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荐)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年画鲜艳的色彩和饱满的构图。
2、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年画所表达的含义。
3、启发幼儿用语言和姿态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年画欢乐祥和的气氛和人们的美好愿望。
活动准备:
1、《年年有余》挂图1幅。
2、《喜洋洋》、《金蛇狂舞》、《二泉映月》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3、课前,让幼儿回家向父母了解,他们小时侯看到过的年画内容,并参观过新华书店的各种挂历、年画。
4、师生共同收集年画,将活动室布置成年画展览厅;五角星挂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年画的特点。
1、在《喜洋洋》的背景音乐伴奏下,教师和幼儿自由地欣赏活动室里的.年画展览,自由地交谈、议论。
2、让幼儿在活动室中间找个位置坐下,教师再介绍:今天欣赏的这些画是专门过年时张贴的画,这种画叫年画,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画,现在,在农村还有贴年画欢度春节的习惯。
3、提问:你看了这些年画有什么感觉?(高兴、快乐,有种过年的感觉等)
(评析:开放式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通过谈看年画的感觉,使幼儿初步对年画有了整体的感受。)
二、欣赏《年年有余》年画的内容。
1、指《年年有余》这幅画,要求幼儿仔细观察。
2、提问:这幅画上有些什么?让幼儿自由议论再发言。
教师小结:画面上画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手里抱着一条大鲤鱼,笑嘻嘻地盘腿坐在莲花座上,旁边还有大大的荷叶和结着桃子的桃树。
(评析:让幼儿自由议论,引起幼儿讲述年画内容的兴趣,教师简短的小结,帮助他们理清了年画内容的思路。)
三、欣赏《年年有余》的构图和色彩,感受其快乐祥和的气氛。
1、提问:这幅画主要画的是什么?画家把它画在画面的什么地方?
2、用白纸挡住旁边的荷叶和桃树,引导幼儿体会画面的饱满感,再分别露出左边的荷叶和右边的桃树,引导幼儿体会画面的均衡感。
3、提问: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你看了这幅画会感到心情很愉快呢?
启发幼儿从小男孩笑嘻嘻的表情及红、黄、绿鲜艳明快的色彩上形成了喜庆热闹的气氛。
4、欣赏《金蛇狂舞》和《二泉映月》二段音乐(片段)。
提问:你觉得哪一段音乐与这幅画相配?
5、放《金蛇狂舞》的音乐,让幼儿学一学画中小男孩的姿态,或让幼儿合作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这幅画。
(评析:用左右分别遮盖比较法让幼儿感受画面的均衡、构图的饱满,方法巧妙直观。匹配音乐让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想象,给幼儿创造了多通道充分体验的机会,同时也体验了美术欣赏带来的快乐。)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通过调查、了解,收集环境方面的数据资料,学习对信息的归纳、统计、整理方法;
认识形象图表设计的特点,学习形象图表设计的表现形式和绘制方法通过学习更好的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
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探索,积极思维,勇于创新,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在了解环境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利益以及人们破坏环境对自身造成的伤害事实基础上,通过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探讨环保的问题,并统计好数据,运用美术特有的形象表达出来,已警示那些不环保的人,并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难点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用艺术的形象化的图表设计,创造出表达准确,形象或新颖别致、或幽默、或醒目的设计,激发人们对自然及人类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方法探讨法等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欣赏图片,提出环保问题:水、电、空气、森林、垃圾、噪音等问题供学生思考。
二、理解领悟
观看图片,思考、回答问题。
让学生看一些不环保的事和人的图片。提问:你都看到过哪些不环保的行为?在学校里你见过哪些?
从世界角度谈环保的相关知识。
从中国角度谈环保的相关知识。
从自身谈环保的.相关知识。
掌握形象图表设计的相关知识:
具象要素(图形或符号)以再现事物特征为目的,为图表提供丰富的信息,具有鲜明的图解功能。可采用电脑制作、剪贴、手绘等方法。
字与数字:文字表示事物的内容,同时弥补图形符号中文不明确的含义。数字是图表中的数据,图表的文字必须简明扼要,数字准确清晰
色彩要素:用色块表示文字不易表达的抽象概念或者象征意义,同时对一些同形不同义的事物用不同的色彩加以区分,减轻了文字和图形对图表信息传达的荷载
三、探究学习
形象图表设计——图表设计的类型
数学家笛卡尔创造了坐标体系。用横轴(红线)和纵轴(绿线)来表示变化过程中的量变状态。
利用电脑设计,涂色均匀,色彩鲜艳,层次分明具有印刷效果。
利用一切可以粘贴的东西制成简洁、夸张的造型,艺术感较强。
折纸图表的造型简洁、立体。利用地图做底,折飞机代表飞机的客流量,即巧妙,又形象。
利用名画中的贝壳作为图表,画面优美,数字与造型完美结合。
利用实物制作图表,可观性较强,有触摸感。使人记忆犹新。
小组讨论、分析。
各组确立主题,展开讨论。
每组确定探讨的主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欣赏一些图表设计,总结设计形象图表设计的关键所在
四、巩固练习
总结知识点,掌握形象图表设计的相关知识:
设计、绘制形象图表
指导学生设计完成图表设计。
1、设计探讨的主题。
2、探讨寻找答案的途径。
3、收集、计算数据。
4、根据自己收集的数据,设计形象图表。
图表的主题突出,形象新颖独特,具有实际意义,能引起人的思考。
五、展示延伸
展示优秀作品,听取意见、建议总结,提出问题。
和学生探讨造成的原因,怎样才能改变现状。学生各抒己见互相交流
六、小结
小结,答疑。整理知识。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1、透明饮料瓶人手一个(里面盛小半瓶水,并在瓶盖内事先挤上一点红或黄、绿水粉颜料)
2、音乐《嘻唰唰》
3、用三色卡纸分别制作草莓、葡萄、香蕉,做成说过列车。
活动过程:
一、瓶娃娃变魔术,以激起幼儿兴趣,感知三种不同的色彩。
1、出示一个未变色的瓶娃娃,教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个小客人,你们认识它吗?”
幼儿:“它是瓶娃娃”
教师:“宝宝跟瓶娃娃打个招呼吧!”(瓶娃娃好!)教师以瓶娃娃的口吻:“你们好”
2、教师:“这个瓶娃娃它会变魔术呢!我们看看它会变成什么样子?”
“变变变,变变变!”(教师边说边上下晃动瓶子,)教师:“瓶娃娃变成什么样子啦?”(引导幼儿学说“瓶娃娃变成红红的”)
3、教师:“今天,我请来了许多的瓶娃娃(边说边出示许多瓶娃娃)宝宝想不想和它们一起变魔术?让我们一起来变一变,看看它们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4、幼儿操作。音乐《洗唰唰》
幼儿自由上来拿一个瓶娃娃,要求幼儿用力摇边晃边说“变变变,变变变!”
教师:“你们的瓶娃娃都变成什么样子啦?(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瓶娃娃变成什么颜色)教师、“宝宝的瓶娃娃有红红的,有黄黄的,还有绿绿的,瓶娃娃好看吗?”(让幼儿学说形容词:真好看)
二、瓶娃娃找朋友,帮助幼儿会区别不同的色彩。
1、教师以红色瓶娃娃口吻说:“我是红红的瓶娃娃,谁的颜色和我一样啊,快到我这儿和我做好朋友吧!”(等红娃娃到齐后)我们都是谁啊?我们都是红红的瓶娃娃,让我亲亲你,你也亲亲我!”(幼儿相互之间碰一碰瓶娃娃)教师:“红红的瓶娃娃都找到好朋友了,它们真高兴!”
2、教师再扮黄娃娃;“我是黄娃娃,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呢?谁的颜色和我一样,它就是我的好朋友。”
教师:“黄黄的瓶娃娃都找到好朋友了,它们真高兴!”
3、教师:“绿娃娃的好朋友在哪里呢?我们都是绿绿的瓶娃娃,让我亲亲你,我们都是好朋友!”
三、送瓶娃娃回家,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三种颜色的认识。
1、出示三种不同颜色的水果列车(红、黄、绿)
2、瓶娃娃要坐上列车去游玩,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车厢吗?
3、幼儿送瓶娃娃进厢。音乐《嘻唰唰》
4、幼儿将手中的瓶娃娃按颜色送到水果列车中。随着开火车的音乐开出活动室。
美术教案 篇4
课题:
指偶剧院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的:
学习手指玩偶的制作方法。通过折、画手指玩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通过纸工小舞台玩一玩,体验美感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分析:
小朋友爱操作玩偶,边讲边演,其乐融融。操作手指玩偶最能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愿望。本课教学溶折、剪、画、讲、玩为一体。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制作过程的指导,而且还应引导学生玩得有趣,有意义。
教学重点:
抓住动物面部的主要特征,折、画能套在手指上的动物玩偶。
教学难点:
折、画出耳朵和面颊长短不一的动物玩偶。
教具准备:
手指玩偶范例若干个、教学、纸工小舞台一个。、多媒体教学系统。
学具准备:
每人2—3张正方形纸、水彩笔或油画棒一盒、剪刀一把。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2月15日——12月16日
活动一:
激情引趣:
学生欣赏,初步感知美的形象
播放两分半钟《各种各样的动物》,学生观赏。
显示《各种各样的动物》,学生观看。
活动二:
交流探讨:
1、教师出示纸工小舞台,操作表演“老虎”玩偶,导入课题。
2、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审美
(1)出示动物玩偶纸折的步骤图,小组讨论,并讲一讲具体折法。
(2)小组之间讨论一下,从第一步到第七步是怎么制作的'。待会儿请小组的代表说一说。
3、学生折一折。
⑴学生回忆步骤图,比一比谁最快、最完整的折出。
⑵学生再次观察步骤图,解决第一次折纸中出现的问题。
4、教师引言提问:“动物玩偶折好了。猜猜看,接下来做什么呢?”
5、教师出示动物玩偶范例,学生欣赏,并找出错误之处。
活动三:
欣赏、评价交流:
1、学生欣赏范画①和范画②,小组讨论两幅范画形象不同之处。
2、教师提问:“动物耳朵尖的、圆的、下垂的分别怎样制作呢?”
3、教师演示不同动物的头部画法,学生欣赏。
活动四:
发展阶段:
⒈学生折画动物头饰,师生相互交流。
教师出示纸工小舞台。
学生制作,师生共同探讨。
⒉学生通过纸工小舞台进行表演。
活动五:
学生欣赏,相互评价作品
⒈学生交换制作的动玩一玩,说一说。
⒉教师以“虎大王”的身份宣布全班同学制作的小动物都被招收到森林剧团。
第二节
施教时间:12月17日——12月19日
活动一:
教师宣布动物剧团开始演出。
各小组讨论自己组准备演哪一出戏并分配角色,大家一起讨论具体的场景和对话。
活动二:
各小组随着相应的音乐表演童话剧。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相应的语气、动作进行表演,观众可以给予适时评价。
活动三:
交流参与这次活动的感想。
引导学生爱惜作品并在活动结束后妥善保存自己的作品。
课后拓展:
1. 对身边能找到的各种材料感兴趣。
2. 把美术课上所获得的综合能力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上。
札记 :
我用学生熟悉的《天线宝宝》的造型作了几个范作,找学生和我一同表演。这样的导入
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创作欲望,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很快的分好了组,合理的分配了角色并进行制作。提高了创作的效率。所以说教师在做范作时要多动脑筋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一定要作出能够感动学生的范作。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表现使学生感受雕刻艺术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学生自主探索掌握萝卜的基本雕刻方法;
3、根据完成的萝卜雕刻形象进行创编活动,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萝卜的雕刻方法。(如刻、翻折、嵌等)
教学难点:能运用掌握的雕刻方法完成一件萝卜雕刻作品,并进行创编活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式、萝卜、牙签、刀、创口贴等。
欣赏、激趣导入
1、导入谈话。播放“萝卜王国”的化妆舞的动画。
2、提问:你们能说说都看到哪些可爱的形象?
3、教师板画萝卜。
4、揭示课题,板书“雕”。
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研究怎样把一个个普通的萝卜经过我们的巧手雕刻、装饰,让它们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1、师生问好。
2、欣赏“萝卜王国”。
3、仔细观察画面,描述在舞会上看到的形象。
4、确立本课学习研究的主题。
本课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采用研究性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等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有:
1、学生能自己观察化妆舞会上的形象,掌握观察方法,为学生的想作铺垫。
2、欣赏教师的范作(制作成动画)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学生通过欣赏能提出疑问(这么美的萝卜雕刻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确立本课探索研究的主题。
二、主体参与,实践探索
1、出示一个形状奇异的萝卜,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根据这个萝卜你们来想想看,它可以做个什么形象?)
2、小结。
根据萝卜的外形,颜色去想适合的形象的方法叫做“依物赋形”。
3、指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想象练习:
请大家看看这一个萝卜(与前一个不同)用“依物赋形”的方法来想想看,它又可以做什么形象?
4、师生共同探索如何雕刻一件萝卜雕刻作品(狮子),渗透常用雕刻方法技巧的示范。
5、提出疑问:如果你根据手中的萝卜外形实在想不出它像什么时你会怎么办?
6、出示制作要求,鼓励学生在具体制作过程中继续探索新方法,发现新问题。
a、发挥想象,大胆构思。
b、分组合作,创编木偶剧。
c、细心雕刻,注意安全。
7、以小组为单位与学生交流探索新的雕刻方法和困难,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1、根据一个有特点的萝卜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
2、根据另一个不同形状颜色的萝卜进行想象,激活思维,为具体制作时的“想”作好铺垫。
3、学生一起讨论,出谋划策,协助老师完成一件雕刻作品,在解决问题中掌握雕刻方法技巧。
4、回答问题。
(根据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方法)
5、明确制作要求,小组合作。
①各小组在轻缓的音乐中创作,并创编木偶剧。
②向老师、同学推荐自己的新方法并提出所遇到的困难,师生共同交流研究。
这一阶段是本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情感体验和知识建构的过程。其教学目标是:
1、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2、通过探索、研究掌握雕刻方法、技巧;3、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根据萝卜的特点进行大胆想象、创造;4、让学生体验到与人协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这一阶段中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教师的讲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尽可能让学生在雕萝卜的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新的雕刻方法、技巧中创新,这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制作中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解决,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如翻折等方法的灵活运用,萝卜的颜色搭配,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精致,更完美等。雕刻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
这一阶段的教学流程中有学生制作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采用个人、小组、集体等形式。因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一方面学生通过新旧信息的双向作用,形成个体的知识建构;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听到不同的见解,使学生的认识不断修正、完善、丰富和提高。所以适时组织学生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三、作品交流、欣赏评价
1、出示萝卜城化妆舞会场景,
2、拉出幕布,鼓励学生大胆上台表演木偶剧,欣赏作品。
3、评价作品。
小组表演木偶剧,互相展示作品,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在木偶剧的表演交流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再次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2、让学生在相互交流欣赏中学会反思与评价。
3、在欣赏交流中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建构。
五、拓展延伸
1、总结本课的学习情况。
2、提问: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完成一个萝卜雕刻作品大概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3、对本课的学习拓展延伸,播放玉雕、根雕等作品图片。
1、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探索归纳出制作萝卜雕刻的一般步骤。
2、欣赏根雕、玉雕等艺术品,感受美,拓宽视野。
六、本课的总结采用欣赏、激励的方式。
由学生总结雕刻一件完整的萝卜作品的一般步骤方法,为学生的探索研究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学习,从而达到会学。因课时有限,学生完成的作品并不都是非常精细完美的,这时让学生欣赏一些精美的高雅的玉雕、根雕艺术品,这本身便是一种无声的激励,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原来除了萝卜还可以用这些材料雕刻。教师再把本课学习迁移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后继续用生活中其他材料进行雕刻,美化生活。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浙美版三年级上册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3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6课,分为6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3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除了艺术瑰宝单元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本册教材新增了很多国内国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尽管没有作为单独的欣赏课来呈现,大多都是以案例的形式穿插在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中,注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经过几学期的学习已有一定的绘画实践经验,对美术课兴趣浓厚。但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可是教学内容有许多是纸工,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卫生和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在实际情况中,我们美术教学设施和教学用的资料图片不是很充分。手工课和欣赏课,需要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工具和材料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每一节美术课都
给学生带来欣喜。
三、教学目标
1、掌握简单的图案的设计方法,能根据自然形象进行团的设计。
2、能用丰富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3、学习漫画的创作方法,能画出简单的漫画形象。
4、进行泥塑教学,培养造型能力。
5、进行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欣赏,提高欣赏应用能力。
6、图案的设计(适度的夸张和概括),图案具有美感。
7、绘画及工艺作品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及艺术感染力。
8、造型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用多种的绘画工具进行创作,描绘生活中的物体,学会在生活中观察美术现象,并能变化形式的表达出来线条要求流畅,色彩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夸张,生动活泼,富有一种童趣。
2、学习用废旧材料、多种材质进行工艺制作,如卡纸、瓦楞纸、海绵纸、废旧纸张综合应用。
3、欣赏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及优秀儿童美术作品,并能学会用一些通用美术术语进行点评。
4、在对自然、人文的物件进行观察描绘时,能运用以往的设计知识,有创意的综合表达,并能完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
1、在绘画训练中,要求达到线条流畅,色彩鲜艳丰富,构图饱满,造型大胆、生动,富有儿童情趣以及创造性。
2、在工艺制作中,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识图能力,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以及动脑创新能力,且学生能通过工具及材料的'选择,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节约纸张、合理运用各种工具。
3、在欣赏过程中,提高欣赏表达能力,提高鉴赏美的能力,且能在生活中发现大自然的美,观察动物的花纹,能感悟色彩、线条的变化和丰富。
4、通过中国民间玩具的学习,能热爱民间美术这种形式,且能从中发现美术的元素。
五、教学措施
1.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从浅显易学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选择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通过评价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美术教案 篇7
一、 导入新课:(谈话导入)
师:在学新课之前,老师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在老师的心中有一个最尊敬的人,那就是我的父亲。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养育了我、教育了我。我很崇拜、尊敬他。你能告诉大家,在你的心目中最尊敬的人是谁吗?你为什么尊敬他呢?
二、讲授新课:
师:好!这一节课老师将要和你们共同来学习第七课《最受尊敬的人》(板书:最受尊敬的人)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四幅图片,你们猜一猜他们是干什么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为什么能受到人们的尊敬呢?(小组讨论)
生:军人、教师……..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评价)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从画面的内容来分析了这四幅图片,现在,请同学们在仔细观察一下,这四幅图片在画法有什么共同点?
生:美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评价)
师:我们表现人物不光用线条来表现,还有很多的方法,请同学们欣赏图片,看一看艺术家是怎样来表现人物的?
( 教师播放幻灯片并解说)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下你心目中最值得尊敬的人的样子。
最尊敬的人是高的还是矮的?胖的还是瘦的?眼睛是大的还是小的?脸型是什么样子的呢?穿什么样子的`衣服呢?
(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解说)
师:老师已经把我最值得尊敬的人的样子想象出来了!你想象出来了吗?
好,现在我们也用漂亮的色彩和线条来表现我们心中的最受尊敬的人吧!
(轻柔的音乐)
三、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及时表扬认真地同学)
四、展评作业。
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评价,找出最好的一幅作品,然后到讲台前为其他同学展示。(教师做最后的点评)
五、 教师小结。
六、下课!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良好的心愿。
2.学会用简洁的线条、鲜明的色彩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
1.一张画有树轮廓的"心愿树"背景图、《新年好》音乐磁带、录音机。
2.幼儿作画工具、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1.组织讨论:在新的一年里,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鼓励幼儿能大胆表述自己心里的想法,如:我想得到一样新玩具、我想唱出好听的歌、我想得到一件新衣服……
2.和幼儿一起种"心愿树",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1)出示"心愿树",引起幼儿的兴趣。
(2)提出"种树"的`要求:幼儿可以画出自己的心愿,然后贴在"心愿树"上。
3.动手画,教师及时指导。(播放背景音乐《新年好》)
(1)提醒幼儿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能清楚表达自己的心愿。
(2)注意色彩鲜艳、丰富。
(3)画好后沿轮廓剪下,在背面涂抹少许胶水,布置在"心愿树"上。
4.欣赏"心愿树"。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心愿。
(2)数一数全班一共有多少个心愿。
美术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综合·探索
【教材分析】
在我国古代璀璨的艺术宝库中,有一些怪兽,是非自然界中的动物形象,如麒麟,狻猊、獬豸等等。通过本课对古代这些怪兽的了解,可是学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学生在编怪兽故事,设计、制作表演怪兽的过程中,有助于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的怪兽,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能用多种材料表现出特点突出的怪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合作学习和综合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合作意识。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怪兽的分析,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怪兽的设计、表现及材料的巧妙利用。
【教具】
课本、有关资料图片
【学具】
课本、彩纸、生活中的废弃物等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
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教师展示几种自然界中特点突出的动物,如老虎、狮子、鹿、乌龟、牛、鹰、猪等,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提问:如果这些动物最有特点的部分长在一种动物身上,那是会什么样?
展示麒麟图片。
问:它有哪些动物的特点?有什么作用?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麒麟成为一种艺术形象,从古至今,深受人们喜爱,像这样的怪兽,自古以来还有许多。 引出课题。
三、教授新知:
播放教学课件,并结合教材提问:你从哪儿看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结合教材研讨怪兽的设计特点,分析其夸张的表现手法,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 我们可以设计什么样的怪兽?
学生讨论。
谁能自己编一个简短的怪兽的故事?
怎样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分小组研究:这些作品如何表现了怪兽的形象?
如何巧用材料?
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组织学生交流,交流中教师演示几种制作方法。
四、作品创作:
1.布置讨论内容:小组集体编一个怪兽的故事,并分工合作制作道具,准备表演。
2.学生利用彩纸、废旧材料制作怪兽面具。
3.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参与本次学习活动的感受。
2.对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可多给与提问作答的机会,且最好安排在小组讨论及已有同学发表意见后,以鼓励参与、增强自信。
3.教师针对学生作品创作情况做出小结。
(鼓励学生为主。)
六、课后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洁课桌及卫生。
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还想学些什么?
【作业设计】
学生利用彩纸、废旧材料制作怪兽面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综合·探索
【教材分析】
在我国古代璀璨的艺术宝库中,有一些怪兽,是非自然界中的动物形象,如麒麟,狻猊、獬豸等等。通过本课对古代这些怪兽的了解,可是学生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学生在编怪兽故事,设计、制作表演怪兽的过程中,有助于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的怪兽,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能用多种材料表现出特点突出的怪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合作学习和综合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合作意识。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怪兽的分析,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怪兽的设计、表现及材料的巧妙利用。
【教具】
课本、有关资料图片
【学具】
课本、彩纸、生活中的废弃物等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的准备情况。
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将自己准备的东西准备好。
出示有关图片,提高学生欣赏能力,让学生观察这些作品的特点,增进学生的创新意识。 引出课题
三、作品创作:
教师引导学生将上一课时未完成的作品进一步补充完整。
学生进行创作时可能会出现想象不够丰富,作品容易出现雷同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一个训练环节,以竞赛的方式,就某一创新鼓励学生比赛说出设计内容。
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品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参与本次学习活动的感受。
2.对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可多给与提问作答的机会,且最好安排在小组讨论及已有同学发表意见后,以鼓励参与、增强自信。
3.教师针对学生作品创作情况做出小结。
(鼓励学生为主。)
五、课后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洁课桌及卫生。
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还想学些什么?
【作业设计】
继续补充完善自己的怪兽作品。
美术教案 篇10
课题八:明度渐变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认识领域:巩固色相、色彩、明度三要素等色彩知识,了解明度、纯度的概念和明度渐变的调配方法。 苏少版美术教案——明度渐变
2、操作领域:通过明度渐变的练习,体会渐变的技术的要领,掌握制作苏少版美术教案——明度渐变的方法。
3、情感领域:体验明度渐变的艺术风格,提高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明度渐变的概念,感受渐变的艺术特点。练习、掌握绘制方法。草稿图的设计。
教学难点:
1、草稿图的设计,色条、色块的布局,设想添色后的有序排列。
2、渐变的技法要点和添色时的均匀有致与灵活运用。 苏少版美术教案——明度渐变
教学过程:
一、先在黑板上或是用多媒体来展示多种风格的渐变形式。人物个子高矮的.渐变,人物体型胖瘦的渐变,罐子的粗细的渐变,纸盒的体积大小的渐变……把色块的明暗渐变夹在其中,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找出渐变的物体的特征。
趣味发现渐变物体间的反义词现象和渐变顺序的双向性。
二、先出示几例打乱了色彩明暗顺序的物体。如房子、鞋子、树、人物等自然形,各题材均涉及,让学生重新排列,作拼色游戏。再打乱了渐变顺序的纯粹的色块或色条,让学生自由搭配、配合。这两、次拼摆练习,就是两次练习不同范围:一种是自然形,一种是线条几何形。
三、欣赏教材范图:交流、发表意见,了解、熟练概念。
四、多媒体辅助分析,讲解色彩的明度。
五、老师现场演示明度变化的绘制。学生练习时,强调作业要求画面整洁、排列正确。
六、作业纸不要扔掉,可以当做手工业制作材料,做成剪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