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9-07 08:20:47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3篇(优选)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3篇(优选)

中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而在幼儿园绘画领域的人物画绘画活动中,常常出现幼儿不理解人物内心情感变化,无法产生共鸣,从而导致很难灵活地运用画笔来创作,唯有机械地临摹出人物面部表情。针对这一点,我展开了围绕以人物有趣的表情变化为主线,符合中班年龄特点,贴近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的富有心理抚慰功效的主题式绘画活动。本节课为系列课程的第一课时,设计生动有趣、富有挑战与创意的游戏情节和操作环节等,旨在启发幼儿通过初步观察喜怒哀乐的表情下,人的眉眼鼻嘴不同的变化;给予幼儿发挥个性的自由,表现独特个性的空间,在初步感知、了解人脸部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从而发展其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感官参与,帮助幼儿理解喜怒哀乐时,眉、眼、鼻嘴的特征变化,初步掌握人物面部表情变化规律。(教学重点)

  2、学习运用线条、色彩和形状,初步绘画出人物生动而丰富的表情。(教学难点)

  3、鼓励幼儿细致观察,激发其对人物画的绘画兴趣。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5、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幼儿用具准备:绘画纸、彩笔、五官操作教具、小镜子。

  2、教师教具准备:音乐、展台。

  教学过程:

  1、师生共同演唱歌曲《表情歌》,在游戏情景中体验高兴、害怕、生气等情绪。

  2、出示表情拼图,请幼儿根据需求,自由选择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脸型和五官造型来进行拼摆。

  3、交流小结:你拼摆出的"脸儿"是什么样的表情,照着小镜子学一下。

  4、提问:这样的表情说明他心里怎么样,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幼儿回答:皱眉的表情说明他不开心,他一定是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哈哈大笑的表情说明他非常开心……5、教师小结:我们的心里藏着一间小房子,当你不开心时,小房子里就会黑黑的,塞满了东西,感觉闷闷的堵堵的。如果这样下去时间一长,人就会生病。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像出去走一走、听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好朋友在一起等,让小房子打开窗,投进阳光,真正让自己快乐起来。

  6、提供绘画材料,请幼儿自由绘画有趣的脸。(教师提出绘画要求:幼儿边照镜子边做出各种表情,启发其认真观察眉、眼、鼻、嘴的特征变化,并主动尝试绘画创作。)7、幼儿间讲述自己的美术作品,游戏:学一学(模仿好朋友画纸上的面部表情)。

  8、自然下课。

  活动延伸:

  1、亲子绘画活动:微笑的妈妈,打呼噜的老爸

  2、幼儿园季节课程:小树叶的表情

  3、结合日常生活,启发幼儿善于观察,会简单的自我排解烦恼和帮助好朋友疏通不良情绪。

  4、在区角游戏区投放操作材料,提供继续深入、持久地探究人物面部表情变化的规律。

  5、名画欣赏:达芬奇《蒙娜丽莎》,毕加索《梦》,蒙克《呐喊》等。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认真倾听习惯。

  2、学习动物叫的声音。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动物声音

  2、课件-声音:老牛,小猪,小鸡,小鸭。

  活动过程

  一、播放动物录音,激发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想去森林里玩吗?有许多小动物都来欢迎我们了。

  听!它们是谁?

  2、逐一播放小动物叫声

  喜鹊(小鸟)

  老牛

  小猪

  小鸡

  小鸭

  3、你听见有哪些小动物来欢迎我吗?

  (幼儿相互说说)

  二、学小动物的叫声。

  小动物的叫声可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它们的叫声吧。

  1、和小动物做朋友

  (1)教师:你们想和谁做朋友呢?请你学一学它的叫声,我们就把它请出来吧!

  (2)幼儿学小动物的叫声,教师出示图片。

  2、小朋友,你们想跟小动物成为好朋友吗?

  小动物出来跟你打招呼的时候,你们就学它的声音也给它打招呼好吗?

  3、课件演示:动物声音

  (1)你听到是谁的声音呢?它是怎么叫的呢?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叫声吧。

  (2)依次学习以下几种动物的叫声。

  三、游戏:我的好朋友

  1、幼儿自由选择动物玩具。

  我们班里的玩具厨房子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你们喜欢谁呢?

  你可以自己去选小动物,但是要一边学着它们的动作,一边学着它们的.叫声,小动物才知道你邀请它做朋友,知道了吗?

  2、开始游戏

  现在我们都邀请到小动物了,大家一起做个游戏吧!

  当你听到是谁的叫声,就请这个小动物站起来把你好听的叫声叫给大家听好吗?一种声音一次。

  播放声音,游戏。

  四、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学会了动物的叫声,现在,我们就来当动物宝宝一起到外面去做游戏。

  请到的小动物要一边学叫声一做动作知道了吗?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旋转现象无所不在,有的给生活带来了方便,有的给小朋友的游戏带来了乐趣,如:家里的电风扇、洗衣机;马路上的车轮;小朋友玩的呼啦圈等,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有情节的科学活动。在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一些物品,创设了一个宽松、活泼的教育氛围,旨在通过幼儿自身的动手操作、与同伴的交流以及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验探索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旋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体验探索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伞、积木、陀螺、飞盘、风车等。

  2、飞机、洗衣机、汽车、微波炉等图片。

  活动过程:

  1、感知旋转。

  师: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从旋转王国来的,你们可以叫我旋转姐姐!你们有没有到过旋转王国呀?在我们旋转王国里,所有的东西都会旋转。小朋友你们想到旋转王国去吗?可是进入我们旋转王国必须有一个条件,每个人都要带一样可以旋转的东西。你们看,在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风车、积木、陀螺、雨伞等等,请你们动动脑筋想一想,玩一玩,把这些东西变成可以旋转的,这样你就可以进入旋转王国啦!

  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来使各类物品进行旋转。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并演示自己的探索发现。

  师:你是怎样让它转起来的?

  2、感知旋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师:小朋友你们真聪明,这些东西经过小朋友的帮忙都能旋转起来了,看来旋转姐姐一定要带你们到旋转王国去大玩一场了。哎呀,可是旋转姐姐还忘了一件事,离开旋转王国的时候,我答应我的好朋友要带一些可以旋转的东西回去送给他们,可是我第一次来到你们这里,不知道什么东西是可以旋转的,怎么办呢?小朋友请你们帮帮我,好吗?我的朋友都喜欢会旋转的东西,在你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可以旋转的呢?

  幼儿讨论后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引导幼儿说出旋转起到的作用。

  3、游戏:寻找会旋转的东西

  小朋友你们在教室里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旋转的,我们可以把它作为礼物送给旋转王国的新朋友。(引导幼儿在幼儿园内寻找可以旋转的东西)

  活动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学为切入点,尝试了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也遵循了纲要中的多种原则。在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通过提供多种幼儿身边熟悉的操作材料进行操作、观察、猜想、思考中体验、获取有关旋转的知识经验。

《中班教案3篇(优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08-08

(经典)中班教案04-20

中班音乐教案11-15

中班教案(精品)10-17

中班教案[优秀]02-11

中班健康教案05-18

中班教案(合集)05-12

中班音乐教案07-16

中班安全教案08-18

中班教案3篇(优选)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3篇(优选)

中班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而在幼儿园绘画领域的人物画绘画活动中,常常出现幼儿不理解人物内心情感变化,无法产生共鸣,从而导致很难灵活地运用画笔来创作,唯有机械地临摹出人物面部表情。针对这一点,我展开了围绕以人物有趣的表情变化为主线,符合中班年龄特点,贴近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的富有心理抚慰功效的主题式绘画活动。本节课为系列课程的第一课时,设计生动有趣、富有挑战与创意的游戏情节和操作环节等,旨在启发幼儿通过初步观察喜怒哀乐的表情下,人的眉眼鼻嘴不同的变化;给予幼儿发挥个性的自由,表现独特个性的空间,在初步感知、了解人脸部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从而发展其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感官参与,帮助幼儿理解喜怒哀乐时,眉、眼、鼻嘴的特征变化,初步掌握人物面部表情变化规律。(教学重点)

  2、学习运用线条、色彩和形状,初步绘画出人物生动而丰富的表情。(教学难点)

  3、鼓励幼儿细致观察,激发其对人物画的绘画兴趣。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5、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幼儿用具准备:绘画纸、彩笔、五官操作教具、小镜子。

  2、教师教具准备:音乐、展台。

  教学过程:

  1、师生共同演唱歌曲《表情歌》,在游戏情景中体验高兴、害怕、生气等情绪。

  2、出示表情拼图,请幼儿根据需求,自由选择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脸型和五官造型来进行拼摆。

  3、交流小结:你拼摆出的"脸儿"是什么样的表情,照着小镜子学一下。

  4、提问:这样的表情说明他心里怎么样,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幼儿回答:皱眉的表情说明他不开心,他一定是找不到自己的.玩具了;哈哈大笑的表情说明他非常开心……5、教师小结:我们的心里藏着一间小房子,当你不开心时,小房子里就会黑黑的,塞满了东西,感觉闷闷的堵堵的。如果这样下去时间一长,人就会生病。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像出去走一走、听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好朋友在一起等,让小房子打开窗,投进阳光,真正让自己快乐起来。

  6、提供绘画材料,请幼儿自由绘画有趣的脸。(教师提出绘画要求:幼儿边照镜子边做出各种表情,启发其认真观察眉、眼、鼻、嘴的特征变化,并主动尝试绘画创作。)7、幼儿间讲述自己的美术作品,游戏:学一学(模仿好朋友画纸上的面部表情)。

  8、自然下课。

  活动延伸:

  1、亲子绘画活动:微笑的妈妈,打呼噜的老爸

  2、幼儿园季节课程:小树叶的表情

  3、结合日常生活,启发幼儿善于观察,会简单的自我排解烦恼和帮助好朋友疏通不良情绪。

  4、在区角游戏区投放操作材料,提供继续深入、持久地探究人物面部表情变化的规律。

  5、名画欣赏:达芬奇《蒙娜丽莎》,毕加索《梦》,蒙克《呐喊》等。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认真倾听习惯。

  2、学习动物叫的声音。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动物声音

  2、课件-声音:老牛,小猪,小鸡,小鸭。

  活动过程

  一、播放动物录音,激发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想去森林里玩吗?有许多小动物都来欢迎我们了。

  听!它们是谁?

  2、逐一播放小动物叫声

  喜鹊(小鸟)

  老牛

  小猪

  小鸡

  小鸭

  3、你听见有哪些小动物来欢迎我吗?

  (幼儿相互说说)

  二、学小动物的叫声。

  小动物的叫声可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它们的叫声吧。

  1、和小动物做朋友

  (1)教师:你们想和谁做朋友呢?请你学一学它的叫声,我们就把它请出来吧!

  (2)幼儿学小动物的叫声,教师出示图片。

  2、小朋友,你们想跟小动物成为好朋友吗?

  小动物出来跟你打招呼的时候,你们就学它的声音也给它打招呼好吗?

  3、课件演示:动物声音

  (1)你听到是谁的声音呢?它是怎么叫的呢?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叫声吧。

  (2)依次学习以下几种动物的叫声。

  三、游戏:我的好朋友

  1、幼儿自由选择动物玩具。

  我们班里的玩具厨房子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你们喜欢谁呢?

  你可以自己去选小动物,但是要一边学着它们的动作,一边学着它们的.叫声,小动物才知道你邀请它做朋友,知道了吗?

  2、开始游戏

  现在我们都邀请到小动物了,大家一起做个游戏吧!

  当你听到是谁的叫声,就请这个小动物站起来把你好听的叫声叫给大家听好吗?一种声音一次。

  播放声音,游戏。

  四、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学会了动物的叫声,现在,我们就来当动物宝宝一起到外面去做游戏。

  请到的小动物要一边学叫声一做动作知道了吗?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旋转现象无所不在,有的给生活带来了方便,有的给小朋友的游戏带来了乐趣,如:家里的电风扇、洗衣机;马路上的车轮;小朋友玩的呼啦圈等,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有情节的科学活动。在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一些物品,创设了一个宽松、活泼的教育氛围,旨在通过幼儿自身的动手操作、与同伴的交流以及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验探索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旋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体验探索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伞、积木、陀螺、飞盘、风车等。

  2、飞机、洗衣机、汽车、微波炉等图片。

  活动过程:

  1、感知旋转。

  师: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从旋转王国来的,你们可以叫我旋转姐姐!你们有没有到过旋转王国呀?在我们旋转王国里,所有的东西都会旋转。小朋友你们想到旋转王国去吗?可是进入我们旋转王国必须有一个条件,每个人都要带一样可以旋转的东西。你们看,在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风车、积木、陀螺、雨伞等等,请你们动动脑筋想一想,玩一玩,把这些东西变成可以旋转的,这样你就可以进入旋转王国啦!

  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来使各类物品进行旋转。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并演示自己的探索发现。

  师:你是怎样让它转起来的?

  2、感知旋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师:小朋友你们真聪明,这些东西经过小朋友的帮忙都能旋转起来了,看来旋转姐姐一定要带你们到旋转王国去大玩一场了。哎呀,可是旋转姐姐还忘了一件事,离开旋转王国的时候,我答应我的好朋友要带一些可以旋转的东西回去送给他们,可是我第一次来到你们这里,不知道什么东西是可以旋转的,怎么办呢?小朋友请你们帮帮我,好吗?我的朋友都喜欢会旋转的东西,在你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可以旋转的呢?

  幼儿讨论后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引导幼儿说出旋转起到的作用。

  3、游戏:寻找会旋转的东西

  小朋友你们在教室里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旋转的,我们可以把它作为礼物送给旋转王国的新朋友。(引导幼儿在幼儿园内寻找可以旋转的东西)

  活动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学为切入点,尝试了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也遵循了纲要中的多种原则。在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通过提供多种幼儿身边熟悉的操作材料进行操作、观察、猜想、思考中体验、获取有关旋转的知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