解说是程子(程颐)朱子(朱熹)作的。”还是在《格致与科学》一文中,他写道:“他们说,‘格’就是‘到’,格物就是到物上去穷究物的理。朱子说得最清楚:‘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吾心之明莫不有知……。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即(就)物穷理,是格物;求至乎其极,是致知。”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要点

  1.阅读欣赏《一个深夜的记忆》,感受诗人抒发的感情,并思考一些诗句的内蕴,体味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2.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内容,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自己阅读诗歌的感受和形成的评价清晰表达出来的。

  教学设计

  一、学习《一个深夜的记忆》

  1.简介作者

  鲁藜(1914-1999)原名徐图地,笔名流痕、怒隶、鲁加、许怀榕等。他的诗富于哲理,诗风纯真清丽,是我国“七月诗派”的卓越代表。因所谓“胡风反革命案”而蒙难二十多年,平反后,历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从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醒来的时候》、《儿时的歌》《鹅毛集》《鲁藜诗选》等。

  2.朗读

  3.解题

  这是一首现代诗,诗歌诗人通过对月光产生的错觉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黎明的渴望,对光明的殷切期待(写此诗是中国还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阶段)。

  4.诗歌结构

  第一节:盼望长夜结束

  第二节:渴望黎明到来

  第三节:回到现实中来

  5.赏析第一节

  诗的第一节只有三行,十八个字,第一句是客观叙述,“月光流进门槛”,一个“流”字使得一幅静止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第二句“我以为是阳光”是一种错觉,这里的阳光还含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第三句“开门还是黑夜”,是对错觉的纠正,但又颇含深意。因为诗人写此诗是中国还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阶段,他此时虽在延安,但是整个中国还在黑暗之中,因此这一句也是诗人真实的感受。

  这一节的十八个字里,诗人却蕴藏着多么丰富的内涵。这就是语言精练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6.赏析第二节

  在第二节诗中的“仿佛”一词,它不是一种明确的概念,只是一种“好像是”的感觉,但是用在这里正是地方。“好像是”风吹动月亮的弓弦,于是他听见了黎明的音响。这是诗人的想象。如果是写实,反而令人难以置信,因为“仿佛”,就是把想象合情合理的表现出来了。可见准确的使用词语对增强使诗的艺术表现力之重要。

  7.赏析第三节

  诗的最后一节中,“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中的“流”字,都是精练与准确的高度结合。

  这首诗的寄寓也是非常丰富而深刻,诗歌通过精练准确的语言,营造了特定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难以言述的思想内涵。

  8.赏析诗歌语言

  ⑴精炼。诗的第一节只有三行,十八个字。第一句是客观叙述,“月光流进门槛”。但是这个客观叙述是带有主观感受的性质的。因为月光只是照在大地上,而不是“流进门槛”的。为什么说成“流”,这当然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有了这个“流”字,一幅静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一个“流”字改变了一种场景,使人的感受变得丰富多彩。惜墨如金而又鲜明生动,这就是诗人语言运用成功的一大标志。

  诗的第二句“我以为是阳光”,这是一种“错觉”,诗人有可能在瞬间会产生错觉,但是如果从科学的观点看,他会马上改正这种瞬间的错觉,而不必把它形诸文字。但是因为是诗语,所以他不但不必改正,而且还有意地强调并固定成文字,就因为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而且这里的阳光还含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写出这种“错觉”,更显示他对光明的殷切期待的心情。

  诗的第三句,“开门,还是深夜”,这是对错觉的纠正,但是却又是颇含深意的。因为诗人写此诗时还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他身处的延安虽是解放区,但整个中国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所以“还是深夜”不只是对错觉的纠正,也是在另一层次上以现实的真实感受。

  从以上对这三行诗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诗人在十八个字里隐藏了多么丰富的内涵。这就是精练的语言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⑵准确

  诗中“有风从北边来/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这几句诗,需注意“仿佛”一词。仿佛不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只是一种“好像是”的感觉。但是用在这里正是地方。“好像是”风吹动月亮的弓弦而使他听见了黎明的音响。这是诗人的想像。如果是写实,反而令人难以置信,因为是“仿佛”,就把想像合情合理地表现出来。可见准确地使用词语对增强诗的艺术表现力之重要。

  诗的最后一节中,“河岸被山影压着”中的“压”字,“有星流过旷野去”的“流”字,都是精练与准确的高度结合,值得仔细品赏和学习。

  ⑶寄寓深刻

  这首诗的寄寓也是非常丰富而深刻,诗歌通过精练准确的语言,营造了特定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难以言述的思想内涵。

  9.问题探究

  这首诗初读不大好懂。先不看分析评论,反复诵读原诗,读完把自己的感受、体会与困惑,用“读书摘记”的形式写下来,与同座交流;然后阅读分析评论,看看哪些与你的想法一致,哪些比你的更深入,哪些你原来的理解不够准确,应加以纠正;最后在原诗旁边加批注。批注时可以引用评论文章中的话,更希望有你自己独到的感悟与发现。

  讨论:对下面这两行诗应该怎样理解?

  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

  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理解这两行诗,我们首先应该感受到作者强烈地盼望黎明时发现夜还正深(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以后的失望,但只是失望而不是绝望,这是看清现实以后的一种冷静和成熟,从“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中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执著。但诗人说“只有”又并不是否认其他的人,不是通过对比来突出自己是惟一的“最初醒来的人”。这里的“我”是—个艺术形象,而不是指诗人实在的自我。对此,诗人曾卓有很透辟的分析。

  二、学习《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1.作者简介

  曾卓(1922—20xx ),原名曾庆冠,当代诗人,其诗富于感情,有较深的内涵,诗风朴实、醇厚,虽然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但热情却未因生活的艰辛而退却。出版的诗集有《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

  2.解题

  这是一篇精悍的评论诗歌的文章,作者对鲁藜的诗《一个深夜的记忆》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那就是“宁静而又深沉的意境,这句话也是作者对诗歌的概括性的评价,这在一般新诗中是少有的。它反映了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经受过战斗洗礼的诗人的纯净、乐观的心。”

  所谓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

  3.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表达了作者对《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的偏爱,表现了自己独特的眼光,独特的感受和独特的理解。

  第二部分(§2—§5)作者阐发了诗歌的意境,探索了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

  第三部分(§6)作者简练而准确地对《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进行了总体的评价——“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4.赏析写法

  ⑴篇幅短小、结构严谨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歌评论。文章的开头,作者就表达出自己对《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的“偏爱”,表现了自己独特的眼光、独特的感受,以及独特的理解。

  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简练而准确地概括出这首诗的特点,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见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文章的中间几段,都对诗歌的意境进行了阐发,探索了诗文内在的情感世界,同时又进行了合理的想像和分析,为最后得出结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⑵见解独到、新颖

  这是一篇读后感式的评论,对读者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因为它是有所感悟、有所发现而写的。“人们谈论鲁藜的诗,一般都没有提到这一首”,因此作者才因“偏爱”而把它作为议论的话题。这是所提到的偏爱,也许是出于他个人的兴趣、爱好、审美品味等,也许还包含了这首好诗被人忽略了的意味。从古到今,好诗被忽略的很多,问题是诗的本身是否真是好诗。

  从作者对《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的评论来看,诗人那种因“错觉”而产生的联想,受到了他的重视。所以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才是文学评论所追求的境界。

  三、布置作业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4

  一、学习目标

  1. 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二、学习方法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三、重点 难点

  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难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四、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了解作者。

  2.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彷徨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二).技能训练

  1.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

  (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2..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3.重点细读,讨论交流。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

  (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4.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

  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

  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儒家思想浅探。

  ③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④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2)传授探究学习方法

  教师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及步骤:A.确定主题;B.查询资料;C.概括结论;D.交流评价。

  (3)划分小组,明确任务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结成探究学习小组,在课下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将各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写成小论文或制成电子作品。3—5天后,可利用语文活动时间让学生交流探究学习成果。

  (解说:学生作探究学习时,教师指导要注意以下几点:1.协助学生完成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不要单打独做。2.帮助学生学会广泛查询、下载相关资料。3.指导写作小论文或解决制作电子作品的技术问题。4.探究题目可能很大,但不要求学生作出全面深入的结论,只要谈及一方面,掌握探究方法即可。)

  (三)自我测评

  1.下面一段话中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A.眼光 勇气 毅力B.勇气 毅力 眼光C.毅力 勇气 眼光D.眼光 毅力 勇气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个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___和____。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是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5

  【设计意图】

  按照教材编排意图,《智取生辰纲》篇在于继续培养学生小说欣赏的能力。

  小说欣赏包括方方面面,因课时有限,仅能涉及一、二。本篇名为“智取”,“斗智”便是欣赏的关键。“智”体现在如何麻痹对手,如何下药,这“天气”与“酒”又是“斗智”的关键。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天气”与“酒”的关系及它们在小说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性格上所起的作用。同时,作为课文又必须承担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责任,教学本篇也要讲求综合效应。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欣赏小说巧妙构思的能力。

  2、抛砖引玉,激发学生阅读《水浒》全篇。

  【教学重点】

  理解“天气”与“酒”的关系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

  1、探究讨论;

  2、点拨。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后,注释词语并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概述杨志等人黄泥冈被劫经过(故事梗概,锻炼缩写能力)。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的魅力,但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各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仔细品尝《水浒》的滋味。下面我们先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

  2、下列词语的`正确读法与意义是:

  趱行 怨怅 虞侯 怄气 恁地 罗唣 省得 逞辩 气喘 聒噪

  还言语 吹嘘 干系 不争

  3、 学生交流所写故事梗概。

  4、 老师范读自己所写的故事梗概,以求教与学交流促进。

  三、思考

  1、本文反复描述天气炎热,请用“ ”划出来,回顾《在烈日和暴风雨下》中描写天气的作用。本篇运用白描,写得极简约,其在小说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黄泥冈卖酒有几个过程,“酒”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四、讨论

  本文中“天气”的描写和”酒”在小说中的关系和作用。

  (之后,老师或学生小结,引起学生阅读《水浒》全篇的欲望。)

  五、课外作业

  以“天气──酒”为一组关系展开联想和想象,编写一篇文章。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思路和结构。

  2、体会课文表达的纯洁、高尚的爱。

  3、结合课文内容,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应放在体会三次微笑的内在意蕴上。

  三、教学方法:

  在教法和学法上,我准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地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小问题,采用“读——想——议——点”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诵读、反复体味、广泛讨论,来掌握教学内容。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笑体现地是爱,人们在平常如能多笑笑,那人世间会如何呢?所以,我想从美国对待伊拉克和朝鲜的态度上导入课文。

  (二)、作者简介:(课件展示)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出生于一位海军军官家庭。1919年开始文学创作。冰心在小说、散文、诗歌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作品多以母爱、童心、大自然为歌咏对象,风格自成一家。尤其是她的散文,更因其意蕴优美,语言典丽,抒情委婉含蓄而受到人们喜爱。主要作品有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笑》是冰心女士早期散文的优秀代表作。好,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这篇优美的散文,感受一下冰心女士通过笑所传达出地深深的爱!

  (三)、请同学齐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文中写了哪些人的微笑?

  明确:作者以如梦似幻、清新优美的笔调,采取自然联想的方式,由近及远,从现在到过去,逐层展开。一句:“这笑容仿佛在哪里见过似的”作缀连。为读者勾勒了令人难以忘怀的三幅画面:白衣安琪儿的微笑,赤脚小孩的微笑,善良老妇人的微笑

  2、这几次微笑发生在什么时间?

  明确:安琪儿的微笑:现在

  小孩的微笑:五年前由近到远

  老妇人的微笑:十年前

  追问:那,这是一种什么顺序呢?

  明确:由近到远的时间顺序

  3、找学生朗读相关段落,品味并体会三次微笑的特点。(结合图片)

  明确:安琪儿的微笑:天真、美丽、纯洁

  小孩的微笑:纯真、无邪

  老妇人的微笑:和蔼可亲、慈祥、亲切、友善

  4、作者是如何将三个看似毫不相关的画面融合都一起的?

  明确:“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5、分组讨论:三次微笑的象征意义:

  明确:安琪儿的微笑:圣洁、高尚的.爱

  小孩的微笑:纯真的爱

  老妇人的微笑:慈祥的爱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并结合实际升华主题。)

  小结:三幅温馨的画面,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和感动是如此的强烈。微笑中渗透的爱是那样的动人,那样的伟大。人们不能不因为人世间如此圣洁崇高的爱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倡扬“爱的哲学”,讴歌“爱的神圣”,希望人与人之间用爱去联结,去调和,这正是冰心女士曾为之孜孜不倦努力所追求的,也正是这篇散文的基本主题。

  同学们,这篇文章讲完了,但带给我们的震撼却久久不能平静。笑是心的呼唤,笑是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伊拉克战争就永不会发生,朝核危机、伊朗核危机也会顺利的解决。

  同学们,让我们以“爱”之心去相互对待吧!因为“爱”是人类的终极。

  (四)、在学生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齐读课文,再一次感受一下冰心女士那深深的爱。

  (五)、讨论:同学们,人与人之间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请大家谈谈微笑在化解矛盾上的独特作用。

  明确:古语有云“一笑泯恩仇”,何况我们同学之间的矛盾根本就谈不上恩仇之说。有了矛盾,先检讨自己,学会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想问题。之后,相互一笑,因为微笑中传达出的爱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真诚。看到对方包含歉意的微笑,你一定会产生一种共鸣——宽容。

  (六)、布置作业:

  1、用简练的语句,描写一个“哭”的场景

  2、背诵课文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掌握书信格式

  2.理解傅雷家书的内涵

  重点难点:

  重点: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难点: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

  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第一封信的开始,傅雷首先宽慰儿子:不必担心父母会因为知道了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烦恼或不安。而且,孩子向父母诉苦,在家信中发泄,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接着告诉儿子: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那么,应该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呢?首先,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他还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的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其次,“慢慢”“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即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从而越来越坚强。对于感情的创作,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第二封信,起因于傅聪在音乐会上的历功演出。孩子的成功总是父母最大的幸福与骄傲,但傅雷与其他父母不同的是,他的幸福与激动还来自于艺术的成功、祖国的光荣。“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作为父亲的傅雷,毫不矜持地对儿子表达了他异常激动的心情:“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若是一般的父母,也许仅止于此了,而傅雷的伟大,就在于他借助儿子的成功之机,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他首先赞许儿子:“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而这,正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

  如果说,上一封信是要儿子在消沉时保持坚强,那么,这里所说的成功时“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更是坚强的表现。只有做到了坚强,才能永远不怕孤独。傅雷对“坚强”含义的理解,浸透了人生的感悟,十分耐人寻味。“坚强”的最高境界,乃是保持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因为“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这可以说已经是人生至境了!

  接下来,傅雷奔放的思绪又从艺术飞到了中国的“黎明”。他从傅聪如流水般的演奏风格中,想到了克里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的“复旦”,想到了滔滔不竭的中华文明。他激励儿子,被这般伟大的文明之河哺育过的艺术家,“应该有气冲斗牛的表现才对”,洋溢着对新中国的热情,对中华文化的信心。

  书信最后,傅雷再次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第一封信里,他曾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这一次,他又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从而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让“完美”的地平线永远激励着我们向前进。

  (二)问题研究

  1. 对于“坚强”,应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也是贯穿两封信的内在精神。傅雷对儿子说:“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可见坚强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坚强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即使孤独也不怕”(见第二封信),并且“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见第一封信)。

  二是“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这两方面合起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胜不骄,败不馁”,就是宠辱不惊,得失泰然。第一封信里所讲的“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第二封信所说的不怕矛盾,相信“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也都是这个道理。

  但“坚强”的最高境界,可以说还在于葆有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赤子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2. 如何理解“赤子之心”与“孤独”?

  傅雷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则说过,孤独、寂莫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傅雷对孤独的理解,与之和而不同。傅雷相信:“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

  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精神的孤独!周国平说“孤独产生于爱”,傅雷说“爱让赤子不孤独”,实在是异曲同工。

  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剔除了纷纭杂念,才可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并以之“打动听众的心灵”。艺术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便都在这里企及了。

  3. 如何理解“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文中提到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说傅聪常以克里斯朵夫自命,其个性也与之相像;又说“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其意旨在鼓励儿子像贝多芬那样,不惧矛盾,勇敢面对,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1. 读懂课文,了解文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理解由一个具体实例引出论点的写法。

  2.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思路,理解围绕中心讲道理,摆事实,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理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认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努力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这幅图也隐含着一种生活的道理:世界是千变万化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角度不同,问题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正如苏轼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有趣的话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国实业家罗迦·费·恩格。

  二、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包括需要积累的词语、文章的关键句、设问句等。

  2.请找出作者的观点,进而思考:作者为什么开头不把观点点明,而用一道四个答案都正确的选择题呢?

  正是因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要想寻求多种解答方法,有赖于什么?创造性思维。

  三、深入探讨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4——12段,思考:

  针对创造性的思维作者提出了哪几个问题?

  1.“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2.“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

  3.“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探究问题1)

  “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⑴请同学在文中划出作者的观点。

  明确:进行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①渊博的知识;②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③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⑵文中用了哪两个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事例。

  明确:约翰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罗兰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这属于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明确:举例论证。事实胜于雄辩,增强文章说服力,使人信服。

  ⑶刚才我们分析了一下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作者认为有三点:……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例可以支撑这些观点,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1、 瓦特受到“水烧开后顶起壶盖”的启发,发明了蒸汽机。

  2、 牛顿受到“苹果落地”的'启发,创立了“万有引力”学说。

  3、 莱特兄弟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成功飞上蓝天的飞机。

  4、 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宋代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课文创造性思维的必须要素之一为论点,充分运用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以及一些成语、典故,给文章添加一个自然段。

  要求:立意新颖,事例能支撑观点,150字左右。

  评议,重点在于事例是否支撑观点,事例与观点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

  (探究问题2)

  我们刚才小练笔,对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有了更深的认识,你觉得你身上具备了这些要素吗?你觉得咱班同学谁具备了这个要素?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吗?)

  师生交流。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那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作者做了充分的解答。

  ⑴请同学们速读课文 9——1段,用一句话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明确: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创造的意识在自己的思想里。

  ⑵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这一观点?

  明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追问:作者拿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

  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人心态如何?各自的结果如何呢?

  富有创造力的人

  缺乏创造力的人

  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自信)

  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不自信)

  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进行自我压抑

  (探究问题3)

  ⑴所以作者得出了一个结论:区别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依据是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⑵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世界上有很多人因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而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能不能举例来说明一下?

  例:著名的“万有引力”学说的创立,就是牛顿留意了“果子为什么会落地”的结果。

  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赖,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他在街头闲逛时,留意一些“无意中得出来的细小的想法”后产生的。

  所以,我们想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就应该做一个有心人。

  四、小结全文

  ⑴总的来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齐读最后一段。

  自己再读两遍,然后合上书,复述作者提出的三个途径。略)

  延伸补充:

  除了作者谈的以外,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还有什么补充或建议。

  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需要:

  积累知识——“孜孜不倦地汲取”“学识渊博”

  灵活运用——“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

  反复实验——“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拥有自信——“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珍惜灵感——“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保持好奇——“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

  多向思维——打破“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

  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坚持真理

  走进自然——悉心观察、动手实验

  异想天开——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

  ⑵回顾全文,理清全文论证思路。

  明确:课文开头先引用材料,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话题,确立创造性思维方式,这是提出问题。

  主体部分从“创造性思维必须要素”和“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分析问题。

  结尾部分总结出“创造性人才必备的条件”,这是解决问题。

  整篇文章逐层深入,结构严谨,深入浅出。

  五、拓展延伸

  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放赤壁风光画面:这里就是三国时期有名的赤壁之战厮杀的疆场。周瑜因为这一战而名垂千史。

  同一个“赤壁”,为什么苏武就高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杜牧却低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由此联系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一谈你的理解。

  2.请充分发挥创造力,为故事续写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

  钢琴的标价牌上少了一个零

  一位年轻的女顾客在美国一家商店里闲逛。逛着逛着,她的眼睛突然迸出兴奋的火花,本来不想买东西的她却灵机一动,立刻喊来售货小姐,要买一架德国制造的正宗名牌货──斯坦威三角钢琴。售货小姐看了看售价牌,竟然惊讶不已,不敢卖。于是她请来了股长,股长了解缘由和真相后认真向顾客作了解释,婉谢不卖。而这位顾客却毫不让步,直到部门经理出面斡旋都坚持要买,不为所劝。最后请来了总经理。总经理了解情况后当场定夺:卖,按标价卖!──原来,那架价值数千美元的钢琴,标价牌上偏偏少了一个零!

  请你充分发挥创造力,为故事续写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为总经理写一段话),说明总经理为什么这样做。

  佳作之一:接着,总经理对女顾客说道:“小姐,你是否能稍候一会,让记者采访一下你现在的感想。”“当然可以。”总经理请来了一位电视台的记者进行现场报道。当女顾客把事情说过一遍后,总经理接过了话筒说道:“各位敬爱的顾客,上述各位所看到的,正是近日本公司隆重推出的一项经营项目‘请顾客来找错’,具体事项为:本公司将陆续推出一批标错价的商品,如被您选中,均按标价出卖。来得次数越多,机会越大!可不要错过机会呀!”不用说,次日顾客盈门,被找出差错的小商品诚然不少,但利润却颇为可观。

  佳作之二:第二天,这家商店的门旁放置了一块大大的标牌:“本店本着‘顾客是上帝’的宗旨,热忱为广大客户服务。昨天因工作人员疏忽,在一架名牌钢琴上标价时少加了一个零。一位女士看中了这架钢琴要买下来,我们明知有错,却仍然照少一个零的标价售出。上帝们,在这里,您或许也能买到像那位女士买到的商品!”

  佳作之三:总经理虽然答应把那昂贵的钢琴卖给那位顾客,但还附加了一个条件:请她写篇文章。第二天,当地最最有名的一家报纸登出了一篇顾客写给报社的信。文章内容如下:“我是一名来自加里佛尼亚州的游客,初到此地,路过你们这儿的一家××商店,由于店主的疏忽,将一架价值数千元的名牌钢琴标价少了一个零。但店主待人诚恳,守信用,还是按原标价卖给了我,在此,我对他表示万分感谢。”

  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使他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托尔斯泰

  希望同学们努力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走出一条只属于自己的路!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比较阅读,从比较中欣赏文学作品,感知艺术形象。

  2、了解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的艺术。

  能力目标:

  1、以培养自读能力为主,训练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的能力。

  2、采用引伸法,让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培养他们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思想及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有进一步了解。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范进中举》是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这是一个小说教学单元。本文承接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是又一篇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对读书人残害的名著。节选自《儒林外史》,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角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欣赏、感知艺术形象。为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运用'比较法'阅读分析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境遇,分析重要人物范进和胡屠户的人物形象。

  2、难点:理解范进发疯的原因及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三)教材处理:

  这篇文章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在一课时教完,学生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而不容易着眼于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不断发展兴趣,领会本文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长课文尤其要注意精讲,讲求适当的取舍。本文的关键在'中'字上,要抓住这一关节点生发开来,以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重点分析范进和胡屠户两个人物,并注意处理好与《孔乙己》一文的比较阅读。

  三、教学模式程序:

  (一)模式:学生主动参与型

  (二)程序:

  1、通过与《孔乙己》的比较引入对《范进中举》的学习,利用电脑课件简介《儒林外史》有作者吴敬梓。(5分钟)

  2、利用电脑课件展示比较阅读图表,重点分析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境遇和胡屠户对他的不同态度,了解夸张、对比手法在本文中具体运用所达到的强烈的讽刺效果,并运用电脑课件对人物形象进行归纳总结。(20分钟)

  3、采用引伸法,让学生假想孔乙己中举后将会出现的情景,既训练了口头表述能力,又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10分钟)

  4、利用电脑课件对全文的'写作特色及中心进行归纳总结。(5分钟)

  5、布置作业,进行巩固训练。(5分钟)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

  采用学生主动手参与型教学模式,训练运用'比较法

  '进行分析的能力。在教师适当的引导、点拔下,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讨论来共同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效果反馈及学生素质培养情况预想

  1、以学生主动参与型教学方式授课,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主主动性,并较好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解答问题的能力。

  2、练习口头改写,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进行比较阅读的习惯,树立联系,全面看问题的辩证观点。

  六、板书设计:

  范进 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

  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

  胡屠户 欺贫爱富,趋炎附势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和能力

  1、 了解古代白话,认识文中古今意义的词义差异

  2、 了解施耐庵和《水浒传》

  3、 了解杨志的出身与遭遇

  4、 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文章是如何体现智取的,把握波澜起伏的情节,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

  5、 品味人物描写刻画细致的方法,把握杨志的个性特征,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6、 鉴赏逼真简练的“天热”的环境描写,体会文章正面侧面描写天气的方法以及表达效果

  7、 积累一些关于《水浒》的文化知识

  (二) 过程和方法

  1、 文献法 施耐庵和《水浒传》、杨志的出身和遭遇

  2、 复述法 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

  3、 赏读法 品味人物描写刻画细致的方法、逼真简练“天热”的环境描写

  4、 讨论法 把握杨志的个性特征,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三) 价值观和情感趋向

  1、 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 学会做事要有头脑,忌心浮气躁,学做说话有分寸、做事有谋略的人

  二、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三、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预习作业:(课前准备或早读或午读)

  (一) 生字词:

  1、 具体内容:

  趱(zǎn)行、恁(nèn)地、晌(shǎng)午、濠(háo)州、忒(tuī)认真、椰(yē)瓢、罗唣(zào)、勾(gòu)当、行(háng)货、窥(kuī)望、嗔(chēn)怒、聒(guō)噪、怨怅(chàng)、呕(où)气、面面相觑(qù)

  2、 练习巩固:(1)《精析精炼》95页练习1;(2)《轻松》49页一、二;(3)《同步》70页(一)(二)

  (二) 古今意义的词义

  1、 具体内容:

  (1)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古:赶/今:拿走)

  (2)这厮不值得便骂人(古:有必要/今:做某事有意义)

  (3)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古:强盗/今:能独当一面,坚忍不拔、有所作为的人)

  (古:地方/今:去的地方,也有地方的意思)

  (4)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古:遮蔽、躲藏/今:影子)

  (5)你理会得甚么!(古:懂、知道/今:理睬)

  (6)一般还你钱(古:付给/今:借了钱归还别人)

  (7)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

  (古:(买卖场合)多给,让人占点便宜/今:宽恕、饶恕)

  (8)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古:索性、干脆/今:任意、马虎、随便)

  (9)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古:被/今:吃东西)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情感。

  2.理清小说的线索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体会,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情感,进而理解作品主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关键语句的分析,体会环境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2.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理清情节。

  3.合作探究,阅读分析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不仅是旧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在思想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害;体会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忧虑,以及希望打破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情感。

  2.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及多种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

  1.理解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

  2.结合背景,多角度理解小说主题。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合作探究、比较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调动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默读和朗读来完成的。

  2.合作探究,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总结,教师在点拨时授以方法。

  3.在课文主题理解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理解的多样性,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深入探讨,得出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过程

  (一)朗读导入

  1.请学生朗读第十二自然段开头和第二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进故乡时……没有一些活气。”

  2.请学生感知并总结景物有何不同。

  3.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明确。

  前者是“我”回忆中二十年前的故乡景象:明朗、美丽、令人神往;后者是“我”眼中所见二十年后的故乡实景:晦暗、萧条、令人感到悲凉。

  二十余年过去,故乡在“我”眼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原因何在?作品中的“我”又怀有何种感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走进文本。

  【设计意图】通过对环境描写的感知和分析导入,引发学生对创作背景的探究兴趣。并注意在后面对人物进行分析的环节勾连体会环境描写对突出人物和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

  (二)感知学习

  1.了解写作背景。

  (1)指名学生结合资料,介绍写作背景,教师总结。

  辛亥革命后,封建zhuan制政权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军阀统治。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政治和军事力量。中国农民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双重压迫下日益贫困,过着毫无希望的生活。

  小说《故乡》写于1921年1月,后被编入小说集《呐喊》,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迁居来京,亲眼看到故乡的衰败凋零和农民的贫苦,心生悲凉,感概万千,一年后就以自己所见所感为素材,创作了这篇小说。“我”虽不是作者本人,但是反映了作者的情感。

  (2)结合资料介绍作家、作品。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本文选自《呐喊》(小说集)。其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2.初读课文,设计学习任务。

  (1)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每部分内容。

  (2)阅读课文,选择任意一个人物,进行复述介绍。

  可供选择的人物:少年闰土,中年闰土,青年杨二嫂,中年杨二嫂,“我”。

  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标画段落。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大概阅读时间为15分钟,在课堂练习本完成要点归纳。交流时复述语言要简洁明了。

  【设计意图】文章的篇幅较长,采取分段的形式有助于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基本内容;复述介绍人物,有利于增强对人物的了解。

  (三)探究人物形象

  再读课文,引导小组内讨论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对比手法。

  1.分析闰土形象。

  分小组朗读描写闰土的段落:12~30自然段;第55~76自然段。

  设计讨论问题:

  这些段落之间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比)

  这些段落从哪几方面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寻读原文,并作出分析与总结。

  (1)外貌对比。

  少年闰土:“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的少年英雄形象。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苦难的生活折磨,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命运悲惨。

  (2)动作、对话对比。

  少年闰土:通过对“雪地捕鸟”“月夜瓜地刺猹”“讲述海边捡贝壳”等情节的分析,看出闰土活泼开朗、聪明勇敢、多知勤劳等特点。可以从对话描写的分析和对省略号的分析中进行总结:生气勃勃的闰土,心里不仅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有令人赞叹的能力。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凄凉──恭敬”,开口改称“迅哥儿”为“老爷”,写出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此处语言的描写,闰土用断断续续的话语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并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体现出麻木迟疑、有苦难言,几处省略号更是表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的苦处。

  还可以有选择地从下面两个角度进行对比。

  (3)闰土对“我”的态度前后对比。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体现了闰土对“我”情真意切,小伙伴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证明“我”和闰土之间已经形成了 “厚障壁”,即精神隔膜,闰土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我”搬家给他东西,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证明他将希望寄托于神灵,愚昧麻木。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运用多种描写方式展示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的性格。

  (4)小结。

  小说通过对比,揭示了以闰土为代表的旧中国贫苦农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他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原文语句寻找,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杨二嫂形象。

  (1)自由朗读39~52自然段,画出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的.具体句子,分析杨二嫂二十年前后的性格变化。

  例: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分析这句中所用的描写方法及作用。

  此句运用了神态、语言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二嫂从青年时颇有姿色的“豆腐西施”,变成了尖酸刻薄、凶悍泼辣的恣睢小市民的形象。

  (2)讨论:杨二嫂这个形象能否删去?说明理由。

  3.教师引导,学生笔记总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小说《故乡》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塑造出鲜明典型的人物形象的。

  (四)主题探究

  1.提问:在离开故乡时,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因为“我”的希望是:希望后辈有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比较茫远,担心难以实现。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不同于“我”、闰土、杨二嫂的生活,是消除封建思想、黑暗社会等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隔膜的新生活。这是一种打破尊卑、超越物质、充满纯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怎样理解这句话?

  教师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只有希望而不去实践,等于没有希望。以路为喻体,形象地说明了美好的新生活要从实践中获得,并要有推翻旧社会、争取新生活的勇气与信心。

  【设计意图】通过体会结尾部分的语言,培养阅读分析能力,更好地理解小说主题。

  (五)拓展延伸

  教师导语并设计问题:在课文的分析中,我们重点分析了闰土和杨二嫂,对于叙事主体“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有哪些理解与思考?

  【设计意图】本题难度较大,分析小说叙事主体的特点和作用,为进一步理解文章主题作拓展。

  (六)布置作业

  1.阅读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其他篇目。

  2.搜集关于思乡的诗词名篇。

  【设计意图】1.对这部小说集能形成整体的认识。2.了解其他描写故乡的佳作。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12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掌握本文生字词。

  2、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理清本文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

  3、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自学指导一】比快速默读课文

  【自学指导二】精彩回答问题。

  1、说说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又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2、梳理情节结构,讲讲每部分写了什么具体内容?

  依据这个线索可以分为“回故乡 ——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6——77)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第三部分(78——88)写“我” 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3、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课文的内容,应用哪个字较为恰当?请简单说说理由。

  【自学指导三】比精彩回答问题。

  1、故乡的环境在变,何以见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时隔多年,重回故乡,你能想像“我”渐近故乡时的心情是如何的吗?

  先用一个感叹句“阿!”再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第2段运用了什么描写?能体会其作用吗?

  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写出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3、见到故乡时,我的感受是怎样的?用文中的话来回答,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造成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凉,只得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4、第四段说“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 ”“我”真的记不起了吗?在什么地方写有?找出来后说说“我”记忆中的故乡是怎样的?美在哪时?这也是一段景物描写,又有何作用呢?

  第12段 少年闺土月夜刺猹图

  【布置作业】校本作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景物等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掌握课文运用对比来表现主题的写作手法。

  【自学指导一】比精彩回答问题。

  1、你怎么看记忆中的少年闰土?

  2、时过二十年,少年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什么原因使闰土前后判若两人?

  小结:表层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深层原因: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可是由于它的不彻底性,封建主义仍然压迫着劳苦大众,还有帝国主义也在入侵中国,加上众多的苛捐杂税,造成了农村经济衰败,农民生活的贫困,封建传统观念(即礼教、等级观念)毒害,使闰土发生了巨变。

  3、生活在城镇的杨二嫂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她为什么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说说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的作用是什么?

  农村经济衰败、生活的贫困让她养成了小市民势利贪婪(或:市侩)的恶习。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造成的祸害已经波及城镇。

  小说怎样刻划杨二嫂形象的?与描写闰土的方法有何异同?

  同:都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都写出了人物的前后变化。

  异:写闰土是先回忆,再眼前,因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已经在“我”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写杨二嫂则是先闻其声,再见其人。这更符合杨二嫂尖利、泼辣的性格。

  【自学指导二】比精彩回答问题。

  结合以下问题,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1、“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因为“我”对故乡的现实(即人与事)感到失望,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

  2、“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墙”指什么?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

  3 、文中点出哪三种旧的生活态度? 文中说“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新生活指的是: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4、(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为什么“害怕”? (2)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1)因为“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但愿望能否实现是未知数,“我”不知道,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

  (2)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5、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

  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6、“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我”是小说中又一个重要人物。小说中的“我”并不等于作者,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结合以上问题说说“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二十多年前远离故乡,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衰败萧索,看到故乡人的生活穷困悲苦,看到故乡人纯真人性的扭曲感到痛苦悲哀而失望。但“我”并不绝望,“我”憧憬着美好的故乡,“我”希望故乡人过上新的生活。所以说“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关于主题】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为线索,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闰土和杨二嫂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生活的强烈愿望。

  【布置作业】校本作业

  【教学反思】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13

  一、导入

  学习诗歌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在读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畅所欲言)(预设:字音、节奏、重音、停顿)按照刚才我们所说的要求,齐读诗歌。

  同学说的很全面,那么就按照刚才我们总结出来的方式、方法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感情。

  二、一唱三叹吟读《关雎》

  1、把握节奏:四言诗,一般是“二二”断开,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注意提示,不能刻意断开,尽量做到音断意连。

  2、全班齐读。

  三、相映成趣译读《关雎》

  1、请同学们用笔圈画出重要的或者你认为较难理解的字词。请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全班讨论解决。

  2、单看右边划线这一部分,我们就理一理这首诗歌。这首诗讲了什么?这首诗就是讲了这么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诗经》里叫作“赋”。现代汉语里叫作“记叙”)(板书:赋)

  3、这首诗歌,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大声朗读,可以小声吟读,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哪些画面?方法指导:画面想象法。

  【例如:在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句诗的时候,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情景,碧蓝如洗的天空下,一条玉带似的河流静静流淌。河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对雎鸠鸟在草丛里、河水边悠然自得地玩耍嬉戏,多么安静美好的画面,此时语速应该是平和的,悠缓的,而且这是起句,如果太高,后面就没有办法表现了。】(雎鸠鸟在河边鸣叫,就用来比喻君子和淑女是很好的一对,这叫比。)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几句诗的时候好像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清清的小河边,一位穿着一袭连衣裙的姑娘,正两手不停地在水中采摘荇菜。她黑瀑似的长发轻束脑后,直垂腰间。她双袖挽起,露出了如玉似的手臂,她眼波流转,消融粲然,像三月的桃花一样美丽。】《采茶女》(两者没有共同点时候,例如写“荇菜”引出后面的窈窕淑女,这叫兴)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时仿佛看见了这样的'情景,夜已深沉,明月高悬,万籁俱静,屋子里满是明月的清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采荇少女美好的身影使他魂牵梦萦。(范读: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语速慢,低调,似有叹息)这时的情绪比较低落了,应读得低一点,慢一点)】《记承天寺夜游》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我仿佛看见了红对联、红窗花、红盖头、锣鼓阵阵,鞭炮声声,喜气盈盈。这么欢喜的场面,男主人公应该是喜悦、激动的,所以要用欢快的语气读,语调要上扬。】(君子淑女,相亲相爱,比翼双飞,让人好生羡慕。这是现实吗?我们这里先卖个关子。)

  4、(无论是现实也好,想象也罢,但是通过刚才的译读环节,同学再次深入地感受到了诗人心境的变化,带着这些感触,我们再次朗读诗歌。)

  女生读前两句,男生读后三句。读出女子的温婉,读出男子求子不得的焦虑和琴瑟和谐的喜悦。

  四、诗情画意品读《关雎》

  好诗不厌百回读。同学们的读一遍好过一遍,可见入情才能入境,古人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关雎》被称为《诗经》三百篇之首,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同学们深入研读这首诗,从各个角度品读这首诗的美。四人小组合作。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②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解读、品读中把握诗歌丰富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1、重点:品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

  2、难点: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了解《诗经》在中国文学的地位。

  教学方法:

  诵读法、联想想象、讨论交流

  学法指导:

  大声地朗读,生动地译读,多元地品读,优美地范读

  一、教学过程:

  导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诗经》就不懂怎么说话。可见《诗经》的重要影响力,那么同学们读过《诗经》吗?

  二、七嘴八舌话《诗经》

  1、请学生谈谈对《诗经》的认识、了解

  (PPT展示《诗经》文学常识)

  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②《诗经》六义:

  作品分类:《风》、《雅》、《颂》

  表现手法:赋、比、兴

  2、教师问:《诗经》离我们远吗?

  PPT展示

  跟《诗经》有关的①成语②名句③诗词④名号

  《诗经》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着我们。它的文化传统就像空气一样滋养着我们的民族,它的要素始终流淌在我们的文化血液中。

  三、一咏三叹吟读《关雎》

  1、全班齐读(订正字音)

  窈窕yǎo、tiǎo、淑shū女、好hǎo、逑、寤寐wù、mèi

  2、男女和读(读准、体会节奏—四言二字一顿)

  3、学生个读、评读

  4、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思考: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首诗写了一个君子对一个淑女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

  四、诗情画意译读《关雎》

  1、吟读诗歌入情先入境,如果把这首诗当成是一个剧本,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导演,你会拍摄几个场景来反映这首诗歌?

  雎鸠和鸣图——舒缓、平正(美好,生机,岁月静好)————PPT图片展示

  少女采荇图——渴慕、爱慕(清新、活泼)

  长夜难眠图——忧思、惆怅(速缓、调沉—急切,速稍快)

  琴瑟鼓乐图——喜悦、庄重(“钟鼓乐之”语顿、重音)

  2、学生想读诗歌,展开想象以文译读

  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4、请学生有感情地吟诵诗文。

  五、意趣盎然品读《关雎》

  引:好诗不厌百回读,《关雎》被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大家深入品读比诗,读出其美。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学习吟哦讽诵的要领,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受鼎湖山的优美景色,提高审美能力。

  3、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

  学习重点:

  掌握诵读要领,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

  读议展点练

  第一课时

  一、朗读单元提示:吟哦讽诵而后得之。

  二、阅读下列资料,将你认为的关键词语划出来,以了解有关知识。

  1、作者简介

  谢大光,1962年由工科大学毕业参军,开始文学创作。转业后,任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著有散文集《落花》等,谢大光的散文创作,用刻意求工、惨淡经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他的散文创作在数量上并不怎么引人注目,但是质量上都经得起反复推敲,耐人寻味。

  2、关于鼎湖山

  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原名顶湖山,因山顶有湖而得名,后传说轩辕皇帝曾在此铸过鼎,遂改今名。也有一说,山顶天湖周围有三峰鼎立,故取名鼎湖山。风景区范围包括鼎湖、三宝、凤来、鸡笼、伏虎、青狮等十多座山峰及天溪、云溪两大溪谷,总面积11.7平方公里,主峰为鸡笼山。鼎湖山自然风光秀丽,现分为天溪、云溪、天湖三个风景区,其中天溪景区是目前最重要得游览区,位于风景区北部,有飞水谭、浴龙池、双虹飞堑等名胜及岭南名刹庆云寺、茶花阁、观景台等建筑。

  三、计时默读:

  用5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将不懂的字词划出来。查阅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

  四、检查预习情况

  1、注音:肇庆()泠泠()淙淙()一脉()

  怅惘()()汩汩()古刹()

  拾级()污垢()繁衍()

  2、释词:雀跃:

  楹联:

  怅惘:

  万籁俱寂:

  分道扬镳:

  五、再读课文:

  要求出声朗读,要读得正确流畅,读得有情有境,和作者同享受共感悟,时间为10分钟。读后完成以下问题:

  3、这是一篇什么题材的文章?

  4、我从这篇文章中读出了

  5、挑选出文中你认为最美的名言佳句再读,争取能够背诵。

  教(学)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吟哦讽诵的要领,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感受鼎湖山的优美景色,提高审美能力。

  3、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

  学习重点:

  掌握诵读要领,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

  读议展点练

  第二课时

  六、跳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限时5分钟完成)

  6、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这类文章一般都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7、请你概况出作者的行踪顺序

  8、为了让读者了解当时的环境和观赏景物时的背景,作者还约略交代了时间的变化,请你在文中划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七、品读文章第四部分,思考下面问题,并在小组内合作释疑。

  9、作者说“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说说这别有一番滋味指的是什么?

  10、“看不见的指挥棒”指什么?

  11、如何理解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这句话?

  12、为什么说“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八、美文是要通过不断的诵读来加深感悟的。请选择文中你认为最精美的地方反复吟诵。说一说,你认为它好在哪些地方?

  九、课文延伸:

  你从作者夜听山泉感悟人生的行为中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

  十、请你小结:

  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

  检测达标:

  积累与运用:

  13、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泠泠淙淙、身不由己、了无杂尘、小心翼翼、拾级而上、可见一班、繁花似景

  蜂蝶翩飞、生意昂然、迥然相异、绿阴如盖、与众不同、万簌俱寂、新陈代谢

  错别字:

  改正:

  14、请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摘录一句描写山或泉的诗句(写出完整的一句)。

  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贝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

  15、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这几个词语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16、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本段的内容。

  17、文中的哪些词语能揭示出泉鸣的层次?

  18、你认为“看不见的指挥棒”应该指什么?

【初三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学设计11-10

语文练习教学设计11-01

《语文活动》教学设计11-27

语文教学设计11-14

初三语文的教学计划12-04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12-05

初三语文教学心得12-11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02-07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