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说课稿1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依照课程标准关于“造型表现”领域教学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多元智能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为指导,让学生通过听、看,思等多种感官的刺激,在一定的情景和氛围中认识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笔墨造型能力和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本设计的理论依据是多元智理论。
二说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分析
美术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领域包含中国画、水粉画、版画等几个板块。本课教学属于中国画教学系列。美术课标第二学段对“造型表现”给出了这样的具体要求: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在笔墨游戏青蛙一课中要引导学生对水性颜料、毛笔和宣纸等材料初步作多种尝试,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是设置本课的根本目的。
具体说来,设置“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更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国画教学中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初步认识两位墨色的变化和基本的用笔方法,在本节课,进一步巩固中国画用墨知识,体验和感受墨的浓淡变化,运用墨的浓淡变化表现可爱的小青蛙,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通过体验墨色的浓淡变化,为学生进一步表现动物和在五年级学习花卉的表现,六年级时候山水、校园人物的表现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整套教材中,本课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版面分析:本课教材设计了两个页码,选用画家齐白石的《青蛙》,意在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墨的浓淡在中国画中的运用,感受用笔变化,学习画家的表现技法。教材选取齐白石的一幅水墨画作品《青蛙》,学生易于接受,用抽象的语言表现出青蛙的形态特征,既简洁又概括。教材中提供了青蛙的画法步骤图及青蛙的不同动态和学生的作品,教师可以对其进行灵活处理。学生既可以临摹大师的作品,也可以对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学生学习以个体、合作的方式均可,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水墨画的笔墨情趣带个人的审美感受。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美术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对青蛙的结构有
所了解,能够对其外形结构进行分析。但是在运用水性材料表现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的。首先因为学生刚刚接触中国画,刚刚开始体验笔墨的情趣,运用水性材料造型还有一定的困难。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中锋侧锋,浓墨淡墨等水墨画的绘画语言,能够运用这些绘画语言表现青蛙,并能够创造性地完成一张具有简单情景的青蛙小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教师演示、欣赏作品等多种手段表现青蛙小品,并通过探究与体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表现各种动作且有墨色变化的青蛙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墨色浓淡,感受笔墨变化带来的乐趣,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习惯,提高笔墨造型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中国画用笔用墨的表现技法,表现具有一定情景下的青蛙小品,了解国画作品的布局和提字。
教学难点:
青蛙小品的布局;作画中水分的控制;发挥想象力和创作力表现青蛙的各种动作。
四说本科流程:
情景体验,激情导入
赏析感悟,探究实践
师生实践提高造型
展评小结拓展延伸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体验,激情导入
1、课间循环播放歌曲《小青蛙》、《小青蛙你唱吧》。学生自由跟唱、跟跳。
2、欣赏几幅青蛙图片。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
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和动物的教育。
板书课题,进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的体验,了解小青蛙,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启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情感。
(二)赏析感悟,探究实践
1、师生赏析齐白石作品《青蛙》。了解用笔用墨知识。
通过教师的介绍,学生了解齐白石刻苦钻研绘画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分析,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感受笔墨情趣,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增强鉴赏力,了解画面结构和布局之美,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启发演示,突破重点
教师演示一只青蛙的画法步骤,边画边讲解用笔用墨的要求。
引导学生理解中锋、侧锋、浓墨、淡墨等绘画语言。以及水分的控制和青蛙外形的表现、展示课下完成的作品,学生了解画面布局和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直观演示,学生学习青蛙的基本画法和画面布局。
3、欣赏作品,启发构思(课件中的作品,分析布局)
4、分析作品,寻找情趣(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拓展学生表不同动态和不同情景青蛙作品的思维,为学生表现有情景的青蛙进行引导。
三、师生实践提高造型
1、提出作业要求:用中国画的技法画一幅青蛙小品,还可以同桌合作完成呢。评价要点:表现的青蛙有不同墨色和不同的动态的变化。画面添加环境有情趣。布局合理。
设计意图:学生明确本课任务,培养学生作画事前预想的习惯。
2、学生作画,教师辅导:鼓励学生表现各种动作的青蛙。
辅导要点:执笔运墨方法、画面布局的安排、用笔用墨方法,中锋侧锋,浓墨与淡墨技法的表现、掌握笔中的水分
四、展评小结,拓展延伸
1、展评与小结:
1)将作品展示到黑板的《热闹的池塘》水墨展上,师生评价。
2)小结:说说今天的收获?看看下面的知识你掌握了吗?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提高学生交流能力,促进学生正确的评价观,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水平,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课堂小测,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和技法的掌握。
2、拓展
展示60年版的小蝌蚪找妈妈。鼓励学生课下观看和学习。
设计意图:引伸和拓展本课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六说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本次教学设计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分析,体验的意识和方法,为学生学习国画奠定基础。
1、注重运用多种感官的刺激引导学生学习国画
情景的创设为学生学习国画创设了很好的氛围。视频文件《小青蛙》《小青蛙你唱吧》,学生在看、听中队本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赏析齐白石作品中,通过观察和思考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出新知。教师的演示,欣赏作品,学生表现,更是冲击着学生的多种感官。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的学习推荐,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课堂拓展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60版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是把国画作品进行拍摄的特殊技术处理而成。学生喜欢看动画片,从而使学生在观看动画片时,不但赏析到淡雅的国画作品,有对国画作品是怎样动起来的,产生探索的欲望。所以课堂拓展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提高了课堂拓展的实效性。
美术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课件)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大画西游》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课件)
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更了解西游记。
能力目标: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面具
教学重点是:人物外型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画出生动有趣的人物面具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课件)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情境欣赏音乐
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欣赏音乐"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播放了《西游记》音乐片段,把学生带入西游的世界中,引出本课课题—大画西游
(二)引导启发了解《西游记》其次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设计了"引导启发
(三)自主探究,使学生自己讨论得到画面具的方法
(四)大胆创作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等问题。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五)展示欣赏评价XX
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课堂小结扩展延伸
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美术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材的内容,是一节关于眼睛的造型表现课。儿童对于眼睛很熟悉,但平时并不会很积极、有意的观察和了解,本课则是要让学生深入的来了解观察眼睛的特点,感受眼睛所反映的人的精神世界,并了解自然界中动物各种各样的眼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研究自然。本课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眼睛的一些科学知识,需要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但教学重点在于对眼睛的形状、特征、色彩、内涵等美术方面的刻画。
本课的目标可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重了解、研究表达人类的眼睛,第二课时则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眼睛。在这里我将以第一课时作为我的说课内容。二、教学目标:通过观察,了解人类眼睛的特征,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对眼睛的形状、颜色、特征和神态的刻画。
教学难点:用不同方法来表达亮眼睛以及表达眼睛的情感意义。三、教法分析:
大自然和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而对于眼睛,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因而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可以引导学生对同学、老师眼睛进行观察、讨论和研究,从而发现身边世界的精彩和神奇,并通过欣赏课件出示的大量精彩图片,打开学生的眼界和思维空间,促进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表达。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和组织学生自己学习、自主发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培养自学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四、学法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自控能力差,要让他们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在本课中我设想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观察,自己讨论、研究出眼睛的不同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的每一次观察,都有收获,都能得到肯定,使他们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我让学生在发现过程中再进行一次次的小练习,使学生的发现得到巩固和形象表现。在本课的学习中,我运用了多次的观察、比较、总结、创作环节,帮助学生学会观察,自己去看、自己去想、去画,从而使学生能更为大胆自由的进行表现。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气氛,我设计以猜谜的形式导入:“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小朋友们一般都能很快猜出谜底——眼睛。这样立即引起了他们对眼睛的注意。然后我让小朋友们闭上眼
好学教育:
睛,切身感受一下:如果没有眼睛,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小朋友们会说是痛苦伤心的。由此来教育小朋友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让自己的眼睛保持明亮,并导入新课。
(二)新授:
首先,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小镜子,细心观察一下:眼睛有那些部分组成?小朋友们会说有眼珠、睫毛等。由此我出示眼睛的结构图片,小结眼睛的基本构造,使学生对眼睛的结构形成简单但正确的认识。
接下来,我进一步提问:你知道眼睛是怎么看见事物的呢?这样提问目的是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和思考,然后,我以“听听科学家是怎么说的”来简单的讲解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并用课件出示眼睛成像原理的图片,使孩子们能更加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接下来,我请小朋友们互相观察同学的眼睛,说说有什么不同之处,(这样互相观察的方式比直接看图片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更贴近生活)学生会发现眼睛有大小的不同,形状的不同等,这时用课件出示图片,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眼睛形状的不同,此外不同性别、年龄、种族的人眼睛有着更多的不同。 在初步了解了眼睛的结构、外形、色彩后,我出示几幅简洁的范作,请学生用同样简洁的方法画一画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眼睛。这个小练习的目的是巩固之前学习的眼睛的构造和外形特点。进行作品展评的时候,评价重点在于表现的眼睛是否结构正确、特点突出。
(三)深入
我神秘的告诉小朋友们:“你知道吗,眼睛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许多变化哦”,学生的好奇心立即被调动起来,这时课件出示各种表情图片,“看看,他们的眼睛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立即恍然大悟,原来是在不同表情下人的眼睛会发生变化。接下来再详细的分析几种表情下的眼睛变化。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我设计了一个成语表演游戏,出示如“眉开眼笑”“目瞪口呆”“怒目圆睁”“虎视眈眈”等成语,请学生进行表演,让其他学生注意观察表演者眼睛发生的变化。接下来,再请学生画一画不同表情的眼睛,并进行展示评价。
(四)欣赏构思
在画过有表情的眼睛以后,请学生欣赏《错误的镜子》《爸爸很辛苦》以及用橡皮泥制作、彩纸剪贴、电脑绘画、废旧材料组合的一些关于眼睛的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更多表现眼睛的方法和形式,鼓励学生大胆想像、构思,思考自己打算画一个怎样有趣、独特的眼睛,想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等。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五)作业评价
学生进行关于眼睛的造型表现,可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想像,创作内容上可以新颖、多样、别具一格,并提醒学生可以将前两次作业的内容融合进现在的创作。
好学教育:
作业展评时,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把问的权利和评的权利都交给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自由的表述自己的创作意图、对别人作品的看法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总结
最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并请小朋友们课后收集有关动物眼睛的图片和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美术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江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
美术八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课题:书的故事。
课型:设计与应用。
二、说学生:
八年级的学生各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虽有想法,但涉及到的问题没有持久性的保持。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他们对书籍很感兴趣但并不是很了解书籍。针对学生的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与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的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教学目标:
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理解书籍装帧的设计规则与技术要求;学会分析各种书籍装帧的风格与表现手法;了解书籍装帧的流行趋势与市场需求;通过书籍内容及文化现象的释义,熟练运用设计手段与方法;了解书籍装帧印刷的过程;能够独立完成一本书籍的完整设计。
四、教材分析:
书的故事设计与生活是书籍整体设计中的主要部分书的封面除具有保护书籍的功能之外、其主要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还兼有宣传的广告任务、而色彩正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之一色彩也必然要与封面设计中另两个,要因紊图形,文字发生与其相应的变化。
五、重点与难点:
表达书稿,体现创意;合理引导阅读顺序;整体与局部的统一等,分别阐述了版式在其中可以起到的作用,最终使书籍的设计具有可读性,可视性便利性。
重点: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了解、认识书的设计的特点,以及简单的绘画过程。
难点: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善于开口、善于动手的习惯。
六、说教法
根据学生心理特征我打算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谈话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2、启发引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等;
3、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等。
七、说学法:
我们认为是比较好的封面。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书籍设计一下把你抓住,要霸气,要有冲击力当是我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八、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图书馆,书店,学校,家用书橱等,引导学生“书”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我们用来获取知识的载体。这个我们称之为“书”的载体一直伴随着我们,并随着读者对书籍设计更高的审美需求、愉悦需求等更高层次和更为人性化的需求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一本书的气势与气息,我们看有的书气势有了,气势汹汹,恨不得一把就把你抓住,买我吧!就是创意有自己的表达语言,与众不同,想法,让人拿到这本书以后赞不绝口。
(二)、书的故事:起源、发展、现状与趋势
1、起源
我国文字逐渐经历了甲骨文向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书籍的形式。从早期的龟甲、兽骨,到把文字刻在陶器、石器、青铜器、石碑上,再到把文字写在竹简上,将竹简一片一片编连在一起,称为“简策”
这种把竹简编连起来的装订方式,是早期书籍装帧的较完整形式,已具备了现代书籍装帧的基本形式。
2 、发展
书的发展与印刷术密切相关。
宋代庆历年间,平民毕昇改良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法。
3 、现状与趋势
形势与风格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与艺术特点。
工业革命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书籍装帧设计也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同风格的设计作品。
进入20世纪,工业技术迅速发展,简约风格当道。
20世纪80年代,书籍设计和其他领域一样受到新媒介、新技术了急剧的变化。
4、细观书籍
《傅雷家书》因为这本书里面分成两个部分,傅冲和傅雷分别写信,就把儿子写给父亲的信短一点,父亲写给儿子的信长一点,于是书设计成这样,就是大小开本。从形态上很新颖,放在桌子上的时候就是这样。一本书它有那几个成分构成的。
(三)、书籍的构成
书籍设计:
封面/护封/腰封/护页/扉页/前勒口/后勒口。
封面即书皮,它是一本书的外衣,印有书名、作者名、出版者名。
封底,简装书常印有书号和定价。
书脊是书的脊部,连接书的封面和封底,印有书名、作者名、出版者名,便于在书架上寻找。
护封包在封面外面的,与封面内容相同的另一张封面,起保护封面的作用。
勒口平装书的封面和封底或精装书的护封切口处多留的30毫米以上的`空白,纸张向里折,可防止封面角外卷。
扉页又称内封、副封面,是在封面或衬页后面的一页。它再现封面上的文字,一般会比封面更详尽。有的书籍扉页上还设计了与书籍内容相符的色彩、图形。
开本与装订
开本:纸张是印刷书籍的成因材料,印刷纸以全张为计算单位,全张纸切成多少小张,就叫多少“开”。
(四)、设计书籍:受什么约束?
封面设计是很讲究的,因为这个书需要经典感。几乎没有什么设计,但是这本书到现在还是受很多读者的环境。它就是每一个都想让它单独成为空间。封面设计又要服从于整体设计,使封面设计与图书的其它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在封面设计中,文字居于主要地位,图案、装饰、色彩等应处于从属的地位。
1、文字设计
文字是有声音的,字号不同,声音不同,各种字体也是不一样的,小字大字声音不同,颜色不同,声音不同。不要觉得文字是死的,他是一定有声音的,在我的设计里面讲一个文字声音的文字。受文字,受作者文字、文本的约束。书籍设计不是自己画一张画,你是为别人服务的,建立在别人的文本的基础上去做这件事情,如果说把这些东西抛弃掉了,文字只是当作你设计的玩弄的一个素材,那么这个是对作者极大的不尊重,对读者极大的不遵守。
(1)、书法体:
书法体笔划间追求无穷的变化,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独到的个性,且字迹多出自社会名流之手,具有名人效应,受到广泛的喜爱。
(2)、美术体:
美术体又可分为规则美术体和不规则美术体两种。前者作为美术体的主流,强调外型的规整,点划变化统一,具有便于阅读便于设计的特点,但较呆板。不规则美术体则在这方面有所不同。它强调自由变形,无论从点划处理或字体外形均追求不规则的变化,具有变化丰富、个性突出、设计空间充分、适应性强、富有装饰性的特点。
(3)、印刷体:
A印刷体
常用印刷体有宋体、黑体、仿宋体、楷体、等线体(幼圆)等。
B变体字
变体字的种类很多,特别是在电脑盛行的今天。字体不断创新,使变体字种类越来越多,比铅字、照相制时代不知丰富多少。变体字大致分为书法字体、广告字体、艺术字体三大类。
2、形象、图案、设计:
图案的素材首先来源于生活,这是源的问题;来源于自然生活的素材。
①人物。人在生产劳动、体育、舞蹈中的各种动态及日常丰富多彩生活的反映;
②植物。花卉、树木、枝叶、果实等;
③动物。飞禽、走兽、鱼、虫、贝壳等;
④天文。日、月、星辰、风、云、雨、雪、水、电、光、虹等;
⑤风景。亭园风景、山河农田、楼台建筑等;
⑥几何形。利用点、线、面组合的各种形状;
我们会感到他书里的气息和随心所欲的排版气息差别很大。这也是手工印制的,字也很大,但是很雅致。
3、色彩设计:
色彩正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之一,色彩也必然要与封面设计中另两个重要因素(图形,文字)发生与其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夸张的、简练的、是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的。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色彩是通过变化更抽象、更理想、更富有感情,是传递一种信息和美感给读者。
色彩设计
A色彩的象征性作用
B色彩的对比和调和
色相、明度、纯度
一般来说设计幼儿刊物的色彩,要针对幼儿娇嫩、单纯、天真、可爱的特点,色调往往处理成高调,减弱各种对比的力度,强调柔和的感觉;女性书刊的色调可以根据女性的特征,选择温柔、妩媚、典雅的色彩系列;体育杂志的色彩则强调刺激、对比、追求色彩的冲击力;而艺术类杂志的色彩就要求具有丰富的内涵,要有深度,切忌轻浮、媚俗;科普书刊的色彩可以强调神秘感;时装杂志的色彩要新潮,富有个性;专业性学术杂志的色彩要端庄、严肃、高雅,体现权威感,不宜强调高纯度的色相对比。
色彩配置上除了协调外,还要注意色彩的对比关系,包括色相、纯度、明度对比。封面上没有色相冷暖对比,就会感到缺乏生气;封面上没有明度深浅对比,就会感到沉闷而透不过气来;封面上没有纯度鲜明对比,就会感到古旧和平俗。我们要在封面色彩设计中掌握住明度、纯度、色相的关系,同时用这三者关系去认识和寻找封面上产生弊端的缘由,以便提高色彩修养。
九、做一本设计,你设计的位置摆在哪里?
他要在这本书里不时的提醒读者,告诉他,我在这里,说我在这里什么意思呢?就是书里的内容,书里的设计的语言、元素不断有读者有设计师的影子强加上再生这上面,他要告诉读者,这是我设计的,我就是这种风格,我喜欢这样,你看这本书是这样,书没有封面,就是一个内心,没有封面,他后来觉得很有道理,就是装起来非常美,非常质朴,因为没有任何的装饰。就是内心的东西,这样把书名点了以后,封面不要了,我就没有了,没有我了。
让创意之泉,在克制和约束管道中奔流,廉价的纸,单纯的字,得以最大限度的战线生活中的会心一笑。
十、课后扩展:
书籍装帧艺术的欣赏要求和审美观念也会随着变化。书籍装帧艺术中,特别是封面设计有许多理论问题尚待深入探讨。但是,书籍装帧艺术要适应时代潮流,同时还要表现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作家、不同出版社的不同气质和不同风格。
十一、布置作业:
美术类用书的设计草图,应有一定的色彩效果,图形。文字的处理应表达画面的内容。
1、教师巡回辅导学生作业,展示老师的设计草图上展示供学生参考。
2、组织学生完成作品,并要求作者说说其创意和得意之处(自评)
3、最后问其他同学:如果你拥有这样一件书籍,你最喜欢它的哪一点?(互评)
十二、板书:
书的故事——设计与生活
书籍的构成:封面/护封/腰封/护页/扉页/前勒口/后勒口
书的种类:1:文字设计2:图形设计3:色彩设计
文字具有说服力
图形色彩感性化
美术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xxx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第五册中第6篇课文《盘泥条》。下面我将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盘泥条是一种古老而基本的陶艺成型方法。或粗或细的泥条在造型表现时有着很大的灵活性,盘制的造型富于变化,既可以盘成一个造型独特的花瓶,也可以盘成一对小巧精致的草鞋,不需特别复杂的技术,因此对儿童来说较易掌握。运用盘条法,会在接口处留下一道道自然的线条,显示出手工制作的陶艺作品独有的质朴、粗犷,体现了泥条造型的独特美。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以前做陶的基础上,学会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进行制作。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搓泥条和盘泥条的方法,教材选用了四幅制作图例,在制作方法上给学生以提示。作品范例呈现了动物、人物、器皿等丰富而又生动的形象,用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创造的欲望,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创造空间。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我确立一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欣赏、分析教材中的作品,探究泥条的不同盘发,利用这些方法制作出独特的作品的学习过程,学会盘筑的方法。
2、在创作中体会陶瓷制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只做陶艺作品;
难点:利用这些方法制作出独特的作品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能够学习使用各种手工工具,体验不同材料的展示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由于现在学生接受信息的范围广,学生的学习能力较高。所以教师应以引导的方式启发配上直观的教学用具教学,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的思想跟着我的教学思路走,从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三、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展示我校泥塑小组的泥塑作品,并对作品及时介绍。
(二)探究新知:
1、学生自由交流探究盘泥条的方法,并汇报
2、学生根据课本图片、文字介绍,体验制作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一是用泥浆粘贴;二是挤压泥条固定。
3、交流尝试,体会遇到的问题
4、教师根据学生探究情况进行小结:你挑的干湿程度是影响盘制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水分的掌握尤为重要,太湿或太干都不易成型,粗细、松紧的效果也会不同。
5、播放一段泥条盘筑作品的制作过程录像,加深认识。学生观看泥条盘筑作品的制作过程录像,加深认识
(三)创作表现:
1、播放更多的有特点的作品,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
2、引导学生创作出更具鲜明个性的作品。
(四)成果展示:
班内开展自评、互评活动,对于优秀的作品给与展示,并介绍经验。
小组之间相互欣赏们最后选出喜欢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请小作者谈一谈创作思路。
(五)知识拓展:
看录像了解陶艺发展史;陶艺技法。
观看录像,拓展思路泥塑工艺在学生中很受欢迎,所以对学生的激情引趣是很容易的。且操作过程比较简单,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比较符合学生的接受和操作实际。
它是借助各种工具的使用和泥塑工艺技术来制作的制品。以探究泥条盘筑、泥条编制技术,掌握基本方法,对造型进行设计、加工、制作、装饰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本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合作探究、正确处理小组整体目标达成与个体目标实现之间的矛盾以及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初步尝试,在劳动技术教学中,探究学习是一种常用的、较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中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以个体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课教学中,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帮助学生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合作探究是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观察、交流、讨论、演示等方法自主探究泥条编制工艺的基本方法。为保证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进行,学生之间有明确的分工,但每个学生不只是独立的活动,他们彼此依赖,互相帮助。在学习中不只是看书或教师教,而是采用了观察、讨论、探究、尝试制作的方法,保证了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和有效性,同时保证了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要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小组学习评价机制。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是基于小组合作成员的共同努力,只有把对小组成员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的个人评价相结合,才能处理好个别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最后的评价展示环节,除了小组的评价以外,评选出优秀作品参与展板的展示就把小组的合作学习展示评价提高了一个程度。
本课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把自主学习的权利真正交给了学生。本课是对“合作学习方式”的初步探索,在合作学习的条件、时机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深入。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
美术说课稿6
一、学生经验
学生在前一节课已经对冬天有了较深的了解,有些学生还画过溜冰的人,所以在情感上有一定的经验。对于人物动态的表现也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本课对于学生来讲主要是溜冰动作特点的理解与表现,特别是用修正带的表现形式不熟悉。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应允许学生表现的内容在符合命题的前提下有自己的特色。
二、 相关知识背景
三、教材分析
依据教材要求,可以选用绘画、修正带制作、写生溜冰鞋与用各种材料表现“溜冰”等几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为此,教师应该对几种表现效果进行分析,并与学生一起探究、指导其表现方法,同时将这几种视觉效果下的作品供学生欣赏。这几种方法中,以修正带制作为重点,是需要重点讲解的。这里主要是人物的动态的把握。本课的绘画与上节课的绘画要求差别不大。各种材料的制作,其实还是要抓住人物动态,与前面的要求相通,只是制作方法有些差异。
四、教学目标分析
学生在前一节课已经对冬天有了较深的了解,有些学生还画过溜冰的人,所以在情感上有一定的经验。对于人物动态的表现也有一定的基础。本课对于学生来讲主要是溜冰动作特点的理解与表现,特别是用修正带的表现形式不熟悉。因此以启发想象思维,激发创作热情,表现不同的人物造型为重点,以构图的完整性与作业的个性特色为难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感受和大伙一起在下雪天进行溜冰的乐趣,热爱体育运动的感情。
知识与技能:了解溜冰时的动作,用修正带绘出人物不同形态,能对命题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理解溜冰的动作特点,学会用修正带表现;通过对命题的理解,发挥想象,进行个性创作。
五、教法探析
本课的教学设计应尊重学生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在课的开头让学生交流自己溜冰的形态与感受,让学生表演溜冰引出课题。在用修正带画溜冰人的环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上台做模特,教师演示的方法,结合交流、讨论,练习等,让学生通过活动,在交流、观察中掌握绘画方法,并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在命题表现的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的方式、表现的方法,在自由组合中完成命题。真正放手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解决问题,在自由组合中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学法指导
引入部分让学生欣赏一段溜冰的表演录象,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进入本课的情景中。学生通过回忆自己溜冰的情景,把注意力集中到到“溜冰”上,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请学生现场表演,课堂气氛马上会非常活跃,既调动他们的情绪,又能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溜冰动作、人物姿态特征。为下面的教学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在新授环节,首先要解决人物动作表现的问题。刚才的的溜冰表演和录象已经起了很好的视觉直观形象的作用。学生讲起溜冰时人的动作就有东西讲了,他们会把刚才观察到的用语言描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边讲边用肢体表现,为下面的'画画作铺垫。在学生的表演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人物动作与肢体变化的关系。教师要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动作(夸张)请他们上台表演,学生会有一种自豪感,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师现场示范用点线画出学生的动作,下面的学生既了解了画法,又能与具体的人作比较,体会到点线画法与人物写生的区别。学生两人一组,一个做动作,一个运用“点线画法”画出动作。这是对新学知识的练习巩固。同时,这种形式学生全部动起来,形式新颖,学生有兴趣了,学起来会比较主动。通过练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方法,再引出修正带的表现方式,学生在表现出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同时,运作又较容易,不会因为操作的困难而失去长时间的注意力,能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作业,感受到快乐的情绪。整块活动让学生表演溜冰、模仿溜冰中观察人在溜冰时的动作变化。“点线画法”一方面为学生用修正带画画提供了帮助,另一方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作。
在学习用各种方法表现“溜冰”主题的环节中,学生通过讨论教师给出的问题,经历了思考、回忆、创作等过程,体验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解决问题后的乐趣。在自由组合的过程中感受到寻找伙伴的和合作的重要以及交际能力的锻炼。这块活动主要是在学生了解溜冰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由选择,从兴趣出发,培养命题创作的能力。
在展示评价环节,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是培养学生自信,敢于表现自我创设一个舞台。让学生发挥主动与主体,进行自我评价,选出各类不同的奖项,提高学生的兴趣。
七、教学活动实施脉胳
观察、表演→了解技法→表现应用→命题创作→展示评价→拓展
美术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留住秋天》一课属于“造型 表现”课。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剪、撕、折、画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动手拼一拼,贴一贴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形式。本节课通过展示秋天的景色,突出叶子的形态与色彩,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
视频短片,各种形态的叶子,贴画作品集、胶水、剪刀等。
四、教学重难点
a、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大自然中秋天的景色,感知秋天叶子的色彩及其形态,感受秋天的美,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留住秋天”。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b、本节课的难点是:通过变换、拼摆、涂色进行拓印等多种形式来表现秋天。留住秋天,并注重色彩的搭配,拓展学生对美的表现力。
五、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从三个领域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领域:引导学生欣赏秋天的美景,橘子园,柿子林,枫叶林 让学生寻找不同的叶子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秋天。
2、操作领域:学会用拼、贴、摆、涂色、拓印等方法来拼贴成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领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制作中感受到大自然的乐趣,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六、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以下教法:引导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学法主要是采用观察与动手制作。
七、说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引入部分
用视频短片引人,激发学生的兴趣。
用充满诱惑的语言触动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引进秋天的景象中去。从而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物象的`热情。
(二)指导教学
1、请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叶子,说说都收集了哪些形状的树叶?(这一目的是让学生对形状的了解与判断,学会观察)
2、师出示几种树叶,请学生观察叶子的外形,说说你觉得像什么?
(鼓励学生多说,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展开学生的联想。)
3、说说秋天的主要色调是冷的还是暖的,以什么颜色为主。(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
4、你知道这些叶子能做成什么图案吗?课件出示范画。想知道怎么做的吗?
5、教师示范
这个环节在整堂课中尤为重要,教师应分步讲解树叶拼贴画的具体制作步骤,以金鱼的制作步骤为例(根据叶子外形联想,找合适的叶子反复尝试组合,最后拼摆成形,分析树叶颜色搭配,利用剩余树叶进行环境添加)
首先课件出示制作的步骤:
①:压平、观察。
②:拼贴、修剪。
③:整理、完成。
然后讲述树叶贴画的几个注意事项:
①:构图要饱满
②:画面要完整
③:颜色搭配好。
最后提出制作要求:
①:制作过程中注意整洁、保持良好环境。
②:展开联想,每人制作一幅与众不同的树叶拼贴画。
③:完成后给你的作品想个好听的名字,用树叶拼贴或绘
画的形式装饰在你的作品上。
6、按要求,自由发挥制作一幅以树叶为材料的拼贴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对美的追求)
7、在学生完成作品之后,让学生以“小小评审团”的形式展示作品,相互评价,以评促进。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艺术鉴赏力的自主发展。
美术说课稿8
一、说教材
本课课题《形势与内容丰富的动漫》是初三美术下册第三单元《动漫》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内容。这一课在本单元中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学好这一课对于学习下面的动漫设计、动画制作都至关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动漫,以及动漫的几种表现形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动漫的欣赏评述、观察比较,了解动漫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动漫的美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漫的定义、表现形式以及各自的特点是学习重点
难点:动漫等专业名词的理解是难点
四、说教法
根据本科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采取轻松幽默的教学风格,力求师生之间平等、自由、融洽,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注重小组合作活动的开展及评价利用,注重启发引导和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拉近师生距离。通过大量图片、视频、示范的方式是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动漫。
五、说学法
自主思考+个人体验+小组合作交流+评述表达
六、说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图片直观引入动漫课题
新授
(一)什么是动漫
通过提问,指出误区并纠错,明确动漫的'定义,并提出疑问“动漫>动画+漫画?”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并由此导入下一个环节——动漫的几种表现形式
(二)动漫的表现形式
1、漫画——重点围绕漫画的形式、绘制方法、创作手法、定义进行展开学习
2、动画——重点围绕动画的定义、动画的制作方式展开学习,特别是对“逐格拍摄法”的讲解是这个环节的重点难点
3、动漫衍生品——动漫衍生品围绕“动漫周边、角色扮演、网络游戏”几个方面展开,至此揭开为什么动漫>动画+漫画。
(三)探究活动
1、中外动漫之比较——小组讨论;
通过分别观看中外两部动画,引导学生思考中外动画的差异,得出结论:中国动画有过辉煌的过去,特别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水墨动漫有很大特色,但随后落后于西方国家及日本。
2、说说你喜欢的动漫——个别提问;
3、角色配音——小组合作,通过配音这个环节,让学生除了视听、绘画之外多种方式参与感受感受动漫的魅力。
课堂总结:
课后拓展:
留意动漫在生活中的存在形式,多种途径了解学习动漫,好好学习,立志长大为中国动漫做出自己的贡献。
七、课后反思
1、结合老师们的评课,自我反思本节课,有几个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2、教学理念还是比较陈旧,整体构思老套,不够新颖,有点按部就班。
3、“逐个视频”的动画做了但是忘记播放是个失误,教师讲的还是太多,越俎代庖。整体比较平淡,缺乏高潮。下一步继续学习,进一步更新理念,尝试新的方法、手段、更好的为课堂服务
美术说课稿9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下册的美术课《绿洲》。我的说课分为五个部分:1说特色、2说教材、3说过程、4说板书、5说反思。
一、说特色:
(一)将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融为一体
本人在学校同时兼任舞蹈、美术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七年级下册的信息技术新教材与美术教材的内容息息相关,美术专业毕业的我尝试着将两者融为一体。
新教材信息技术第七册主题三至主题五的教学内容都是画图软件Photoshop的应用,这为实现美术课使用电脑绘画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打了下坚实的操作基础。我把与《绿洲》放在与信息技术主题五《设计海报》放在一起同进度教学,学生在掌握 Photoshop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进行环保题材的招贴画设计制作,将计算机操作技术与美术教学完美的融为一体。
(二)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美术教学
1.运用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可以放大展示欣赏图片、让学生清楚观察教师操作过程,更好的仔细欣赏美术作品。
2.极域网络操作系统给学生作品的展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方便教师分发素材、收发作业。通过查阅给定范围的素材网址,学生按需欣赏到更多、更新、更好的美术作品。
3.在拓展欣赏学习的同时,锻炼学生进行明确主题、有重点的分析、筛选、组织素材的能力。
(三)创意思维模式训练,让学生学会透过画面看思想
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发散式的创意思维模式,多角度看问题的观察思考习惯,学生通过对自己的设计作品的反复修改、对比,体会现代创意设计意境独特的美,同时训练了网上搜索等信息技术素养,练就出一双透过画面读懂思想的慧眼。
二、说教材
(一)教材版本:
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美术课的第3课,以“造型·表现”为主并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利用超现实主义的绘画的表现技巧结合环保意识的招贴画艺术构思开展教学活动。《绿洲》一课分3课时完成,本课是第3课时。
通过对比分析、欣赏中外不同类型的优秀创作,使学生掌握招贴画构图的一些常用表现技法。本课时“活动三”主要设置了以《绿》为命题的主题创作活动,让学生在同一条件限定下,更加注重融合多种表现手法,运用发散创意思维方式,借助计算机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初步认识招贴画,能说出招贴画的特点。
②学会基本的分析、欣赏招贴画的方法,了解创意思维的发散模式
并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创意设计。
2.能力目标:
①运用发散式的创意思维模式,多角度的.观察思考问题,主动地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②运用画图软件、计算机网络,有目的搜索到相关图片并进行图片
处理,运用招贴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③尝试利用教学内容进行参与环境保护的探讨与宣传活动。
3.情感目标:
形成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和谐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1. 招贴画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常见表现方式。
2. 运用画图软件的效果工具、区域选择工具、模糊、羽化等进行图片处理。
3. 通过欣赏、分析画等练习,训练观察、分析、归纳、综合、合作等综合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五)如何处理教材:
整合信息技术课程,运用网络教育资源及电脑绘画的形式来制作环保招贴画,表现社会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使技术性、科学性、社会性、艺术性相结合,融合多种能力训练。
三、说过程
(一)主要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方法采用趣味思维拓展、引导提问和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自主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点,着眼学生分析、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精讲善导,巧妙设置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提问,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综合得到训练,树立的环保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学会欣赏现代平面艺术作品。
(二)教学过程、教法、学法、训练
1.复习导入(2分钟)
找出上节课作业的不足,复习总结招贴画的三大特点。
2.趣味思维拓展——画苹果(5分钟)
运用画图软件的移动、旋转、剪切、复制、添加机理等操作,将苹果组成新的图形,给予一定寓意,学会多角度看问题。
3.赏析教学:分三个层次(15分钟)
⑴教师详细示范分析范图1,板书思维轨迹图形。
⑵教师用提示语引导学生分析范图2。
⑶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分析范图3,初步感受创新思维的方法。
4.教师示范教学(3分钟)
讲解:立意——选材——构思——绘画过程
广播教学:演示用鼠标完成绘画的主要步骤,展示成品。
5.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12分钟)
任务驱动,以《绿》为主题语,运用创意思维方法进行设计招贴画,以计算机作为展现思想的工具。着重强调容易出现的3种问题:
①主题不明确:图文协调
②杂乱:画面图、文相互干扰
③呆板:缺乏新颖的创意和美感
运用极域网络操作系统下发参考图库和环保招贴网址,给学生提示:有主题和明确切入点进行筛选素材。
6. 学生展示作品,自评与互评(3分钟)
用网络平台展示设计作品。
7. 教师综合点评:点题,渗透环保教育(1分钟)
8. 小组用一句话小结本课学到的知识(3分钟)
9. 教师总结下课(1分钟)
四、说板书设计
招贴画
五、说反思
(一)分层赏析作品的思维轨迹和电脑设计制作是本课的亮点
运用网络教室,把素材网址和精品招贴画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一定范围搜索查找主题相关图片资料;运用查看工具放大仔细欣赏,网络让学生能看到国外同龄孩子的作品及最新的优秀招贴画设计,对于学生的视野的拓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条件
运用电脑绘画的形式进行美术课教学,首要条件是学校具备较好的计算机教室,数量够多才能有场地实施教学;其次,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对美术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是作为当代美术教师必练的基本功。
(三)软件使用
Photoshop是款专业的绘图软件,适合儿童使用新版的“奇奕”画笔软件教界面较简洁,七年级学生更易掌握。
美术说课稿10
我说课的内容是赣教版美术第四册的第1课《中外卡通故事形象》。我认为这是一节最佳的欣赏课,因为卡通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形象。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儿童最熟悉、最喜欢的卡通形象为题材,启发引导儿童进行欣赏学习。卡通是音译词,它囊括了动画片和漫画。那些生动、夸张、个性鲜明的卡通形象、跨越了国界、跨越了民族,成为全世界小朋友们共同的财富。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神态各异、特性鲜明的卡通明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受,并说出原因。然后再将自己最喜欢的形象试着画出来,并对其进行深层的了解,感受这一形象设计的精妙之处。根据新课程标准我对本课制定了以下目标:
教学目标:
1、欣赏,了解卡通画中形象的特征。
2、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试着用大胆、夸张地表现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解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培养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感受到美术的独特价值和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卡通世界的乐趣,并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方法:
我在本课准备了动画短片和大量精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获得了良好的审美体验。我还结合了直观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方法,课前让学生走入生活收集物品,对生活中的卡通形象进行欣赏与评述。这就是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积累,最终通过美术创造,来提升生活的境界。虽然有些语言和想法稚嫩,但闪耀着孩子们天真的童趣;折射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三、学法指导:
以低年级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学法运用得当学生将会更感兴趣,更主动参与学习。我根据活动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活动目标,提供丰富的材料,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学会们在认知、情感、语言等各方面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
1、欣赏,体验感受。
在新课开始,我播放了一连串学生喜爱的中外卡通作品,通过展示卡通形象,播放一连串学生喜爱的卡通片,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观察,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动画片里的主角形象和故事情节,学生争先恐后地各抒己见,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从动画片到课题,从学生的兴趣,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2、讨论,各抒己见。
三个和尚、哪吒闹海、机器猫、猫和老鼠、宠物小精灵等经典动画引发了学生无限丰富的联想:
如:“我是孙悟空,我会七十二变!”
“我是小哪吒,我有乾坤圈!”
“机器猫真可爱,真聪明!”
…………………………
你一言我一语,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表达自己对卡通形象的独特感受。从这些富于时代精神、健康有益的卡通形象中,学生可以获得智慧的启迪和美的陶冶。
4、想,漫无边际。
想象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域。给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在以后的生活或在学习中怎样运用这些可爱的卡通形象,比如画一幅卡通作品装饰自己的.房间,做一个卡通头饰表演小话剧等等去体验创造和表现的无穷乐趣,充分感受到美术的独特价值和艺术魅力。
5、画,尽情享受。
把课前从生活中收集的卡通图片带到课堂,小组内学生采用自我交换的方式,极大地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因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学习也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6、评,多元评价。
展示作品的挑选紧密联系课题,通俗易懂,使教材内容得到有机补充,并使这一课的教学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采取师评、生评、互评相结合,个人评和小组评相结合等多元化评价模式。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是美术创作的源泉”这一理念,紧扣学生生活兴趣的教学活动,真正让学生“心动”。只有植根于生活,走入生活,贴近生活,才能使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永远都生机勃勃,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美术说课稿1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激发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学习用圆形连接的方法画毛毛虫,提高大胆绘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毛毛虫
2、教师范画,幼儿用纸和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照片
教师:(好奇的
口吻)哎呦,这是什么呀?奥!是毛毛虫呀。 小朋友,快给毛毛虫打个招呼吧!
二、展开
1.出示照片—幼虫
请幼儿仔细观察,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
提问:
(1) 毛毛虫的`头和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2) 毛毛虫的头上有什么?
观看毛毛虫
(3) 毛毛虫的身上长满了什么?
(4) 毛毛虫是怎样走路的?
2.教师示范画法。
(1) 先画圆圆的头,在头上画出眼睛、鼻子、嘴巴和触角。
(2) 在头的后面,依次画出4、5个圆形。
(3) 给毛毛虫涂上好看的颜色。
(4) 画完后适当的添画太阳、小草等。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三、 结束
教师讲评:重点从幼儿所画的毛毛虫的形状方面进行评价。
美术说课稿12
一、学生实际:
六面体是学生常见的东西,学生对于把平面的物体变成有立体感的方法很感兴趣。但是在表现过程中往往趋于平面,表现不出立体感。教学讲理论,无趣味性,印象不深刻。学的东西不能活用。因此,教师应多予以鼓励。让学生多观察、发现、尝试。
学生都有搭积木的经验。像搭积木一样叠加六面体,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很有趣。
二、内容分析:
六面体绘画涉及平面透视和成角透视知识。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但不必讲得如此深奥。
着重叠加组合六面体,即把第一课时的内容巩固和趣味化。让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马上运用的效果。学生会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很有用,更增加了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设计意图:
1、对形的准确、比例、透视原理等要求不是太高。对学生不讲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只是要求画出立体感,画出厚度,画出角度变化下,六面体的变化。通过思考、比较,从而感受和认识由平面世界转折到立体世界,绘画表现更趋于丰富。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强调自我意识的感受和表达。
2、教师也可以在课前准备六面体学具或者要求学生准备六面体学具。让学生用小组游戏的形式学习。用积木搭,看哪一组叠(搭)得别致、有创意。把枯燥的知识变得让学生容易接受,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进行知识的掌握。寓教学于游戏中,在游戏中体会组合,创新组合,从而促进教学。
3、六面体重复叠加成楼梯、桥、雕塑、机器人、楼房……,其实在重复叠加的过程中,巩固了学生刚学到的但还没有熟练的绘画六面体的知识技能,巩固了遮挡关系的画法。增加了学习的灵活性,学习在组合中也就变得变化无穷,变得富有挑战性。
4、学生的绘画内容但往往集中在书、楼梯等物体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作业要有创意。从叠的方法,从单个的六面体细节描绘上启发学生与众不同地表现。
5、第一课时着重画不同角度的六面体,第二课时着重叠加组合六面体,即把第一课时的内容巩固和趣味化。让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马上运用的效果。学生会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很有用,更增加了学习美术的兴趣。
6、六面体的'立体感如何表现是难点。可以分步骤进行:先画一个面,再画出厚度。学生发现其实画六面体也很简单。第一课时学生会画六面体;第二课时就可以运用新学的知识技能创作了,想怎么组合就怎么组合。学以致用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
7、第一个六面体安排在画纸上的位置要高。留有余地,才能往下叠得多,画面也就丰富起来了。
8、在叠加时要运用遮挡的表现方法。遮挡关系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9、评价方法:
自评、互评、教师修改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在评价中对学生作业进行修改指导,纠正学生作业中的缺陷,让学生明确他们努力的方向。
自评:
自己作品中哪个六面体表现得很好。
互评:
发现哪些作品中六面体组合得很有趣。
教师评讲
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发掘有个性创意的作品。
美术说课稿13
说设计意图: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儿童进入美术学习的起点,把生活中的事物引进课堂,从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在活动中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对身边世界的兴趣,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多元学科不同领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感受生活的美。
因此,我在教育活动内容选择上特别注意活动内容“源于生活,缘于兴趣”。
说活动目标:
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建构知识的能力,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如下四条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圆形,了解其特点,学会区分;
2、会画圆形,在圆形中画出彩色的故事内容、物象或图案;
3、学会用彩色的圆形制作陀螺;
4、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说活动重点、难点:
此次活动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对于基本型有一些认识和了解。因此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认识、画出圆形并对其涂画装饰”,将“制作陀螺,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确定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说活动方法:
为了构建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体现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以此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我有意识运用了以下几种教育方法:
1、利用情景吸引儿童的关注,通过小光盘需要帮助的可怜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助人为乐的激情,同时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2、适当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思考和设置开放性问题的策略,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有效地互动。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3、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题,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把教师的主题转换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把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向教师要求的方向,以此突破重点难点。
说学法: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如果能找到适合并让他们感兴趣的课堂活动,他们就会非常乐意去做、去学。所以只有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体会趣味感、成功感”才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说活动过程: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新《纲要》精神,本次活动设立四个环节完成目标: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二)融入生活,探求新知;
(三)走近生活 ,个性创作;
(四)真情流露 成果展评;
(五)归纳总结,延续拓展: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顺应儿童情感发展的需要,设计具体的情景吸引幼儿关注。为了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在课的一开始,通过给学生介绍新朋友:一个拟人化的光盘形象,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小光盘需要帮助的可怜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产生助人为乐的激情。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光盘的形状后,确定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在圆形上画上多彩的图案,让小光盘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引出课题《彩色的圆形》
(二)、融入生活 探求新知
这一环节我分两步进行教学,引导孩子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1)画一画
1、学生可徒手画圆,也可利用饮料瓶盖等画圆,并随意装饰圆形。
2、让学生把设计好的彩色圆形剪下来,在小组内展示,学生互评,取长补短。
3、由学生选出每小组最漂亮的圆形,由老师向全班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二)、说一说
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并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我将学生每四人分成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随意地展开联想,并说说各自的想法:
1、交流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及喜欢的原因,得出结论:这些作品的色彩丰富,装饰图案很美。
2、提出问题:这些作品用什么方法装饰的?请刚才画出彩色图画的同学介绍方法,总结经验。
当我请刚才画出彩色图画的同学介绍方法,孩子们已经有些跃跃欲试了。于是,我动手演示让学生感到从整体到局部的作画步骤,提示学生注意色彩搭配。
除了用形、线装饰,我们还可以用其它形象来装饰圆形。老师将示范图样一一出示,开拓学生的思考范围,为学生提供资料。在合作与交流中、自学与互助中,孩子们发现了圆形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这种“研究性学习”方法的使用,能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尝试,在探索中创新,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上教师的的示范,本课的重、难点的知识就迎刃而解了。
(三)、走近生活 个性创作:
在本环节中,为了捕捉随机教育的契机,我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装饰好的光盘和一支纸做的粗纸棒,演示小光盘的舞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从而把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向教师要求的方向——制作陀螺,激发美感。学生积极动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一个漂亮的圆形,做一个漂亮的陀螺玩一玩!
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我以“流动”组员的身份与他们交流,及时对学生在创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在轻松、“安全”的氛围中进行创作。有了以上的创作情境,学生对彩色的圆形在他们的作品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特的个性表现了出来。
(四)真情流露 成果展评
一堂好课,过程性评价不可少,总结性评价尤为重要。在此环节,我让孩子们展示、交流,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孩子们独特的创意与构思,以及他们审视作品的角度不得不令我佩服。
(五)归纳总结 ,延续拓展:
最后为了学生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拓展,探究兴趣得到更好的延伸,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本次活动。我用这段话,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使孩子们受到了美的教育,同时也升华了本课的主题:多彩的圆形可以做成陀螺,它还可以做成很多漂亮的饰品。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和圆形比较相像,建议学生想一想,做一做,别让自己的巧手闲着!
整个活动我用探究体验新方法,始终以师生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喜欢的“玩”中,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去辨别,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实现了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目的。
美术说课稿14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依据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领域的有关要求,选择“星空”这个与天文、地理、航天等科学知识紧密相关的主题星空,指导学生运用收集图片资料、观察星空、绘制和设计有关星空题材的美术作品等方法,了解美术星空与科学的关系。
教材从认识星空入手,展现了各种形态的行星、闪烁的星星、一掠而过的彗星以及人类探索宇宙的图片,引导学生从视觉艺术的角度认识星空,感受星空的美丽与神秘,帮助学生了解人们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可以获取大量的丰富的视觉形象,激发艺术创作灵感。通过绘画与设计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艺术视野,拓宽美术的表现题材。学习收集图片、处理图片和从有关的图片获取创作源泉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课文以观察和讨论的方式导入,逐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对“星空”的丰富感受。包括地球与太空,’人类与宇宙的探索,有关星空图片的获取,星空的色彩,星球的形状与布局,日月星辰的运行与变化,形态与明暗的对比等等,从而获得美感启示。
教材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安排学生绘制表现星空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善于用绘画语言表达视觉感受的能力,立足于学生兴趣,鼓励多种技法的尝试,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体会视觉艺术中点、线、面、色彩、肌理等构成要素所形成的视觉美感。 “活动二”安排学生以星空为题材,制作一件平面设计作品,力求把设计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设计意识的培养,并启发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制作手法,培养灵活处理表现手法的能力。有条件的话可以学习电脑绘图软件的操作,利用电脑制作。
“评价建议”一栏中,提出了从图片中获取美感启示、从作品创意等方面对学习绩效测评的评价建议,作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检测知识、能力水平的参考。
“资料库”收集了有关绘画特殊技法的介绍,供作业时借鉴使用。
“学习大空间”提供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艺术图片,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启发学生进行科幻画的创意表现,使学习得以延续,且提供了教学选择的参考。
二、教学目标
能从自己获得的星空图片中获取某种美感启示。
初步懂得美术作品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表现宏观世界,从而有助于理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能运用合适的材料和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表现星空的美术作业。
三、教学思路
1.教学题材
教材依据学习活动设置选择图片。在列举的图片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信息:星星、行星、星团、星云、科学探索等图片以及绘画与设计作品,并采取艺术作品与星空图片相对照的方式呈现,启迪学生的创作思维,为教师实际教学选用图片时提供方式上的参考。作业指向是将美术的触角伸向遥远而神秘的太空,体验运用美术语言表现更为广阔的宏观世界,对于材料的选择、表现手法的运用较为宽泛。教材呈现了不同形式的学生作业和艺术家的作品作为学生作业时的参考,对教材中提供的绘画中常见的`表现技法可作尝试。
2.教学组织
课前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如有关星空的图片、绘画作品,星空的科学知识,神话故事等。安排学生采用不同途径,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可以引导学生课前把收集的图片资料粘贴在教室里。使学生课前就有交流,为本课学习作准备。学生还要准备绘制工具,例如水彩纸、毛边纸、色纸、颜料、上色工具以及盐等。
3.教学策略
首先,以“美丽而神秘的星空”为题,组织一次讨论活动,讨论内容包括人类是怎样对宇宙进行探索的?古今中外有哪些关于星空的美丽传说?你对星空有哪些了解?获得哪些美感启示?围绕讨论做好有关准备,如相关知识、图片、文字资料的搜集,掌握赏析图片的方法,考虑小组的分配,座位的安排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
接下来是学生的创作活动。在学生获得了初步的美感启示的基础上,就如何进行作品的构思、构图与表现展开师生的交流活动,并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呈现的绘画作品,分析其创意、构图、色彩、表现形式等等,教师就某一特殊表现技法如撒盐法作演示,有效地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构图、材质、色彩、技法等内容的具体的想像、创意上,为作业做准备。
作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第一节课参照收集的星空图片,借助合适的材料和表现手法,绘制一幅表现星空的美术作品。绘制方法不限,水墨、素描、水粉、水彩、油画棒等工具都可以画出很好的效果,表现形式抽象、意象、具象均可,并可尝试各种特殊技法。第二节课作业借助收集的资料,以星空为题材,制作一件平面设计作品,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设计星空图片展之类主题的招贴画,绘制手法可以手绘,可以用材料制作、图片剪贴,也可尝试用电脑制作。重点在营造神秘的氛围,表达对宇宙的独特感受。
4.教学评价
作业展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业的评价可参照教材上的建议,一般采用互评、自评与教师点评的方法。教师注意评价方向的引导,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其明确改进提高的方向。 “活动一”的作业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技法,同时加强构图意识; “活动二”的作业注重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考虑作业的形式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培养设计意识的形成。
本单元学习能有效地进行学科综合,因此学习评价可关注学生是否利用其他学科知识,“为我所用”,体会美术与科学的联系。
四、教学选择
可在下列程序中选择实施本单元的教学:
1.古今中外关于星空的想像与描绘——人类的科学探索——对图片的赏析——表现技法的介绍——想像创作活动。
2.用学校天文台观测星空——交流感受——赏析——创作活动。当然,我们不排除还有更好的单元教学设计和更为灵活的教学形式。
“活动二”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可能会有困难。因为对于主题不明确、脱离学生生活的平面设计,要此年龄段学生设计出有一定思想深度的作品,有相当难度,一般会指向对画面构成意识的关注,而作业往往流于简单,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教学调整。建议把学习大空间的内容安排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借助星空的题材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让学生尝试画一幅关于星空的科幻作品。另外也可以根据第一节课的作业情况,组织一次本年级星空题材的图片、作业展,第二节课就以此主题设计一幅展览的招贴画,既符合教材中活动二的安排,又使活动有实用价值。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 6 课内容,美丽的星空。 (出示图片)教师:我们来欣赏一幅照片, ( 深蓝色的天空,星光灿烂,点点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天幕上,闪闪地发着光)师:这时候的夜空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 学生:美丽、寂静、旷阔、神秘……
展示新课教学:
教师:神秘而美丽的星空,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你们有没有细心的同学观察过?美丽的星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由学生思考交流星空的知识)
师:(小结)当然,有关天文方面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多得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我希望同学们以后在的学习生活中多多关注。
师:星河留给我们太多的美丽,大家一起来谈谈星空的美丽吧。( 由学生交流,在交流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究、善于表现以及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情感 ) 教师小结:各种形态的行星、闪烁的星星、一掠而过的彗星以及人类探索宇宙的图片,使我们感受到星空的美丽,那你们知道这些图片是通过什么手段取得的呢 ? 学生:天文望远镜、人造卫星等…… 教师:是啊,人们利用这些现代高科技手段,获取了大量丰富的视觉形象,激发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的灵感,可以说现代艺术离不开科学科,学为艺术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 让学生理解现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 教师:星空美丽而神秘,如果把它表现出来,会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了解了星空,鉴赏了星空,想不想自己来创造一幅表现美丽星空的作品呢?
学生做画,(表现方法不限)教师巡视指导。
点评学生作品。
总结:
同学们,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多观察,多想象,多动手,我们就会创造出许多的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你们的手让美永远留在我们的身边。
美术说课稿1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下面,我围绕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
准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
本课节选自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属于_造型表现_领域。(地位与作用) 构图作为造型艺术的组织形式以其自身特有的形式美,发挥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意识,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同时结合教材,联系生活,我设置
1、知识与技能目标为: 学习如何构图 ,初步了解并掌握 插花的基本方法 。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为: 通过 欣赏插花作品,丰富学生审美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形成美化居室的意识。
通过以上分析,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我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学习简单的构图方法,学会插花的基本设计方法和过程。
根据学生平时的作业表现确立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学会用基本造型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好画具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因此本节课我的教学准备是多媒体课件 画具等
为了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参与学习:课前要求学生准备:网上资料收集 画具等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较难突破,因此我精心设置多种教法:
1、 欣赏法:通过欣赏各种材料制成的装饰画,让学生了解装饰画对居室环境的美化效果。
2、 演示法: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因材施艺制作装饰画的过程,激发学生动手兴趣。
另外,在教学中还应用讲解法、分析法、图表等等。
引导学生模仿、观察、分析、创作。学生先模仿书本中自己喜欢的作品,通过观察体会作品的构图特点,色彩搭配特点,分析积累经验,为下次创作装饰画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我的教学过程设置如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欣赏教师的插花作品,,,,,花是美的使者它把羙带到我们身边,今天就让我们自己来尝试做一件插花作品吧 (通过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一边欣赏一边思考。通过激趣导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自主学习,探究知识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生进行探究的`。让自主学习课本,快速完成初次作业。体现“先学后教”新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赏析并结合自己初次作业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并归纳出新知识。通过问题式导学,比较式研讨、教师纠正补充等师生、生生的互动环节,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三)实践创意,展示点评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练习时间,并结合初次作业,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1、 2、
3、 ,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完成,提高课堂作业效率,并增强学生量力完成作业的自信心。
展示点评中,我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鼓励为主,自我点评,而评价对方多从建议性出发,让学生敢于接受别人的“指正”。
(四)教师总结,课后拓展
我总结以问题形式出现,设计三个问题:
1、你学会了什么?2、你的体会是什么?3、你喜欢今天这堂课吗?
目的是通过学生回顾内容,尊重其个体感受,从而实现本教材人文性特点,同时又起到巩固今天所学知识的作用。
课后拓展
目的是再现过程,突出重点,加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学习。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美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美术说课稿02-16
幼儿园中班美术说课稿《春天来了》12-10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01-15
《咏雪》说课稿02-22
雷雨说课稿03-01
舞蹈说课稿03-01
《孔乙己》说课稿11-20
《丰碑》说课稿11-24
功率的说课稿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