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05-14 12:50:02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班教案集合七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小班教案集合七篇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这是一个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培养幼儿探索习惯的活动。幼儿通过感受生活中的声音,发展感知觉,增强对周围事物的敏感。

  由于幼儿对生活中的事物常常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因此活动的第一环节就是让幼儿再现生活经验(听听这是什么声音,还有什么声音),渐渐养成关注生活的习惯。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在引导其关注生活的同时,还要激发其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于是,我设计了探索声音产生的环节。

  科学地说,物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但三岁的幼儿根本不理解。活动中,我用“瓶子中碰到东西就发出声音”的实验使幼儿直观感受声音产生的最外显的特征。而对音量大小的探索,我则借助了“大鼓和小鼓”的游戏来吸引他们。加之歌曲音乐永远是幼儿最快乐的表达方式之一,因此我试图在探索活动中引导他们“呀呀”歌唱。而探索后一环节中糖果的介入,则完全是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用以激发他们新的兴奋点。

  我一直在想:开展探索活动的价值,并非仅仅在于寻找一个准确答案,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习惯。我想向幼儿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就是事物运动的相对性。活动中由于豆子的多少和糖果的软硬所发出的相对“大鼓、小鼓”的声音,让幼儿感受到事物存在于“变”的动态中。

  活动目标:

  1.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积累听觉经验。

  2.在为乐曲伴奏的过程中感受声音的轻响,发展感知觉。

  3.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歌曲《大鼓和小鼓》的音频,塑料瓶子人手一只,豆子、软糖,硬糖,棉花糖。

  活动过程:

  一、聊聊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播放教学课件(以小班幼儿早晨生活为背景),依次播放笑声、鸡鸣声、盥洗声、汽车喇叭声、“老师好”的问候声。(在生活中,教师的策略是尽可能让每一个声音以不同的方式出现)

  播放笑声,先出声音后出图像。

  ——这是什么声音?谁在笑?看看你猜对了吗?原来宝宝在睡梦中笑出声了,宝宝要起床了。

  2.播放鸡鸣声,先出声音后出图像。

  妈妈请谁(或哪个小动物)来叫醒宝宝?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叫?

  (为幼儿丰富一种不易观察的动物的声音,如蛙鸣声。)

  3.播放水声,先出声音后出图像。

  ——宝宝起床了,他在干什么?

  (可以引导幼儿说说宝宝在做哪些事,如:洗脸、刷牙、小便、大便,都会发出这样的水声。)

  4.播放汽车声,先出图像再出声音。

  ——宝宝吃完早饭要上幼儿园啦。这个宝宝是坐爸爸的小汽车上幼儿园的,小汽车在马路上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可以延伸开来,引导幼儿说说“自行车的声音”)

  5.播放问候声。

  ——到幼儿园了,老师要和小朋友相互问候。听听这是女孩在问候还是男孩在问候?

  小结:瞧,宝宝的身边有许多好听的声音。

  二、探索用瓶子发出声音

  ——宝宝来到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老师这里有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

  小结:瓶子只要碰到东西就会发出声音。

  ——这里有许多豆子,豆子和瓶子在一起会发出声音吗?是怎么样的声音呢?

  三、为“大鼓和小鼓”伴奏

  教师播放歌曲《大鼓和小鼓》,有节奏地说说“我的瓶子有声音”,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并跟着音乐节奏摇瓶子。

  ——你们看, 这里有两只鼓,一只是大鼓,一只是小鼓,我们用瓶子来学学鼓的声音(边唱边用瓶子打节奏)

  ——大鼓和小鼓发出的声音一样吗?怎么用瓶子发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2.幼儿分组摇瓶子,探索大鼓和小鼓的声音。

  ——你是怎么发出大鼓(小鼓)的声音的?

  3.教师引导幼儿在瓶中放入不同量的豆子,摇动瓶子来为大鼓和小鼓伴奏。

  ——我在瓶中放了一粒豆子,用力摇,发出的声音像大鼓还是小鼓?

  ——豆子放得多,声音会变响还是变轻?像大鼓吗?

  ——你们放的豆子多,响亮的声音像大鼓,我也要做大鼓(将瓶子装满豆子,摇动却没有声音)。怎么回事?,我把瓶子装满了豆子,为什么没有声音?(帮助幼儿积累声音产生的经验)

  小结:原来,要发出大鼓的声音,豆子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

  四、分辨糖果发出的声音

  ——(出示软糖和硬糖) 猜猜哪种糖会发出大鼓的声音?哪种糖会发出小鼓的声音?(幼儿尝糖果)

  小结:硬的糖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软的糖会发出小鼓的声音。

  请幼儿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糖果,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喜欢吃硬糖的孩子,请你们唱大鼓的声音,喜欢吃软糖的孩子请你们唱小鼓的声音。

  ——(出示棉花糖。)这种糖会发出大鼓还是小鼓的声音呢?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抹香香的简单方法,并乐意接受与尝试。

  2.知道天冷要保护皮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重难点:

  初步学会抹香香。

  活动准备:

  1.一个包装好的礼物盒、各种香味不一香香(放在桌上)。

  2.环境创设:活动室周围摆放若干镜子,自编儿歌《抹香香》。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抹香香的兴趣导入:今天真开心,朋友送我礼物,想看看吗?(想)

  1.教师神秘地拿起盒子,你觉得会是什么东西呢?(自由发挥)

  2.进一步引导:师夸张地做“闻”的动作“有一股香味,会是什么呢?(鼓励幼儿随意猜想)

  二、说一说:调动孩子生活经验

  1.出示面油,老师打开礼物取出来:“看!是什么礼物呀?”(可以夸夸猜对的孩子),“是面油,也叫宝宝霜(可以和幼儿打招呼)。谁来闻一闻,味道怎么样?

  小结:宝宝霜,香喷喷。

  2.回忆经验抹过香香吗?抹过什么香香?为什么要抹香香?

  小结:天冷了,皮肤很干燥,香香抹在脸上会很舒服,能保护皮肤。

  三、抹香香:学学抹香香的方法

  1.“香香怎么抹的?谁来试一试?”请个别孩子进行操作。

  (1)先请一位幼儿任意涂,让幼儿观察,你发现什么了?

  A.皮肤上有的`地方白,有的地方不均匀B.香香取多了,涂不了了(强调取少一点)

  (2)谁来帮助他?(幼儿自己解决)

  (3)如果不需要帮助,想什么办法自己解决呢?(出示镜子)小结:抹香香照照镜子,细细擦,抹均匀。

  2.师:(帮帮老师)“我也要抹香香,你们一起帮帮我,好吗?”师边说边涂面油:宝宝霜,香喷喷,我要和你做朋友。蘸一蘸,点一点,照一照,抹一抹,抹均匀了吗?“快给我检查呀,我每个地方都抹到了吗?哦,每个地方都抹到了,我的脸好舒服。”

  3、徒手练习抹香香的过程。

  一起来抹香香,“你们想抹香香吗?小镜子前有你喜欢的香香,去试试吧。”

  师巡回指导:“抹香香时照照镜子,看看香香抹开了吗?抹完香香,给你身边的好朋友和老师闻闻、摸摸。香不香?皮肤滑不滑?

  小结:高兴吗?我们真高兴,我们会自己保护皮肤了,我们把香香放好,每天都和它做朋友。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回家后,我们告诉爸爸妈妈要怎样保护皮肤,怎样抹香香好不好?

  附:儿歌《抹香香》

  宝宝霜,香喷喷,我要和你做朋友。蘸一蘸,点一点,照一照,抹一抹。小手转一转,香香不见了。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的名称《小猫》。

  2、在欣赏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歌曲《小猫》钢琴伴奏录音、小猫头饰。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猫和老鼠》

  师:今天金老师要来跟你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我来做老猫,你们来做可爱的小老鼠,不过小老鼠们要记得跑回自己的家哟。

  二、初步欣赏理解《小猫》

  1、出示歌曲名称。

  猜猜我是谁?(教师扮演小猫的声音,引导幼儿猜测)

  出示头饰,表明歌曲名字。

  2、教师第一遍弹唱歌曲。

  你们听到了什么?

  3、教师第二遍清唱歌曲

  谁在敲门?

  小猫敲了谁家的门?

  三、初步学唱歌曲

  1、教师第三遍清唱歌曲。

  重点引导一部分幼儿能够跟唱。

  2、教师第四遍播放录音,一起学唱歌曲。

  重点引导大部分幼儿能够跟唱。

  四、游戏《小猫》

  1、游戏:《小猫》

  要求:教师做小猫,幼儿做小老鼠,小老鼠把门关好,小猫敲门时,做出救命的'动作。

  2、教师第五遍播放录音,师幼共同游戏。

  3、结束:你们还想敲哪个小动物家的门?那我们一起去敲敲吧。(播放录音,退场)。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选材的思考:

  《米奇妙妙屋》是最近一部非常热的动画片,里面可爱的卡通人物形象以及寓教于乐的有趣故事情节深受幼儿们的喜欢,我班幼儿也不例外。我想既然孩子们这么喜欢这些有趣卡通人物,结合我班幼儿的出现的热点话题,我利用里面的人物角色及有趣的故事场景设计这节音乐游戏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环节的思考:

  环节一:出示米奇,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环节二:在游戏的情景的不断变化中,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并随之变换动作,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环节三:在愉悦的游戏情景中,结束活动。

  重点:尝试听懂不同的音乐信号并变换相应的动作。

  难点:初步遵守音乐游戏的规则。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初步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与旋律并表现相应的动作。

  2、乐意和老师、同伴一起参与游戏,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音乐、妙妙屋视频等

  活动过程:

  一、米奇来了(环节意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跟随《小星星》音乐进场。

  宝贝们,天气真好,我们和好朋友一起去做游戏吧。

  2、出示米奇

  今天有一位你们非常喜欢的动物明星也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我们一起拍拍手请它出来吧。

  二、出发去妙妙屋(环节意图:在游戏的情景的不断变化中,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并随之变换动作,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米奇今天打算带我们去什么好玩的地方做游戏呢?(播放视频)

  1)打招呼

  1、原来我们要去妙妙屋,那妙妙屋里都住着谁?(幼儿自由猜测)

  2、依次出示高飞、布鲁托、米妮和唐老鸭图片,引导幼儿有节奏地与朋友们打招呼。(高飞高飞,早上好;布鲁托布鲁托,早上好;米妮唐老鸭,早上好。)

  2)爬高山

  1、有这么多好朋友在妙妙屋里等我们,你们开心伐?想不想快点去呀?那我们赶紧和米奇出发吧。

  2、哟,这个森林可真大,走啊走,前面遇到了什么呀?(出示高山)一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怎么办?

  3)上山

  请个别幼儿示范

  哦,山很高也很陡,我们在爬的时候要一步一步踩着台阶慢慢爬。

  听音乐,集体幼儿做动作

  4)下山

  出示小红旗,我们终于到山顶啦,真高兴!可是到了山顶,接下去要干嘛?

  听音乐,集体幼儿做动作。

  哦,原来下山的时候和上山不一样,很快就下来啦。

  3、小结:原来下山和上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上山的时候山有点陡,我们要注意安全,一步一步踩着台阶慢慢爬,下山的时候我们像坐滑滑梯一样一下子就滑到山脚下了。

  4、反复练习2-3次

  5)绕猛兽

  1、终于爬过了高山,前面有什么?(老虎)老虎们在睡觉呢,我们在它身边走的时候要怎么样呀?过去以后,我们要怎么走?

  2、个别幼儿示范

  3、听音乐,集体幼儿做动作。

  4、小结:原来经过老虎身边时我们要慢慢的、轻轻的走,不要吵醒它,走过去以后要快快地跑,离老虎远一点,这样才安全。

  5、反复练习2-3次

  三、妙妙屋到啦(环节意图:在愉悦的游戏情景中,结束活动。)

  1、走了这么久,我们终于来到了米奇妙妙屋,你们看!(出示视频)

  2、这么多好朋友在跳着舞迎接我们呢,我们也来和它们一起跳舞吧。

小班教案 篇5

  有益的学习经验:

  1、 幼儿初步理解“溶化”的含义

  2、 幼儿初步认识盐、糖能溶化在水里 ,沙子、塑料玩具、积木不能溶化在水里

  3、 幼儿通过品尝,体验糖、盐能溶化在水里

  资源准备:

  1. 背景知识:幼儿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容易接受的东西

  2. 物质材料:玻璃杯、盐、糖、沙子、塑料玩具、积木、盆、小勺

  3. 活动铺垫:活动后让幼儿继续观察

  活动与指导:

  1. 观察:请幼儿将准备好的.盐、沙子、塑料玩具、积木放在盆中用小勺进行搅拌,然后将这些物体捞出,看一看什么东西不见了?

  2. 讨论:盐和糖哪里去了?你们知道吗?

  3. 实验品尝:每个幼儿一杯温白开水,品尝有什么味道,然后,请幼儿分别将盐、糖放入白开水中,品尝有什么味道

  4. 关注点:幼儿说出盐、糖能溶化在水里。沙子、塑料玩具、积木不能溶化在水里。

  教育要求:

  幼儿仔细观察盐、糖溶化的过程

  建 议:

  1、此活动也可以在家里进行观察、实验

  2、还可以观察饮料、奶粉等溶化在水里的过程

  家园互动:

  与家长沟通,本次活动的内容随时可以在家进行。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 通过幼儿的操作尝试活动,感知常见的黄沙特性:(1)沙有粗有细;(2)沙是一粒一粒的;(3)沙是松散的;(4)沙不溶解于水。

  2、 初步了解沙的用途,引起幼儿对周围自然物的关注,教育幼儿保护周围自然物。

  3、 通过玩沙活动激发幼儿的愉快情绪,培养初步的探索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套玩沙工具(铲、箩筐、小桶)、搅拌棒、水、玻璃杯、用来自制沙球的矿泉水瓶等物品,场地周围贴有若干有关沙的功能图片。

  【活动过程】

  1、把幼儿带到沙坑,以玩沙导入学习活动,引出活动主题

  小朋友喜欢玩沙吗?今天老师小朋友一块来玩沙。玩时,要把袖子卷起来,不要用手揉眼睛。

  2、通过尝试活动,并联系已有知识经验,初步感知沙的主要特征

  (1) 让幼儿感知沙的粗细特点,并结合相关的.卫生教育。

  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筐,比一比谁先把筐装满。老师边看边问:“你们用筐装沙时发现了什么问题?

  教师归纳沙的第一个特点:有的沙比较细,有的沙比较粗,一般人们称它为细沙或粗沙。教育幼儿懂得一点细沙和风的关系。平时玩沙是要注意不扬沙,保护自己和同伴的眼睛、鼻子等器官。

  (2) 让幼儿感知沙是一粒一粒的。

  请幼儿摸一摸沙,有什么感觉?用眼睛仔细看一看,沙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归纳沙的第二个特点:沙是一粒一粒的。

  (3) 让幼儿感知沙是松散的。

  小朋友有用橡皮泥团过“汤圆”,那用沙能团“汤圆”吗?(小朋友自己做实验)让幼儿思考,这是为什么?

  教师归纳沙的第三个特点:沙是松散的。

  (4) 让幼儿感知沙是不溶于水的一种自然物。

  小朋友,平时我们吃的糖和盐,放进水里有什么变化?(教师做一个糖、盐溶于水的实验证实幼儿的回答)②沙放进水里有什么变化呢?(幼儿自己做实验,把水到进桶里,用小棒搅拌并观察)

  教师归纳沙的第四个特点:沙不溶解于水。并联想不溶解于水的物体。

  3、 综合尝试活动,形成完整概念

  提供建筑—沙,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沙的其他特点。

  师:我们刚才认识了沙,谁来把沙的特点完整地说给大家听听。(个别说和集体说结合)沙除了有这些特点,它还有什么特点?(运用已有知识说出:软软的,踩在上面很舒服等)

  4、 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沙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以及它与人类的关系

  师:小朋友知道了沙的特点,那么沙有什么用处?它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你们可以根据平时生活中看到的,想一想,说一说。教师有目的地复述,帮助幼儿记忆,并浅显地介绍沙与人们地关系。

  5、自制乐器——沙球,进一步扩大对沙的功能认识

  请幼儿每人拿一只空矿泉水瓶在教师指导下装进少量的沙,摇动已装沙的瓶子为歌曲“大公ji”伴奏,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玩沙”活动是一项极受小班幼儿喜欢的认识活动。整个活动的设计符合当前课程改革要求,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从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样”的旧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真正成为认识活动的主人。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培养,同时在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次的尝试活动,不仅感知了沙的特性,而且初步了解沙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人类对沙的利用与治理。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状态,尝试精神渗透在每个环节中,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灌输”模式,教育形式活而不乱,教育效果显著。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准备:

  长方形彩色布块若干,沙包若干,平整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1、整队带入活动场地,做好活动前准备。

  2、展示活动器械

  (1)长方形彩色布块:引导幼儿数一数一共几块布,说一说每一块布的形状和颜色,数一数每块布有几个角等等。

  (2)沙包:引导幼儿数一数一共几个沙包,并比较沙包的大小。

  3、演示玩法

  (1)讲解玩法:两名幼儿抓住布块的四个角,另外一名幼儿负责喊口令,并及时捡起掉在地上的沙包。

  (2)注意事项:抓住布块的两名幼儿注意听到口令后再向上抛沙包,沙包抛出后要用布块去接,如果接不住,另外的一名幼儿要及时捡起掉在地上的沙包(整个过程都要注意安全)。

  (3)演示:请两位老师帮忙演示一遍,然后请两名幼儿跟老师一起演示,最后请三名幼儿演示一遍。

  4、游戏开始:幼儿三人一组,自由组合,发给每一组一个沙包和一块长方形彩色布块,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进行角色转换。老师要给每一组的幼儿加油,并及时鼓励表扬表现好的'幼儿。也可以比一比哪一组的沙包接的准,哪一组的幼儿合作的最好。

  5、讨论: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小组的活动,找出缺点。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跟家长玩一玩这个游戏活动,注意改进活动中出现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