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5-03-12 08:18:47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班教案范文锦集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小班教案范文锦集5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趣,能根据角色较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接唱与齐唱部分。

  2、能根据歌曲创编表演动作。

  3、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玩具娃娃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教师组织教学,幼儿边听音乐边进入活动室做好。

  2.、基本部分:

  ——教师用谈话导入课题,引起幼儿学习兴趣出示小客人)

  谈话:小朋友都玩过扮家家吗?扮家家里都有谁啊?做了什么事情呢?教师有意识地渗透歌词内容。

  ——教师:这个布娃娃把扮家家的游戏编成了一首歌曲,小朋友一起来听听吧。

  ——教师清唱,声音响亮、清晰。

  ——请幼儿集体朗诵一遍歌词。

  3、播放歌曲磁带。

  教师:小朋友的耳朵真厉害,这首歌曲很好听,我们再来听一遍吧。引导幼儿仔细倾听歌曲。

  4、老师弹琴,教唱歌曲一遍。

  ——教师对幼儿提出要求,布娃娃要听听哪个小朋友唱的声音又大又好听。

  ——分角色唱歌曲。请男孩唱“我来做爸爸”,女孩唱“我来做妈妈”,其余部分小朋友一起唱。什么地方男孩唱,什么地方女孩唱。反复唱2遍。

  5、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引导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动作。小朋友,炒小菜用什么动作表示?喂饭怎么做?

  ——请幼儿自由创编动作,请表演好的幼儿表演一遍。

  ——全体幼儿边听音乐边表演

  6、尝试替换歌词。

  ——教师:小朋友,炒小菜还可以是什么菜呢?幼儿互相讨论(花菜、芹菜等),那我们把它变一变。(教师示范替换)

  ——教师弹琴,幼儿边唱边替换歌词,让幼儿体验替换歌词的乐趣。

  7、结束部分: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棒,客人布娃娃要分给你们每人一个小礼物,我们到区角继续玩扮家家吧。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较熟练、平衡地走平衡木,提高平衡能力。

  2.能自己选择并勇于尝试走不同难度的平衡木,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合作游戏,体验互助、成功的乐趣。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重难点:

  能自己选择并勇于尝试走不同难度的平衡木。

  能较熟练、平衡地走平衡木,提高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

  1.高度和坡度不同的平衡木(做小桥)(s型平衡木、小椅子搭成桥);

  2.正方形或长方形积木、大雪碧瓶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动作。

  幼儿听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做动作:拍皮球、学游泳、打排球、打鼓、划船。(教师自编)

  二、教师出示3座高度、宽度和坡度不同的.“小桥”(平衡木),幼儿自主尝试,探索“过桥”的方法。

  1、教师:快过冬了,小动物们要盖房子了,我们大家去帮他们一起盖房子吧!我们首先要克服一个困难,那就是过小桥。你们想一想,应该怎么过桥呢?桥的高度、宽度和坡度都有不同,你可以自己选择一座桥来试试,也可以尝试从不同的桥上走过去。

  2、幼儿第一次尝试过桥。

  教师:你们是怎么样又快又稳的过小桥?(幼儿自由讲述)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步子小、脚踩稳,一步一步走过桥,还可以双手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5、练习活动:幼儿尝试走不同的高度、宽度和坡度的“小桥”。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三、游戏“帮小动物盖房子”。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玩法:幼儿分成若干组,每人手拿1~2块积木,依次走过小桥,绕过小树林(用雪碧瓶代替)至前面空地,用积木盖房子,然后跑回自己组,拍下一个幼儿的手,下一个幼儿继续出发盖房子,每组共同搭一个房子。(或可尝试一组幼儿鱼贯通过独木桥,然后合作搭出房子)

  2、幼儿游戏2次,教师鼓励幼儿每次过不同的桥。

  四、教师和幼儿共同做放松运动。

  活动反思:

  练习过这三座桥,孩子们都做的很好,我在桥的一端画上起始箭头,这样大家都排好队,从简单的桥到难度大一点的桥,我请孩子们每一座桥都要勇敢的试一试。但是在第三部分:“合作帮小动物盖房子”,孩子们做的不是很好,大家都聚在一起,先到的孩子搭了几块积木,后到的孩子就没有积木了,所以场面显得有点混乱,我应该在桥的起始端请孩子拿好积木,再带着积木过桥,最后答好积木回到队伍中,这样,人手一块积木,孩子的秩序就会好很多。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利用亲子阅读指导卡,学习提问,并感受亲子陪伴阅读的幸福。

  2.体会与父母分离的感觉,知道父母永远是爱自己的。

  活动准备

  书人手一本、小猫头鹰PPT、猫头鹰头饰、阅读指导卡一张。

  活动过程

  1.游戏感受分离感觉,初步体验父母的爱。

  (情景表演)

  师:爸爸妈妈给你去抓老鼠了,你在这儿等妈妈,心里害怕吗?你觉得爸爸妈妈会回来吗?

  2.出示书本,亲子共读,再次体验与妈妈的.爱

  (1)看这幅图,图上有谁啊?

  有一天夜里,猫头鹰宝宝们醒来,发现妈妈不见了,他们会怎么想呢?

  (2)妈妈不在了,他们是怎么做的呢,他们的妈妈最后有没有回来呢?看了这本书,你们就知道了。这本书的名字叫《猫头鹰宝宝》

  (3)共读指导。

  幼儿阅读要求:

  小小手,轻轻翻;小眼睛,仔细看;小嘴巴,轻声说;

  对家长的指导建议:(既阅读指导卡)

  ①引导宝宝逐页翻看,细致观察。

  ②读书时有感情,语气有变化。

  ③适当提问,引导表达。

  提问:

  ①猫头鹰宝宝发现妈妈不在家,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你猜猫头鹰妈妈去干什么了?

  ②如果你再幼儿园和爱你的老师妈妈在一起,和她一起玩玩具,做游戏,而妈妈去上班,你会怎么想,你是否愿意呢?

  (家长回应宝宝,妈妈爱你,老师也爱你,妈妈一定会来接你!你放心)

  (4)亲子共读

  我们开始读这本有趣的《猫头鹰宝宝》吧。

  (5)教师巡回指导亲子阅读。

小班教案 篇4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活动目标

  让幼儿学做蔬菜沙拉,提升动手能力。

  知道做蔬菜沙拉都放哪些食材。

  活动准备

  工具:水果刀、水晶盆。

  主料:樱桃萝卜、生菜、西红柿。

  辅料:香蕉片、面包酥、沙拉酱。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你们都吃过蔬菜沙拉吧!(吃过)

  2、那老师想知道你们会做吗?(不会)

  3、那要是在你们想吃的时候,妈妈不给做怎么办啊?(不知道)

  4、老师有个好办法,想不想知道啊?(想)

  5、我们来自己学的做,在想吃的时候可以自己动手做,这个办法好不好?(好)

  6、那想不想学啊?(想)那我们就开始吧!

  7、我们就学香脆蔬菜沙拉,先来认识下都需要什么食材吧!

  8、有水果刀、水晶盆、樱桃萝卜、生菜、西红柿、香蕉片、面包酥、沙拉酱。

  9、香脆蔬菜沙拉做法

  ——我们先动手把蔬菜洗干净。

  ——把樱桃萝卜、生菜、西红柿切好,放放到水晶盆里。

  ——撒上香蕉片和面包酥,淋上沙拉酱,食用的拌均匀即可。

  10、蔬菜沙拉做好了,好看不好看,想不想吃啊?(想吃)

  11、会做蔬菜沙拉了,以后要做给家人吃,孝顺父母。

  12、大家一起品尝香脆蔬菜沙拉。

  活动结束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纸,感知不同质地的纸。

  2、了解纸的一般用途,懂得爱惜纸。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玩纸的过程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认识各种各样的纸,感知不同质地的纸。

  活动难点:

  在认识不同质地纸的基础上,了解纸的一般用途。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出示纸袋

  这是一只纸袋,你们想可以放些什么?我在纸袋里放了许多宝宝们喜欢的纸,猜猜看这个纸袋宝宝里会装的是些什么纸?(白纸、挂历纸、卡纸、餐巾纸、手工纸、报纸、超市的广告纸、纸箱等辅助材料)。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纸,感知不同质地的纸

  师:小朋友,你们看一看,这些纸一样吗?它们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颜色、光亮度不同

  师:请你们用小手摸一摸,这些纸摸上去有什么不一样?感觉怎样?

  小结:光滑和粗糙,硬和软,厚薄等不一样

  三、了解纸的用途

  师:你们想想看这些纸有什么用吗?

  1、出示餐巾纸

  教师提问:餐巾纸可以帮宝宝擦什么呀?(擦过的'餐巾纸放哪里?)

  2、出示手工纸 (说说颜色)

  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手工纸?(红黄蓝绿) 手工纸可以干什么?(可以剪、可以撕)

  3、超市的广告纸 (认说日常用品)

  提问:小朋友在广告纸上看到了什么?

  4、出示报纸 (新闻)

  提问:报纸是谁看的?报纸上有什么?

  小结:宝宝长大了,也来看新闻、看故事。

  小结:小朋友,纸宝宝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用处,我们要爱惜纸宝宝和图书,节约用纸。

  四、亲子制作

  师:现在呀有个纸娃娃想邀请我们宝宝去参加它的生日舞会。但是它有一个要求,需要我们每个宝宝都带上纸帽才能参加,那么现在就你们动动小脑筋和爸爸妈 妈一起制作一顶漂亮的纸帽吧。

  五、玩一玩

  播放音乐,戴上制作好的纸帽去参加纸娃娃的生日舞会。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生活中的观察、摸等感官来发现各种各样纸的不同特征,如有些纸是厚的、薄的;有些纸是光滑的、粗糙的;还有些纸的颜色是不同的。在这里课前我让幼儿收集了各种材料,以便让幼儿们能够更好的在活动中去发现、去观察。

  一个好的教学过程,是需要动静交替的,因此,我在最后一环节,让幼儿与坐在一旁的家长一起动起来,利用各种纸的用途来制作小礼物。一面可以让幼儿对纸宝宝产生兴趣,另一面可以促进亲子间的感情,从中生成出更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活动。

  科学活动重在让幼儿参与,而这堂课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我讲的太多,可能是我太注重课堂纪律,而忽视了幼儿。

《【精华】小班教案范文锦集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11-21

小班教案07-27

小班音乐教案06-01

【荐】小班教案01-13

小班体育教案04-25

小班下雨了教案05-30

小班冬至教案10-31

《怪》小班教案10-09

小班教案(优)04-30

牙齿教案小班06-01

【精华】小班教案范文锦集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小班教案范文锦集5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趣,能根据角色较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接唱与齐唱部分。

  2、能根据歌曲创编表演动作。

  3、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玩具娃娃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教师组织教学,幼儿边听音乐边进入活动室做好。

  2.、基本部分:

  ——教师用谈话导入课题,引起幼儿学习兴趣出示小客人)

  谈话:小朋友都玩过扮家家吗?扮家家里都有谁啊?做了什么事情呢?教师有意识地渗透歌词内容。

  ——教师:这个布娃娃把扮家家的游戏编成了一首歌曲,小朋友一起来听听吧。

  ——教师清唱,声音响亮、清晰。

  ——请幼儿集体朗诵一遍歌词。

  3、播放歌曲磁带。

  教师:小朋友的耳朵真厉害,这首歌曲很好听,我们再来听一遍吧。引导幼儿仔细倾听歌曲。

  4、老师弹琴,教唱歌曲一遍。

  ——教师对幼儿提出要求,布娃娃要听听哪个小朋友唱的声音又大又好听。

  ——分角色唱歌曲。请男孩唱“我来做爸爸”,女孩唱“我来做妈妈”,其余部分小朋友一起唱。什么地方男孩唱,什么地方女孩唱。反复唱2遍。

  5、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引导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动作。小朋友,炒小菜用什么动作表示?喂饭怎么做?

  ——请幼儿自由创编动作,请表演好的幼儿表演一遍。

  ——全体幼儿边听音乐边表演

  6、尝试替换歌词。

  ——教师:小朋友,炒小菜还可以是什么菜呢?幼儿互相讨论(花菜、芹菜等),那我们把它变一变。(教师示范替换)

  ——教师弹琴,幼儿边唱边替换歌词,让幼儿体验替换歌词的乐趣。

  7、结束部分: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棒,客人布娃娃要分给你们每人一个小礼物,我们到区角继续玩扮家家吧。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较熟练、平衡地走平衡木,提高平衡能力。

  2.能自己选择并勇于尝试走不同难度的平衡木,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合作游戏,体验互助、成功的乐趣。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重难点:

  能自己选择并勇于尝试走不同难度的平衡木。

  能较熟练、平衡地走平衡木,提高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

  1.高度和坡度不同的平衡木(做小桥)(s型平衡木、小椅子搭成桥);

  2.正方形或长方形积木、大雪碧瓶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动作。

  幼儿听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做动作:拍皮球、学游泳、打排球、打鼓、划船。(教师自编)

  二、教师出示3座高度、宽度和坡度不同的.“小桥”(平衡木),幼儿自主尝试,探索“过桥”的方法。

  1、教师:快过冬了,小动物们要盖房子了,我们大家去帮他们一起盖房子吧!我们首先要克服一个困难,那就是过小桥。你们想一想,应该怎么过桥呢?桥的高度、宽度和坡度都有不同,你可以自己选择一座桥来试试,也可以尝试从不同的桥上走过去。

  2、幼儿第一次尝试过桥。

  教师:你们是怎么样又快又稳的过小桥?(幼儿自由讲述)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步子小、脚踩稳,一步一步走过桥,还可以双手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5、练习活动:幼儿尝试走不同的高度、宽度和坡度的“小桥”。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三、游戏“帮小动物盖房子”。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玩法:幼儿分成若干组,每人手拿1~2块积木,依次走过小桥,绕过小树林(用雪碧瓶代替)至前面空地,用积木盖房子,然后跑回自己组,拍下一个幼儿的手,下一个幼儿继续出发盖房子,每组共同搭一个房子。(或可尝试一组幼儿鱼贯通过独木桥,然后合作搭出房子)

  2、幼儿游戏2次,教师鼓励幼儿每次过不同的桥。

  四、教师和幼儿共同做放松运动。

  活动反思:

  练习过这三座桥,孩子们都做的很好,我在桥的一端画上起始箭头,这样大家都排好队,从简单的桥到难度大一点的桥,我请孩子们每一座桥都要勇敢的试一试。但是在第三部分:“合作帮小动物盖房子”,孩子们做的不是很好,大家都聚在一起,先到的孩子搭了几块积木,后到的孩子就没有积木了,所以场面显得有点混乱,我应该在桥的起始端请孩子拿好积木,再带着积木过桥,最后答好积木回到队伍中,这样,人手一块积木,孩子的秩序就会好很多。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利用亲子阅读指导卡,学习提问,并感受亲子陪伴阅读的幸福。

  2.体会与父母分离的感觉,知道父母永远是爱自己的。

  活动准备

  书人手一本、小猫头鹰PPT、猫头鹰头饰、阅读指导卡一张。

  活动过程

  1.游戏感受分离感觉,初步体验父母的爱。

  (情景表演)

  师:爸爸妈妈给你去抓老鼠了,你在这儿等妈妈,心里害怕吗?你觉得爸爸妈妈会回来吗?

  2.出示书本,亲子共读,再次体验与妈妈的.爱

  (1)看这幅图,图上有谁啊?

  有一天夜里,猫头鹰宝宝们醒来,发现妈妈不见了,他们会怎么想呢?

  (2)妈妈不在了,他们是怎么做的呢,他们的妈妈最后有没有回来呢?看了这本书,你们就知道了。这本书的名字叫《猫头鹰宝宝》

  (3)共读指导。

  幼儿阅读要求:

  小小手,轻轻翻;小眼睛,仔细看;小嘴巴,轻声说;

  对家长的指导建议:(既阅读指导卡)

  ①引导宝宝逐页翻看,细致观察。

  ②读书时有感情,语气有变化。

  ③适当提问,引导表达。

  提问:

  ①猫头鹰宝宝发现妈妈不在家,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你猜猫头鹰妈妈去干什么了?

  ②如果你再幼儿园和爱你的老师妈妈在一起,和她一起玩玩具,做游戏,而妈妈去上班,你会怎么想,你是否愿意呢?

  (家长回应宝宝,妈妈爱你,老师也爱你,妈妈一定会来接你!你放心)

  (4)亲子共读

  我们开始读这本有趣的《猫头鹰宝宝》吧。

  (5)教师巡回指导亲子阅读。

小班教案 篇4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活动目标

  让幼儿学做蔬菜沙拉,提升动手能力。

  知道做蔬菜沙拉都放哪些食材。

  活动准备

  工具:水果刀、水晶盆。

  主料:樱桃萝卜、生菜、西红柿。

  辅料:香蕉片、面包酥、沙拉酱。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你们都吃过蔬菜沙拉吧!(吃过)

  2、那老师想知道你们会做吗?(不会)

  3、那要是在你们想吃的时候,妈妈不给做怎么办啊?(不知道)

  4、老师有个好办法,想不想知道啊?(想)

  5、我们来自己学的做,在想吃的时候可以自己动手做,这个办法好不好?(好)

  6、那想不想学啊?(想)那我们就开始吧!

  7、我们就学香脆蔬菜沙拉,先来认识下都需要什么食材吧!

  8、有水果刀、水晶盆、樱桃萝卜、生菜、西红柿、香蕉片、面包酥、沙拉酱。

  9、香脆蔬菜沙拉做法

  ——我们先动手把蔬菜洗干净。

  ——把樱桃萝卜、生菜、西红柿切好,放放到水晶盆里。

  ——撒上香蕉片和面包酥,淋上沙拉酱,食用的拌均匀即可。

  10、蔬菜沙拉做好了,好看不好看,想不想吃啊?(想吃)

  11、会做蔬菜沙拉了,以后要做给家人吃,孝顺父母。

  12、大家一起品尝香脆蔬菜沙拉。

  活动结束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纸,感知不同质地的纸。

  2、了解纸的一般用途,懂得爱惜纸。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玩纸的过程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认识各种各样的纸,感知不同质地的纸。

  活动难点:

  在认识不同质地纸的基础上,了解纸的一般用途。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出示纸袋

  这是一只纸袋,你们想可以放些什么?我在纸袋里放了许多宝宝们喜欢的纸,猜猜看这个纸袋宝宝里会装的是些什么纸?(白纸、挂历纸、卡纸、餐巾纸、手工纸、报纸、超市的广告纸、纸箱等辅助材料)。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纸,感知不同质地的纸

  师:小朋友,你们看一看,这些纸一样吗?它们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颜色、光亮度不同

  师:请你们用小手摸一摸,这些纸摸上去有什么不一样?感觉怎样?

  小结:光滑和粗糙,硬和软,厚薄等不一样

  三、了解纸的用途

  师:你们想想看这些纸有什么用吗?

  1、出示餐巾纸

  教师提问:餐巾纸可以帮宝宝擦什么呀?(擦过的'餐巾纸放哪里?)

  2、出示手工纸 (说说颜色)

  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手工纸?(红黄蓝绿) 手工纸可以干什么?(可以剪、可以撕)

  3、超市的广告纸 (认说日常用品)

  提问:小朋友在广告纸上看到了什么?

  4、出示报纸 (新闻)

  提问:报纸是谁看的?报纸上有什么?

  小结:宝宝长大了,也来看新闻、看故事。

  小结:小朋友,纸宝宝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用处,我们要爱惜纸宝宝和图书,节约用纸。

  四、亲子制作

  师:现在呀有个纸娃娃想邀请我们宝宝去参加它的生日舞会。但是它有一个要求,需要我们每个宝宝都带上纸帽才能参加,那么现在就你们动动小脑筋和爸爸妈 妈一起制作一顶漂亮的纸帽吧。

  五、玩一玩

  播放音乐,戴上制作好的纸帽去参加纸娃娃的生日舞会。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生活中的观察、摸等感官来发现各种各样纸的不同特征,如有些纸是厚的、薄的;有些纸是光滑的、粗糙的;还有些纸的颜色是不同的。在这里课前我让幼儿收集了各种材料,以便让幼儿们能够更好的在活动中去发现、去观察。

  一个好的教学过程,是需要动静交替的,因此,我在最后一环节,让幼儿与坐在一旁的家长一起动起来,利用各种纸的用途来制作小礼物。一面可以让幼儿对纸宝宝产生兴趣,另一面可以促进亲子间的感情,从中生成出更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活动。

  科学活动重在让幼儿参与,而这堂课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我讲的太多,可能是我太注重课堂纪律,而忽视了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