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的运算》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
在进行“数与运算”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复习了四则运算的意义,计算法则;然后复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5大运算定律以及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最后进行练习。在练习环节,我出示了怎样简便就怎样算的题目,通过学生的解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对运算定律本质的理解。
部分学生能进行简便计算,但不能正确说出使用的是哪一条运算定律。尤其是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互相混淆,主要原因是缺乏对乘法分配律本质的理解。如(4×40)×25,很多学生将它与(4+40)×25混为一谈。
2、缺乏对运算顺序及简算依据的整体把握。
在小学阶段,如27+73 ,25×4一类的题目被反复操练,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类似的数据形成了“条件反射”。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凑整的“条件反射”会让学生只关注数据特点,而不从运算顺序及运算定律来考虑。比如,在25×4÷25×4中,“25×4”给了学生很大的.刺激,他们忽视了整体的运算顺序,把注意力集中在凑整上。
3、缺乏简算意识。
简便计算能使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得到充分的锻炼,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用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发现很多学生习惯做“标准”是简便计算题,在遇到需要“转个弯”才能简算的题目时,缺乏必要的观察力与创造条件简算的意识,如5/12×7/16+7 /12×11/16大多学生认为不能简算。还有的学生在式题中能主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受数量关系的影响,不能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2
本人通过对《数的运算》的复习,有好大一部分的学生对数的运算定律已记得不太牢固了。在课堂教学提问中,个别学生竟然忘了加法的结合定律。当时我真是有一股怨气,可怨谁呢?学生、学生的父母、还是以前教他们的老师?
数的运算教学看似简单,其实很不容易。从表面上理解,给你一道现成的数目算题了,只要算算就完成了。可既使是六年级的学生在做数的运算题时还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不能正确答题,或者运算的速度不快。这是为什么呢?数的.运算教学连贯性比较强,如果10以内的加减没教(学)好,多位数加减法就很难学会;表内乘法口诀不会背,怎能做多位数的乘除法呢?因此说,教好学生学好10以内的加法,背熟乘法口诀,是学好数的运算的基础。低年级的数学教师要很好落实这个环节,当然不是说只要年级教好了,上面的老师就不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3
本节是在学习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基础上。引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生通过讨论、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它是有理数运算的推广和延续。
本节课的重点是能熟练的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难点是在正确运算的基础上,适当的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首先,我先复习了运算律,既是对上节的复习,又对这节学习作铺垫。又通过详细分析了例题,小组讨论。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更明确了运算顺序,进行有理数运算,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第三,在例题的讲解中穿插了让学生自己动手锻炼的过程。及时的反馈学习情况。最后,通过“算24点”游戏,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课后的专家的对教学过程和课堂的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建议,希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例题的难度降低,让学生能更好的.适应。
本次活动,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的研讨,老师们都表现出高度的热情,整个研讨过程都呈现出浓厚的氛围。通过本次活动,锻炼和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能力,相信通过坚持不懈地实践,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步伐会更快!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4
《数的运算》相关知识点较多,复习时我采用了从整体入手,再分块让学生自主梳理的方式进行复习。为达到教学目标我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
一、努力之处
1、课前整理,为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于数的运算相关知识,由于时间长,通过课前调查,学生都有些遗忘了,所以课前我先让学生自己收集和整理数的运算意义和计算方法,然后试着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收集起来比较精心,为新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在练习中边回顾边提高
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状态,教学中我让学生回忆数的运算意义,再通过列竖式计算唤起数的运算的计算方法知识,使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归纳计算方法,这样在练习中归纳,学生回顾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小组合作,有序梳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更好地总结,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讨论,然后引导学生把整理出的知识,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最后通过全班展示、交流,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
在复习的过程中,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知识的复习和梳理上面,我采用了对比复习的方式,把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内容放到一起对比,这样有利于学生比较,然后把各块知识进行全面的分类梳理;接着形成意义和计算方法的表格,使小学阶段的知识进行完整化、系统化。
二、改进之处
1、加强概念课的学习
概念课教学一直是我的弱项,在准备课的过程中,发现原来所积累的相关知识较多,学生遗忘的知识点较多,如:减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如何让学生牢固记忆遗忘的知识点,还需要再动脑筋。
2、合理安排时间
上课时明显感觉到时间比较紧,练习题都没有处理,知识点多、琐碎,时间安排不够得当。
今后要继续努力课型的创新,怎样把概念课上得有趣高效,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吸引、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理解数学。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5
通过对数的运算相关知识的复习,学生从运算的含义中清楚地复习了加、减、乘、除运算的含义。理清0、1在四叫运算中的特殊情况,深层地复习了四则运算中各部分名称之间的关系,在整合知识的同时,将知识的'系统框架在脑中留下表象,通过实际的各种形式的计算,使学生在理清知识框架的同时,牢固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整理、复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知识整理知识的方法,从中获得主动学习的情绪,激发能力的培养。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6
本节复习课我采用了从整体入手,再分块让学生自主梳理的方式进行复习。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进行以下的教学环节设计。
一、有针对的整理知识,为复习课作好充分的准备。
对于小学阶段数的运算相关知识,由于时间长,学生都有些遗忘了,所以课前我先让学生自己收集和整理数的运算意义和计算方法,然后试着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课堂上有序的为学生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状态,教学中我设计最后“六一节”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回忆数的运算意义,使抽象的运算更有意义;还通过列竖式计算唤起数的运算的计算方法知识,使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归纳计算方法,这样在练习中归纳,提供实践操作的依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基本达到学习目标中的“回顾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然后引导学生把整理出的知识,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讨论,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最后通过全班展示、交流使他们作出正确的归类。较好达到学习目标中的“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注意培养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的过程中,不平均分配教学力量,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知识的复习和梳理上面。教学中我采用了对比复习的方式,把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内容放到一起对比,这样有利于学生比较,然后用网状形式把各块知识进行全面的分类梳理;接着形成意义和计算方法的.表格,使小学阶段的知识进行完整化、系统化;最后发现、总结加、减、乘、除之间的联系,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整理,沟通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不足之处是上课时明显感觉到时间比较紧,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没有达到教学目标中的“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没有达到设想的“把归纳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又用于解题练习,提高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上课以后,我自己琢磨发觉,设计课时只把眼睛盯在课堂上的40分钟,自己的出发点就是错的,六年积累知识的整理复习课和单元的整理复习课是不同,知识点多、琐碎,不能再套用以往整理复习课的模式。如果能把这种小学阶段知识的整理复习课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可能会更加合理,比如提前布置家庭作业,不仅让学生整理知识点,还要让学生做练习题,从而回忆、总结意义和计算方法,课中直接进行交流、总结,这样既节约时间,又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去充分的讨论,详尽的梳理,从而更好的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后再进行更加深入的练习实践,加强应用,这样教学可能会更加有效。
通过这次备课、上课,我对自己又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自己要加强数学知识的储备和数学素养方面的提升。同时,我明白了整理复习课不同内容要用不同的方式,今后要继续努力课型的创新,知道了概念课要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吸引、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理解数学。总之,每一次思索对自己都是一次知识积累,素质提升,激励自己进步!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7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这种探索的基本形式就是活动。通过活动,可以促使儿童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思考。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思维能力,使学生变成一种主动而有力的探究过程。可以用手中的小棒来摆,数形结合来理解算理。
介于学生的实际年龄和认知特点,其具体形象思维好与抽象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学具先来摆一摆,然后进行展示,一步一步进行引导,数形结合,理解算理,从直观到抽象,为后面10的连减计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整节课由课件引入新课,用小棒进行摆一摆,再说算法;从而突破难点个位满十怎么办和十位上是几个数相加的这个两问题,使学生通过实践初步掌握了本课教学重点,即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然后在“做一做”过程中达到新的认识高度;最后通过课件进行游戏性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我在《数的运算》总复习,这个知识点的复习的时候,作了以下的措施:
一、有针对的整理知识,为复习课作好充分的准备。
1、课前让学生收集和整理数的运算的意义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学过哪些运算?举例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定律是什么?整数、分数、小数的运算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整理出各种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增添两种性质:减法性质,商不变性质。
二、课堂上注意有序的为学生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1、引导学生把上面整理出的知识,在小组交流中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以此作出正确的归类。
2、加强数学运算和代数的联系,如把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用字母来表示,并能够推广到实际中去。
三、注意培养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的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
这堂课复习了什么?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指出:我们在式题计算时,要注意先看清题目,分析数据的特点。如果数据符合一些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能用简便算法时.一般应用简便算法,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8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本节课定好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后,激趣目标利用例题导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得出加法运算律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简化计算。
通过分组互动学习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抓住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并且加强学生彼此间的合作,增强集体荣誉感。让学生自行编题打破了一味由老师出题的模式,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灵活性。在课堂的组织上,精心安排:从“我为小组添彩”-“同伴互助”-“合作交流”各个环节组织有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也为例题的`讲解打下很好的底子,使学生能迅速而准确的分析问题的实质。
我想我们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减法转化为加法的运算含义,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运算.真正做到“一找二凑三结合”。让计算变得轻松。讲课前教师还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9
最近一直在讲有理数的各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后面还有简单的混合运算,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因为数集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前生小学学过的一些基本的规律都被推翻了,多了一个小小的负号,却多了很多“大大的”麻烦,这是很多学生的切身体会。
其实总结起来,所有的新问题都是符号问题,其他的绝对值的加、减、乘、除运算都是在运用小学学过的知识解决。所有的`运算我都给大家总结了七个字:一定二求三加减(相乘、相除)。这些运算的第一步都是定符号,定的是最终的结果的符号,对于加减运算来说,因为减法也要转化成加法去做,因此符号的确定就按照加法法则来,分为两种情况:同号与异号,同号和就取相同的符号,异号要由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确定。这是所有运算里定符号最为麻烦的一种,符号确定之后后面的绝对值的运算就没什么问题了,但是也要牢记八个字:同号相加、异号相减。这是所有运算里最为麻烦的加法运算。对于乘除运算,定符号就四个字:奇负偶正,除法运算也是最终转化成乘法运算去做,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乘方运算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要先理解乘方运算的意义,找准底数和指数,再去计算,最后仍是回到有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中来,不过要注意负数的乘方运算结果有所不同,仍是四个字:奇负偶正,这里的奇、偶指的是指数为奇数还是偶数。
记住法则不是目的,而是要熟练运用法则去解决问题,这里也不仅仅是一些计算问题,还有灵活运用法则确定符号的问题,因此要求学生一定要活学活用,杜绝死记硬背。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0
执教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这节课,课后觉得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自己发现无论是在组织课堂方面,还是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以及在时间分配上,都感到力不从心。现在将上课后的反思总结如下:
首先,通过这次上课认识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尽最大可能的发挥出课堂45分钟的效益,需要从许多方面去准备,去思考,比如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对课堂的组织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以及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等等。要想上好一节课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复习课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去重复练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上课一开始我通过三个选择题复习有理数的各种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目的在于克服学生平时经常出现的错误。然后进行三个基础性的计算题,巩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法则,接下来解一道比较复杂的计算题,涉及的运算比较全面,但是在上课中学生出错的比较多,我想如果再加强几个训练题效果可能会好一些,但是考虑到后面还有任务,所以效果不很理想。后面的教学中,第一道题是用四个有理数去计算24,教材上有类似的题目,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他们表现的很活跃。但是在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填上-1,-2,2,3,8,10使其对面运算结果相同这一题目因为觉得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认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所以选择了这道题,但是处理的不好,发现学生对于乘方运算的算式构造与理解是难点。尽管我在课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对学生的情况估计的不够。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找不到合适的教学方法,至于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老是担心时间不够,处理的太过于仓促。
其次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认识教材,站在平等的角度去对待学生。认真钻研教材,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把教材钻深、吃透真正理解教材的本意,然后去发展、延伸,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教材的表面,知其义而不知其理,这样只能是依样画瓢。再就是我觉得不能以教师的眼光去看学生,要和他们站在同一高度上去看待问题,发现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共同去解决出现的问题。我们做教师的往往认为一道题很简单,学生为什么不会,不理解,殊不知是在用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经验去和刚开始学习的儿童去比较。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1
对于环节一,课的开始我把有趣的扑克牌游戏引入课堂,展开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传统、单一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法则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理数加法、减法的法则在游戏中反复运用,从而为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环节二中,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学习,不能单从是否记住或者掌握的层面来判断,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些知识或技能背后所隐含的数学意义。传统的“概念教学”对知识掌握主要集中在学生能否记住概念的定义,能否从给出的几个选项中选择出一个有关这个概念正确例子,或者在几个相近概念之间区别出符合条件的某个概念。新课程对“概念教学”远不仅于此。《课标》中对概念真正的理解意味着:学生能够自己举出一定数量的有关这一概念的正例和反例;能够在几个相近概念之间比较彼此的异同,并且认识到在这些差异上不同的概念所对应的不同解释;能够将概念从文字的表述转换成符号的、图像的、口头的描述或表示。
在课的最后,通过变式训练,即改变游戏规则,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扑克牌的加减运算实质上就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通过适当的课堂练习加强、巩固有理数加减的运算法则。最终实现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技能目标。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2
本节复习课我采用了从整体入手,再分块让学生自主梳理的方式进行复习。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进行以下的教学环节设计。
一、有针对的整理知识,为复习课作好充分的准备。
对于小学阶段数的运算相关知识,由于时间长,学生都有些遗忘了,所以课前我先让学生自己收集和整理数的运算意义和计算方法,然后试着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课堂上有序的为学生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状态,教学中我设计最后“六一节”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回忆数的运算意义,使抽象的运算更有意义;还通过列竖式计算唤起数的运算的计算方法知识,使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归纳计算方法,这样在练习中归纳,提供实践操作的依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基本达到教学目标中的“回顾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然后引导学生把整理出的知识,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讨论,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最后通过全班展示、交流使他们作出正确的归类。较好达到教学目标中的“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注意培养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的过程中,不平均分配教学力量,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知识的复习和梳理上面。教学中我采用了对比复习的方式,把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内容放到一起对比,这样有利于学生比较,然后用网状形式把各块知识进行全面的分类梳理;接着形成意义和计算方法的表格,使小学阶段的知识进行完整化、系统化;最后发现、总结加、减、乘、除之间的联系,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整理,沟通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教学不足:
概念课教学一直是我的软肋,我抽到了这节课,只好硬着头皮准备,原以为这节课没什么好讲的,书上的内容也只有一点,原来教过也没什么印象。在准备课的过程中,才慢慢发现原来六年所积累的相关知识好多,真是沉甸甸的,而有的知识点也不好找,还有的知识原来教学时我一直没有发现,如:减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在正式上课时明显感觉到时间比较紧,练习题都没有处理,学生没有更多的进行实践,没有达到教学目标中的“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没有达到设想的“把归纳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又用于解题练习,提高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困惑:
概念课怎样上能够有趣,而且高效?
改进措施:
上课以后,我自己琢磨发觉,设计课时只把眼睛盯在课堂上的40分钟,自己的出发点就是错的,六年积累知识的整理复习课和单元的整理复习课是不同,知识点多、琐碎,不能再套用以往整理复习课的模式。如果能把这种小学阶段知识的整理复习课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可能会更加合理,比如提前布置家庭作业,不仅让学生整理知识点,还要让学生做练习题,从而回忆、总结意义和计算方法,课中直接进行交流、总结,这样既节约时间,又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去充分的讨论,详尽的梳理,从而更好的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后再进行更加深入的练习实践,加强应用,这样教学可能会更加有效。
通过这次备课、上课,我对自己又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自己要加强数学知识的储备和数学素养方面的提升。同时,我明白了整理复习课不同内容要用不同的方式,今后要继续努力课型的创新,知道了概念课要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吸引、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理解数学。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3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课堂环节基本上是这样的:
一、复习导入
提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进行了相应练习。发现同学们这部分掌握的非常好,及时鼓励表扬的学生。那么我们这一节课一起看一下加法的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也适应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1)(-8)+(-9)(-9)+(-8)
(2)4+(-7)(-7)+4
(3)6+(-2)(-2)+6
(4)[2+(-3)]+(-8)2+[(-3)+(-8)]
(5)10+[(-10)+(-5)][10+(-10)]+(-5)
二、组内探究合作交流
1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
2紧跟跟踪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找4号同学去黑板练习,并进行讲解点拨总结规律方法。
1.12+(-8)+11+(-2)+(-12)
2.6.35+(-0.6)+3.25+(-5.4)
3.1+(-2)+3+(-4)+…+20xx+(-20xx)
三、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当堂检测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找同学核对答案。
【达标检测】试一试你能行!
1.(-28)+29=29+(-28)利用的`是加法的________________.
2.(-3)+7+(-4)+3=[(-3)+3]+7+(-4)利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若a,b互为相反数,且c的绝对值是1,则c-a-b的值为( ).
4.计算:
(1)(-7)+(-6.5)+(-3)+6.5;
(2)(-0.8)+1.2+(-0.7)+(-2.1)+0.8+3.5;
(3)(-18.65)+(-6.15)+18.15+6.15.
五、课堂评价:学科班长评出本节课的优胜小组及个人。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难点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课堂中学生通过自主互助交流,师生不断地总结规律和方法,解题技巧,总体来说课堂效果很好。学生都能掌握解题技巧。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4
要想尽最大可能的发挥出课堂45分钟的效益,需要从许多方面去准备,去思考,比如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对课堂的组织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以及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等等。要想上好一节课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复习课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去重复练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上课一开始我通过三个选择题复习有理数的各种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目的在于克服学生平时经常出现的错误。然后进行三个基础性的计算题,巩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法则,接下来解一道比较复杂的计算题,涉及的'运算比较全面,但是在上课中学生出错的比较多,我想如果再加强几个训练题效果可能会好一些,但是考虑到后面还有任务,所以效果不很理想。后面的教学中,第一道题是用四个有理数去计算,教材上有类似的题目,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他们表现的很活跃。但是在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填上-1,-2,2,3,8,10使其对面运算结果相同这一题目因为觉得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认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算理。所以选择了这道题,但是处理的不好,发现学生对于乘方运算的算式构造与理解是难点。尽管我在课下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对学生的情况估计的不够。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找不到合适的教学方法,至于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老是担心时间不够,处理的太过于仓促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15
这周在复习数的运算,数的运算分两段复习,第一段复习四则运算,第二段复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定律。
在复习过程中,就发现很多知识已经被他们遗忘了,比如,小数的乘除法,列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很多错误,乘法小数点对齐去计算,小数除法对于小数点的移动都忘记了,数位不对齐就计算,只注重计算结果,不注重书写格式。简便计算也是一个出错较多的部分。
整数、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相同的',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做题是,我是先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对于可以用运算定律的题,除了让他们说出运算顺序,还让他们观察是否可以用运算定律解决,这样学生就不容易出错。
【《数的运算》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04-22
运算定律教学反思02-05
角的比较与运算教学反思04-20
《除法简便运算》教学反思11-04
《近似数》教学反思08-28
数的顺序教学反思02-02
近似数教学反思10-18
四则运算教学反思04-06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