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汇编(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具体的语言情境使同学理解并感悟“坎坷”、“卖艺度日”等词语的意思。
2、指导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对文本的理解。
3、在对文本的逐步解读中感受和体会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从而学习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l 教学重难点:
指导同学认真朗读、感悟、理解课文,从而体验盲人阿炳发明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
l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片头)
同学们,现在萦绕在我们耳畔的就是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催人泪下,引人奋发。它的作者就是民间音乐家阿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二泉,走进二泉映月,走向阿炳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第二段:
1、教师范读,同学考虑:①文中哪个词概括了阿炳苦难的生活?用“( )”标出来。②文中哪个句子写阿炳听懂了泉声?用“。。。。。。”圈出来。
2、交流:
(1)①坎坷。什么叫“坎坷”?②阿炳的坎坷体现在哪里?(双目失明,卖艺度日)双目失明的阿炳怎样卖艺度日的?
③想象:
a、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阿炳怎样卖艺?
b、夏日,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阿炳怎样卖艺?
c、一天,阿炳身患重病,双腿无力,他又是怎样卖艺?
请你选择一个画面,想象他是怎样度日的?用几句话写下来。(友情提示:可联系以前电视中所见场景,想象他的行动是如何艰难?他可能会遇到哪些麻烦?他人是怎样欺负、侮辱他的?他是怎样的可怜?结果是怎样的凄惨?)
(2)阿炳的经历是如此坎坷,他被苦难压倒了吗?从哪里可看出没有被压倒?
①指名读::“但是生活的穷困……生活呀!”
②齐读。(板书:向往、热爱)
(3)因为经历的坎坷、命运的不公、双亲的去世、双目的失明,所以阿炳渐渐地、渐渐地听懂了泉声。哪一句话写阿炳听懂了泉声?
①指名读。
②齐读。
③指导:意思层层递进,读起来应该一浪高过一浪。再齐读。
④出示:
a、阿炳叹息什么?(第一大组)
b、阿炳哭泣什么?(第二大组)
c、阿炳倾诉什么?(第三大组)
d、阿炳呐喊什么?(第四大组)
联系上文,依照分工,同桌讨论,用一两句话表达。
⑤交流:(相机板书:叹息、哭泣、倾诉、呐喊)
(过渡:他的叹息有人听吗?他的哭泣有人听吗?他的倾诉有人听吗?他的呐喊有人听吗?他只能向月光倾诉,向二泉倾诉,通过琴声倾诉心声。)——(板书:琴声、心声)
三、教学第五自然段:
1、教师范读,同学考虑:哪些语句是写琴声的?用直线划出来。哪些语句是写心声的?用波浪线划出来。
2、(投影)指名男女生读。
3、哪些词组具体描写琴声的?把它们圈出来。
出示:
月光如银 委婉连绵
月光似水 升腾跌宕
静影沉璧 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 舒缓起伏
水波映月 恬静激荡
①读一读,女生读描写月光的.,男生读描写琴声的。
②意思懂吗?请看看画面,听听音乐,不懂的自然会懂,已懂的将更懂。
(相机板书:委婉、跌宕、高昂、恬静;相机释“静影沉壁”。)
③齐读词组。
(过渡:月光与琴声交相辉映、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因此,《二泉映月》浑然天成)
4、请再听一遍音乐,听完后,请告诉大家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从文外逐步引导到文中,相机板书:苦难、凄凉、抗争、怀念。强调:向往、热爱。相机引读“爱”局部)
5、齐读
四、教学第六自然段。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它有多高的地位呢?)
1、齐读第六自然段。
2、什么叫“享有盛誉”?
3、出示:
《二泉映月》荣获了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二泉映月》是我国乐团到外国演出的首选作品;
《二泉映月》是法国总统密特朗一生的钟爱;
《二泉映月》使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由衷倾倒,他聆听之后,含着热泪说:“这首曲子应该跪下来听!”
五、小结:
是啊,这怎能不使人倾倒?阿炳坎坷的经历使他听懂了泉声,泉声引发了琴声,琴声表达了心声。他不只向往光明,还向往美好的未来,他不只热爱音乐,还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热爱亲人,热爱生活。苦难成绩了《二泉映月》,成绩了阿炳,热爱成绩了《二泉映月》,成绩了阿炳。所以苦难就是财富,热爱就是力量。
同学们,课文学完了,但我们对阿炳的感激和敬重将直到永远。
六、作业:
1、小练笔:阿炳,我想对你说……
2、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板书:
坎坷: 双目失明 卖艺度日
泉声: 叹息 哭泣 倾诉 呐喊 向往
9、二泉映月
琴声:委婉 跌宕 高昂 恬静 热爱
心声:苦难 凄凉 抗争 怀念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诗歌,明确读诗的一般方法。
2、掌握一些诗歌常识。
教学重难点
1、目标一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内容及程序
一、导入新课
由文学体裁的分类导入
二、新课指导
1、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情绪和情感是诗的基础。
2、读诗,要注意体会其中的感情内涵,区别这种感情是否积极向上,是否给人美感。举例见课本。
●从诗的意象(诗人的意中之象)创造的具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
●注意诗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避免理解上的实指性。
●读诗需要一种“猜测”的穿透力,要通过意象的.表面呈现,找出它背后的深层意蕴。
3、读诗,还要学习诗歌精粹的语言。诗歌的语言讲究精炼、优美、音乐性,讲究变化。
4、读诗,还要注意掌握一些诗歌常识。
●诗、词、曲都是广义的诗歌。
●从表达方式来看有叙事诗、抒情诗、说理诗;从形式上来看有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一般意义上的古诗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近体诗中尤其要掌握律诗和绝句。与古诗相对的是新诗。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怎样读诗
诗歌
抒情言志。
体会诗的感情内涵
比喻、象征
学习诗歌精粹的语言。
掌握一些诗歌常识。
●诗、词、曲都是广义的诗歌。
●叙事诗、抒情诗、说理诗;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古诗:古体诗、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新诗
语文教案 篇3
《师说》语文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背景及文体
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
课时:3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作业 (背诵《滕王阁序》)
三、导入 新课
1、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祖籍河北昌黎),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又称“韩吏部”(晚年担任吏部侍郎)又称“韩文公”(谥号“文”)。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3、 写作背景:
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饮不暇熟,有挈挈而动,如是这数矣。”
4、 文体:“说”,议论文的一种,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如初中《马说》、《捕蛇者说》。
5、 学生通读课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 注意以下部分字的读音。
句读 谀 经传 郯 苌弘 蟠 贻 巫
②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③ 全文中的四个段落,各从那些方面来阐述观点?
第一段:正面阐述从师的重要性。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
第三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四段:说明写作的`缘起。
6、 小结全文。
四、 作业 :
1、 背诵第一段。
2、 思考(或略作书面整理)练习一中的1~~3小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 解析论证过程、论证方法。
2、 掌握字词、疏通全文。
内容步骤:
一、 检查上堂作业 :
1、 背诵第一段。
2、 结合练习一导入 新课。
二、 内容结构:
第一段:正面阐述 ①老师的职责
②为什么从师
③ 以什么人为师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古之圣人——从师 圣益圣
今之众人——不从师 愚益愚
爱其子——择师 惑矣,未明也
于其身——耻师
巫医乐师百公之人——不耻相师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士大夫之族——耻相师 其可怪也欤?
第三段:以圣人孔子从师的例子,再论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段;本文的写作缘由。
论证方法:
⑴对比论证(1、2段)(让学生找出来,讨论确定)
⑵例证法:(3段)孔子师郯子……
⑶引证法:(3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附:第二段论证方法简表
第二段分论点
士大夫之族耻师之风是错误的
论 据
(三个对比)
对 比
作者议论抒情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论 据(1)
(纵 比)
古之圣人……
犹且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
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其皆出于此乎
论 据(2)
(自相矛盾)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吾未见其明也
论 据(3)
(横 比)
巫医乐师百工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
位卑,官盛
呜呼,师道之不复
……其可怪也欤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
批判中阐明总论点
三、 重点词
1、 实词
①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有很高学问的人
②受——授 ③知——智
④众人: 古义:一般的人
今义:大多数人
⑤下:低下。
⑥惑: A、疑难问题。 B、糊涂
⑦不齿:看不起。
不足挂齿:指事情小,不值得挂在嘴上。
⑧嘉许:赞许。 ⑨贻:赠送。 ⑩攻:研究。
⑾道: 道理。 传道受业解惑也。
风尚。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⑿师 以……师:我从而师之
学习:不耻相师
从师:则耻师焉
老师:弟子不必不如师
四、 作业
1、 翻译课文
2、 背诵第二段
3、 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 虚词、活用词、句式
2、 相关文化常识及背诵
内容及步骤
一、 组织教学
二、 检查作业 :
1、 背诵第二段(方式:2人上黑板默写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句读之不知……段尾)
2、 默写填空并翻译:
每人一句,默写出原文并翻译:
① 作者阐述老师职责的是:
② 韩愈认为从师的原则的是:
③ 作者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对从师的态度后发表了什么感慨?
三、 词句
1、 活用:
① 吾从而师之:名——意动。
② 吾师道也:名——动。
③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形——名。
④ 耻学于师:形——意动。
⑤ 圣益圣,愚益愚:形——名。
⑥ 小学而大遗:形——名。
⑦ 不耻相师:形——意动。
⑧ 孔子师郯子:名——意动。
2、 虚词:
① 之: 古之学者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道之所存
句读之不知
人非生而知之
② 其: 其为惑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与其身也
其皆出于此乎
③ 乎: 在 生乎吾后……
比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④ 所以: 用来…… 例:
……原因 例:
⑤ 乃:竟。 例句:
⑥ 无:无论。例句:
3、 句式: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
②不拘于时 (被动句)
③学于余 (状语后置句)
四、 相关文学常识:
六艺: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
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五、 作业
1、 基础训练有关题目。
2、 《东方高考》随课一练。
3、 背诵第三段。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夏”和“琴”,能比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随文识字。
3、情感度价值观目标:在识字读文中感受大自然各种声音的美,使学生愿意探索自然界奇妙的声音。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感受诗人笔下声音的美妙。
教学准备:录音机,有关声音的录音,生字词卡片,“听”“琴”的字理图,“箫”“古琴”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听”的甲骨文图片,请学生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字。讲解“听”字的字理演变过程。学习“听”字。
2、回忆生活中听到的声音。
3、播放声音的录音,请学生说说听到了哪些声音。
4、清朝有一位诗人张潮,他也特别喜欢倾听自然界中的声音,而且他还把听到的写成了一首诗,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识记二类字。
1、范读。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都写了哪几种声音,在字的下面作下标记,。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词卡,贴在黑板上。
4、齐读词卡
5、出示“涧边”,学习这个词。
6、巩固二类字。自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三、随文识字,识记一类字。
1、出示图片“蝉”,介绍“蝉”的习性及声音特点。强调是“虫”字旁的字。
2、指名读前两行,说一说在这两行中听到哪些声音。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夏,秋,听、雪”
3、指名读3、4行,找一找诗人还听到了哪些声音。
“琴”——通过观察“琴”字的字理,记住字形,欣赏古琴弹奏的声音。)
“萧”——观察“萧”这种乐器的图片,声字偏旁表义的作用,指导朗读。
小组合作多种办法识字。在研讨学习的基础上,汇报“松”,“瀑布”,“涧”这几个字。多种方法汇报,教师相机出示字卡。
4、理解最后一句:你认为“觉耳中别有不同”是什么意思
5、游戏巩固。
1)、创设听声读词的小游戏。
2)、将汉字回到古诗中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四、指导书写。
1、观察虚宫格中的生字。动手描一描。提出最难写的字。
2、根据学生提出的字,指导书写“夏,琴”
3、学生练习书写。
五、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大自然的其他声音,做一个有心人,尝试写一首《听声》。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复习复韵母和鼻韵母,练习书写。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连接相对应的图片。
3、正确拼读音节,了解秋游该带些什么,并能用简笔画将这些东西画下来。
4、能够根据音节看清图意,看图说几句话,明白互相谦让的道理。
5、能够正确认读词语,并会恰当使用。
6、能够正确拼读儿歌,会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儿歌。
7、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分流练习,分类按顺序排列。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复韵母和鼻韵母,练习书写。
2、能够正确拼读音节,连接相对应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描描读读。
1、先读韵母卡片,按顺序读,打乱顺序读。
2、按虚线描韵母,一边描一边想想这个韵母的读音。
3、描完了再按顺序读一读。
4、扩展活动,做游戏“找朋友”。
一局部同学举声母卡片,一局部同学举韵母卡片,大家在一起跳找朋友的舞蹈,跳完一曲,看看两个人拿的声母和韵母组成什么音节?然后一起拼读一遍,若两个人拿的声母和韵母不能拼成音节,说明朋友找错了。
(二)第二题:俺会连。
1、听老师模仿动物的叫声,猜猜是什么动物。
2、再读一读,图下的音节。(要注意三拼音的读法)
3、做“给动物挂牌”的游戏。说说自身喜欢哪种动物,找出这个动物名称的音节,把他们连起来。
4、校对答案。
5、扩展活动:拼读下面的音节。
jīn yú diàn shàn qīng ting wú gōng
gōng rén nóng mín jiě fang jūn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拼读音节,了解秋游该带些什么,并能用简笔画将这些东西画下来。
2、能够根据音节看清图意,看图说几句话,明白互相谦让的道理。
3、能够正确认读词语,并会恰当使用。
教学过程:
(一)第三题:读读画画。
1、出示音节,拼读音节。(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什么时候要带上这些东西?师:秋游快到了,读幼儿园时要去秋游了,总是爸爸妈妈帮小朋友们理书包。现在俺们已经是小同学了,要学会自身的事情自身做。那书包该怎么理呢?要带些什么东西呢?书上就告诉俺们了,让俺们再来读一读。
3、这些东西只是给大家一个建议,你可以选择,还可以带些你认为有用的可这里又没有提到的东西。请大家把你在秋游时想带的东西用简笔画画下来。
4、交流,并说说带上这些东西的理由。
(二)第四题:俺会讲。
1、出示插图,认读图中的两个音节词。了解独木桥的`特点。
2、小组合作,看清图意,说说这幅图讲了什么?你能编一个小故事吗?
3、小组汇报,教师可根据同学的回答提问:小白兔和猴爸爸各自要去哪儿干什么?它们怎样才干到达目的地?会发生什么事情?
4、自身练习讲故事、指名讲、同学点评。
5、假设小白兔和猴爸爸都要抢先过独木桥,会造成什么结果?(适时地进行互相谦让的教育。)
(三)第五题:俺会读。
1、卡片抽读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你能选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
3、小组合作,选用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够正确拼读儿歌,会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儿歌。
2、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分流练习,分类按顺序排列。
教学过程:
(一)第六题:读读背背。
1、出示诗歌《秋叶飘飘》,请同学自身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4、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想象秋叶飞舞时还像什么?秋姑娘还会发来什么电报?(了解秋天的特点)
5、谁能试着背背这首优美的诗歌。
(二)第七题:俺会读。(系统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1、复习23个声母。
(1)读、背声母。
(2)区别形近字母:b —d p —q f —t m —n
音近字母:n —l z —zh c —ch s—sh
(3)再熟读、背声母。(指名背、同桌背、自由背)
2、复习24个韵母。
(1)分组读:单韵母6个、复韵母9个、前鼻韵母5个、后鼻韵母4个。(重点复习复韵母和鼻韵母的连读方法)
(2)对比读:a—an—ang e—en—eng
i—in—ing un—ün—üe
iu—ui—in an—ao—ou
(3)连起来熟读、记忆。
3、复习16个整体认读音节。
(1)分类读。
翘舌平舌;其后加i的有7个;跟韵母读音相同;用大y带头的有8个;还有一个wu。
(2)熟读,记忆。
语文教案 篇6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窃读记》和《走遍天下书为侣》是精读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我的长生果》是略读课文。这几篇课文的内容都围绕着阅读。《窃读记》生动地描写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以书为伴,终身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与季羡林的对话,使我们知道读书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的长生果》通过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本组专题,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等多项训练内容。
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明白阅读的意义,激发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一生。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预习:学生自主预习,自读课文,疏通字句。
模块二理解内容: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模块三领悟作者表达的.方法:
1.通过《窃读记》一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的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通过《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学习,体会作者层层递进的假设,设问和反问,灵活鲜活的比喻等的表达效果。
3.积累语言,背诵精彩段落。
模块四:
写读书的故事,通过口语交际,习作等,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把学得的知识落实到实践中。
【设计说明:本组课文的教学力求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第二部分: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读书交流会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我的座右铭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教案[精选]02-20
[经典]语文教案09-10
(精选)语文教案09-18
语文教案07-24
语文教案08-18
语文树教案12-07
语文教案(必备)02-22
【集合】语文教案02-29
(优秀)语文教案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