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班教案模板汇总九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预设目标:
1、在活动中初步体验中国菜肴的丰富多彩,体会劳动的快乐。
2、知道不偏食、不挑食,常吃多样化的食物。
准备材料:
常见蔬菜、荤菜若干并写有5以内数字(绘制)
标有数字(2——10)的桌牌
写有5以内加减式题的'花若干(一部分贴在椅背上)
活动过程:
1、谈话:
今天我们的“中国餐厅”要开张了,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忙,你们愿意吗?
讨论:
烧菜前先要买菜,你们买过菜吗,知道买菜时要注意些什么?(既要有蔬菜,又要有荤菜)
2、学烧中国菜:
(1)买菜:到菜场先看一看有些什么菜?你想买哪几样菜?
(2)烧菜:把菜装入盘中,并为菜去名。
(3)交流:
幼儿介绍自己烧的菜。
3、一盘菜的花费:
(1)你的菜烧好了,你烧一盘菜花费了多少钱呢?幼儿计算(按菜上所标的数字加法)
(2)交流:(个别幼儿)
(3)送菜:把菜送到相应的桌上
延伸:请客人品尝(客人有一张写有式题的卡片,幼儿帮客人找到有相应式题的椅子)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归纳,初步感受梅花的外形特征和色彩的丰富
2、在"点"的基础上学习"点转"的技能,尝试运用点转法画梅花
3、能综合运用各种色彩表现梅花的美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形态、颜色的梅花图片多幅
2、国画工具材料(提供不同底色的宣纸)
活动过程
1、故事引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你们见过梅花吗?今天正好请大家来帮个忙、引出白雪公主故事(有一位帅气勇敢的王子听说白雪公主)、下面我们带王子一起去认识梅花吧、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梅花图片
2、欣赏梅花(1)欣赏、交流梅花的色彩和外形特征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梅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梅花有哪些颜色?是什么样子的?(五瓣,围起来像一个圆,中间有花蕊)教师:梅花都开了吗?它们长在树的什么地方
(2)欣赏、感受国画大师的梅花图
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国画大师画的梅花图,看一看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觉得什么地方最美(用色、布局、添画……)
3、幼儿尝试探索、学习梅花的画法
(1)尝试用吸管吹出梅花的.树干和枝桠
(2)我们用吸管吹出了梅花的树干,可是没有花,我们来帮帮王子,让他能走过挂满梅花扇的路,更快一些找到公主
4、教师示范小结
(1)教师:梅花可以怎么画呢
(2)教师小结:用大白云点转画出花瓣,用小勾线笔浓墨丽花蕊
5、幼儿集体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你们想让王子马上见到美丽的白雪公主吗
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
这张纸有什么特别之处
6、集体欣赏,评价
这棵老梅花树终于盛开了,白雪公主终于能见到勇敢的王子了,你们高兴吗?引导幼儿在优美的音乐中,绕着梅花作品一边欣赏梅花一边翩翩起舞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进入秋天,各种果实和农作物逐渐成熟,于是利用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大人们要带孩子回家团圆的机会,我们给孩子们布置了“走进田野,采集果实”的任务。节后回来,那火红的辣椒串、金橙橙的玉米棒子,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粱秸、谷子穗、带荚毛豆等农作物,纷纷登上了我们班的展示台。孩子们对这个小展台情有独钟,一有空就都喜欢过来整理和摆弄。
在一次装瓶时,有个孩子偶然发现了在他装满的一瓶花生里,他竟然还能再装上半杯小米!看着小米慢慢地从花生的空隙滚过,孩子们都特别惊奇!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点,于是一个关于“物体间的间隙”的科学探索活动就在孩子们的激烈讨论和探索中展开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
2、探索科学有序地合理安排不同物体的空间。
活动准备:
盘子、纸杯、乒乓球、玻璃球、小米、记录表、筛网、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实验用品,说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同?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呀?”“谁愿意来说一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一样呢?”
2、教师小结:乒乓球大大的、圆圆的,玻璃球小小的,圆圆的,而小米又细又小,当我们把小米抓起来时,小米会从我们的指缝里流下来。
二、幼儿探索、尝试把小米、乒乓球和小玻璃球都装到一个瓶子里。
1、教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把这三个杯子里的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都装到这一个玻璃瓶里,小朋友,你会装吗?老师看谁最爱动脑筋,能把他们都装进去!”
2、指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注意操作规则,不要把小米撒到外面。
三、说一说我的发现。
1、教师:“有的小朋友已经装完了,请你拿着记录表坐到前面来。”“没有成功也不要紧,把你怎样装的记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装的?你成功了吗?”
四、引导幼儿用筛网将掺在一起的玻璃球和小米分开,再进一步探索其它成功的装瓶方法。
五、交流和讨论实验结果。
教师提问:“这一次你成功了吗?成功的请举手!”
讨论:“为什么先装乒乓球,再装玻璃球,最后装小米的方法比较容易成功呢?”
六、观看课件,引导幼儿懂得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要学会合理安排物体的空间。
教师:“先装乒乓球,因为乒乓球占的地方大,然后放玻璃球,这样玻璃球就把大的空隙给填上了,最后我们再放上小米,这样小米又把更小的缝隙也给填上了,所以最后它们都被装了进去。”
七、拓展幼儿对物体间间隙的理解,引导幼儿再次尝试:装满的瓶子里,还能再装上半杯水吗?为什么?
八、幼儿分享交流实验的'结果,进一步感知水所占的空间。
教师:“小朋友你们都成功了吗?为什么这么满满的一瓶子玻璃球和小米,还能装上这一小杯水呢?”(因为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九、结束活动:幼儿整理材料,走出教室。
活动延伸:
把实验材料投放到幼儿的活动区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活动情况,可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尝试装核桃、花生、豆子,或者石头、鹅卵石、沙子等。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本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的活动原则,一开始在出示操作材料后,教师便开门见山提出问题:你能把这三个杯子里的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都装到这一个玻璃瓶里面吗?在这里,教师不给出假设,而是鼓励孩子们自己运用已有经的验进行猜想、假设,在活动中大胆“放手”操作,在亲自的试装中,探索和讨论如何把它们都装进去的方法,并进行记录、观察、比较和交流。
接下来,根据孩子们的实验记录结果,引导孩子们探索出成功的装瓶方法,并再次进行实验和确认。让孩子们在探究中,自己确立相关的知识经验,从而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更好的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我们知道,有些科学经验孩子们能够悟到,但却不能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来。那么本节课我们设计了简单、明了的课件展示环节,以动画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明确物体间间隙的特点:在瓶中,先装乒乓球,因为乒乓球占的地方大,然后放玻璃球,这样玻璃球就把大的空隙给填上了,最后我们放上小米,小米又把更小的缝隙给填上了,所以它们都被装进了瓶子里。
在课程的最后提高难度,挑战幼儿对物体间间隙的理解,提问幼儿:装得满满的玻璃瓶里,还能再装上一小杯水吗?让幼儿充分的猜想、假设后,自己再次去验证,从而进一步巩固幼儿对物体间间隙的感知,在操作中感受科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这次活动主要是引导孩子们探索规则的物体之间,在量都比较多的情况下,怎样把它们都装进去的方法,也就是哪种方法装的更多。在接下来,我们还要和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核桃、花生、小米,还有石头、石子、沙子、水等物体之间的间隙,以及不同物体量的增多和减少后,还有哪些方法也是可以成功的等。
本次教学的不足之处是:在幼儿的操作环节,教师对幼儿的个别指导和关注还不够及时和深入,有时不能及时发现和捕捉幼儿的积极信息,在对幼儿的语言表述和引导上,还要再努力研究。
大班教案 篇4
让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奇妙的齿轮。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齿轮,知道齿轮是时钟运行的重要部件。
2、儿初步了解齿轮运转的原理。
3、培养幼儿喜欢探究的精神。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钟,齿轮模型,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唱歌,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唱《我是一个齿轮》(改编《我是一只茶壶》),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刚才歌词里面是谁吗?对拉,刚才老师唱的齿轮就是今天要介绍给你们认识的新朋友。现在呢,我想把齿轮的故事讲给你们听,请你们认真听,齿轮等下会有问题提问你们的。”
教师讲故事。(创编齿轮在钟表里面运作的情况故事)
2、提问问题,让幼儿讨论。
教师:“好了,故事已经讲完了,那老师想问你们,请你们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
(1)刚才的齿轮是住在哪里的?
(2)钟里面住了齿轮多少个兄弟姐妹?
(3)他们都长得一样吗?
(4)齿轮还有亲戚朋友吗?在哪里可以看到?
幼儿讨论回答。
3、做实验,验证刚才的故事。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回答的很清楚了。现在呢,老师也想看一下齿轮的家,看看齿轮有没有说谎。”
教师拆开钟,让幼儿观察钟里面是否有齿轮,认识钟的结构。
4、请幼儿看看其他的齿轮,并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到齿轮。
5、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钻和追随者逐跑的动作,增强幼儿的体能。
2、培养幼儿参加游戏活动的兴趣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画好一个大圆圈,圈内散放若干沙包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队列练习:教师指挥幼儿迅速站成六列纵队,练习听口令向左右转、原地踏步走、立正、稍息等。
2、活动身体:转动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向上跳等。
二、导入活动主题。
1、昨天我们看了猫和老鼠的碟,里面是老鼠励害还是猫励害?
2、那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看到底是猫励害还是老鼠励害。
三、讲解游戏规则
1、将班上孩子分成两组,每组手拉手围成一个圈。
2、每一组选三名小朋友当“猫”站在圈外,五名小朋友当“老鼠”站在圈内,其他的小朋友围起来做老鼠洞。
3、游戏开始时,“老鼠”从洞口钻进钻出,这时扮猫的人要赶快去捉钻出洞的`“老鼠”。捉时“老鼠”要赶快逃回“鼠洞”,猫就不能再捉了。被捉的“老鼠”就站在圈上做“老鼠”洞,待全捉到后,可重新换角色玩。
4、示范玩游戏
请几个孩子上来示范游戏玩法,强调游戏规则:老鼠不得呆在洞里不出来;猫不能钻到洞里去捉老鼠;被捉的老鼠一定要站在圈上做老鼠洞。
四、组织幼儿游戏。
1、分配猫和老鼠的角色,教师发出信号后,扮猫和老鼠的幼儿便可开始进行游戏。
2、教师要提醒扮“猫”的幼儿只能捉钻老鼠洞的“老鼠”。扮老鼠的幼儿不得呆在洞里不出来。
3、分组玩游戏。将班上孩子分成两组玩游戏,老师也可以加入到其中一起玩,帮助孩子们掌握游戏规则,感受游戏的快乐,并与他人合作。
4、游戏反复进行时,可交换角色,尽量让每个幼儿都有追逐跑的锻炼机会。
五、教师总结
1、刚才我们玩的游戏是猫捉老鼠,小朋友玩的高兴吗?
2、放松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做小猫日常生活模仿动作:洗脸、梳头、理胡须等,学小猫轻轻走路离开场地。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顽皮的小绅士》,能用右脚起步,有节奏地随音乐走踢踏步。
2、知道手套在舞蹈动作转换及队形变化、交换同伴时对方位的提示作用,知道儿歌也能帮助记忆舞蹈动作。
3、体验小绅士散步时的愉悦心情,并能表现其神气活现的样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顽皮的小绅士》,投影仪。
2、绅士帽1顶,每人右手戴白手套。音乐磁带、录音机。
3、地上画一个大圆圈,帮助幼儿定位在里外圈。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绅士投影图,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小绅士神气的姿态。
教师出示绅士图片,引导幼儿自由表现小绅士抬头挺胸的.神气姿态。
师:你们看这是谁?小绅士是怎么走路的?
教师示范,幼儿学习行绅士礼。
师:小绅士是很有礼貌的,看到别人都会行礼打招呼呢!我们也来学一学。
2、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了解ABA三段体音乐结构及绅士走路、跳舞、逗狗等情节。
教师戴帽子扮绅士,念儿歌帮助幼儿熟悉音乐情节。
师:我是顽皮的小绅士,三步倒广场去跳舞,路边的小狗我逗一逗。
3、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踢、踏步。
教师示范踢、踏步并引导幼儿观察舞步。
师:小绅士用哪条腿走路的?
教师带领幼儿坐在椅子上练习舞步。
教师哼唱A段音乐旋律,幼儿练习踢、踏步行进走。
教师引导幼儿站双圈、手拉手,面向圈上顺时针方向听A段音乐做踢、踏步。
师:女孩手拉手站成一个大圈(内圈),男孩找一个女孩,站在她身后(外圈),然后面向圈上。这次我们要到广场上跳舞了,男孩和女孩戴手套的那只手拉起来,不戴手套的手也拉起来,想一想应该怎样啦?(右手拉右手、左手拉左手)
4、教师引导幼儿在手套的提示下,学习舞伴的交换规则。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找下一位舞伴的方法。
教师站内圈,与外圈上一名男孩子示范交换舞伴的动作。
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用戴手套的手练习找舞伴、交换舞伴的动作。
师:外圈的男孩不动,内圈的女孩找下一个朋友,转一圈,行个礼。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手套的提示作用。
教师哼唱B段音乐,幼儿在手套的提示下,练习交换舞伴。
教师引导幼儿跟随完整的音乐,练习踢、踏步和交换舞伴的动作。
5、教师启发幼儿在音乐尾声处表现逗狗神情及动作。
师:最后是什么声音?小绅士是怎么逗狗的?
6、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完整地表演集体舞《顽皮的小绅士》。
师:我们一起跟随音乐完整地进行表演。
7、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手套的作用。
师:今天跳舞,手套帮了我们什么忙?
8、幼儿再次完整地跳集体舞,验证手套的作用。
师:我们再完整地表演一遍舞蹈,看看手套是不是有那么大的作用。
大班教案 篇7
2、欣赏歌曲《母亲》
目的:感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附歌词: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饺子,有人给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
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
主持人:
欣赏完歌曲后大家是否觉得妈妈为了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她们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家,给了我们无尽的温暖。试着想一想,等到妈妈老了,需要我们照顾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用同样的爱去关心照顾她们呢?
接下来我们进行默契大考验游戏,考验下你们对彼此的了解程度,看看哪个家庭最默契。
3、默契大考验
目的:增进亲子间的相互了解。
方法:
a、每人分一些(依题目多少而定)空白纸,一支签字笔。
b、主持人出题,亲子一起作答:
妈妈最常看的电视节目
妈妈最喜欢吃的水果
妈妈最喜欢的休闲活动
你最爱吃妈妈做的哪道菜
妈妈最常对你说的一句话
c、每写完一题,亲子一起听口令「三、二、一」出示答案。
亲子答案一样的,主持人在孩子的衣领上贴一张小笑脸。
d、全部作答完毕,得贴纸最多的小朋友,为"超级默契家族″,给予表扬并
颁发奖品。
4、搭桥过河,我和妈妈好搭档
目的:亲自体验与妈妈的密切配合,在合作中体验亲情。
方法:幼儿站前,家长手持三张海绵垫站旁,听到口令后,家长将三块泡沫垫轮流往前移摆,幼儿必须踩泡沫垫过河,先到终点为胜。
主持人:
有些家庭对彼此间非常了解,并且还很默契的`完成了我们的过河任务,真不愧是超级默契家族。大家以前有没有尝试过和妈妈一起种一盆花?下面我们就要来动一动手,和妈妈一起来种花,这盆花代表着妈妈对你们爱和你们对妈妈的爱,所以需要我们细心浇灌,细心养护。
5、共同栽培“亲子之花”
目的:母亲与孩子共同种植有象征意义的“花”,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方法:
a、要求家长和孩子们一起种一盆小花
b、让孩子给花盆涂色,
c、由老师在花盆上写上孩子的名字,接下来的日子老师会带领孩子们好好
呵护照顾好这盆“亲子之花”,定期浇水,直到开出小花。
d、小朋友拿着这盆花,对着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6、颁发礼品(给所有参加本次活动的家庭颁发礼品留作纪念)
主持人结束语:
今天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孩子们用自己朴实的行动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在园内,小朋友们和妈妈一起听歌,一起玩游戏,一起种花。亲爱的母亲呀,让您的儿女为您做些什么吧,也许,一句话,一个拥抱,就会让您欣慰不已,笑容绽放,因为母亲的心总是那么容易满足,亲爱的母亲,今天是您的节日,您的儿女用世界上最真挚的语言,祝福全天下的母亲:幸福安康、美丽永远!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
2、引导幼儿燃烧现象,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3、一旦发生火灾,要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和如何自救。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发生火灾时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活动准备
纸、蜡烛、火柴、大中小玻璃杯、电话、湿毛巾、毛巾被等。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老师出示一张纸和火柴,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纸被点燃后的情形,注意火焰的颜色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让幼儿在火附近伸手烤一烤,说说自己的感受。
提问:火还能燃着哪些东西?(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基本环节: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幼儿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1、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幼儿说出火的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2、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
3、组织幼儿讨论:
(1)、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地地震、打雷、乱拉乱接电线等)
(2)、怎么样防止火灾发生?
(3)、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我保护与逃生自救?
A:如果所在房间有电话,赶快打119报警,并说明着火的详细地址,什么街,哪号楼或附近有什么明显标志及单位。
B:室外着火门已发烫里千万不要开门,并用毛巾、衣服或床单塞住门缝,以防浓烟跑进来,如门不很热也没看到火苗,赶快离开。
C: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里,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E:遇到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F: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可盲目跳楼。
结束环节:逃生演习
老师发出发生火灾信号,幼儿自选逃生办法进行自救。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朵拉、玛尔的画像》,感受作品抽象、变形的绘画风格。
2、尝试用变形、装饰的手法表现自画像,感受其中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朵拉、玛尔的画像》,感受作品抽象、变形的绘画风格。
活动难点:
尝试用变形、装饰的手法表现自画像,感受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画纸、水粉颜料、画笔、水、抹布等。
2、幼儿用书第1册第15—16页。
3、挂图《朵拉、玛尔的画像》(毕加索)。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谈话,引起幼儿对作品的兴趣。
1、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谈谈对人物画像的认识
提问:什么是画像?小朋友平常看到过的画像是什么样的?今天让我们来欣赏一副特别的画像。
二、欣赏作品。
1、出示毕加索的《朵拉、玛尔的画像》,初步感受作品夸张、变形的表现风格:这幅画和你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人物脸部的五官是怎样的?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2、进一步引导幼儿从作品的线条、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感受作品的主题:你感觉这幅画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3、重点引导幼儿感受画面,尤其是人物脸部线条的装饰特点:画家是怎样表现它们的呢?
4、感受画面大片暖色和柔和线条所表现的整体愉悦感:画中人物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从哪些地方感觉到的?
5、简要介绍作品名称和画家情况。
6、继续引导幼儿欣赏凡、高、卢梭和米罗的自画像(见幼儿用书)
三、创作自画像。
1、鼓励幼儿用夸张、变形的方法为自己画一幅肖像:你想怎样为自己画一幅画像呢?你会用什么颜色呢?你认为自己脸上什么地方最有特点?你想怎样表现它们呢?
2、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谁的作品。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
1、从全体幼儿的绘画作品上看,今天参加活动的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都能够尽力的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外部特征,说明活动过程的设计对于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2、另外从孩子们作品的构图、背景的表现形式也较以往有了进步,这说明欣赏环节对于幼儿来说起到了开拓视野、提升绘画技能的作用。
不足之处:
1、活动开始的谈话时间过长,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欣赏环节有些不太适宜。这个环节对于幼儿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考虑这个环节可以放在活动之前,开展一个欣赏活动,来达到提升幼儿绘画表现经验、理解自画像的作用。
2、由于欣赏时间的拖拉,因此我感觉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五官特点、帮助幼儿梳理自己外貌特点的环节有些不充分,因此在绘画过程中有的孩子还需要老师的提醒才会留意自己的特点,也有的孩子有偏离主题的想象。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教案04-21
大班教案07-29
大班手工教案08-17
(实用)大班教案11-23
[优秀]大班教案09-27
(合集)大班教案09-29
大班教案【优】09-16
大班梦的教案07-07
墙大班教案05-25
大班教案[精]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