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较熟练地掌握7、8的`组成,并进行加减运算。
2、初步学习抄题目,进行加减运算。
3、做练习时不影响同伴。
活动准备:
横卡若干,每人一张白纸,一支铅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复习7、8的组成,玩碰球游戏。
(2)复习7、8的加减。
2、小组活动:抄题并进行运算。
重点:抄题时要一题一题的抄,不能漏抄,做完以后读一读,看看做的对不对。
3、评价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阅读统计记录表,知道每一行表格的含义,并在相应的表格里写数字,统计记录同伴上幼儿园乘车的交通工具。
2、学习调查,能大方有礼貌地访问同伴,并提出相关问题。
3、能积极地参与讨论,懂得要用简单的方法清楚地表示记录内容。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记者采访的电视节目。
2、物质准备:小的统计记录表各组一份、大的统计记录表一张、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怎样上幼儿园。
1、师:我们的城市很大,我们要到其它地方去,光靠走路行吗?可以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呢?
2、师:你每天是怎样来上幼儿园的呢?
鼓励幼儿介绍自己上幼儿园的方法,引导幼儿了解全班幼儿上幼儿园的不同方法。例如:有的走路,有的'坐电动车,有的坐接送车,还有的坐小汽车。
3、师:在你们的小组里,上幼儿园时,有几位小朋友走路?有几位小朋友坐电动车?有几位小朋友坐汽车?怎样才能知道呢?
引发幼儿询问同伴,引发幼儿开展调查的兴趣。
二、怎样记录调查结果。
1、师:我们询问了同伴以后,要把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你觉得要记录什么呢?
2、引导幼儿了解,记录时要先记录上幼儿园的方法。如:走路、电动车、小汽车、接送车等,然后再记录每种方法有几人。
三、幼儿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表,感知阅读记录表上画出来的表示上幼儿园的各种途径,然后,请幼儿有礼貌地询问小组同伴怎样上幼儿园,最后,引导幼儿用数字进行记录。
四、我的调查结果。
1、请各组幼儿介绍调查结果,引导幼儿观察他们的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不一样?时什么原因?
2、请小组幼儿核对调查结果,寻找错误的原因,提醒幼儿下次调查时要注意。
3、教师在在大的记录表上统计全班幼儿上幼儿园的方法。教师讲述上幼儿园的方法,请幼儿举手,教师在相应的图标下进行记录,最后比较上幼儿园的不同方法的人数。
活动反思:
研究发现,4~6岁幼儿的排序有一个不断精确的发展过程,其排序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幼儿的排序能力受到排序对象数量、正逆排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排序策略的运用及数字排序能力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年龄差异。只有了解了幼儿是如何学的,才能够确定我们该如何教。
大班数学教案3
内容与要求
1、在纸牌游戏中,运用已有数序经验、进行逻辑推理。
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体验和同伴游戏的快乐。
重点与难点
运用已有数序经验、进行逻辑推理
活动准备
扑克牌两两副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认识扑克牌。教师出示一副扑克牌,和孩子一起熟悉各种牌面和花色。
2、游戏:少了哪个。
小结:这些排中,缺少的那张牌就是被抽走的牌。
3)教师出示红桃1~10的扑克牌,请幼儿任意抽调一张,并请其他幼儿猜猜抽掉的是什么牌。
二、利用数字,猜猜是哪张牌
1、介绍游戏方法
2、出示红桃1~10的'扑克牌。游戏中教师适时提问:“大了”是什么意思?你为什么把数字8翻过去?除了这张牌,还有什么拍也可以翻过去,为什么?
小结:当数字(8)大了,不光是数字(8),还有些数字(9和10)更大了。
一、尝试用提问的方法,猜猜是哪张牌
1、介绍游戏方法:教师在20张牌中选定一张牌藏在心里,请幼儿猜猜看是那张牌。幼儿可以向教师提问,教师用“是”或“不是”回答,直到猜出答案。
2、出示红桃1~10、黑桃1~10的二十张牌。适时提问:这个问题只能翻过去一张牌,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翻掉更多的牌呢?
小结:既要猜对数字还要猜对花色,所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很重要。
大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以同伴10个手指的“藏起”为情境进行10的减法算式的记录,体会减法算式在记录数量变化中的简单、便捷。
2.比较同伴间10的减法算式记录条目的多、少、一样多,体会“有顺序”的操作活动给记录带来的帮助。
3.在游戏活动反复进行中,增进幼儿对“一”、“一”等符号的理解。
4.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过两两结伴进行合作运算和记录的经验。
2.教师自制10只手指分别藏起1个到9个的图片,以及对应的10的减法算式PPT课件。
3.记录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手指游戏。
和幼儿一起玩他们所喜欢的'手指游戏。
师:你有几个手指头?你喜欢它们吗?你会用手指头摆造型吗?这个造型要用几个手指头?
(这一环节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从对手指游戏、手指造型的自由表现中’,丰富和加深幼儿有关手指和数量的特殊表象,为接下来的数的运算活动建立“跳板”。)
2.看“图”玩游戏——手指头,藏起来!
(1)介绍游戏玩法,激发幼儿的兴趣:老师喜欢一个“藏起来”的手指游戏。我来藏,你来猜,看看能不能猜出老师藏了几个手指头。
(2)教师演示,幼儿猜测。幼儿猜测后,教师追问:你怎么猜得这么准的呢?鼓励幼儿把自己的观察、思考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知道少掉了××,它们一共是4个,所以藏起了4个”。
(3)鼓励幼儿自主玩这个游戏。教师可以用激将法,比如说:你们会玩这个游戏吗?让你看“图”玩“藏手指头”的游戏你能行吗?
(4)出示“图卡”,逐张和幼儿讨论图画的意义:这是什么意思?提醒你们藏几个手指头?
(5)幼儿自主看“图”游戏。
(由“藏起”的游戏,自然引发到对“少掉”的直观理解,再分别与数学符号“10”、“一”、 “4”等之间建立更进一步的联系,引发幼儿自主建构“10一4”这一算式中所隐藏的数学运算意义,并通过自身的实践——也来玩“藏起”游戏,在动作表现中不断巩固和加深对减号以及减号前后数字的理解认识。这个过程必须以孩子自身的反复动作为基础建构,孩子的理解认识才能深入透彻,日后的应用也才有可能自如流畅。)
3.“示意图”大变身——看看“?”来回答。
(1)将“10一1”变化成“10一1=?”,引导幼儿观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什么意思?如果让你来回答这个“?”你会怎么回答?
(2)结合情境小结“10—1=9”所表达的完整意思:原来是10个手指头,藏起了一个手指头,还剩下9个手指头。
(3)通过追问,引导幼儿理解各种符号的意义:“一”后面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后面的数字又是什么意思?
(4)出示图片“10一4=?”,引导幼儿思考:你会回答吗?你怎么回答出来的?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
(5)请幼儿自主出题进行运算:让你来出“题目”考考大家,你还会出些什么题目?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及时书写算式,并引导集体中的其他幼儿及时回答。
同时引导幼儿思考:哪些题目我们回答比较快?为什么?有没有什么方法把那些让我们“回答得慢”的题目再快一点呢?
小结:如果让你给今天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取个名字,你说是什么游戏? (10的减法)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图”就是“减法算式”。
大班数学教案5
活动意图:
排序活动要求幼儿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及能力,排序活动是将两个以上的物体,按一定规则或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有顺序地排列起来。基本的数概念、观察比较能力,简单的判断力及初步的推理能力等。
活动目标:
1、感知彩旗排列的顺序,并乐于用正确的语言表述。
2、复习AAB/ABB排序,尝试感知新的排列模式ABA。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操作用彩旗若干。
人手一份图形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引出问题
过渡语:新轮船要起航了,大家要给轮船上挂一些彩旗,让他人一看就知是自己造的轮船。
提问:今天我们准备的彩旗幼儿什么不同?它们是些怎么样的彩旗?
小结:颜色、形状、大小不同。
二、挂彩旗
1、过渡语:为了让人们记住自己的轮船,大家进行了一下装饰。
(欣赏第一艘轮船上彩旗的悬挂ABAB)
提问:第一艘轮船上的彩旗是怎样排列的?
小结:第一艘轮船上的棋子是按照某特征一个一个排的。
2、(欣赏第二艘轮船上彩旗的悬挂AABAAB/ABBABB)
提问:第二艘轮船上的彩旗是怎么排列的?
小结:第二艘轮船上的彩旗是按照某特征两个一个,两个一个排列的。
3、(欣赏第三艘轮船上彩旗的悬挂ABAABA)
提问:第三艘轮船上彩旗的悬挂和前两艘一样吗?那是怎么排列的?
小结:第三艘轮船上悬挂的彩旗是按照某特征3个一组,ABA的排列的。
三、幼儿尝试
过渡语:三艘轮船都是我们国家新造的大轮船,我们只要记住这三艘轮船上的彩旗是怎么排列的,就能认出他们是我们国家的。
幼儿尝试从第一艘轮船开始排列,然后排好说一说是怎么排列的
要求:幼儿自己排列,教师巡视,并观察幼儿排列是否正确,并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排的`,说的时候要在你认为是重复的地方停顿。
活动反思:
研究发现,4~6岁幼儿的排序有一个不断精确的发展过程,其排序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幼儿的排序能力受到排序对象数量、正逆排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排序策略的运用及数字排序能力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年龄差异。只有了解了幼儿是如何学的,才能够确定我们该如何教。
大班数学教案6
一、主题与背景:
(一)背景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离不开时间,因为时间对于小朋友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最近我们大班刮起了“手表风”, 电子表、电话手表、机械表比比皆是,但很多孩子并不认识机械表上12个数字和理解他们与时针、分针的关系,手表成了一种摆设。经常几个孩子跑过来,叫我帮忙看看现在是几点钟了。幼儿对认识时间的感知主要与幼儿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我们幼儿园是一所农村园,家长关注孩子比较少,很少指导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所以抓住这个契机,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我设计了时间赛跑这次活动。
(二)主题设计 时间对于幼儿来说比较抽象,幼儿一般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所以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要帮助幼儿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时钟是幼儿了解、感受时间最直接的工具。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代表不同的意义”,那么钟面上的数字就是表示时间早晚的;《指南》中还指出“引导幼儿体会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有一定顺序和规律的”,那么时钟上的.分针、时针的运转规律就具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 所以,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识钟表的方法,结合幼儿一日生活使摸不着,看不见得东西,变成很直观,使幼儿能感受的到,从而帮助幼儿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二、情境描述:
(一)谜语激趣导入,认识时钟,了解时钟的名称和用途 首先活动以谜语游戏的形式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活跃气氛,导入活动。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珍惜时间不忘记(时钟),再通过有趣的小动物钟表课件激发幼儿认识钟表的欲望,(课件一)师:对,你们真棒,是钟。看看钟面上有什么?(数字)数字是多少到多少?他们是怎样排列的?(从右向左顺着排列的);最上面的是数字几?最下面的是数字几?12和6是不是相对应?右面的数字是几?和3对应的是数字几?这个短的针叫什么?(时针)这个长的针叫什么?(分针),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知识,掌握知识,在以幼儿为主体、愉悦的活动中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性。
(二)认识整点钟,知道时针走一格就是一小时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情境故事教学,配合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将孩子们带入情境中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师:今天小兔和乌龟要来一场赛跑比赛,想看吗?如在认识整点时先问这是几点钟?再让幼儿看时针在哪里,分针指在哪里,这样往往把幼儿的思维给打乱了,幼儿的发言面少,对概念理解模糊、不清楚。作为教师,我们要接纳孩子们不同的意见、探索方法和发现。接纳和支持幼儿的观点和兴趣,会使他们有安全感,有更多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活动。在活动中,我让孩子真切地感到对他们回答问题的重视,由衷地称赞和鼓励使他们更积极投入到本次活动中来。
1.师:看,小兔变成分针,乌龟变成时针,它们在终点站好,终点在数字几上?(12)比赛开始: (课件)小兔从终点12开始,从右向左跑了一圈,又回到12上,乌龟从哪儿跑到哪儿?(从12跑到1上),乌龟跑了多少?(跑了一棵树的距离)。
2.好,小兔又跑了一圈,乌龟从哪儿跑到哪儿?(从1跑到2上了)又跑了一棵树的距离。再跑,小兔又跑了一圈,乌龟又从哪儿跑到哪儿(从2跑到3上了)。
3.你有什么发现吗?(每次小兔跑一圈,乌龟都跑一格)。对,当小兔跑一圈时,乌龟都跑一格,这就是一小时,也就是分针走一圈,时针才走一格,这就是1小时。
(三)学习记录时间,丰富观察经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科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记录,科学活动中幼儿的记录是表达科学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在帮助幼儿获得科学信息,建构科学概念,促进探究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的实验记录既是幼儿学科学的记录,也是幼儿成长的真实记录。因此,我在活动中让孩子通过记录帮助孩子丰富观察经验。怎样将小兔和乌龟赛跑的时间进行记录?我们再来看一遍。(记录时间)整点钟是怎样记录的?
小结:整点钟时,分针总是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钟。
(四)幼儿游戏,介绍游戏玩法,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对时钟的认识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在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所以这个环节我设计了龟兔赛跑游戏激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们参与到探究游戏中来。
师:今天小兔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种,我们来和这些钟做游戏,好吗?现在你的钟是几点?(11点),好,我想走到12点钟,怎么走?将分针从右向左顺着走一圈,时针怎么样?(时针走到12上了),你有什么发现?(时针和分针都在12上),对,时针和分针重合了,都在12上,这是几点?好,再走,我想走到1点钟,怎么走?(是不是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走了一小时);好,现在我想走到3点钟,怎么走?你发现了什么?(分针要走两圈,时针才能走到3上);好,现在请小朋友来说走到几点?我们大家一起走走看。 师介绍游戏玩法:刚才是小兔和乌龟玩赛跑游戏,它们想邀请我们也来玩一玩。看这是为我们准备的钟面,我们先要将数字摆好,一起说说怎样摆?篓子里有兔子和乌龟的图片,贴在身上,帖小花的是裁判员,由裁判员发出指令(说几点钟),兔子和乌龟要一起走。(先请一组小朋友来玩一下) (幼儿游戏)
(五)活动延伸:了解时钟有什么用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所以我设计了了解时钟作用的活动延伸,让孩子平时生活中要注意观察。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整点钟,知道钟面上有1到12的数字;有时针、分针;知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就是一小时。我们学习和认识了时钟,那时钟有什么用呢?我们回去再仔细观察一下,还可以有什么作用。 (课件四:图) 这是小红一日生活图,看看她是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的?(幼儿自由表述) 你会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呢?
小结:时间很重要,他会提醒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能做到吗?
大班数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字、符号等记录自己和同伴左右手臂上所夹夹子的数量。
2、在区分左右的基础上,发现以自体和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差别。
3、鼓励幼儿积极思考,能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重难点
在区分左右的`基础上,发现以自体和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差别。
活动准备、
1、自备铃鼓1个2、幼儿每人一张记录单、1支笔。
3、按两人一组准备:夹衣服的塑料夹子一小筐。
4、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坐好。
活动过程
一、观察游戏材料,了解游戏内容。
1、引导幼儿观察每个小筐里装的什么:"小朋友看看每个小筐里装的是什么?"2、师:今天,请大家来玩一个游戏"听铃声夹夹子"。
二、交代游戏规则与要求,玩"夹夹子"游戏。
1、教师:请大家听铃声在规定的时间丽江夹子分别夹在两只袖子上,铃声响开始夹,铃声停止大家停手。
2、幼儿做好准备,敲响铃鼓,开始游戏。
3、教师边敲铃鼓便提醒幼儿两边的袖子上都要夹上夹子。
三、学习用数字、符号等记录所夹夹子的数量。
1、请幼儿互相交流自己左右袖子上各夹了几个夹子。
2、教师出示记录单,提出记录要求。
3、幼儿进行记录。
四、展示交流,验证记录。
1、请幼儿将自己的记录结果展示在黑板上,鼓励幼儿对照各自袖子上的夹子数量,互相交流自己记录结果。
2、观察个别幼儿的记录单。
3、教师请该名幼儿和同伴在集体面前,师幼共同验证其记录是否正确。
"请你看看你左边袖子夹了几个夹子?"五、比一比,谁夹的夹子多。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购买夹子这一游戏主线串联起来,为孩子们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在活动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运用着1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把抽象的知识和具体的实例联系起来,使他们学得愉快、学得主动,他们不认为是在做枯燥的数学题,而是觉得是在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做游戏,从中体验着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幼儿热情高涨,活而有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家都认为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学数学也是比较枯燥的,但只要我们以游戏的形式来组织活劫,孩子们一定会兴趣盎然。如何把“知道了”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光靠一两次的集体活动是不够的,需要老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随机灵活地引导运用,相信定能收到意外的惊喜。
大班数学教案8
目标:
⒈对现代通讯工具感兴趣,有创造、发明的欲望。
⒉发展观察、比较的能力和语言表演能力。
⒊了解现代通讯工具是多种多样的。知道它能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
准备:
电话机、手机、子母电话机、教师名片。
电视机、摄像机、实物投影仪、大屏幕、射屏仪。
过程:
⒈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电话机、手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⑴引出课题:
(大家坐定后,电话铃声响起)教师去接电话,然后告诉小朋友,新馨花园幼儿园的小朋友请你们去做客。
(手机铃声响起)谁愿意接着个电话?电话里告诉你什么?
提问:第一个电话是用什么接听的?第二个电话又是用什么接听的?
⑵比较电话机和手机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请幼儿仔细观察,电话机和手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朋友可以把你的发现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教师小结:电话机和手机都有数字按键和其他功能键,都能打电话和接听电话,但手机是一种移动电话,它没有电话线,它是靠天线发射和接受声音和各种信息的,可以随身携带,比一般电话机更方便。
⒉根据已有经验,让幼儿回忆、讲述电话机、手机的使用方法,了解其用途。
⑴你们打过电话吗?你是怎样打电话的?(打电话或手机时都要先拨对方号码。)
⑵你给谁打过电话?为什么事情打电话?(亲人问候、联系朋友、请假、遇急事通知别人等)
⑶还有什么特殊情况也需要打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查电话114、查时间117、天气预报121等)
⑷象这些紧急电话能随便打吗?为什么?
⒊了解其他通讯工具,扩大幼儿知识面。
⑴你们还见过或打过哪些电话?(幼儿讲述后看录像)
⑵除了用电话和别人联系外还有什么工具也能使我们相互联系,把消息告诉其他人?(幼儿讲述后看录像)
⑶这些东西都是干什么用的?
⑷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什么好处?(方便、传递消息速度快)
⒋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发明的欲望。
科学家们可真聪明,发明了这么多的通讯工具,我们小朋友也来做个小小发明家,你想设计什么通讯工具?
时间不早了,你可以把你的发明用各种通讯工具告诉我们。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传真号和e-mail地址,我等着你们的发明哦!
活动反思: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交通工具涉入我们的生活。孩子对各种车辆有一定的了解,为了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让让孩子对交通工具进行大胆设计,进行大胆改造和想象,从而发展孩子的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观察、讨论、操作,激发幼儿探索各种交通工具的兴趣。
2、启发幼儿学会给交通工具分类,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了解交通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正确乘坐的方法,不做一些危险的动作。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
2、操作图片、操作卡每组一套;
3、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等)的道具;
4、布置好的活动场景(如公路、大河等)、兔妈妈及小兔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心聚会:
1、师运用游戏的口吻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兔宝宝,今天老师收到邀请卡,请我们去很远的地方参加森林聚会,你们想去吗?可是森林聚会那么远,我们怎么去呢?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2、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讨论,说出自己的办法,如乘船、坐飞机等。
3、师:好,兔宝宝真聪明,有的想到了乘飞机、有的想到了坐轮船、有的想到了坐火车,真棒!那现在就请你们坐上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我们出发吧!
4、幼儿自由选择道具,听音乐跟随兔妈妈一起出发。
(二)交通工具可真多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大草地,幼儿自由坐下休息,教师提问:
(1)啊,大草原上可真漂亮,你们开心吗?告诉妈妈你是怎么来的,你请谁帮忙了?
(2)你觉得你的交通工具方便吗?好在哪里?
2、师幼共同讨论、讲述自己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有什么用?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讲述。
3、请个别幼儿上前展示自己的交通工具,讲述自己的想法,其余幼儿共同分享。
4、师小结:汽车、轮船、火车、飞机都是用来运人和东西的,大家给他们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交通工具,它们行驶的速度很快,给我们的外出带来了许多方便。
5、你还认识哪些交通工具?
6、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请大家欣赏。
(三)交通工具大比拼
1、教师运用投影仪出示交通工具(一)小汽车:你认识它吗?它叫什么?它是在什么地方行驶?怎样行驶的?
2、一一出示火车、飞机等,是水上、陆地、空中的交通工具。
3、师:“交通工具可真开心,认识那么多喜欢它们的小朋友,可是今天它们遇到一个麻烦,它们家里的成员越来越多,太挤了,希望小朋友帮帮它们,再给它们找一个舒服的家。”
4、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合作商量进行多种分类。
(1)按照交通工具的名称进行分类;
(2)按照行驶地方进行分类;
(3)按照用途进行分类。
5、在投影仪上展示幼儿分类的结果,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教师鼓励幼儿同伴间互评。
6、师小结:小兔宝宝,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些危险的动作,那么交通工具就会发火,会发生一些危险的事情。在乘坐交通工具时要注意安全:坐自行车时脚要放在椅蹬上或把两腿分开,以免车轮夹住脚;坐摩托车时,要戴安全帽;坐公共汽车时,要抓好扶手,以免刹车时跌倒;坐轮船看海时,头、身体不能伸出窗或栏杆外,以免掉入水中;坐飞机时,要系好安全带。
延伸活动:
小小设计师。
1、师:宝宝们,我们认识那么多的交通工具,现在也请你来设计吧,希望你设计的交通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舒服,让我们更安全。
2、幼儿自由分组设计,教师进行指导。
(1)运用废旧材料;
(2)绘画创作。
3、布置“交通工具展览会”让幼儿欣赏、讨论说说“心中的交通工具”。
活动反思: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交通工具涉入我们的生活。孩子对各种车辆有一定的了解,为了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让让孩子对交通工具进行大胆设计,进行大胆改造和想象,从而发展孩子的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10
活动意图:
排序活动要求幼儿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及能力,排序活动是将两个以上的物体,按一定规则或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有顺序地排列起来。基本的数概念、观察比较能力,简单的判断力及初步的推理能力等。
活动目标:
1、感知彩旗排列的顺序,并乐于用正确的语言表述。
2、复习AAB/ABB排序,尝试感知新的排列模式ABA。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操作用彩旗若干。
人手一份图形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引出问题
过渡语:新轮船要起航了,大家要给轮船上挂一些彩旗,让他人一看就知是自己造的`轮船。
提问:今天我们准备的彩旗幼儿什么不同?它们是些怎么样的彩旗?
小结:颜色、形状、大小不同。
二、挂彩旗
1、过渡语:为了让人们记住自己的轮船,大家进行了一下装饰。
(欣赏第一艘轮船上彩旗的悬挂ABAB)
提问:第一艘轮船上的彩旗是怎样排列的?
小结:第一艘轮船上的棋子是按照某特征一个一个排的。
2、(欣赏第二艘轮船上彩旗的悬挂AABAAB/ABBABB)
提问:第二艘轮船上的彩旗是怎么排列的?
小结:第二艘轮船上的彩旗是按照某特征两个一个,两个一个排列的。
3、(欣赏第三艘轮船上彩旗的悬挂ABAABA)
提问:第三艘轮船上彩旗的悬挂和前两艘一样吗?那是怎么排列的?
小结:第三艘轮船上悬挂的彩旗是按照某特征3个一组,ABA的排列的。
三、幼儿尝试
过渡语:三艘轮船都是我们国家新造的大轮船,我们只要记住这三艘轮船上的彩旗是怎么排列的,就能认出他们是我们国家的。
幼儿尝试从第一艘轮船开始排列,然后排好说一说是怎么排列的
要求:幼儿自己排列,教师巡视,并观察幼儿排列是否正确,并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排的,说的时候要在你认为是重复的地方停顿。
活动反思:
研究发现,4~6岁幼儿的排序有一个不断精确的发展过程,其排序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幼儿的排序能力受到排序对象数量、正逆排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排序策略的运用及数字排序能力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年龄差异。只有了解了幼儿是如何学的,才能够确定我们该如何教。
大班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找规律教学设计。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体验数学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小动物等学具卡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数学王国的小精灵--明明,刚刚搬了新家,心里可高兴了。今天邀请我们去参观他的新家呢,你们想去吗?(课件展示主题图)
2、看,这就是明明的新家。你们觉得漂亮吗?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墙面、地面的图案,都是有规律的。)
3、揭示课题:是啊!小精灵明明设计的房间,最大的特点就是很有数学的味道。在一年级下学期,我们学会了找比较简单的排列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找规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感觉比较自然、亲切。学生在参观欣赏的同时,很自然的进入了观察、发现阶段,体现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是身边的数学,既形象又具体。
二、寻找规律,探索新知。
(一)构建新知,探索交流。
1、谈话:那么,如果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这些漂亮的设计,你有什么发现呢?
2、小组合作探索,自主交流。我们先来观察墙面的图案,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在小组活动中,可以用四种图案移一移、摆一摆,找出上下两组图案的按一定顺序呈循环排列的规律。(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交流)
3、全班汇报。(引导学生说出观察的顺序。)
4、请学生说一说图案的规律。
(1)斜着看:颜色和图形一样,只是数量有变化。
(2)横着看:第一横行第一个颜色和图形移到第二横行第四个其它依次往前推。第二、三、四横行照样。(板书:顺序,前后)
(3)竖着看:第一竖行第一个颜色和图形移到第二竖行第四个其它依次往上推。第二、三、四竖行照样。(上、下)
(4)整体看:第一横行和第一竖行的颜色和图形都一样,而且顺序也一样。其它横(竖)行颜色和图形都一样,只是顺序有所改变。
5、全班交流时,请同学上来移一移图案,展示它动态的规律。(课件显示:图案动态的循环规律。)
教师小结:不同的观察角度,有不同的发现。
[设计意图]: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发现不同的排列规律。这样就完成了前后、上下四种基本的顺序,循环排列规律的教学。同时,教师及时有效的评价,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找出规律、拓展思维。
1、师:你们看,这是明明家的地板,里面隐藏着一些什么规律呢?你能找出来吗?
2、请你仔细观察,同桌互相说一说其中的规律。
3、全班交流,同时操作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在这一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再次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三、知识应用,体验成功。
(一)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师:同学们,我们再来参观明明家的窗帘,还没设计好呢!你们能用自己的所学帮它完成吗?(课件出示三行小动物排列的图片。
2、说一说它的排列规律,并继续排下去。窗帘会是什么样呢?(课件继续展示,窗帘全景。)
[设计意图]: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学会数学的乐趣。欣赏窗帘设计--逆时针的排列规律,作为练习出现,即分散了教学难点,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拓宽了思维容量,增强了课堂实效性。
(二)、.摆水果图。
过渡:好客的明明很高兴大家来参观他的房子,所以为我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水果,看看都有些什么?
可是,他只摆了三组,你能根据规律摆出第四组水果图吗?
四、欣赏有规律的图片
师: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你能找出来吗?谁来说说。
(衣服的花纹,地板上的瓷砖,窗帘、斑马线、交通红绿灯…也是有规律的。)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优秀的设计师的作品,请欣赏。课件显示:自然界的规律(春、夏、秋、冬),古文物上的规律,小数民族服饰上的规律等。
这些作品美吗?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相信你们也一定会设计出更有特色的作品。
【设计意图]:再一次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培养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激励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实践操作,体验快乐。
1、通过练习,可以看出,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我想请你们也当一回设计师,设计一块手帕的有规律的漂亮的图案。喜欢吗?活动要求:
A、请你们小组合作先规划出设计方案,再用贴或画的方式合作完成。B、设计的图案一定要有规律。
2、小组合作设计。(课件:播放音乐。)
3、展示学生作品。说一说其中的规律。比一比哪小组设计的图案最有规律、最漂亮、美观。
同学们,你对自己的作品表现满意吗?是啊!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是最快乐的事情。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面对自己设计的作品,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充分到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了"玩中学""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六、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结语: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的环境打扮得更美丽!
大班数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阅读统计记录表,知道每一行表格的含义,并在相应的表格里写数字,统计记录同伴上幼儿园乘车的交通工具。
2、学习调查,能大方有礼貌地访问同伴,并提出相关问题。
3、能积极地参与讨论,懂得要用简单的方法清楚地表示记录内容。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记者采访的电视节目。
2、物质准备:小的统计记录表各组一份、大的统计记录表一张、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怎样上幼儿园。
1、师:我们的城市很大,我们要到其它地方去,光靠走路行吗?可以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呢?
2、师:你每天是怎样来上幼儿园的呢?
鼓励幼儿介绍自己上幼儿园的方法,引导幼儿了解全班幼儿上幼儿园的不同方法。例如:有的走路,有的坐电动车,有的坐接送车,还有的坐小汽车。
3、师:在你们的.小组里,上幼儿园时,有几位小朋友走路?有几位小朋友坐电动车?有几位小朋友坐汽车?怎样才能知道呢?
引发幼儿询问同伴,引发幼儿开展调查的兴趣。
二、怎样记录调查结果。
1、师:我们询问了同伴以后,要把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你觉得要记录什么呢?
2、引导幼儿了解,记录时要先记录上幼儿园的方法。如:走路、电动车、小汽车、接送车等,然后再记录每种方法有几人。
三、幼儿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表,感知阅读记录表上画出来的表示上幼儿园的各种途径,然后,请幼儿有礼貌地询问小组同伴怎样上幼儿园,最后,引导幼儿用数字进行记录。
四、我的调查结果。
1、请各组幼儿介绍调查结果,引导幼儿观察他们的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不一样?时什么原因?
2、请小组幼儿核对调查结果,寻找错误的原因,提醒幼儿下次调查时要注意。
3、教师在在大的记录表上统计全班幼儿上幼儿园的方法。教师讲述上幼儿园的方法,请幼儿举手,教师在相应的图标下进行记录,最后比较上幼儿园的不同方法的人数。
活动反思:
研究发现,4~6岁幼儿的排序有一个不断精确的发展过程,其排序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幼儿的排序能力受到排序对象数量、正逆排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排序策略的运用及数字排序能力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年龄差异。只有了解了幼儿是如何学的,才能够确定我们该如何教。
大班数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制座位票,了解座位票中"排"与"座"的意义。
2、学习按座位票中的两个条件,对号入座的正确方法。
3、发展幼儿大胆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一张大的"排"、"座";1~4排的"排"标记。
2、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写有"____排____座"的纸、笔
活动过程:
一、自制座位票
1、认识排,幼儿自做"排"号。
师:"看!这里的.椅子已经排成了一排排,请小朋友找个小椅子坐下来,请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来,请第二排的小朋友挥挥手,请第三排的幼儿点点头,请第四排的小朋友举双手。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知道你是坐第几排?"
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排)?这个排字的前面多了什么?这一横线表示写几排,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3、认识"座",幼儿制作"座"位号。
师:"请小朋友把笔放下,数一数每排座位都有几张椅子?请问你是坐在几号座位的?请所有5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4号座的小朋友点点头,清所有3号座的小朋友挥挥手,请所有2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1号座的小朋友举双手。"
幼儿做出相应动作。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号)?这个号字的前面多了什么?这一横线表示写几号,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3、认读座位票
师:"请小朋友把你们椅子下面的纸打开,这就是座位票,请小朋友读一读你的座位票。"
幼儿:"三排四号。。。"
二、交换座位票,学习看票找座位。
师:"请小朋友把笔放下,拿好座位票上来找个好朋友和他交换座位票读一读,大声地读出来,然后找到好朋友的座位坐下去。"
小结:我们看座位票找座位时,要先找到"排",再找到"座"。
三、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你们学了看座位票找座位这个本领开心吗?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座位票。"
幼儿:"电影院。"
师:"小朋友知道得真多!以后你们就可以看票自己找座位了,不用再麻烦爸爸妈妈了。下次我们再来玩看座位票找座位的游戏好吗?"
幼儿:"好!"
大班数学教案14
设计意图:
我们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的运用于生活中。数学教学如果把“身边数学”引入教学,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真谛,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从而促使孩子的思维向科学的思维发展。因此,我选择《等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由简到难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实物产生联系,这样幼儿学得活,易掌握,不仅将一般的认识迁移到具体的事物上,扩大认识面,而且对开拓幼儿思维,培养思维准确性,并激发幼儿数学兴趣。
教学目标:
1、理解等分的含义,学习二等分四等分。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了解等分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面包,两根一样大的`火腿,刀子,各种形状的图形。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二等分和四等分
难点: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理解等分的含义,学习等分。
1、教师简单讲故事《两只笨狗熊》。
师:狗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他们长得挺胖,可是都很笨,是两只笨狗熊。有一天,天气真好,哥儿俩手拉手一起出去玩儿。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边有一 块干面包,捡起来闻闻,嘿,喷喷香。可是只有一块干面包,两只狗熊怎么吃呢?大黑怕 小黑多吃一点,小黑也怕大黑多吃一点,这可不好办呀!大黑说:“咱们分了吃,可要分得公平,我的不能比你的小。”小黑说:“对,要分得公平,你的不能比我的大。”可是怎么分才公平呢?请小朋友帮他们想想办法? 幼:一人一半、从中间分
2、出示“面包”,个别幼儿尝试等分“面包”的方法。
师:请你用你的办法帮哥儿俩分面包。请其他孩子观察,他是怎么分的。 幼:他是从中间分的。
师:对了,从中间分,这样才公平。
3、教师用小刀切开“面包”验证。
师:分开的两个面包大小是否一样? 幼:大小一样
4、小结等分含义。
师:把一个物品分成大小相等的几份,这种方法叫等分。分成几份叫几等分,像狗熊这样把面包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份叫二等分。
5、出示不同的图形,进一步理解等分的含义。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这些图形是几等分?
(出示桃心形、扇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分别为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五等分、八等分。)
师:为什么这些图形是等分图形?
幼:它们大小都一样、形状也一样。所以是等分图形。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几等分?
幼:因为它们分成大小、形状一样的几份就是几等分。
师:请你找找哪些不是等分图形。(出示正方形、长方形、扇形、三角形、圆形。)
师:为什么这些不是等分图形呢? 幼:分的大小不一样、分的形状不一样。所以不是等分图形。
二、幼儿操作尝试探索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
(幼儿各自选择图形,探索等分的多种方法,请幼儿示范讲述等分的方法)
幼:我是对折从中间分的(边对边对折)、我也是对折从中间分的(角对角对折)
幼:对折再对折、中间画两条线。
幼:我的方法是对折再对折(边对边对折)、我的方法是角对角对折。
三、了解等分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出示两根火腿肠先让幼儿比较是否一样长。
2、将其中的一根二等分,取等分后的一份与原来比谁大谁小?再将二等分的一份二等分,比一比又怎样?
3、小结:等分后的一份比原来小,等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教学反思:
在《等分》这一教学活动中,我以幼儿熟悉的故事导入,把幼儿带进公平的情景中,使大部分幼儿的兴趣很自然的被调动起来。再一个就是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操作、探索、观察、比较,掌握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我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我在操作活动中充当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通过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图形二等分、四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整个过程下来大部分幼儿的积极参与性还是比较高的,有个别两三个幼儿不喜欢动脑筋探索,在以后应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不要太过于拘谨。
大班数学教案15
一、说教材:
6的组成是基于5以内的组成之上的。我利用6朵花出现的不同特征,将6朵花分为两份,一方面培养孩子的观察判断能力,一方面也总结出6的5种分法。在这一阶段孩子初步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由于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常常会提出“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兴趣。借助于孩子操作图片进行教学,为孩子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基础。
二、说目标
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数学活动的一些要求我将本次的目标设为以下几条:
1、能根据花的不同特点如:经脉、花瓣、颜色、大小、叶子的不同给花分类,注意每次分的时候要把整个一起分。
2、老师的引导下探索组成的规律,知道6有5种分法,在写的时候按照数字排序可以减少分法的遗漏。
3、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乐于探索数字的规律。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6的5种不同的分法。
难点:在操作过程中按照花的不同特征给花分类,知道每一次都要合起来在分。
四、教学过程
一给花朵分类
在幼儿的观察中认识6朵花的不同特点。根据每一部分的两种特点给6朵花进行分类。分的时候教师要讲明白是将6朵花按两种特点分完了再合起来,然后再分。在操作过程中我让孩子将分好的结果记录在纸上,这样孩子的操作才有总结性的分析。在交流的时候也能通过自己的记录纸验证自己操作过程的`正误。
二花转换成点
由分好的花转换为点,这个过程是将实物概括为数字的一个辅助,由实物过渡到对应量的点最后到数字孩子们在这样的思路中更容易理解6的分合式是怎么样演变过来的。
三用数字列出分合式
点到数字对于孩子来说就比较简单了,整个过程层层深入,孩子的兴趣也被调了起来。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很轻易地总结出6的分合。
四总结分合式中的规律
孩子们从2的分合一直学到到6的分合,但是对于其中存在的规律只有少数部分孩子能察觉。为了让孩子在写分合式的时候更方便,教师让孩子观察数字间存在的规律,引导幼儿说出数字的排列规律是12345,54321,分合式左右两个数字位置互换总和不变。孩子们在观察中提高了探索数字间规律的兴趣。
五游戏
游戏是用轻松的方式对本次活动的巩固。教师将6朵花藏掉几朵孩子根据出示的花的数量说出具体藏掉的朵数,这是已知总数和分数算出另一个分数的数学推理。孩子们在游戏中心情愉快,对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12-06
大班数学教案15篇03-10
大班数学教案(15篇)03-12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15篇)03-14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08-12
小学数学教案12-14
小班数学教案01-02
中班数学教案02-07
小学数学教案15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