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税率》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税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税率》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纳税”及“税率”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应纳税额的计算。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学习,体会到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纳税的认识,体会依法纳税的光荣,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理解纳税的意义。
2.认识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纳税”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并能进行应用。
教学难点:将“税率”相关问题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请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纳税的信息;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建设,例如我们的交通、国防、医疗、教育等等,你知道这些钱大部分是通过什么途径得来的吗?
(税收)
2.师:对,税收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税收的相关知识--税率。板书课题。
(二)结合情境,学习新知
1.理解“税率”的含义。
(1)你还想知道税收的相关知识吗?请带着这些问题到教材第10页去寻找答案。
(2)反馈:
a.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纳税?出示概念,从这段文字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师追问:谁向谁纳税?是把所有的收入都缴纳给国家吗?个人和集体纳税的比率相同吗?)
b.税收分为哪几类?(师补充:1993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将纳税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c.什么是应纳税额?联系实际我们来看一下下列题目中的应纳税额各是多少?
d.什么是税率?(师:各种收入在生活中主要包括营业额或销售额,按照一定的比率缴纳的税款就叫做营业税或销售税,它们之间的比率就叫做税率。把各种收入看作单位“1”。)
(3)介绍自己课前所了解的纳税知识。由于税种不同,它们的税率相同吗?只知道税率的公式还不够,还得知道税率表示什么?税率是多少?谁又是单位“1”?(出示课件,小组讨论)
2.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概念,并解决问题。
(1)师:我们了解了税率的基本常识,下面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3。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①读题,说说“营业额的5%”是什么意思?这里的5%就是指的(税率)。
②学生独立完成。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营业额×税率=营业税。
(三)巩固练习:
1.一家运输公司10月份的营业额是26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3%缴纳营业税,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杨叔叔经营的超市6月份的全部收入都按5 %缴纳营业税,共缴纳税款1500元。杨叔叔经营的超市6月份的营业额是多少元?
【设计意图】找到求营业额的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3.出版社一次性付给张教授稿费6000元,按国家规定,稿费超过1500元的部分应按14%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张教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4.小明的爸爸得到一笔3000元的劳务费用。其中8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分要按20%的税率缴税。这笔劳务费用一共要缴税多少元?
①读题,重点引导理解“扣除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14%和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句话的意思。教师适当补充有关个人所得税的税法规定。
②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总收入-免征收部分)×税率=个人所得税。
5.城市中的饭店除了要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以外,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如果一个饭店平均每个月的营业额是20万元,那么每年应交这两种税共多少元?(师引导:题目中的易错点有哪些?有几个单位“1”,分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了解税率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既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对概念有进一步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利用概念的解读顺利地解决问题,使得问题解决和概念理解相辅相成,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税率有了哪些新的了解?(懂得了如何去求应纳税额:如何求各种收入;如何去求税率。税收的钱的用处。)
师:对,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于民的,所以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税率》教案 2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明确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税种。
2、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地计算应纳税额。
过程与方法
3、经历计算应纳税额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应用价值。
5、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纳税”“税率”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并会正确计算应纳税额。
教学难点:理解税率的含义,会正确计算应纳税额,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祖国蓬勃发展的图片,学生观看欣赏。
师:建设的钱从哪里来?
生:税收。
关于税收你都知道些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税收的知识。
二、自主交流,了解纳税的有关知识
你听说过纳税吗?关于纳税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自主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有序的展示以下内容: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和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因此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三、结合实际,理解“税率”的含义,探索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的计算方法。
1、出示纳税信息
③长沙卷烟厂今年2月销售额3000万元,应缴纳消费税1200万元。
先请学生猜猜,可能会缴纳多少税款?再出示缴纳的税款,请学生计算是按什么比例来缴税的。解释概念,这里的40%就是税率。请学生说一说40%表示什么?进一步理解税率的含义,紧接着出示税率的定义,学生齐读。指出各种收入和应纳税款,小组讨论: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这三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汇报交流:(板书)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100%
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各种收入=应纳税额÷税率
2、说说下面信息中的税率各是多少?税率表示什么?
①海口晨光文具店20xx年全年的销售额是40万元,按销售额的5%缴纳增值税2万元。
②海南宾馆20xx年上半年营业额是800万元,按营业额的4%向国家缴纳营业税32万元。
四、解决问题
1、出示例3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①读题,说说“营业额30万元”是指什么,“营业额的5%”是什么意思?营业税指什么?这里的营业额30万元“是指收入,5%就是指(税率:应缴纳营业税款占营业额的百分比)。营业税指应纳税额。
②怎样计算应纳税额?
学生独立完成。
③集体交流反馈,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有如下关系成立:
营业额×税率=营业税。
2、把表格填完整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板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集体纠正。
重在方法和计算的指导。
3、稍复杂问题的解决,
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①学生读题,
②分析思考:这里的3%是是所有收入的3%吗?从哪里,从哪里可以知道呢?3%的单位“1”是谁呢?
③学生独立解答
④汇报交流,集体纠正。
4、变式练习
将3的问题改成,她税后收入是多少?
学生思考:求“税后收入”是求什么呢?
怎样算呢?学生独立试做,指名回答。
集体纠正。
5、依然是问题3的变式练习
李阿姨今年二月份的工资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60元。她今年二月份的工资是多少元?
学生读题
这道题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汇报答案,课件展示。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调查:问一问爸爸、妈妈每月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了解我国对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规定。
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税率》教案 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可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税率的意义和应纳税额的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贫穷的祖国、发展中的祖国的前后对比图。
师:你们知道用于发展祖国的大部分资金是从哪儿来的?(引导学生了解财政部门拨的款大部分是靠税收得来的)
2.出示税务员图片。
师:是的,是我们可爱的税务工作者收税得来的,今天我们通过税率这节课一起体验税务员这一职业。
导入新课。什么是税收?国家征收的税有什么用处呢?纳税金额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纳税的知识。(板书课题:税率)
设计意图:通过对新、旧中国变化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税收的重大用途,并对学习纳税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初步认识、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
1.幻灯片出示自学提示,仔细阅读教材10页的内容,从中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
(1)什么是纳税?
(2)税收有什么意义?
(3)什么叫应纳税额?
(4)税收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5)什么叫税率?
2.学生自学后交流汇报。教师用公式表示并板书。
3.强化税率等有关知识。
幻灯出示:说一说。(说一说下面的每条信息中应纳税额、各种收入和税率分别是多少,并说出每个税率的含义)
⑴QQ文具店20xx年全年的销售额是44万元,按销售额的5%缴纳营业税2.2万元
⑵七天假日酒店20xx年上半年营业额是840万元,按营业额的4%向国家缴纳营业税33.6万元。
探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10页例3。(自主探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读题,汇报从题中获取的信息。已知营业额是30万元,税率为5%,求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3.思考如何运用所给信息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4.学生尝试列式,师指名板演。 30×5%=1.5(万元)答: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1.5万元。
5.讨论: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对接受本题解法有困难的同学,可结合线段图讲解:把营业额看作单位“1”,因为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所以应缴纳的`营业税相当于营业额的5%,即应缴纳的营业税相当于30万元的5%。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结合实例探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用纳税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练习
幻灯片出示
我是小法官
税率是永远不变的()
各种收入与应纳税额的比率叫税率()
纳税只有我国有,其他国家没有()
营业额是300万元的饭店,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那么纳税额应是15万元()
李老师为某杂志审稿,审稿费为200元,为此她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妈妈买了一瓶售价100元的化妆品,其中消费税大约占25%,妈妈为此支付消费税大约多少元?
拓展延伸
某饭店11月份上缴营业税3.5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该饭店11月份的营业额为多少万元?
[指名板演:3.5÷5%=70(万元),并引导学生说清解题思路]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布置作业教材14页6、7题。
板书设计
例3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30×5%=1.5(万元)答: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1.5万元。
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税率》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及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技能目标:通过计算税率,加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知道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重点:
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地计算应纳税额。
难点:
税率的理解。
教学教具:
PPT课件,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同学观赏图片,朗读数据
PPT展示几组从国家到家乡再到校园的图片,引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建设这些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哪里么?(来源于国家税收)
2、名言名句导课题
关于税收马克思说:“税收是喂养政府的奶娘 “。那究竟什么是税收?国家征收的税有什么用处呢?纳税金额是多少?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究纳税的.知识。(板书课题:税率)
二、自主学习,信息反馈
1、自学课本第10页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翻开课本一起阅读一下第10页的内容,通过自学从中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学生自学后关于提示问题进行相互交流。
2、关上课本用自己理解的语言来进行问题反馈。
(通过自学、交流、探讨式地交流汇报,将纳税的有关概念内化成自己的理解,培养了孩子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什么是纳税?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那什么人需要纳税?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3)税收有什么意义?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我们国家税收的真正目的。(在学生理解税收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用税收为人民造福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税收的重要性)
(4)税收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谈话:你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理解吗?请说给大家听一听。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运用实例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作适当的解释。
(5)什么叫应纳税额?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6)什么叫税率?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板书:税率=应钠税额/各种收入X100%
应钠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各种收入=应钠税额/税率
三、走进生活、提升理解
初探税额计算、基础练习
1、出示练习题:这家酒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6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 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酒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 多少万元?
2、读题,汇报从题中获取的信息。
已知营业额是60万元,税率为5%,求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学生说说5%的含义,真正理解税率的含义。
3、思考如何运用所给信息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把营业额看作单位“1”,因为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所以应缴纳的营业税相当于营业额的5%,即应缴纳的营业税相当于60万元的5%。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4、学生尝试列式。
60×5%=3(万元)
答: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3万元。
再探税额计算、巩固应用;
1、出示练习题:某天酒店搞活动,邀请某歌手来参加演出,某歌手演出费4800元,按个人所得税规定,扣除800元后余额部分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这位歌手应纳税多少钱?
2、读题:比较上一题已知条件多了什么?
扣除800 元后余额部分指的是哪部分?
图示分段:
3、 引导学生尝试列式:
4800-800=4000(元)
4000×20%=800(元)
答:这位歌手应纳税800元钱?
探究分段税率、 拓展提高;
1、出示练习:
20xx年我国公布了新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月收入3500元以下不征税。月收入超过3500元以上的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强强的爸爸妈妈就是本酒店员工,强强妈妈月工资为4300元,强强爸爸收入6200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理解关键句
如:个人月收入3500元以下不征税,不超过1500元的部分, 按3%税率计算……
3、分步操作练习,板书发馈
学生自主练习求强强妈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完成后点名板书。
4、梳理思路,分析方法
针对同学们易错的部分进行分析解剖,引导正确理解。
强强妈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1)去免税: 4300-3500=800(元)
(2) 分段: 800元小于1500元
(3) 应缴纳税: 800×3%=24(元)
答:强强妈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4元。
5、巩固提升,变式练习
求强强爸爸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练习纸上尝试列式,完成后点名板书。
6、交流反馈,评价质疑
利用线段图,形象地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感悟分段选择税率的基本思路。
强强应爸爸缴纳个人所得税:
(1)去免税: 6200-3500=2700(元)
(2) 分段: 2700-1500= 1200(元)
(3)应缴纳税:1500X3%+1200X10%
=45+120
=165(元)
答:强强爸爸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65元。
(练习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读懂题意,根据数学信息正确选择税率,独立进行计算。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清思路,训练学生对税收问题的深刻领会和熟练解答的程度。 )
四、 故事升华,总结收获
1、讲述《纳税的故事》
由小店老板收益不高,却向国家缴纳超纳税金额的税金的故事,使学生从小就对税收有着正确的认识,从小就养成一种纳税意识,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个学生都懂得,依法纳税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五、课后作业、灵活应用
1、强强爸爸打算买一辆售价为12万元的家用小轿车,按规定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请问强强爸爸买这辆车一共花了多少万元?
2、某一家小超市,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每月需缴纳税款850元,小超市每月营业额是多少?
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税率》教案 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0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税收的意义,了解主要的税收种类。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能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税率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说说我们周围的环境有哪些新变化?
2、课件出示,我国近几年取得的各方面的成就。
我们国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在个各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家乡的基础建设,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你知道这些钱是哪来的呢?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上的第一段话。
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什么是纳税?为什么要纳税?国家征收的税有什么用处呢?
导出税率
2、学生自学教科书第二段话,(同桌相互交流)
主要有哪些税收种类?什么是应该纳税额?什么是税率?
3、全班交流
税收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
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4、说出以下各题中应纳税额、各项收入、税率分别个是多少?(出示课件)
(1)王叔叔买彩票中奖后,要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一家服装店20xx年全年的销售额是54万元,按销售额的5%缴纳增值税
(3)金鑫宾馆20xx年上半年营业额是740万元,按营业额的4%向国家缴纳营业税。
(老师提示:税收的种类不同,税率也不同,每种税的税率是由国家规定的。)
5、判断,并说说理由(课件出示)
(1)个体户小刘说:我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不容易,我不纳税,纳税是大企业的事。
(2)纳税是每个公民自愿做的事情,想交就交,不想交就可以不交。
(3)小张为了少纳税,虚报了自己的收入。
三、解决问题
1、学习例3,探讨求应纳税额的方法。(课件出示题目)
(1)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找出单位“1”的量。
(2)学生列出算式。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
(3)学生尝试计算。
(4)教师板书
(5)归纳求应纳税额的方法:应纳税额=各种收入× 税率
2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王强的爸爸购买了一套住房,按房屋总价1.5%缴纳房屋契税6000元,王强爸爸购买的房屋总价是多少?
(3)小林在一个城市中开了一个的饭店,除了要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以外,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他平均每个月的营业额是18万元,那么他每年应缴纳两种税共多少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首先通过情景导入引出税收问题,再导出税率,然后组织学生自行阅读教材,获取应纳税额、税率的概念和主要的税收种类。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本节课应该注意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在具体解答时感到轻松容易。学生对于税率这一概念没有那么感兴趣,所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想办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与思考中。在课堂总结时让学生认识纳税的重要性。
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税率》教案 6
教学内容:
税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能力目标: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
税率的理解。
教学难点:
税额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口答算式。(课件出示,点名回答)
(1)200的10%是多少?
(2)100吨的5%是多少?
(3)1000元的20%是多少?
(4)150万元的15%是多少?
(二)学生交流汇报,教师补充评价。相机点题并板书课题:税率
二、新课讲授
(一)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分组讨论以下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1、什么是纳税?(第一组)
2、税收有什么意义?(第二组)
3、税收主要分为哪几类?(第三组)
4、什么叫应纳税额?什么叫税率?(第四组)
(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点名汇报并作补充。)
(二)税款计算。
1、(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教师课件出示。)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点名汇报并作补充。)
2、计算税款。
(1)(课件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2)组织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一人分析题意。
一人列出算式。
一人计算。
一人汇报。
(3)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点名汇报并作补充,并在课件上讲解。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某电脑公司4月份的销售收入为800万元。按销售收入的5%缴纳增值税。纳税后该公司4月份的收入是多少万元?(男生完成)
(2)小雨妈妈的月工资是4800元,按规定,超出3500元的部分要缴纳5%的个人所得税。小雨妈妈纳税后的月工资是多少元?(女生完成)
(完成后师生共同在课件上订正。)
四、课堂小结(教师谈话,课件出示,渗透法制教育)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以便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根据国家规定应该纳税的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特别是我们小学生朋友,作为国家的主人翁和接班人,要好好学习关于税收的相关知识,长大以后争做一名诚实、守信、合格的纳税人。
五、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六、板书设计
税率
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100%
应纳税额=税率×各种收入
营业税的税率=应纳税额÷营业额×100%
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税率》教案 7
教学内容:
税率与折扣
教学目标:
1、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
教学难点:
解答税率、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还记得采摘节的情景吗?今天我们一起去彩虹谷看一看吧。
出示信息图,指名说出信息图中的数学信息。
理清信息后,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如果按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黄金周期间彩虹谷景区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
谈话:在老师提出的问题中,你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提出疑问,疑问大都会集中在有关纳率、税率、税额的相关知识上。
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去搜集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补充。
谈话: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真是不少呢,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再结合信息图中的信息,你认为要求应上缴门票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什么?为什么?
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再指名回答。回答时不光要让学生说出要求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什么,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重点明确求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营业额的3%是多少。
学生明确问题后,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1153%=3.45(万元)
答:应缴纳营业税3.45万元。
谈话:根据刚才同学们解决的这个问题,你能总结出求营业税问题的基本方法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统一方法:税额=营业额税率。
2、小练习:自主练习第1题
第1题是求税额的基本练习题。练习时,在学生独立解答后,重点让学生说说有关税额的数量关系和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税率》教案 8
教学内容:
税率(课本第10页例3)
教学目标:
1、理解纳税的含义和纳税的重大意义。
2、能计算一些有关纳税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依法纳税意识。
教学重点:
能进行一些有关纳税问题的计算。
教学难点:
税额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介绍有关纳税的知识
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以便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根据国家规定应该纳税的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1993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根据纳税种类的不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有说不同。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三、探索计算纳税的方法
教学例3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结合例3,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营业额、什么是税率、什么是营业税、什么是应纳税额。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3。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
4、学生尝试计算。
305%=1.5(万元)
四、巩固练习
1、第10页做一做
2、某电脑公司4月份的销售收入为800万元。按销售收入的5%缴纳增值税。纳税后该公司4月份的收入是多少万元?
3、香雅饭店8月份在缴纳了5%的营业税后,收入为5.7万元。香雅饭店8月份的税前收入是多少?(渗透环保教育,保护动物)
4、小雨妈妈的月工资是4800元,按规定,超出3500元的部分要缴纳5%的个人所得税。小雨妈妈纳税后的月工资是多少元?
五、课堂小结
税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六、作业
第14页第6、7、8题
【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税率》教案】相关文章:
税率教学教案设计02-08
税率教学反思06-15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优秀06-19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6-12
二年级数学教案:《单元练习课》04-1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19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范文01-03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1-20
六年级数学教案:单元整理和复习06-02