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07-12 04:12:36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总7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小数,那么小数与分数之间、分数与百分数之间又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希望通过本节课对分数、百分数的相关知识的复习,你们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板书课题:分数(百分数)的认识]

  ⊙回顾与整理

  1.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师: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

  明确: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2)师:分数与除法有着怎样的关系?

  预设

  生1: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

  生2: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

  2.真分数、假分数的特点。

  (1)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真分数的分数值小于1。

  (2)假分数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假分数的分数值大于或等于1。

  3.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

  (1)师: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师:什么是约分和通分?

  预设

  生1: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生2: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3)师:什么是最简分数?

  分子和分母是互质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4.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1)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

  ①小数化成分数。

  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例如:0.7= 1.25==

  ②分数化成小数。

  用分子除以分母,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例如:=3÷4=0.75 =3÷25=0.12

  =3÷7≈0.429 =4÷9≈0.444

  ③小数化成百分数。

  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末尾添上百分号即可。

  例如:0.23=23% 1.7=170%

  ④百分数化成小数。

  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即可。

  例如:120%=1.2 85%=0.85

  ⑤分数化成百分数。

  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例如:≈0.143=14.3%

  ⑥百分数化成分数。

  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例如:85%==

  (2)师: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预设

  生1: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例如:=0.65,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和5。

  =0.8125,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

  生2:如果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含有除2和5以外的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例如:≈0.056

  分母中除质因数2以外,还有质因数3。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含义,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这节课是从图形到角的活动中学习新知,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关系,初步体会“角在图形上”。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为学习更深的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由于学生已经具备有关角的生活经验,而他们脑中的角既有数学上的角,也有生活中的角,教学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操作活动,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正确辨别数学中的角与生活中的角,同时在实践操作中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学会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2.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动手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难点】

  感受角有大小,初步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具准备】

  小棒、硬纸条、图钉、长方形纸、吸管、毛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活引入

  我们的校园美吗?听着音乐,感受着鸟语花香,让我们稍稍地静静心。这里熟悉吗?我们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温馨的教室。今天我们的研究就从大家熟悉的物品开始。

  观察这些物体虽然形状不同,但上面都藏着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新的图形朋友,你看出了吗?

  二、观察探究,新知建构

  1.观察,初步感知

  (1)三角尺上的角在哪儿?指给你的同桌看看,我找了其中的一个角,看看我指的和大家想的一样吗?你还能在上面找到角,你能像老师刚才一样指给同桌看看吗?我们来看看电脑上的演示。

  (2)纸工袋上的角,谁上来指给大家看看?

  (3)挂钟上的角谁来说一说、指一指?(根据学生的介绍,闪烁课件)

  2.抽象,建立表象

  (1)刚才演示的这几个角都藏在物体上,如果我们拿掉这些物体留下的角,会是什么样的?闭起眼睛,想到了吗?一二三,看!和你想的一样吗?

  (2)这些图形都是角。角,我们用这样的小标记标出。

  (3)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这三个角,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数学上把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两条边)

  (5)谁上来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和边?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呢?一起说一说。

  3.再认,建构认知

  我们通过找一找、比一比,认识了角,现在你脑中的角是什么样的?(根据学生的回忆,教师画角)完整板书。

  4.练习判断,巩固认知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全体核对,错的起立。

  (2)通过做这道题,在判断角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5.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1)带着大家的提醒,现在如果我们要利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个角,你会吗?把你带的材料倒出来尝试着做一个角吧!(放音乐)

  (2)同学们成功了吗?把你做的角高高地举起来给别的同学欣赏一下。

  (3)老师也做了这样一个角,你看,还能变大变小。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上的角也像这样可变大变小?(随学生的举例展示物体)

  (4)下面咱们比比赛,比较我们角的大小(老师指导比较方法),对于角的大小比较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三、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看来同学们不仅认识了角,对于角的大小还有了很多珍贵的感受。

  对于角,我们来些挑战如何?一张长方形纸,看上面有几个角,如果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猜想一下,自己实践,看看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角除了在我们这些学具上存在,生活中它们更是无处不在,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你看!(播放视频)……今天这节课对于角你都有了哪些认识与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1、这节课是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了四则运算及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学生已具有的初步的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数,求未知数x)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2、这节课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应用题做了准备,为后面学习分数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比例等内容时要直接运用,这节课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情分析

  1、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很感兴趣,这对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3、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生对方程的理解在思维水平上有较大差异。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图例,进一步理解等式不变的规律,会用等式不变的规律解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本节课的重点是: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 什么叫解方程?

  2、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个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等式的不变规律是什么?

  等式这些规律在方程中同样适用吗?

  今天我们就学习如何利用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来解方程。

  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课件例1。

  2、从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图中表示了什么样的等量关系?

  要求盒子中有多少个皮球,也就是求x等于什么,该怎样列方程?我们怎样解这个方程?

  3、探究怎样解方程。

  利用天平让学生进行探究,怎样才能使天平左边只剩下x,而且保持天平平衡?

  (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从两边各拿走3个玻璃球,天平仍然平衡。)

  4、知识迁移。

  把刚才天平的做法用到方程上,也就是方程两边怎样做,方程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板书+3—3=9—3

  x=6

  5、追问:左右两边同时减去的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数呢?

  (因为方程两边减去3以后,左边刚好剩下一个x,这样,右边就刚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就是通过等式的'变化,如何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即可。)

  6、x=6带不带单位呢?让学生明白x在这里只代表一个数值,因此不带单位。

  7、x=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怎么验算呢?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并验算。(x=6是方程的解)

  8、学生练习:解方程(X+21=32 X+41=50)

  9、学生讨论交流:解X+a=b这类方程的思路是什么?

  10、如果方程的两边同同时加上同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为什么?

  11、学生尝试解方程:X—3=9

  12、学生讨论交流:解X—a=b这类方程的思路是什么?

  13、小结:解X+a=b这类方程的思路。(根据等式的性质1,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实际上是加了什么就减去什么,减了什么就加上什么,两边同时进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的过程中写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递等式。)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出示课件)。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运用等式不变规律1解决问题实际问题。

  2、书上“做一做”第1题(1)题

  3、巩固尝试:解方程(出示课件)。

  让学生独立完成会用等式不变规律1解方程,强调验算。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五、拓展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小组内探究像32—X=10这类方程可以怎样解?

  六、作业设计:

  练习十一第5题一二行,第6题一行。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设计说明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不仅将数学知识镶嵌于现实的、有意义的活动中,而且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通过创设帮小女孩买菜的情境,让学生发现买菜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从而进一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探究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小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数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中帮妈妈干家务吗?(干)那么你们帮妈妈买过菜吗?大家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教材11页买菜的情境图)

  师:从买菜的情境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怎样才能知道售货员收的钱对不对呢?

  导入新课——买菜。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常见的'买菜情境为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小女孩判断售货员收的钱对不对,引发学生思考和求知的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投入到下面的探究学习中。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估一估。

  课件出示教材11页的第一个问题。

  师:怎样估算买1把油菜和1把芹菜大约要付多少钱?

  学生讨论、交流后全班反馈,说说估算的方法和结果。

  师:从大家的估算结果可以看出买菜要付的钱数在几元和几元之间?

  引导学生明确:买菜要付的钱数比3元多,不到5元。

  2.画一画,算一算。

  师:售货员收了3.66元,对吗?

  (课件出示教材11页中间两幅图)

  小组讨论:如何验证售货员收的钱对不对。

  预设 生1:1.25+2.41,将两种蔬菜的价钱相加求和。

  生2:3.66-1.25,总价钱减去其中一种蔬菜的价钱,求另外一种蔬菜的价钱。

  合作探究:怎样计算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组内的同学讨论,算出这两个算式的得数,在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预设 方法1:利用元、角、分与小数的关系计算。

  加法:因为1元+2元=3元,0.25元+0.41元=0.66元,所以1.25+2.41=3.66(元)。

  减法:因为3元-1元=2元,0.66元-0.25元=0.41元,所以3.66-1.25=2.41(元)。

  方法2:借助画图的方法计算。

  方法3:用竖式计算。

  师:你是如何用竖式来求1.25与2.41的和的?怎样用竖式求3.66与1.25的差呢?

  引导学生明确1.25、2.41和3.66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意义,知道在竖式计算中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3.算一算。

  用竖式计算1.25+0.74和2.76-2.1,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尝试用竖式进行计算。

  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依据是什么?你认为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4.师生共同总结小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竖式计算方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通过“估一估”“画一画”“算一算”等活动,学生不仅从直观上理解了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更从实质上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矩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非凡的平行四边形,非凡之处就是“有一个角是直角”,因而就增加了一些非凡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矩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学习的正方形的基础。

  本节的难点是矩形性质的灵活应用。由于矩形是非凡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不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假如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就可以得到许多关于边、角、对角线的条件,在实际解题中,应该应用哪些条件,怎样应用这些条件,经常让许多学生手足无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教法建议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问题:

  1.矩形的知识,学生在小学时接触过一些,可由小学学过的知识作为引入。

  2.矩形在现实中的实例较多,在讲解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时,教师可自行预备或由学生预备一些生活实例来进行判别应用了哪些性质和判定,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3. 假如条件答应,教师在讲授这节内容前,可指导学生按照教材145页图430所示,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道具,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感,有在教学中有切实的体例,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轻松些.

  4. 在对性质的讲解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学生分别对事先预备后的图形进行边、角、对角线的测量,然后在组内进行整理、归纳.

  5. 由于矩形的性质定理证实比较简单,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思路,由学生来进行具体的证实.

  6.在矩形性质应用讲解中,为便于理解把握,教师要注重题目的层次安排。

  矩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矩形的定义和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能说出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和矩形的的对角线相等的'性质;能推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2.能运用以上性质进行简单的证实和计算。

  此外,从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中,体会非凡与一般的关系,渗透集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引导性材料

  想一想:一般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图4.5-l的圆圈中填上“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字样来说明这种关系:即平行四边形是非凡的四边形,又具有一般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具有一些非凡的性质。

  小学里已学过长方形,即矩形。显然,矩形是平行四边形,而且矩形还具有四个角都是直角(小学里已学过)等非凡性质,那么,假如在图4.51中再画一个圈表示矩形,这个圈应画在哪里?

  (让学生初步感知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

  演示:用四根木条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具。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演示如图4.52,当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由锐角变为钝角的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非凡情况,这时的图形是什么图形(矩形)。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第一课时:同级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问题:1. 同学们做什么呢?2.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 3. 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二)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53-24=29 53-24+38=67 29+38=67

  问题: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

  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 右的顺序计算。

  (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

  53-24+38=29+38=67

  问题:1. 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说明:(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

  问题:2. 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啊?

  (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

  48-8+17= 15÷3×5=

  问题:1. 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 2. 这个算式(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 这样的题我们是按

  什么顺序计算的?

  问题:想一想,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二)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问题:1. 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 第2题哪错了?

  3. 第3题哪错了?

  4. 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啊?

  四、课堂作业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第2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35~37 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

  6:3和8:4 : 和 :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学习解比例。(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什么叫解比例?

  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教学例2。

  (1)把未知项设为X。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X米。

  (2)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X:320=1:10

  (3)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形式?3x=815。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

  (4)学生说,教师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教师: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

  3、教学例3。

  出示例3:解比例 =

  提问:这个比例与例 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变成方程来求解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在写方程时,含有未知数的积通常写在等号的左边,然后板书:1.5X=2.56

  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出求解过程。解答后,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解的。

  4、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变成方程以后,再怎么做?(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5、P35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P37第7题。

  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的根据是什么?解比例的书写格式应注意什么?

  五、课堂练习,辅助消化

  P37~38第8~11题。

  六、课外补充,拓展延伸

  1、P38第12、13题。

  2、4:8=12:24,如果将第二项减少1,要使比例成立,则第四项减少多少?

  3、把两个比值都是 的比组成比例,已知比例的两个内项都是15,请分别求出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并写出比例。4、一个比例的`四个项都是大于0的整数,它的两个比的比值都是 ,且第一项比第二项少3,第三项是第一项的3倍。请写出这个比例。

  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12-14

小学数学教案04-30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07-26

小学数学教案【热】06-17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4篇04-12

小学数学教案15篇12-30

小学数学教案(15篇)12-30

小学数学教案4篇03-16

[荐]小学数学教案3篇08-17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3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