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班亲子韵律教案《鳄鱼与猴子》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亲子韵律教案《鳄鱼与猴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亲子韵律教案《鳄鱼与猴子》1
歌词念白与动作建议:
左手伸出食指扮演“小猴子”,右手张开虎口扮演“鳄鱼”
[1—2]小节:歌词:一只猴子在荡秋千
动作建议:左手食指做摇晃动作,右手张开虎口不动
[3-4]小节:歌词:嘲笑鳄鱼被水淹
动作建议:跟着节奏朝着“鳄鱼”弯曲左手食指
[5-6]小节:歌词:鳄鱼听了很生气
动作建议:右手虎口做大力晃动作,左手食指做抖动动作
[7-8]小节:歌词:“啊呜”一声抓住你
动作建议:右手虎口包住左手食指
游戏玩法:
教师扮演“鳄鱼”,幼儿与家长扮演“猴子”,边唱歌边游戏。
[1-2]小节:小猴子与猴妈妈随乐自由律动,鳄鱼在鳄鱼岛里走动。
[3-4]小节:猴子朝着鳄鱼自由做造型。
[5-6]小节:鳄鱼张开大嘴巴快步追赶猴子
[7-8]小节:猴子要在唱到“啊呜”时跳进“安全岛”躲避鳄鱼,一大一小躲进一个呼啦图。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旋律,能跟随音乐边唱边做简单的手指律动。
2.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第四句(第七小节)的第一拍重音,并能在此重音处做出“抓和闪躲”的动作。
3.乐意参与游戏,在亲子游戏中享受亲子互动的愉悦。遵守游戏规则,听到歌曲第四句(第七小节)的第一拍重音时马上跳进呼啦圈。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地垫21张(分两种颜色间隔摆放)幼儿10名与家长10名国坐半圆,幼儿坐在家长的右手边。
2.钢琴、音频播放器、音频《三只猴子》。
3.小猴子和大鳄鱼手偶各1、大树造型1个、大呼啦圈10个。
经验准备:熟悉《鳄鱼与猴子)的.歌词内容,理解什么叫做“嘲笑”。
活动过程:
一、进场
猴子妈妈拉着小猴子一个跟一个走进活动室,围成半圆而坐。
二、感受歌曲旋律,随乐演唱
1.教师出示鳄鱼和小猴子手偶,边演示手偶边随乐讲故事。
2.教师在钢琴伴奏下边演示手偶边有节奏地进行歌词读白,幼儿和家长跟随教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教师边演示手偶边范唱歌曲,幼儿与家长倾听。
4.教师边做手指律动边唱歌,幼儿与家长跟唱。
三、教师与幼儿、家长分角色玩手指游戏“鳄鱼与猴子”,感受歌曲第四句第一拍重音
1.全体幼儿和家长扮演猴子,教师扮演鳄鱼,在听到教师唱“啊呜”时,幼儿和家长要把手指藏到背后。
2.数师与幼儿、家长交换角色再次游戏,在听到教师唱“啊呜”时,幼儿与家长做“咬”的动作。
四、亲子分角色玩手指游戏“鳄鱼与猴子”,进一步感受歌曲第四句第一拍重音
1.幼儿和家长商量分配鳄鱼和猴子的角色,进行亲子手指游戏。
2.交换角色再次进行亲子手指游戏。
五、亲子游戏“鳄鱼岛”
1.出示道具(10个呼啦圈散点摆放),邀请配班老师示范游戏玩法。
2.全体幼儿和家长扮演猴子,配班老师扮演鳄鱼,跟随音乐游戏,猴子要在唱到“啊呜”时跳进“安全岛”(呼啦圈)躲避鳄鱼。
3.增加游戏难度,减少两个“安全岛”(呼啦圈)再次进行游戏。
4.家长3或4人为一组拉手围圈蹲下,搭成“安全岛”,幼儿跟随教师扮演小猴子进行游戏在“啊呜”时进家长们搭好的“安全岛”躲避鳄鱼。
六、教师引导“嘲笑别人是不对的行为”,“猴子”与“鳄鱼”成为好朋友,一起唱着歌离开活动室。
小班亲子韵律教案《鳄鱼与猴子》2
【活动目标】
1、在乐曲情节提示中初步学玩《小猴与鳄鱼》的游戏。
2、能分辨在乐曲“鳄鱼来了”处小猴藏起来,在“鳄鱼走了”处跑出来自由玩耍,并启发幼儿尝试利用身体不同部位进行“荡秋千”、“藏起来”。
3、体验“鳄鱼来了”时的紧张感和“鳄鱼走了”后的轻松、欢乐的感觉。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期已具备荡秋千的经验。
2、小椅子围成大马蹄形(椅子之间间隔750px)、钢琴、三个小猴头偶、一个鳄鱼手偶、房屋和树木等布景。
【活动过程】
1、通过手偶游戏,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及故事情节。
(l)师:‘小朋友们,看,我这里有几只小猴子,今天他们要去荡秋千,在荡秋千的时候会遇到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看。”
(2)教师一边清唱歌曲,一边演示手偶。
(3)用提问+讲述的方式引导动儿理解歌曲内容及游戏要求:
①师问:“有几只小猴在荡秋千?…‘它们是怎样荡的?…‘伸出手指,把你们的小猴也准备好,我们一起跟随音乐节奏荡秋千。”(教师不戴手指偶,引领幼儿一起跟随音乐节奏做“小猴荡秋千”。)
②师问:‘小猴们高高兴兴荡着秋千,呀,谁来了?”
③师唱:“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问:‘‘小猴们要怎么办?” (教师清唱,师幼一同做‘‘小猴藏起来”。)
④师问:“那小猴又是在歌曲唱到那句时跑出来玩的呀?”(教师清唱,师幼一同做‘小猴藏好不动一小猴出来欢呼一钢琴伴奏—刚、猴自由玩耍”。
2、邀请幼儿一起玩游戏
(1)教师引领幼儿一起玩第一次游戏;助教躲在布景后面只探出鳄鱼手偶。
师:“现在我想要邀请你们的小猴跟我一起玩荡秋千,玩的时候要注意,鳄鱼来了就要赶快怎样?…‘对,一定要把你的小猴藏好,只要不发出声音,就不会被鳄鱼发现。好,先请出你们的第一只小猴。”
(2)启发幼儿探寻小猴在身体不同部位荡秋千。
①师:我的第一只小猴刚才是在手上荡的秋千,现在它想到我身体的另一个地方荡秋千。(教师清唱并示范“一只小猴”在自己的肩上“荡秋千”。)
②师:我的第二只小猴也想换一个地方荡秋千。你们说,到我身体的那个地方荡秋千?(教师选择一个幼儿说的部位,清唱并示范“两只小猴”在自己身体的该部位“荡秋千”。)
③师:我的第三只小猴会到哪里荡秋千呢?在XL,怎样荡秋千,谁来做一做?(教师清唱并在某幼儿的身上示范“三只小猴荡秋千”。)
④师:你的小猴想在你身体的哪个地方荡秋千?要怎么荡呢?(在钢琴伴奏下,幼儿各自尝试将‘‘小猴”放在自己身体的各部位练习“荡秋千”,教师巡回观察并进行个别引导。)(D教师小结并示范刚才幼儿将“小猴”放在身体不同部位“荡秋千”的不同方式。
3、师生一同玩第二次游戏
(1)师生一同玩第二次游戏;助教躲在布景后面只探出鳄鱼手偶。
(2)引导幼儿探寻把小猴躲藏在身体不同位置
①师:“你们的小猴因为可以到身体不同地方荡秋千,可高兴了。不过,他们要是老藏在同一个地方,恐怕就会被鳄鱼发现了。想一想,小猴除了可以到我们背后躲藏,还可以到身体的哪些地方躲藏?”
②教师清唱乐曲“鳄鱼来了”部分,幼儿把‘‘/J、猴”躲藏在身体的不同地方。
4、幼儿第三次玩游戏
(l)幼儿第三次玩游戏;助教戴鳄鱼手偶在布景后面来回走,加强找寻的样子。
(2)关注“荡”
师:小猴最喜欢跟着音乐节奏—上二下把秋千荡得高高的!你们能让你们的小猴跟着音乐节奏—上—下的把秋千荡得高高的吗?(教师清唱“Ⅱ剐L-”幼儿尝试让小猴随节奏荡得高高的。)
(3)关注“藏”
展示布景。
师:刚才,你们的小猴已经学会了寻找不同的地方躲藏,而且能安安静静地不被鳄鱼发现。不过,前几次出来的都是小鳄鱼,要是大鳄鱼出来,我们就要带上小猴找到更好的地方躲藏。你们看看,哪些地方可以把我们藏得更好?(引导幼儿可以到各布景、椅子后面躲藏。)
5、幼儿第四次玩游戏
(1)师幼第四次玩游戏,配班老师扮演鳄鱼走出来找寻
(2)在音乐尾声,师生欢呼跳跃着到另外的地方去玩!活动结束。
友情提示
1、本活动灵活性较强,在延伸活动里,当幼儿完全熟悉了游戏的'玩法后
(l)关于角色分配:可以全部由幼儿当小猴(即每一位幼儿就是一只小猴),老师扮鳄鱼进行游戏;也可以部分幼儿当小猴,一个或多个幼儿当鳄鱼(但鳄鱼的数量不宜过多)。
(2)关于c小猴荡秋千”玩法的演变:可以在歌曲“两只小猴……唰L,’时,幼儿两两拉手摆动玩荡秋千,并将歌曲“三只”改为“四只”,幼儿四A-组拉手摆动玩荡秋千一躲藏(因为4是2的倍数,这样便于幺L快速两两结队成4人);待幼儿非常熟练后,可由老师任意唱“X只小猴……”(注意:ij、班X
2、本活动适宜在小、中班进行。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歌词里的动物、参与者自由选择角色等游戏元素,调整游戏难度,刺激幼儿的参与度。
3、在听到“鳄鱼来了”部分幼儿可能会有紧张的情绪,教师需随时通过空间接近、动作、眼神或语言,帮助幼儿舒缓情绪,积极参与游戏。
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对富有情境性的游戏具有较强烈的兴趣,活动中“鳄鱼来了”带来的紧张感与“鳄鱼走了”带来的轻松感,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躲藏好不被鳄鱼发现、鳄鱼失望的走掉使幼儿放松后带来的喜悦感、轻松感会更加强烈。
为便于小班孩子更清楚明了游戏规则,我们试图通过手偶一两位老师的双簧示范的方式,帮助幼儿观察、理解游戏规则。
小班亲子韵律教案《鳄鱼与猴子》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短线添画鳄鱼牙齿。
2.知道鳄鱼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并能给鳄鱼填上好看的颜色。
3.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积极参与活动。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水彩笔、纸、范画、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猜猜我是谁(老师出示图片)
——你知道鳄鱼生活在哪里吗?它平时吃什么?
二、新授
——鳄鱼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鳄鱼是什么颜色的?
——鳄鱼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鳄鱼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
三、出示老师准备范画
——看看老师的这幅画的牙齿是什么样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帮鳄鱼添上牙齿。
四、幼儿绘画
——自己拿出黑色水彩笔和老师一起绘画。
——幼儿看老师涂色,告知幼儿涂色时笔向一个方向涂。
五、展示自己画的画
——请孩子们把作品一起展示在白板上。
——师幼一起点评作品
活动延伸:
——在下午活动课时候,小朋友合作将作品制作成有趣的头饰。
教学反思:
让幼儿在创作中感受不同美术工具带来的.乐趣。选材较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在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较高,大部分幼儿能够独立完成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画自己喜欢的鳄鱼,尊重幼儿的意愿。
小班亲子韵律教案《鳄鱼与猴子》4
活动目标:
1、在乐曲情节提示中初步学玩《小猴与鳄鱼》的游戏。
2、体验“鳄鱼来了”时的紧张感和“鳄鱼走了”后的轻松、欢愉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期已具备荡秋千的经验。
2、小椅子围成大马蹄形、钢琴、三个小猴头偶、一个鳄鱼手偶、树木等布景。
活动过程:
一、通过手偶游戏,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及故事情节。
1、师:小朋友们,看,我这里有几只小猴子,今天他们要去荡秋千,在荡秋千的时候会遇到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看。
2、教师一边清唱歌曲,一边演示手偶。
3、用提问+讲述的方式引导动儿理解歌曲内容及游戏要求:
(1)、师:有几只小猴在荡秋千?…它们是怎样荡的?…伸出手指,把你们的小猴也准备好,我们一起跟随音乐节奏荡秋千。
(2)、师:小猴们高高兴兴荡着秋千,呀,谁来了?
(3)、师: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小猴们要怎么办?
(4)、师:那小猴又是在歌曲唱到那句时跑出来玩的呀?
二、邀请幼儿一起玩游戏
1、教师引领幼儿一起玩第一次游戏;助教躲在布景后面只探出鳄鱼手偶。
师:现在我想要邀请你们的小猴跟我一起玩荡秋千,玩的时候要注意,鳄鱼来了就要赶快怎样?对,一定要把你的小猴藏好,只要不发出声音,就不会被鳄鱼发现。好,先请出你们的第一只小猴。
2、启发幼儿探寻小猴在身体不同部位荡秋千。
(1)、师:我的第一只小猴刚才是在手上荡的秋千,现在它想到我身体的另一个地方荡秋千。(教师清唱并示范“一只小猴”在自己的肩上“荡秋千”。)
(2)、师:我的第二只小猴也想换一个地方荡秋千。你们说,到我身体的那个地方荡秋千?(教师选择一个幼儿说的部位,清唱并示范“两只小猴”在自己身体的该部位“荡秋千”。)
(3)、师:我的第三只小猴会到哪里荡秋千呢?怎样荡秋千,谁来做一做?(教师清唱并在某幼儿的身上示范“三只小猴荡秋千”。)
(4)、师:你的小猴想在你身体的哪个地方荡秋千?要怎么荡呢?
(5)、教师小结并示范刚才幼儿将“小猴”放在身体不同部位“荡秋千”的不同方式。
3、师生一同玩第二次游戏
(1)师生一同玩第二次游戏;助教躲在布景后面只探出鳄鱼手偶。
(2)引导幼儿探寻把小猴躲藏在身体不同位置 ?
师:你们的小猴因为可以到身体不同地方荡秋千,可高兴了。不过,他们要是老藏在同一个地方,恐怕就会被鳄鱼发现了。想一想,小猴除了可以到我们背后躲藏,还可以到身体的哪些地方躲藏? ?教师清唱乐曲“鳄鱼来了”部分,幼儿把小猴躲藏在身体的`不同地方。
4、幼儿第三次玩游戏
(1)幼儿第三次玩游戏;助教戴鳄鱼手偶在布景后面来回走,加强找寻的样子。
(2)师:刚才,你们的小猴已经学会了寻找不同的地方躲藏,而且能安安静静地不被鳄鱼发现。不过,前几次出来的都是小鳄鱼,要是大鳄鱼出来,我们就要带上小猴找到更好的地方躲藏。你们看看,哪些地方可以把我们藏得更好?(引导幼儿可以到各布景、椅子后面躲藏。)
三、结束活动
1、师幼第四次玩游戏,配班老师扮演鳄鱼走出来找寻
2、在音乐尾声,师生欢呼跳跃着到另外的地方去玩!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对富有情境性的游戏具有较强烈的兴趣,活动中“鳄鱼来了”带来的紧张感与“鳄鱼走了”带来的轻松感,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躲藏好不被鳄鱼发现、鳄鱼失望的走掉使幼儿放松后带来的喜悦感、轻松感会更加强烈。
为便于小班孩子更清楚明了游戏规则,我们试图通过手偶一两位老师的双簧示范的方式,帮助幼儿观察、理解游戏规则。
【小班亲子韵律教案《鳄鱼与猴子》】相关文章:
《小猴子下山》教案11-18
中班韵律游戏教案:毛毛虫变蝴蝶09-26
小班教案07-27
《小猴子下山》说课稿08-19
小班美术教案12-02
小班安全教案03-21
小班小羊教案03-26
小班排序教案03-27
《怪》小班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