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案

时间:2024-06-09 16:45:1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角的度量》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角的度量》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角的度量》教案

《角的度量》教案1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角及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教学的。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点较大的一个知识点。上节课学生第一次认识量角器,第一次学习用量角器量角,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还不是特别熟练,学习这部分内容为学生牢固掌握角的度量,为后面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测量指定角的度数。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三、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熟练的测量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1、测量不同方位角,量角器的正确摆放;

  2、量角时正确选择内外圈刻度,找准度数。

  四、教具准备:教师用的量角器、课件

  学具准备:量角器、三角板、画图铅笔、尺子

  五、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六、预设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交流怎样用量角器量角?师课件动画演示,重现巩固方法。

  板书:两重一看

  (设计意图:第一节课学生练习量不够,量角方法没有得到巩固,知识回生快,用课件动态的演示,可加深对量角方法的理解,为本堂课的练习打下基础。此环节的设计,符合人的遗忘规律。)

  (二)基本练习

  1、看量角器上的刻度,说出各个角的度,完成P20第4题。

  课件出示第一幅图,想想说说:这个角是多少度?怎么看的度数?让不同意见学生发表意见。明确量角时把与0刻度线重合的边作为始边,始边对的0刻度在内圈,另一条边就看内圈刻度,始边对的0刻度在外圈,另一条边就看外圈刻度。

  学生说出另两幅图上角的度数。

  (设计意图:本题练习主要是解决量角时读准另一条边的度数。学生交流不同的读法,在讨论中加深印象,巩固方法。)

  2、量出下面各个角的度数,完成P20第5题。

  先照着图中量角器的摆法量出不同方向的角的度数,初步感知调整量角器量角。

  再调整量角器,将0刻度线对另一条边量出角的度数,进一步训练灵活使用量角器量角。

  (设计意图:调整量角器、合理摆放量角器量角,对学生来讲比较困难。安排学生将角的两条边分别作为始边,重合0刻度线去量角,巩固了方法,同时真正训练了量角的灵活性。)

  3、判断下面的量法是否正确,完成P20第6题,

  全班交流,要求学生说出错误的地方,如:第1题点没对齐,第2题0刻度线没对齐,第3题另一条边没有对齐某条刻度线,第4题是正确的

  量出各角的度数。

  (设计意图:辨析可以使正确的'方法更加巩固。)

  4、出示图片,找一找图中的角,量一量。完成P20第7题。

  用竞赛形式完成量角后交流结果。

  (设计意图:竞赛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可以节约练习时间。)

  (三)拓展练习

  1、出示边比较短的两个角,量出度数。

  学生尝试量角,可以合作。

  交流明确:角的边不够量角器上刻度时,因为角的两条边是射线,可以将边先延长后再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允许学生合作,契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

  2、量出下面每个图形中各个角的度数,说说有什么发现?完成P21第8题。

  分工合作,量出四个多边形中每个角的度数。

  讨论:有什么发现?(正多边形的每个角度数都相等。……)

  (设计意图:本题要量的角较多,分工量出不同多边形的角,为后面的交流,发现规律节省了时间。)

  3、探讨:经过纸上的2个点,3个点,4个点……中的每两个点画直线,最多可以画出几条直线?

  先画一画,数一数,填一填。

  点数23456……

  直线数

  引导得出规律:N个点,可以最多画N×(N-1)÷2条直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发现隐含的规律,提升学生的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

  4、阅读你知道吗?介绍放风筝比赛规则,明白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数学生活化,做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

  (四)课堂评价

  小组内互相交流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存在的困难。

  七、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练习

  两重一看 量角器灵活摆放 角的边适当延长

《角的度量》教案2

  一、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0-41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的种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而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教材编写的意图是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希望学生能在操作活动中实现由静止的课本知识向动态的学生探索活动转变。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

  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分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第一个阶段在二年级上册,是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个阶段在二年级下册,是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三个阶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有了前面两个阶段的学习基础,学生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学生对它的认识是陌生的。因此在认识量角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充分估计学生学习的起点,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本节课我力图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简易量角器”测量方法的不足,使学生在直观感受、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获取角的度量方法,形成自己独有的数学体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度角的表象。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构成,以及一度角的由来,通过探索、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简洁严谨,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量角器的构造,会使用量角器正确量角。

  2.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知道什么时候看内圈,什么时候看外圈。

  五、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角 量角器

  顶点 重合 中心点

  一条边 重合 0度刻度线

  另一条边读 指向的刻度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隐藏内容

  (1)视频引入

  ①播放《愤怒的小鸟》视频

  ②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游戏吗?喜欢玩吗?

  ③出示3张弹弓图片,哪个弹弓更好玩呢?为什么?

  (2)复习角的知识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如果要制作一个2号弹弓,我们需要知道角的什么信息?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师:看到标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角怎么度量,用什么量呢?

  (3)复习长度的测量

  播放微课视频

  长度的测量是由直尺上的小线段去量长的的线段,那我们可不可以用小角去量大角呢?

  (二)探究新知隐藏内容

  1.活动一:弹弓2角的大小

  (1)用老师给的小角量一量、比一比,老师给的小角是10度

  ①小组合作:用给定的小角量大角

  ②汇报交流:说一说怎么量的?量的结果是怎样的?

  用小角量大角,当角度不够时怎么办?进一步把角细化成1度

  ③质疑:我们用三角尺也不能准确地知道角2到底有多大,怎么办?

  生:测量出角的大小,角2有5个小角那么大,及时上传学生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对于正确和错误的进行点评,用班级授课大师分组给学生加分。

  (2)介绍1度角

  ①谈话:对,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角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人们将半圆平均分成18份,每份是10度,是一个小角,再将小角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度。

  ③直观感受1度角有多大。

  2.创作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个中心点,两圈刻度,分别从0度到180度;,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10度,有两条0度刻度线等。

  (2)指名读给定角的度数,学生辨析。

  (3)猜一猜,让学生猜出给定角的度数,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用量角器量角──教学例1

  (1)出示例1:怎样用量角器量出∠1的度数?

  (2)学生独立尝试量角,小组交流量角方法。

  (3)教师展示学生量角的过程,学生辨析。(用101教育PPT拍视频展示在屏幕上)

  (4)小组长汇报量角的步骤。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4.小结量角的方法

  (三)巩固深化

  完成活动三,量出给定角的度数,教师巡视拍照,将图片和量角视频传到屏幕上。

  (1)学生独立完成(3分钟)

  (2)教师评价量角的方法。

  (3)教师揭晓:为什么2号角最适合做弹弓。

  教师提问:你觉得这个角熟悉吗?在哪里见过啊?弹弓2的角的度数是50度,教师向学生讲解弹弓原理。

  (四)总结与课后拓展

  (1)出示拓展题,让孩子上台操作量角器量角,布置课后拓展作业,画一个五角星。

  (2)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小组评价:得分最多的小组获胜。

《角的度量》教案3

  教学内容:第20、2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测量

  2、通过测量,多了解一些常识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区别“错误”与“误差”

  1、画一个角,量一量,比如:在30 ~40之间

  指出:当发现这个角不是正好几十度的时候,就可能产生误差,像这个角,可以说成35或是34 、36,允许有一、两度的误差,都能算对。但不能有太大的误差,比如明显觉得在30~40之间,却说成是四十几或是二十几度都是错误的。

  还有一种错误是看成了140~150之间,写成了145 。这种错误在于看错了内圈和外圈,可以用锐角或钝角来很快地判断

  2、把刚才画的角改成一个三角形

  指出:正如刚才所说,在测量的时候是允许有一两度的误差,那像这个三角形,如果每个角都有一两度的误差,在最后算三个角的总度数的时候就回有更大的误差,比如:35 、50 、90,加起来就是185 。但我们上一节课已经知道三角形三个角加起来应该是180的,这就不对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仔细再找一找,怎么会多出来了5,然后再调整,最后算得的结果只能是180 。

  二、正确测量:

  1、判断下面的量法是否正确,并量出各角的度数(p.20第6题)

  分别要求学生说出错误的地方,如:第1题点没对齐,第2题0刻度线没对齐,第3题另一条边没有对齐某条刻度线,第4题是正确的

  再说说每个角的正确的度数

  2、大家动手量,分别指名说说量得的度数(p.20第4、5题)

  3、生活中很多物品上也是有角,请大家找一找,量一量(p.20第7题)

  适当补充:滑滑梯的角度是40度,这个角度更适合一个小朋友从上面滑下来。我们后面会带大家做实验,研究不同的度数对物体下滑各有什么影响

  跷跷板上有两个角,这两个角加起来是多少度?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

  4、先估计队旗上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再量一量

  指出:在测量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点误差,但在制作的'时候,它是有严格规定的,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三个角的度数:90 、55 、110 。

  5、经过纸上的2个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经过3个点中的每两个点画直线,最多可以化3条(画一画);

  经过4个点中的每两个点呢?(学生动手试)

  5个点呢?(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比如:每个点都会有4次机会,5个点就会有5个4次机会,但都重复了一次,所以可以用542=10来算

  抽象:点子数(点子数-1)2=线数

  用这个规律,算一算6个点的情况。

  自己补充一题,算一算能画几条线。

  交流。

  6、介绍放风筝,让学生说说其中的道理。

  简单介绍自己这次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看到的放风筝情况

  三、测量并设疑

  1、观察第21页第8题的四张图,你有什么发现?

  (边都一样长,角越来越大,角也一样大……)

  动手量一量,说说每个图形的角各是多少度?

  交流:正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度。

  问:你还有别的方法验证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么?

  (三角形三个角的总度数是180,1803=60)

  正方形每个角是90度,五边形每个角的度数是110,六边形每个角是120

  补充:把正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180+180=360,3604=90

  说明通过计算,同样能得到每个角是90度

  考考大家,用分割成三角形,再算一算的方法,我们会检查出后面的图形中有的角是有误差的。看谁爱动脑,课后可以试一试。

《角的度量》教案4

  学习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课前准备:

  量角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角的图片∠A∠B,让学生比较大小

  2、、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观察法、重合法

  3、自学课文,并动手做一做:剪出∠1,用∠1分别度量

  ∠A∠B的大小。

  4、想一想

  认识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角的单位“度”,用“。”表示

  二、合作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一认

  (1)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

  先自己看,再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

  (2)看书自学刚才没发现的(如:度,中心,零刻度线)

  (3)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以及量角器上的数字的意思

  (4)说说

  1、和平角、

  2、试一试,量角器上看角的度数

  (1)自学试一试,说说∠A∠B各是几度,是怎么量的

  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第一步: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

  第二步: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

  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

  (2)量一量练一练的第二题的∠1∠2:

  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看的,再指名演示

  三、练一练

  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

  2、谁说得正确?(练一练1)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对还是错呢?可先估计是锐角(小于90度)还是钝角(大于90度)

  3、量一量练一练2的∠3∠4

  4、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

  5、你学会了什么?怎么来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得出度量的方法:点对点,边对边,读准度数。

  四、数学游戏、

  1、读懂游戏规

  2、同桌比赛

《角的度量》教案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进而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使学生经历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学生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度”,知道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写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量角的方法,能运用量角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测量的情况,区分内、外刻度,正确读出每个角相应的度数。

  课前准备:量角器、课件

  课前活动:打炮游戏

  介绍游戏规则,学生游戏。

  思考:要准确击中目标,什么最重要?(角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角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课件出示一个角。看大屏幕,这是一个(角)。

  (1)、仔细观察,角怎么样了?(从中变小,然后在变大。)

  (2)、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和两边叉开的角度有关系)

  引入课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关于角的一些知识,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继续研究角,好吗?

  2.直观比较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直角、钝角、锐角4个角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量角器

  这就是我们测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1)、请同学们独立仔细观察,看看一量角器上有什么?我们看谁观察的最仔细,观察完后,把你观察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2)、汇报交流。找1~2名同学介绍

  (3)、了解量角器的构造,揭示名称。

  课件出示:1度角的由来。

  请看大屏幕,最初的量角器是由18个小角组成的半圆图形,这个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也是这18个小角共同的顶点,后来人们为了更精确的量出每个角的大小,又把半圆里的每一个小角平均分成了10份,变成了10小小角,整个半圆就被平均分成了180个小小角。看上去怎么样啊?密密麻麻的,突出显示,这样的一个小角就是1度,显示两个。在后来人们为了使它简洁和美观,又进行改造,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课件出示量角器图)。

  (6)、加深认识。拿着量角器和你同桌说说吧,量角器上都有什么?

  (二)、量角器量角

  1.尝试量角

  师小结:在角的大小比较接近时,用量角器量一量才能精确的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2、教师演示

  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2个角的测量方式,观察一下这两个角测量时有什么不一样啊?

  说明:测量时角的一边,如果和内圈0刻度重合,我们读刻度时就要从内圈数起,如果和外圈0刻度重合,我们就要从外圈0刻度数起。

  3、总结方法

  同学们真的会量角了吗?

  课件出示: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课件出示三个角:锐角、直角、钝角。看谁量的又准又快!

  (1)、独立测量。

  (2)、集体订正

  2、坡度练习

  课件出示:例1的两个角。

  (1)、请你估计一下,这两个角一样吗?

  (2)、量一量。请你量一下38页上面的两个角。

  结论:角的大小和这两条边没有关系,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因为角的'两边是射线组成的,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的。

  设计意图:训练设计的量不在多,而在精。重复、机械的量角活动是不可取的。所以在这一环节设计中,安排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角,锐角、直角、钝角(注意误差知识的介绍)学生通过活动可以加深对量角方法的理解,提高量角的技能,提升学习的认识。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角的什么知识?(补充课题:角的度量)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找学生说。

  课下延伸:这是一副三角板,请课后量出每块三角板的每个角的读数,然后加起来,看看有什么发现?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在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也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角的度量》教案6

  一、知识结构

  本书首先结合实例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然后通过三个例题说明利用数轴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最后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步骤进行了总结.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步骤并准确地求出解集.难点是正确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求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不等式在中学代数中是研究问题的重要工具,例如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大值、最小值,一元二次方程根的讨论等,都要用到不等式的知识.不等式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内容的基础.学习和掌握不等式的求解和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处理解不等式的问题中,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解各类不等式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解一些由简单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

  1.在构成不等式组的几个不等式中

  ①这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必须含有同一个未知数;②这里的“几个”并未确定不等式的个数,只要不是一个,两个,三个,四个……都行.

  2.当几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部分时,我们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

  3.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的解集,共归结为下面四种基本情况:

  【注意】①其中第(4)个不等式组,实质上是矛盾不等式组,任何数? 都不能使两个不等式同时成立.所以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说其解集为空集.②从上面列出的表中,我们可以概括出来不等式组公共解的一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一大一小中间找.

  三、教法建议

  1.解本节的引例及例1、例2、例3时,注意把解不等式组的思路讲清楚,即先分别解每一个不等式,求出解集,再求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求公共部分的过程一定要结合数轴来讲.

  2.这节课的`讲解自始至终要突出解不等式组的基本思想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这两个重点.准确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这节课的基础,因此讲新课之前要复习提问这些内容.

  3.求公共解集是这节课的新授内容, 要充分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解集具有形象、直观、易于说明问题这些优点.解集的公共部分可用彩笔在数轴的相应部分描画出来,使学生感到醒目,便于理解记忆.

  4.每组不等式不要超过三个,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解不等式组的基本思想和两个步骤,不宜做过于难、过于多、重复的机械计算.

《角的度量》教案7

  教学目标:

  1、明确角的大小同边的长短、两条边叉开大小的关系。

  2、使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并比较角的大小。

  3、使学生经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的情境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角的正确度量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量角器等,人手一个量角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现在,请同学们画一个角。(生画角)

  师:好,同桌之间比较一下,谁的角比较大?

  师:觉得自己画的角比较大的同学请举起手来。(发现有些学生比较犹豫)同学们都知道,量线段的长短我们可以用尺子;量物体的质量可以用称;那么量角我们可以用什么呢?

  (有学生会说量角器,教师直接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 观察量角器,认识量角器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量角器,它是什么形状的?(生:半圆)

  师:在量角器上面,你还观察到了一些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观察的结果,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师:有没有同学来说说,这2个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相同点是都是50°,不同点是它们开口的方向不同。

  生2:它们边对应的内外刻度不同。

  师:其实啊,我们主要看的是0刻度线,0刻度在内圈,我们就读内圈刻度,0刻度在外圈,我们就读外圈刻度。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几个角的度数。

  3、 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试着量一量题纸上题二的角1吧。(生尝试量角,师巡视)

  师:好,有些同学已经量出了角1的度数,让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量角的吧!

  生:……(生边说量角方法,师利用投影仪展示量法,引导学生如何正确量角)

  师: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为了方便记忆,老师把你们的方法归纳成了一首儿歌:“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刻度看另边,内外要分辨。”

  让学生解释对这首儿歌的理解

  学生量题纸上的角2,深化学生对儿歌的理解。

  师:现在,我们一起观察下大屏幕上的两个角,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边的长短不一样。但是他们大小相等。

  师: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啊?

  从学生回答中归纳出: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来量一量上课开始我们自己画的角,同桌之间再比较下,到底谁画的角大,大多少?

  2、量一量生活中的角。

  师:我们看下书本38页做一做的第二题,先来看看这面少先队队旗。谁来估计一下,角1大概有几度?角2呢?角3呢?

  (学生量角,交流)

  师:我们再来量量,五角星上的角4和角5分别是几度。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延伸:找一找、量一量生活中的角。

《角的度量》教案8

  教学内容:p.20~21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测量

  通过测量,多了解一些常识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区别“错误”与“误差”

  1、画一个角,量一量,比如:在30 o~40 o之间

  指出:当发现这个角不是正好几十度的时候,就可能产生误差,像这个角,可以说成35 o或是34 o、36 o,允许有一、两度的误差,都能算对。但不能有太大的误差,比如明显觉得在30~40之间,却说成是四十几或是二十几度都是错误的。

  还有一种错误是看成了140~150之间,写成了145 o。这种错误在于看错了内圈和外圈,可以用锐角或钝角来很快地判断

  2、把刚才画的角改成一个三角形

  指出:正如刚才所说,在测量的时候是允许有一两度的误差,那像这个三角形,如果每个角都有一两度的误差,在最后算三个角的总度数的时候就回有更大的误差,比如:35 o、50 o、90o,加起来就是185 o。但我们上一节课已经知道三角形三个角加起来应该是180 o的,这就不对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仔细再找一找,怎么会多出来了5 o,然后再调整,最后算得的结果只能是180 o。

  二、正确测量:

  1、判断下面的量法是否正确,并量出各角的度数(p.20第6题)

  分别要求学生说出错误的地方,如:第1题点没对齐,第2题0刻度线没对齐,第3题另一条边没有对齐某条刻度线,第4题是正确的

  再说说每个角的正确的度数

  2、大家动手量,分别指名说说量得的度数(p.20第4、5题)

  3、生活中很多物品上也是有角,请大家找一找,量一量(p.20第7题)

  适当补充:滑滑梯的角度是40度,这个角度更适合一个小朋友从上面滑下来。我们后面会带大家做实验,研究不同的度数对物体下滑各有什么影响

  跷跷板上有两个角,这两个角加起来是多少度?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

  4、先估计队旗上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再量一量

  指出:在测量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点误差,但在制作的时候,它是有严格规定的,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三个角的度数:90 o、55 o、110 o。

  5、经过纸上的2个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经过3个点中的每两个点画直线,最多可以化3条(画一画);

  经过4个点中的每两个点呢?(学生动手试)

  5个点呢?(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比如:每个点都会有4次机会,5个点就会有5个4次机会,但都重复了一次,所以可以用5×4÷2=10来算

  抽象:点子数×(点子数-1)÷2=线数

  用这个规律,算一算6个点的情况。

  自己补充一题,算一算能画几条线。

  交流。

  6、介绍放风筝,让学生说说其中的道理。

  三、测量并设疑

  1、观察第21页第8题的四张图,你有什么发现?

  (边都一样长,角越来越大,角也一样大……)

  动手量一量,说说每个图形的角各是多少度?

  交流:正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度。

  问:你还有别的方法验证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么?

  (三角形三个角的总度数是180,180÷3=60)

  正方形每个角是90度,五边形每个角的.度数是110,六边形每个角是120

  补充:把正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180+180=360,360÷4=90

  说明通过计算,同样能得到每个角是90度

  考考大家,用分割成三角形,再算一算的方法,我们会检查出后面的图形中有的角是有误差的。看谁爱动脑,课后可以试一试。

  课前思考:

  虽然说本节课的重点是测量角的练习课但是其中的知识点还是非常丰富的

  (1)弄清误差和错误,学生在实际测量角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误差,有时也会为1度和半度争论不休,为此老师很有必要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让所有学生达成共识。

  (2)集中训练学生熟练测量角的大小,并通过测量理解三角形,正方形等的内角之和。

  (3)用所学的方法测量实际生活中的教的大小。

  (4)经过点来画直线是属于延伸题,需要同大量的例子,从一个个特殊例子中抽象出一般的规律。

  教后反思:

  今天这堂课主要是对昨天学习的角的度量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度数。从学生的课堂作业中可以看到,学生对于测量角的度数还是有许多问题,很多学生在测量时由于做的不够仔细,65度的角可能变成66度或64度,甚至变成60度或70度。看来还需要对一些学生在强调一些细节。

  课后反思:

  小宋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在我班也存在,甚至更加突出,由于粗枝大叶造成的错误外,还有部分学生内外刻度没有仔细看.更有位数不下十位学生至今量角器还不知道如何放置颠颠倒倒.

  最为严重的是在测量一些图形中的角,如三角形四边形等由于角的方位不同,大小不是整度数,但是一些图形他们的内角和是有确定的度数.学生测量的结果误差更大.看来还得训练并个别指导!!

  这是一堂练习课,但是效果不是很好,由于没有投影仪,还是有部分学生,方法不到位,顾此失彼.量角器位置摆放不准确。量多边形上面的两个角学生更难。放学时每班都有几个手把手的教,稍有效果。

《角的度量》教案9

  设计说明

  1.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角的度量”属于“图形与几何”中测量的一部分内容,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中难度最大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角的空间感觉来估计角的大小,很少用到专业的工具去测量一个角的精确度数,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不仅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测量角的大小需要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而且还要把量角与学生头脑中角的大小的表象结合起来,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关注动手操作,以亲身体验的策略展开教学。

  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算理和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用多种方法尝试测量角的`大小,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测量角的大小的方法,培养估计角的大小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三角尺、用硬纸板剪成的角、一张圆形纸

  教学过程

  ⊙抛出问题,引入新课

  1.观图质疑,引发思考。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角,请大家看一看生活中小朋友们玩滑梯的现象。(出示教材24页滑梯情境图)

  提问:你能用“角”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吗?

  (学生观察后反馈:第三幅图中的滑梯与地面形成的角最大,第一幅图中的滑梯与地面形成的角最小)

  2.引入新课:角有大有小,怎样度量角的大小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有关角的度量的问题。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一)]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快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进而很自然地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尝试探究,建构知识

  1.自主探究,比较测量方法,引发思考。

  (1)讨论:如何度量三个角的大小呢?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研究、实践后进行汇报)

  预设

  小组1:我们想用直尺度量角的大小,发现无法测量。

  小组2:我们是用三角尺上的一个角进行测量的,发现只能测量出角的一部分,还余下一部分无法测量。

  小组3:我们是用课前做好的与∠1一样大的角去度量∠2,结果∠2是∠1的2倍多一些,∠3是∠1的3倍多一些,也不够准确。

  (2)质疑:看来大家的测量结果都不够准确,想一想,怎样测量才能更准确呢?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如果用来度量的角再小一点就能更准确了)

  (3)总结:要想准确知道角的大小,必须有一个标准的度量角的单位。

  2.认识度量角的单位。

  (1)说明:在数学王国中,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课件出示圆中的5份、10份)你知道这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吗?(5° 10°)

  (3)请大家找一找,看看你能不能找到直角、平角和周角。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找角,观察后发现: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度量角的方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引出度量角的大小要有一个统一的度量单位,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深入实践,感受方法

  1.估一估。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度量角的单位是1°,现在请大家估一估三个滑梯中的角分别是多少度。

  (学生尝试估计三个角的度数)

  2.折一折,剪一剪。

  组织学生利用教材附页中的图1剪出不同度数的角,感知角的大小。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明确度量角的单位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角的大小,通过估一估、剪一剪等活动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为进一步学习量角、画角做好铺垫和准备。

《角的度量》教案10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2、使学生学会用三角尺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经历画角和练习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

  重难点

  角的画法

  教具

  学具

  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检查,引入课题

  1、说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

  2、我们已经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会进行角的分类,怎样画角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画角。

  板书课题:画角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明确画角的工具。

  师:画线段用什么工具?画一个指定的'角(如60°的角)用什么工具呢?

  2教学例3(出示课本第43页例3主题图)

  (1)让优秀学生到投影仪来画角,并一边画一边讲解。

  (2)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学。让学生拿出量角器、铅笔、练习本,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画一画。

  (3)学生再次看书,弄懂画角的步骤和方法。

  1、即时练习

  P43页“做一做”的第二题

  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师讲解说明。

  交流:怎样画得又快又好?

  三、练习巩固、培养理趣

  1、课本44页练习七中的第五题

  学生按题意进行操作,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再次全班交流。

  2、P45:6题

  全班交流时,教师进一步引伸:用一副三角尺,还可以画出哪些度数的角?(120°135°30°60°90°180°105°)

  3、P46:15题判断∠1和∠2是不是相等,说理由

  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2、当堂检测

  请同学自学角的画法,书P43

  小组讨论说明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怎样来画。试一试

  学生说一说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教案11

  一.教学内容:角的度量

  二.数学目标:

  1.知道计量角大小的常用单位是“度”,认识表示度的符号“ 0”

  2.在观察和阅读中,认识量角器的构造,知道量角器各部分名称。

  3.在合作操作实践中,了解和归纳测量角的正确方法,并会正确使用量

  角器测量角,且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4.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5.会测量实际生活中一些角的测量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⑴ 媒体出现三组角,比较它们的大小。

  ⑵ 针对第三组角大小比较结果的'不同意见,分小组讨论,交流比较的

  不同方法。如:用重叠的方法,用两小木片做的活动角作工具等,

  隐约出现测量角的“尺”的雏形的概念)

  ⑶ 多媒体出示射线OA,围绕O点旋转,留下一组若干个角。

  想象一下,测量角的大小的“尺”将会是怎么样的。

  ⑷ 揭示课题:角的度量

  (二)新授

  1.现在让知识老爷爷介绍一下角的度量单位。(听录音,略)

  这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角度计量单位。

  认识10的角

  出示一个圆,分成两个半圆,把这样的一个半弧分成180等份,每份所对的角度就是1度角,度就是角的大小单位,通常我们1度用10 表示。

  板书:10 =1度

  2.认识量角器

  (课件) 刚才我们已经把一个半圆分成180份,就得到这样的一个圆形。量角的尺竟然是半圆形的,你想到了吗?

  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文具盒里的这把尺。它叫量角器。

  (1)请学生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这个量角器像一个大迷宫,有4座大“城堡”: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现在请同学们动手找到几座“城堡”。

  (媒体出示)总结:半圆的圆心是量角器的中心,内圆称为内刻度线, 外

  圆称为外刻度线,左边和右边各有一条相对于内外刻度线的00 刻度线。

  ⑶ 操练:把“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指

  到相应的部位。

  3.学习量角

  ⑴ 师:那么怎样来量角的大小呢?

  师出示90度的角,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测量一下,并说说量角方法,如不清楚可请书本帮忙P86例1。

  操作并归纳:

  A. 点对点

  B. 线对边

  ⑵ 出示400、1400的角,请学生任选一个角进行测量,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测量角的第三步:

  C. 0在外数外,0在内数。

  ⑶ 想一想,角的一条边指着内外刻度线,度数是400、1400,怎么读正确呢。(用零刻度线在内圈的看内圈,在外的看外圈,或者用它们与900比较确定锐角或钝角)

  (三)巩固

  1.测量(边说方法边量角)

  先猜测,再测量量角注。(量角的时候如果边画得不够长,可以延长需读刻度的那条边)

  师: (1)这里有二个角.同学们先不量。先猜一下角的度数

  (2)量一量看看你们有没有猜对

  2.应用

  ⑴有一个角,一部分被东西遮住了,想一想这个角多少度。

  ⑵这是浦东的金海路和杨高路相交的十字路口的示意图。现请同学测量两条相邻分隔线夹角的度数。

  3.让学生任意画一个角,并标出这个角的度数。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你感到那些地方要值得注意的。

《角的度量》教案12

  布置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环节、巧妙的作业布置,对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多样的形式、现实有趣的内容、富于思考性和探究性、紧密结合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的数学家庭作业,愈来愈受到学生的欢迎、如何使布置的数学家庭作业优质高效,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探索,收到了好的效果、

  一、“导学”——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依托导学案,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依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案、导学案是教师提前精心编制、复印好的一般是提前一天把导学案发给学生、每天的家庭作业中,有一项是完成导学案、如:“量角”的前置性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要学会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正确量出角的度数,并会比较角的大小、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关于角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2、说一说一副三角板各个角的度数、

  3、任意画两个角,比一比哪个角大、想知道大多少,要怎么办?

  (二)快乐探究

  1、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

  2、在量角器上找一找10度、30度、45度、60度、90度、120度的角,说一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3、小组讨论:怎样测量角的度数?

  我知道这样量角的: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重合;

  第二步,使量角器的()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即:“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刻度看另边,内外要分辨、 ”

  4、思考:量角器上的.内外刻度一样吗?什么情况下看内刻度?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积极思考,认真完成导学案中的回顾、快乐探究环节、同时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有待课堂上解决、课堂学习中学生带着问题有备而来,知晓度、参与度大大提高、

  这样做,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终身受益、例如:通过预习,我们班学生总结出了新授课的预习方法:“看图文、找信息;看算式、想道理;有想法、记一记;见空白,填上去、 ”

  二、“说讲”——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

  以聊天的形式向同伴或家长说一说今天的数学课学习了什么,自己参与的最具诱惑力的学习过程是什么,老师讲的重点是什么,自己的收获是什么、每天的“自家讲坛”还可以说“题”,即说当天所学的例题、重点习题等、说题目的结构、知识点——知表知里;说解题方法、解答步骤、格式、其他解法——步步为盈;说检查方法——保驾护航;说变式或引申——引向深入;说总结、解题思想——提炼升华、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有序表达思维的能力,又为学生以后学习应用题奠定了基础、

  三、“做做”——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针对学生当天或近阶段学习的知识,分别布置与之匹配的巩固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或应用性作业,使学生系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品质、如:

  富于“生活性”、返璞归真的现实性作业,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的应用意识在萌动、例如:

  (1)圣诞节“百货商场”搞促销,一双160元的鞋子降价了20%销售、这双鞋子现价多少元?

  (2)李叔叔做生意真有意思:他先用12万元买了一套房子,以14万元卖出、又以16万元买了股票,18万元卖出、你觉得李叔叔做这两笔生意是赚了还是赔了?赚或赔了多少元?

  (3)小明一家每天早上起来都喝鲜牛奶,他需要做两件事:一是热牛奶,二是洗4个杯子、已知热牛奶需要10分钟,洗一个杯子需要2分钟,小明一家喝到牛奶最快需要多少分钟?

  2、巧置“趣味性”、呈现新意的实践性作业,使学生新奇中带着探究的愿望,拓展了视野、例如:

  (1)“苹果核里有角吗?”请你找一找、

  (2)“猫胡子也能当尺子吗?”请你查一查、

  (3)1升水是多少千克?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一测、

  3、折射“价值性”,引领应用的应用性作业,让应用意识贯穿于作业之中。例如:

  (1)“果汁含量不达10%不能叫果汁饮料”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2)一个钥匙开一把锁,现在学校报刊箱的8把钥匙和8把锁被搞乱了,要把它们重新配对,最多试()次,最少试()次

《角的度量》教案13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今天有两位数学王国的成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是∠1和∠2,它们两个都认为自己比对方大,现在请同学们当小法官,用以前我们学过的知识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很明显谁大一些,但是∠2还是不服气,它想知道∠1到底比自己大多少,你有办法吗?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本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量角的需要。

  二、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并能在量角器上找到大小不同的角

  1.角的度量单位

  师:你们以前测量过什么?

  生:测量(物体长度、面积、质量)时用到了哪些(长度、面积、质量)单位?

  师:同样的,测量角的大小也有统一的单位——“度”,度还有另一种写法等会我们来学。

  2.了解量角器的构造

  师:刚才你们说测量角的`工具是量角器,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

  生:线(这些线在数学里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刻度线)、数、角

  师:认真观察量角器上的刻度线和数,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观察再小组讨论。

  师引导孩子知道内圈刻度、外圈刻度、0度刻度

  3.在量角器上找角

  师:我们能在这个量角器上找到角吗?谁来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在哪?孩子们角的顶点所在的位置也是量角器的中心点。

  师:这个角有多大?为什么?

  ①认识1°角

  师:费老师也找到了一个角,这是多少度呢?

  师:1°我们也可以这样写。

  师:在量角器上还能找到其他的1°角吗?

  师:想想在这个量角器里有多少个这样的1°的角?

  师:跟着课件我们一起数数。

  师:原来并不是刻度指向90,它才是90°的,而是因为它里边包含了90个1°,它才是90°的。

  ②找角

  师:你们能画画90°的角吗?

  师:在量角器图片上画出50°角。

  师:这个角的度数要从哪边数起?

  师:0度刻度线是表示起点的,我们一起读读。

  师:费老师班上有一个孩子是这样画的,他说这是50°角,可是角的一条边明明指着130°呀,怎么说是50°呢?

  预设130°、50°

  (180°-130°=50°,有50个1°,这个角比直角小,所以它一定小于90°)

  师:现在角的一条边是与外圈零度刻度线重合的,从这边开始数,0度,10度……到这是50度。

  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来判断这个角50°?直角我们知道是90°,这个角与直角比呢?

  师:所以读刻度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看看这几个量角器上的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量角器上画角,这样顺势就可以引出了“中心点”、“0度刻度线”、“内外圈刻度”。通过让学生先在量角器上画角再量角的策略引导学生认识量角的本质--重合。从找到量角器上的角到画出量角器上的角,为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做了充分的准备。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方法

  师:你能尝试着用量角器量一量∠1?

  师:你能和我们分享下你的量角方法吗?有没有谁不仅会量还能说说量角的方法的?

  师:也就是说不仅一条边和零度刻度线重合,顶点还必须和中心点重合。(板书)

  师:请你们用量角器量一量∠2?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1比∠2究竟小多少度?

  师:你觉得在量角时要注意些什么?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其实,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重叠在要量的角上。要量的准就要重合得准。怎样才能重合得准呢?

  师:这是一把残缺的量角器,你们还能在这个量角器上量出角的度数吗?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操作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究量角器的测量方法,突出教学的重点。

  四、总结全课

  师:你们想知道量角器是怎么来的吗?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如何用量角器度量角,解决了刚才两个角的争吵问题。但是费老师相信关于量角器以及用量角器度量角,孩子们肯定还有很多一些疑问,比如费老师所带的班级就有孩子问,老师为什么量角器是半圆型的?量角器为什么有两圈数字?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后继续思考,有机会我们在一起交流,好吗?

  布置作业:

  请为你的量角器写一份使用说明书。板书设计:角的度量

  量角器———→角

  中心点————顶点

  0度刻度线————一条边

  多少度←———另一条边

《角的度量》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角的度量”,它是本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第二节课。教学几何初步知识,不单纯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图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前几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时,已经注意通过一些操作和作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但是限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操作和作图都比较简单,在本册适当提高一些要求,通过教学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知识,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以及操作和作图的技能。在备课时,我曾经想过把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的知识安排在一个课时内完成,但发现课堂容量非常大,学生学得不扎实。在本次教学中,我把教学内容适当进行了调整,在一节课内集中教学角的度量,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后再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操作探索中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懂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无关,而与角的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

  2、能力目标:进行观察对比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三、教法与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达到目标,形成能力,就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力量,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法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订为“激趣导入——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节课的知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直线,线段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本节课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直观演示,旧知过度,设疑引入,感受新知。教学角的概念.通过师生的操作,利用动态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引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通过直接的比较,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开的程度有关,为引入角的度量进行间接比较角的大小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认识量角器,让学生观察,初步认识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建立角的计量单位度和符号“°”。

  第三部分,教学角的度量.在学生认识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单位、符号的基础上,再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测量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开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本节课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如口答,判断选择,实际操作等),围绕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重点,达到巩固和运用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角的度量》教案15

  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过程与方法:

  1、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2、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单元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直线、射线和角

  第2课时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教案】相关文章: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09-23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10-19

数学角的度量教学反思04-22

【热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三篇08-20

【精品】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三篇09-24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锦集十篇04-28

三角形小学数学教案03-18

有关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模板集锦七篇05-04

角的教学设计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