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时间:2024-09-03 02:11:5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识钟表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

  时间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钟面的结构,结合生活经验会认、读、写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操作钟表,理解并掌握认整时的方法,能用语言比较清晰地表述认识时刻的方法,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3、在认识时间的过程中,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从一上课我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于是,我利用课件,伴着音乐欣赏各种各样的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仅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习的目的不应该是学生“经验”简单的在再现和累积。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2

  《认识钟表》一课是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首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让学生说一说在哪儿见过钟表,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我们要学习的是生活中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结合“小胖的一天”的生活情景,这些环节都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探究去发现。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抓住学生年龄特征,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其次,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让学生说一说:你早上大约几时起床?晚上大约几时睡觉?每天你是几时到学校?你知道下午我们几时放学?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也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当时针指在几,分针指在12时我们就读几时;当分针指在6,时针指在两个数的中间我们就读几时半。通过教学使学生还了解到钟表的后面有好几个钮,可以开时、定时的;钟表上除了有分针、时针外,还有秒针。

  不足之处: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因此个别学生在认识几时和几时半时会有混淆。还有就是我请学生拨钟时,让他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学生的表达不够清楚,还有的同学会说,但是动手就好像有困难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3

  《认识钟表》这一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时间的知识,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会看整时和大约几时。通过这节的教学,我想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了。为了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在课的一开始,让学生在钟表的滴答声中猜谜语。接着分步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通过钟面模型让学生,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来认识时针、分针,达到初步认识钟面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我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老师在其中只是引导而已,当然学生在这个环节也表现的很好,很详细的汇报了自己的发现。然后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开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以及练习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其次,在整时的练习中,最后放了一道大约几时的钟面,目的是: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2、教学大约几时。这个教学设计,很多学生一口说出“7时”,通过再次观察,发现是7时还没有到,应该读作“大约7时”,同时出示7时过一点的钟面,让学生明白“7时不到一点或者7时过一点,都可以说成是大约7时”。在大约几时的练习中,穿插了一个9时的钟面,看学生是不是掌握了整时和大约几时,同时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学生的仔细观察能力。

  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学习。所以我给每个学生准备了钟面的学具,在他们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以后,让他们动手拨拨时间,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形象直观地理解整时和大约几时的区别。

  最后还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动手画针的环节,虽然我给学生做了师范,但是在动手操作时,有些学生短短的分针画得不是很明显,所以要适时提醒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同时我故意将画错的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不同时刻时针的认识,更深刻地认识时间。

  在新课程改革的旗帜下,仅仅教会学生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热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认识钟表》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我上的是第一课时"小明的一天"主要让学生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小朋友平时对时间的关注很少,也没有什么时间概念。就好比在上课前,我问小朋友: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间吗?很多小朋友心里其实是没底气的,有说10点,有说1点,可见小朋友的时间观念还是比较薄弱的。而且大部分小朋友对钟表的了解还是很少的。

  所以在本节课上,我首先让小朋友欣赏了一些各种类型的钟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以"与钟表交朋友"的方式来认识钟面,让小朋友自己观察学具钟上都有些什么。大部分小朋友都能说出钟面上有12个数字,还有两根针。但是对于区分时针和分针却不是很清晰。于是我便拿出自己做好的分针和时针,让小朋友先来说一说这两根针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说一根长,一根短,然后我做动作给学生看,并补充到那一根又长又细是分针,另一根又短又粗(胖)的是时针,为的是便于学生区分和记忆。并把这两根针贴在准备好的小黑板上,贴出3时整的样子。(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认识了钟面后就要来认识整时了。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中之重。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我顺势将之前贴在小黑板上钟表时刻拿出来,请小朋友说说看这是什么时候,很多小朋友都能说出这是3点,但当我进一步问他:你是怎么认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沉默了,于是,我但引导他们,看看钟的时针指着谁,分针指着谁。这个时候小朋友们就马上明白怎么来认识整时了:当时针指着几,分针正好指着12的时候,它就是几时。已经认识了3时,于是我又让小朋友们认一认4时,并说一说是怎么认的。因为只有会说了才说明学生是真正掌握了,所以这里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同桌互说、小组说、男女生说等)让小朋友们说一说是几时,是怎么认的,接着根据书中的情境图进一步加深认识。

  最后,教学两种时间的写法,由于要照顾所有的学生都认识整时,到后面时间不够用了,只好放到下一节课了。

  反思:

  一、孩子是第一次接触写时间,而且还要用两种方法来写,我应该在黑板上多写例子,告诉小朋友应该怎么写。不然,问题就出现了,有些小朋友不知道写在哪里,有些小朋友对":"已经写好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等,或者把这一内容放到下一节课。

  二、一节课的内容不能太多,要多多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计,才能上好一堂课。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也明白了,孩子们在课堂的40分钟的时间是多么宝贵。因为是低段一年级的小朋友,所以课堂纪律还是很重要的。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和分析,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他们在这种动态的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促进可持续性学习素养的形成与积累。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4

  在“认识钟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里,已经有了一些钟表的知识储备: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看动画城的时间……虽然这些认识是浅显的、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为学生学习“认识钟表”带给了经验基础。课前,为了让课堂上拨钟的时候不至于太乱,也为了了解学生在这块的认识,我先让孩子拨出四时,巡视了一下,发现大多数孩子明白分针长,时针短,明白把针指着四,但不是所以孩子都能拨对,有了这样的了解,在课的安排上,我将重点是介绍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难点放在认识大约几时上面,

  2、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

  在课的最后,我用动画制作了一个小故事,两个小动物分别在几时的时候做什么事情,1.复习了时钟的认识,2.教育孩子要珍惜时间,3,透过故事中两个八时,小动物做的事情不一样,比较明白一天中有两个八时。把对时刻的认识与现实搞笑的情境结合起来,不仅仅贴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用心参与尝试探究学习活动,而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构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数学情境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用心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持续浓厚的学习热情。、

  3、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

  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透过同桌合作的形式,学生拿出学具钟,拨一拨、说一说,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在合作中分享着互助与竞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实际教学中看出,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前半堂的教学整时还是不错的,后面在教学大约几时的时候,语言不够规范,上的过快,导致部分学生对于什么叫大约几时,不是很了解,最后全部课上完还多几分钟,今后在这方面要注意。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5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

  设计课时,在研究了教材后,我希望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利用一年级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表现”的特点,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数学问题,并在动手实践之时掌握钟面特征和整点的标准,使原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伴随着这种求知的过程,使学生在独立思考时,学会广汲博纳,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学会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积极表现的机会,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在自带的小钟上拨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再让学生对所拨的时刻进行分类,再想一想整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通过比较,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主动生成了他们自已的数学知识。

  另外,在引导学生将时间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时,通过出示挂图演示小明的一天时间安排,使学生将小明的一天与自己的一天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感知时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最后,我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渗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在向学生介绍分针、时针运动的方向时,没有向学生说明这就是顺时针方向。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6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

  2、使学生通过观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建立时间观念。教学重点是认识整时、记录整时,教学难点是特殊时刻的认识。

  本周我们学校进行了“师徒同课”展示。我讲解的是《认识钟表》这一节课,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让孩子结合生活经验去认钟面、认时间、写时间,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把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1、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分寸把握的不够,没有做到放手让孩子自主探究新知,不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节奏有些快,容易导致学生对重难点掌握不全面。应该把孩子作为教学的主体,多引导学生发现、思考、总结知识点。

  2、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堂评价是调动孩子积极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平时在自己班级里的上课,对每个孩子的情况比较了解,可以做到一些相应的课堂评价,表扬激励他们,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在其他班级上课这方面我还是有所欠缺的,说明平时并没有把课堂评价真正的形成自己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说明自己的'语言比较匮乏,今后要加强表扬的方式和语言的总结能力。

  3、钟表和时间一年级的孩子在生活中有所接触,这节课应该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认识时间的有关知识,在巩固练习中《小明的一天》中,要多引导学生学会完整的形容图意,再书写时间,并且让学生明白合理时间的重要。

  4、小组合作可以更丰富,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结合生活等等形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最后,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反思,能够使自己的教育之路走得更远更广阔!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7

  钟表是学生每天都有可能会接触的生活必备物,大部分学生都已经会认整时和半时了,只是有的学生方法很生活化,不够科学,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把大部分时间教交给了学生,引领他们去观察钟面的特点,从而总结出认整时的方法,由于本课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并且具有一定操作实践性。因此,特别注意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活动化情境,充分利用了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喜新,好奇,好动以及学习的注意力,自觉性差,具体现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并且他们更多关注的是“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创设生活化情境,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更贴近生活。如:在新课开始,我用播学生喜欢的歌曲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歌曲猜一猜:歌中唱的是什么?从而导入新课。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让让学生体会钟表在生活中的作用。在认识钟面后,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各种钟(课件),目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主题图小红早晨7:00起床这一学生熟知的情境,让学生看图,初步认识整时钟表和电子表上的时刻。然后在教学92页小朋友一天的生活,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说一说每幅图的内容,再写出相应的时刻,使学生体会有早上7:00,也有晚上7:00,初步了解钟表上的时针一天走两圈。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活动化情境,让学生动手实践

  数学知识的技能和思想方法,必须在学生现实的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学设计活动化情境,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实践,使学生在动口说,动手做,用耳听,用眼看,动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对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是十分有利的,如在认识钟面这一教学活动中,课前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制做钟面模型就积累了一定感性经验,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实物钟面上有些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动手指一指。再此基础上观察比较,分针、时针形状上由什么区别,最后概括总结,使学生切实认识钟表。

  在认识整时这一环节中,首先设计观察整时钟面的认知活动,观察整钟面时针、分针的指向有什么特点小组合作、讨论怎么认识整时,并进行归纳整理。随后设计拨钟的活动,通过一系列拨钟活动,如老师拨,学生说;老师说,学生拨;学生说,学生拨。在这些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整个过程学生都主动参与。在活动化的情境中,通过动手实践,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得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成为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三、创设游戏化情境,有利于巩固学习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力最佳状态不超过30分。在紧张的新知识学习后,安排巩固练习,教师要在“趣”字上下功夫。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其学习兴趣、爱好得以延伸,整节课都能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开火车”,“找朋友”,“猜一猜”,“摘苹果”,“小动物找家”等形式创设游戏化情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如本节课练习设计,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分层练习。数学课本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我们应更多地让学生直面数学课本,如:教学小明快乐的一天,重点让同桌互相说说:小明在什么时刻在干什么?学生直面课本做练习,可以保证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时可及时反馈学习活动的成果。在完成“小明快乐一天”的练习后,让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对于学生进行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突出练习的优化,除安排单一的训练外,设计了“找朋友”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并体验到参与的乐趣。

  面对新课程,新目标,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愿学,会问,学活,学深,进而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索,学会应用,学会创造,学会做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使我们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追求的目标。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8

  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让学生能够生动又具体的去学习数学。因此一开始,我就直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表,在观赏的.过程中拉近了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及学习兴趣。

  在新授部分,我以渐进式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发现钟面的三个特点:

  1、钟面上有12个数字;

  2、有两条不同的针(强调又长又细的是分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接着进一步让学生讨论交流二个钟面的的共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二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等多种形式进行整时的教学。在这些过程中,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

  整时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接受。但又感觉一堂课下来练习的形式有些过于单一,一直采取的是教师出示时间,然后学生去读、去写的一种形式。下课之后,就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做一个能转动时针、分针的钟!在做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很明确的体会到钟面上所显示的信息。下节课中就可以利用学生自己做的钟,让他们自己拨一拨钟,让学生的记忆能够更为深刻,同时也可以避免学生会看不会拨的情况出现,更能有效的增强教学效率。生活经验实际上对本节课的认知有很大的帮助,一些小朋友已经学会了看时间,因此上课时稍加点拨,就马上能融会贯通。因此课堂上关注最多的还是那些没有生活经验的学生!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9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认识钟表》第一课时的教学,我主要依托绘本故事展开教学活动,希望学生能够在故事情境下学习到新知识,但根据课前的学情调查,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时期都对钟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知道时针短又粗、分针长又细,知道钟面上又12个数字,一天24小时等简单的知识。那么,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增加他们的课堂注意力,依托绘本故事展开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在认识钟表表面时,我让学生通过自己平时对钟表的认识、记忆说一说钟表的特点,较好地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演示指针运动方向时让学生自己用手演示指针运动方向,然后给学生讲解“顺时针”这个生活常用词语的来源于哪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接下来,通过老狼先生一天的行程安排让学生自己说出时间,在此时学生说的还是口语化的时间表示方法,如:9点、10点、12点,然后由老师告诉学生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规范的表示这些时间,让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再通过观察这几个时间点时时针与分针在钟面上的指向得出整时的概念及指针特征。但本节课也有一下几点地方没有达到预定目标:板书没有不够及时且不全面在让小组活动拨钟表环节,老师没有在学生活动前进行正确的.示范,虽然本节课巡视时未发现学生有不会拨或者拨不对的现象,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老师还是应该在学生首次学习拨钟时夯实正确的第一印象。学生小组活动后应让学生板演一下拨钟,或者老师用错例示范让学生订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本节课的授课,我深深认识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出现——引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结合低段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用中感受数学之美,体会数学思想的无处不在。因为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而能力的发展,必然要有思想的带动,让数学思想逐渐在学生脑海中萌芽进而带动能力的培养,这才是让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0

  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钟表,在小学数学阶段,认识钟表从一年级持续到三年级。本学期认识钟表的重点是知道钟表的组成,认读整时,学会珍惜时间,养成守时的好习惯。为了方便孩子们认识钟表,给孩子们布置制作钟表的先导作业。在孩子对钟表有了一定前概念认识后开展教学。根据整时的内容,进行了两课时的教学安排。第一个课时着重认识钟面的构成,整时的认读,第二课时认识快几时,几时过一点儿,大约几时等不准确的时间概念,学生体会时间在生活中应用。

  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并认识钟表,可以设计先导作业,学生预习课本,制作钟表,从学生预习情况开展学习,你了解到钟表的哪些知识?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钟表的学习。第一个课时比较简单,学生能说出钟面的构成,整时的读法和写法,知道钟表的`旋转方向,时间前后的不同。经过学生的学习与反馈,我发现多数孩子能认识钟面的构成,会读写整时,但是对一天时间的前后没有概念,之所以出现这样情况,一方面是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自身时间的使用不关注,不了解;另一方面,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数字不敏感,对顺时针旋转方向不理解,出现前后时间颠倒。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课上课下练习检查,课前三分钟进行听口令拨钟表的比赛,加强学生对钟表时间的认识,比如现在是9时,请你拨出三小时后的时间。这个时候学生很容易出错,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形象的钟表一起拨一拨,说一说钟表是怎么走的。课下,布置了画一画的作业,学生画出自己的一天并标出时间的两种表示形式。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中加强了对时间前后的认识。课下教师也要和家长做好沟通,请家长给孩子出题,孩子拨一拨、说一说整时。教师还可以就学生的易错点进行发问,引导学生讨论,学生在讨论、交流、质疑中加强对钟表的认识。

  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用时间分享自己一天的生活,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一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对钟表相关知识进行自我建构,从而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或者利用数学绘本、数学故事,学生在故事中认识一天的时间,既形象具体易于理解,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1

  一、教学设计反思:

  本课教学目标是,第一,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读、写整时。第二,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第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结合此教学目标,我主要设计的环节是,听声引入钟表--说出钟表的作用--观察钟面认识钟面的特点--观察时间认识整时--游戏复习--时间的两种写法--拓展知识--中国钟表历史。设计意图主要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说出来几时与原因,并结合游戏,激起学生兴趣并巩固知识。

  二、教学过程反思:

  1、主要三大过程:第一过程,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第二过程,认识整时;第三过程,时间的两种写法。

  2、在第一过程中,主要使学生观察,锻炼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让学生发言说一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锻炼学生的完整表达能力。

  3、在第二过程中,出示各种时间不同的钟表,8时,3时,6时,9时,12时,11时,让学生说出是几时,并说出为什么是几时,同时两针都指12是12时,使学生认识这一时间的特殊性。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的发展变化过程。

  4、第三过程,主要由教师教学生两种时间的写法,让学生写一写、练一练加深印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反思:

  1、在第一过程中,学生观察出来钟面上的特点以后,学生并没有分清时针与分针,缺少学生的总结表达环节。

  2、在第二过程中,学生都观察到了长长的指针都指着12,但没准确说出时针分针,也就是说学生没分清时针分针。并且在此环节,学生说的少,学生总结规律时教师没有认真思考听取学生的.表达,而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做,缺少随机应变能力。且练习题型少,学生认识了整时之后并没有加强巩固练习,导致学生对认识整时的知识掌握不扎实。

  四、改进措施:

  1、在学生观察出钟面特点以后,应尝试让学生总结,说一说,不仅锻炼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区分时针与分针。

  2、学生在观察6个钟表的时间之前应单独出一个钟表使学生先认识整时,再用6个钟表让学生观察整时的特点,这样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思考逻辑。在说的环节,应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怎么看出来的整时,使学生理解整时的特点。此外,学生认识并说出整时后,应多出不同类型的整时练习,在学生练习的同时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拓展部分应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使学生明白一个时间有早上和晚上两种。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2

  本册教材第七单元安排的认识钟表主要有以下内容:(1)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2根针,分针又细又长,时针又粗又短;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2)学会了认整时的方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3)学习了认大约几时了,也就是快几时了和几时过一点儿。(4)学会了简单的时间计算,1小时前是几时或再过1小时是几时。(5)在钟面上画指针,能区分出分针长,时针短。

  本单元内容整理复习时,我先让学生同位合作,边翻看课本边想一想本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特别好,基本上这些知识点都想到了,一年级的小孩子能做到这一点真的很不容易了。

  回顾本单元的.教学,主要是注重通过让学生动手拨时间,来加深印象,巩固认识本单元的知识点。我们班的家长统一用班费给每个孩子买了一个钟表模型,认识钟面,认识整时,都是借助钟表模型形象的完成的。学生认识了整时后,我让学生同位合作,反复的在钟面上拨整时,一人说一人拨或是一人拨一人认读。认识大约几时的时候,我说一个时间,也是反复的让学生拨,播完后同位再比较有什么不同,例如9时过一点儿,有的学生分针指到1,有的学生分针指到12和1之间,总之,我给学生总结:几时过一点儿,分针一般是过了12,在12和1之间,指到了1也可以,但是一般最多不超过1,超过了1就不是过一点儿了。快几时了,分针一般也是差一个大格到12。我还布置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拨钟表认时间,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浓厚。

  通过反复的拨钟表练习,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掌握非常好。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3

  《认识钟表》一课是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首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知识。让学生说一说在哪儿见过钟表,不仅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我们要学习的是生活中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结合“小胖的一天”的'生活情景,这些环节都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探究去发现。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抓住学生年龄特征,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学生带给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用心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潜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其次,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让学生说一说:你早上大约几时起床?晚上大约几时睡觉?每一天你是几时到学校?你明白下午我们几时放学?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实践潜力。同时也能较好地帮忙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透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当时针指在几,分针指在12时我们就读几时;当分针指在6,时针指在两个数的中间我们就读几时半。透过教学使学生还了解到钟表的后面有好几个钮,能够开时、定时的;钟表上除了有分针、时针外,还有秒针。……

  不足之处: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因此个别学生在认识几时和几时半时会有混淆。还有就是我请学生拨钟时,让他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学生的表达不够清楚,还有的同学会说,但是动手就好像有困难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潜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潜力和语言表达潜力。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4

  在“认识钟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里,已经有了一些钟表的知识:如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看动画城的时间……虽然这些认识是浅显的,但仍为学生学习“认识钟表”提供了经验基础。

  因此,教学时我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在自制的小钟上拨时刻,再让学生对所拨的时刻进行观察,想一想整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通过比较,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

  2、创设学习情境

  把对时刻的认识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学习活动,而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的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情境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

  3、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在“认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同桌合作的形式,学生拿出学具钟,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和全班同学交流。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实际教学中看出,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充分体验“生活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特意安排了让学生拨上学、放学时刻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理解并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导致后面的练习没有全部完成,今后在这方面要注意。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学生认识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会在钟面上拨出整时,对接近整时的时刻只要求能说出大约几时,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主要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和家庭教育,大部分的认识方式不规范,缺少系统性。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进行提升和总结。因为班级基础较好,教者对教学目标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会在钟面上拨出大约几时,教学难度有所增加。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整时,会在钟面上拨出整时。

  2.使学生初步认识大约几时,会在钟面上拨出大约几时。 3.通过学习,学生对钟表的历史有所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几时 教学难点:认识大约几时 教具准备:课件,钟面模型 学具准备:学具钟面。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老师今天邀请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来和我们一起上数学课,瞧,它来了。小猫kitty第一次和我们大家见面,它还带了些神秘的礼物呢!谁来猜猜它的神秘礼物是什么?

  小猫kitty想给你们一点提示:(播放课件:谜语) 这下,你们猜是

  (播放课件出示多种钟表)小猫kitty带来了钟和表,这节课它会带着我们去钟表世界走一走,领略其中的奥秘与神奇。(回到课题:认钟表) 【设计意图:熟悉的卡通形象——小猫kitty,作为贯穿整节课的情境人物首度出现,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的猜谜语,拉近了情境人物与本节课的距离,突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多种钟表的展示,辨证地体现了钟表的表示时间的共性,拓宽了学生了的视野,也为“了解历史”部分埋下伏笔。】

  二、探索新知

  1、观察钟面

  看,这儿有一个钟,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这个钟面上有些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提问:有哪12个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让学生到前面指一指哪根针是分针,哪根是时针。老师发现了它们的样子不一样,你发现了吗?)

  说的真好,钟面上有12个数,还有两根针,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 老师也带了一只钟,你看看老师的钟比小朋友刚认识的钟面多了什么? 伸出你的手指跟着秒针一起出发吧。 它是怎么走的呀?

  这个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我们的时针和分针也是按这样的方向走的。 今天我们主要介绍时针和分针,因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看时针和分针就能知道大概的时间了。

  【设计意图:教材中所出现的钟面都是只有时针和分针的,这与学生的生活积累有一定的冲突,教者给秒针一分钟的展示机会,既解释了冲突又为后面的认识大约几时的“几时不到一点”和“几时刚过一点”做了铺垫。】

  2、初步认识整时

  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你知道吗?(2时的.钟面学生很可能会说成2点) 2点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2时。

  谁来说说2时的时候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这时我们就说是2时。 那么这几个钟面你会看吗?(试一试:1时、5时、11时) 观察它们的时针和分针,你发现了什么?(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我们把这样的几时又叫做整时。

  有了钟表,我们就能够知道,那你能根据每幅图中钟表上表示的时间说一说,这些小朋友是什么时候在做什么事情吗?(播放课件:想想做做2) 提问:这时候钟面上的针怎么只剩下一根了?(第 2幅图:12时) 说的真不错,象这些时间都是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老师这里有一个钟,我想自己拨一个9时,你能告诉我该怎么拨吗?那请你来给我示范一下好吗?

  我们小朋友在心里想一个自己喜欢的整时,然后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来。 指名全班交流:拨出了几时,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

  请小朋友将自己拨出的时间向同桌说一说,说说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 我们小朋友都能自己拨时间,可小猫kitty在一旁可发愁了,它想拨一个6时,一不小心把钟拨坏了,你们瞧,只剩下一根针了,你能帮它修一修吗? 老师这里准备了几根针,请你选一根,修好小闹钟。 (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操作) 你为什么选这根针?

  那你为什么要把分针放在这里呀?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我也想请你们帮忙修修这个钟,愿意帮忙吗? 4时:你为什么选这根针?那你为什么要把时针指着4呀?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教学环节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有一定的提升,在观察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帮助小猫kitty修钟是教者对“想想做做” 的部分习题的出现顺序及出现方式做了些许调整,注重动手操作,更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3、初步认识大约几时 小朋友,你知道小猫kitty为什么喜欢6时吗?6时央视动画城频道要播放《大风车》。小猫kitty可喜欢看了!小猫kitty想在钟表世界里继续走一走,看一看,等下我们一起去提醒她好不好?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到了这时,你想提醒小猫kitty什么呀?(出示6时不到的钟面)你为什么说6时还差一点呢?

  小朋友真热心,提醒小猫kitty,6时不到一点点,动画就要开始了。时间过得真快,6时到了,动画准时开始了。(显示随着时间推移,6时播放动画,学生跟着歌声一起唱一唱)

  看了会动画,现在钟面上6时已经? 是呀,6时刚过了一点点。

  观察一下,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

  像这样,6时不到一点或刚过6时,都可以看成是大约6时。(出示:大约6时) 那这几个钟面你会看吗?(出示想想做做3) 第一个,为什么是大约8时? 第二个,为什么是大约9时?

  小结:对呀,几时不到一点或几时刚过一点,我们都说成是大约几时。 你能在钟面上播出大约5时吗?(两种情况) 全班交流:他们俩拨的不一样,你觉得谁拨对了呢?

  【设计意图:《大风车》是学生最喜欢的儿童节目,学生对其播放时间十分了解,教者抓住这一教学资源对教材做了些许改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跟着歌声唱一唱,寓教于乐。有了前面秒针的简单认识及这里环环相扣的提问,学生能够很好地自己的语言解释大约几时。动手拨一拨,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了大约几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4、24时拓展

  小猫kitty和我们一起学习了整时和大约几时,可她却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播放课件:出示想想做做6)

  为什么都是10时,有的小朋友在上课,有的小朋友在睡觉?

  介绍:因为一天有24个小时,时针一天要转两圈,所以有两个10时,上午10时和晚上10时。 【设计意图:知识的初步渗透,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辨证地认识时间。】

  5、电子表

  老师平时还见我们有的小朋友戴过电子表,你能读出这个时间吗?(播放课件:出示想想做做7) 你怎么知道是5时的?

  电子表直接用数字来表示时间,数字是几,就是几时。你在哪里也见过这种表示时间的形式?(电视、手机、)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说一说,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更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数学”的思想。】

  三、了解历史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小朋友已经学到了很多钟表的知识,小猫kitty还想带我们去一下钟表博物馆。(播放课件) 在博物馆里小猫kitty见到了这样两个特殊的钟表,你能看出钟面上的时间吗?(只有4个数字的钟面和没有数字的钟面)

  【设计意图:数学也是一种文化。对钟表历史的了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总结

  钟表世界里还有很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要想知道得更多,我们小朋友就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总评: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做到情感化、生活化、趣味化和开放化,积极关注学生的认知背景和生活经验,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标,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摆正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关系。通过看、拨、比、想、说、修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应用。既注重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又有效地进行了珍惜时间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整堂课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04-16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07-26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08-31

2022认识钟表教学设计03-31

小学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05-27

《认识钟表》说课稿06-10

漂亮的小钟表教学反思12-04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02-14

0的认识教学反思01-13

《10的认识》教学反思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